《伤寒论》中应用针灸的探讨

2022-02-09 13:20上海市嘉定区南翔医院上海20802龚明发顾继昌
中医文献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大椎少阴伤寒论

上海市嘉定区南翔医院(上海,20802) 龚明发 顾继昌 陈 雪

《伤寒论》[1]是一部中医经典著作,对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医学的形成与发展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针灸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伤寒论》以“六经病”为纲,施行“辨证论治”,同样指导着针灸的临床应用。探讨如下。

针灸“治未病”

“治未病”在中医学里有三义:一为“未病先防”,二为“既病防变”,三为对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首论:“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余脏准此。”是说肝与脾二脏之间在生理上密切相关,即肝木克,制约脾土;病理上存在传变规律,即肝木侮,过度制约脾土,肝有病能转移至脾。根据这一规律,如一旦发现肝有病变,即应对脾进行调治,预防传入。

如《伤寒论》原文第8条:“太阳病……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大意是说,按《伤寒论》六经病证发生发展传变,一般规律为太阳病表证传阳明病里证……因此,当太阳病发生后,很有可能发展为阳明病,此时必须观察病情有何传变趋势,同时针刺足阳明胃经脉穴位,以及时治愈疾病。清代医家陈修园《伤寒论浅注》释“针足阳明三里穴,以泄其邪”。柯韵伯《伤寒论注》说“针(足太阳)足阳明之交,截其传路,邪气不得再入阳明之经,则太阳之余邪亦散”。提高“阳明经脉、脏腑、气血功能”(人体抗病能力),战胜病邪,堵截传变源,病即能及时治愈。这些均提示针灸能“治未病”。

辨证施针

“六经”之名来自《内经·脉经》,“六经病”名源于《内经·热论》,六经辨证概括表里寒热虚实、经络脏腑、营卫气血、精气、正邪消长诸方面。

《伤寒论》142条“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和171条“太阳少阳并病,颈项强而眩者……当刺大椎、肺俞、肝俞”体现了辨证施针法则。

六经病证既有严格的区分,彼此之间又有一定的联系。“并病”是指一经病证未罢,另一经病证又起,两经病证交并出现,即病证复杂,治疗上必须兼顾,同时应遵循“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原文16条)的原则。

上述经文所示,当出现太阳、少阳二经并病时,针刺大椎、肺俞、肝俞。头项强痛为太阳经表证。《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胆互为表里,眩冒为少阳经证。肺俞为太阳经穴位、肺的俞穴,大椎为督脉穴位、人体阳经之汇,二者可疏泄太阳经病邪。肝俞为肝之俞穴,可调治肝胆经脉病证。针刺大椎、肺俞、肝俞,可兼治二经病证。

笔者把该辨证施针法则,运用于素有高血压眩晕患者发生伤风感冒时的针灸取穴,常能起到标本并治功效。

《伤寒论》216条云“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热入血室,但头汗出者,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143条云“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

“血室”,历代医家有三种注释:一乃“肝为藏血之脏,血室者,肝也”;二乃“冲为血海”,指奇经八脉之冲脉;三乃子宫,“子宫者,冲任之脉盛于此,则月事以时下,故名之曰血室”,为女性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下血”,《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载:“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故216条所讲的下血,是伤寒热病热扰血室,即肝失藏血甚或“肝乘脾”以致脾不统血,迫血妄行,血不归经,并发便血(男女性均可发生)。

这里的“谵语”,可以理解为病邪入侵,而肝所藏之魂为之所扰,出现不自主的思维及语言错乱等症状。但头汗出、热除而脉迟身凉,是说有别于阳明病腑实证的大热大实、谵语。故针刺肝之募穴期门。《难经》谓“阳病行阴”“治腹之募,从阴引阳”,即是阳热之邪迫阴血妄行,针刺腹部肝之募穴以泻热,恢复脾统血功能,引血归经,控制出血。

募穴是脏腑之经气、功能结聚或反应于胸腹部的特定部位,也是脏腑有病变所反应的特异性部位。所以,脏腑有病,可以针灸相应的募穴来治疗,以调整脏腑经络功能,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

143条所讲的伤寒热病,热扰“血室”,影响女性正常月经。如结胸状,即出现气滞、胸胁胀闷、谵语等肝主疏泄、情志异常病症。故针刺肝之募穴,即足厥阴肝经期门穴,以发挥疏肝理气、调节情志的功能。笔者依本证治疗法则,治疗女性月经失调、月经期发热等临床病症,常能取得一定疗效。

针灸与药物合用提高疗效

1.针刺与药物在治疗顺序上的配合

《伤寒论》第24条“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本条大意是太阳病伤寒热病初起,即服桂枝汤,未能及时取效,反而出现烦的症状。此病因一为邪盛,药力受阻,短时间内难能速效;二为病症发生了变化,烦是少阳病“半表半里”症状之一。因此,应先采取针刺之法。风府穴能祛风解表;风池穴不仅可加强解表祛风之功,还可“安少阳经,除烦”。然后,再服桂枝汤,使药物解表散邪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即能迅速治愈。仲景治疗太阳病时,采用针药并用、时序上先针后药的方法协同增效。我们依本法治疗感冒及重症感冒,也有较好疗效。

2.功效相同的针灸和药物同用增效

《伤寒论》117条“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

“奔豚”,是一种少腹部有形隆起、攻动心下,似豚之奔冲攻动的形状和感觉。此处的“心”,是指三焦中部位之心——中焦胃脘,是气机活动、升降之枢纽。由于寒邪入里,侵犯中、下焦,阻滞人体气机正常升降,使得气下降机能减弱,上升机能相对亢奋。在中焦胃脘部腧穴中脘、天枢采用灸法,起到温中祛寒的作用,使气机通畅。同时,服桂枝加(肉)桂汤,可温中散寒、平降奔豚之气的冲逆,使气升降机能调整,病即治愈。该条显示了针灸、药物同用增效。我们在临床上常以本条指导治疗功能性胃肠道障碍、肠蠕动亢进等病症。

《伤寒论》304条“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少阴病,在伤寒六经病中属里虚寒证。口中和,是说没有热证那样的口渴、口干舌燥;背恶寒,即只恶寒不发热,均属里虚寒、阳虚不能温煦躯体的表现。应用灸法直接温热通阳,激发机体功能;附子汤提供阳热物质基础,持续产生补阳散寒作用。体现了“治病求本,标本缓急”的法则。该条示范了针灸与药物的同效并用,获得了互补与协同增效功能,启示后人实践针药并用以增效[2]。

针灸治疗危重病

《伤寒论》325条云“少阴病下利,脉微涩,呕而汗出……当温其上,灸之”,292条云“少阴病,吐利……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349条云“伤寒,脉促,手足厥冷者,可灸之”,343条云“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362条云“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

少阴病之少阴,包括手少阴心、足少阴肾。心藏神,主血脉;肾藏精,肾精散则化生肾气,肾气又分肾阴、肾阳,肾阴、肾阳是人体阴液、阳气的根本。病至少阴,或少阴病进一步发展,转变为厥阴病,均是伤寒热病后期乃至极期。特别是表现于“脉、神、阴液、阳气”等心肾机能出现虚弱病症以至衰竭,此期阳虚阴盛,进一步表现为亡阳虚脱、元气衰竭的危急重证候。仲景采取灸法温阳散寒、回阳救逆的急救措施,试图“立刻”激发机体功能。至于穴位,历代医家注释,可随证选择灸背部穴位大椎、膈俞,腹部穴位神阙、气海、关元,四肢部穴位曲池、足三里、太溪等,这些穴位与“精、气、神”生命活动密切相关,可急救复苏。

灸法以燃点艾产生热量,具有温热刺激经络穴位、加强机体气血运行和促进神气活动的作用,即所谓调气和治神的作用。艾,性味苦辛、温,含有挥发油等多种成分。燃点艾作灸,除可对皮肤、皮下组织的神经、血管及淋巴管网、经络系统、脏腑产生温热刺激外,还包含“味辛能活血行气”“芳香开窍醒神”等功效,故可加强机体气血运行、醒脑复苏。

综上,《伤寒论》同样对针灸应用于临床作出了示范。当今中医“读经典,做临床”,研究《伤寒论》中针灸的应用极其重要。掌握《伤寒论》应用针灸的法则,有助于我们发扬针灸疗法和提高疗效。

猜你喜欢
大椎少阴伤寒论
《伤寒论》六经溯源与理论浅析
艾灸大椎、百劳、涌泉穴缩短静脉输液反应病程的疗效观察
论少阴“三急下”
A Patient with End-stage Respiratory Failure Gets Recovery from Mechanical Ventilation by Utiliz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解读少阴病辨证论治体系※
地震云
论《伤寒论》少阴病误汗
大椎穴适宜的人群和使用宜忌
大椎穴
《伤寒论》和法治疗脾胃病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