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环五步:信息化环境下数学品质课堂构建与实践

2022-02-09 14:49戴彦勋广东省东莞市常平实验小学
基础教育论坛 2022年36期
关键词:自学微课信息化

邓 赛 戴彦勋(广东省东莞市常平实验小学)

在当今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大数据的精准应用、云平台的飞速崛起,教育界也刮起了一股智能之风。近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通过微课、云平台等信息化教学手段实现教学模式的改革,利用微课帮助学生自学,从而实现品质课堂的教学变革。

一、信息化与小学数学品质课堂的融合实践

学校积极落实东莞市委市政府“打造品质教育”部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大力推进课堂改革。在“互联网+教育”大背景下,让学生借助信息技术智能化有效地学习,获取新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题引领下,以品质课堂为目的,数学教学开始走“先学后教”的模式,由之前的课中讲授、课后练习两个环节,完善为课前、课中、课后三大环节,实现云平台下小学数学的教与学新型操作模式。

下面以《分数与除法》一课为例说明信息化环境下数学品质课堂如何构建。

1.课前:导学定向,点燃火花

随着教学信息手段的更新,本课采用“微课+自学单”的手段、以分数与除法为主题、以“先学后教”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课前,云平台上教师进行微课和自学单的推送,学生在家利用电脑或手机等对照教师推送的教学资源进行自学,完成相应的自学练习,拍照上传提交给教师批改。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如果有疑问,可以通过平台上的功能进行生生或师生的互动释疑,真正实现“零距离”辅导。教师利用云平台提供的大数据分析再次备课,使分数与除法模型初探感知化,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2.课中:智能辅助,交流互动

传统的数学课堂习惯采用“导入、讲授、巩固”三个教学环节来教学。我们依托强大的信息化学习云平台,重组课堂结构。分阶段、分年级对小学数学六大专题“概念、计算、图形与几何、解决问题、数学广角、综合与实践”课进行翻转课堂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实践研究。每学期分别对应一个专题,初步构建了“课前试学—小组合学—班级展学—考核助学—个性思学”的小学数学品质课堂教学“五步”模式。

教师把二次备课后的课件上传云平台,在教室中可实现移动、互动的课堂教学,在课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汇报、质疑、交流,教师做好组织、引导、调控,大大提高了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质疑、自学能力。

在畅言智慧课堂环境下,利用云平台抢答、随机选人等功能,教师通过平板发送问题或练习给全班同学。学生完成后提交,教师根据屏幕上大数据的反馈很快就知道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关注每一个孩子及时调整教学,师生互动更有针对性,提高课堂效率和学习效果。

3.课后:个性辅导,分层学习

课后,教师通过云平台对课堂存在的问题或重点难点再次推送相关微课、视频、语音或练习题进行阐述说明,实现真正意义的个性化辅导。给学有余力的学生发个性化拓展练习,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能力。给没掌握的学生,重看微课,订正作业,还可制作个性化微课视频发给特定的学生,帮助他们掌握基础知识。有了云平台的支撑,真正实现了分层学习、分层辅导、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有利于培优辅差。

通过整理,我们把以上步骤总结成信息化环境下小学数学品质课堂的“三环五步”教学模式(见图1)。

图1:“三环五步”教学模式

目前,“概念课”基本采用这种“五步”模式。但“五步”模式也不是完全固定、一成不变的,针对不同的课型、内容、学生的学习情况等,教师可以临时做出调整,设计灵活。如“计算课”,调整为“自学检测—错例评析—进阶练习—总结评价”;“图形与几何课”,调整为“线上自学—回顾点拨—质疑解惑—内化提升—总结评价”;“解决问题课”,调整为“线上自学—小组交流—全班质疑—检测提高—回顾反思”,或者“问题情境—微课助学+教师设问—内化提升—总结评价”;“数学广角课”,调整为“线上自学—小组交流—全班质疑—检测提高—回顾反思”,或者“复习导入—微课助学+教师设问—内化提升—总结评价”;“综合与实践课”,调整为“微课自学—小组合作—展示交流—巩固提高—评价反思”。

信息化环境下的品质课堂建构,对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三大环节进行变革,形成了“课前自主学习+课中深度互动+课后个性反思”新模式,每个环节上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深刻改变。

同时,我们结合网络云平台的数据统计功能对学生进行智慧评价,积极构建信息化环境下数学品质课堂的新评价系统。

二、信息化环境下数学品质课堂的实践成效

把信息化资源应用到品质课堂教学模式中,使教育教学与信息化手段深度结合,便利与高效的同时,我们的教更有针对性,学生的学更高效。

1.改变教学理念

站在品质课堂新高度,我们主张科研应该植根于教学实践,以本校特色、学科特色、学科建设、课程改革等为背景,研以致用,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将信息化成果融入教学中,使教学鲜活起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2.改变师生角色

在课前和课后,都是“以生为本”,主动参与学习的是学生,真正落实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的课程理念。

3.改变教学模式

我们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为核心理念,通过对信息化资源、教学活动、教学策略的有效整合,形成信息化环境下品质课堂教学新模式,为塑造特色课程文化开辟新路径。

4.改变学习方式

网络云平台等智慧技术手段的大范围、多频率、深层次应用,让学生逐步改变了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看到学生的表达和操作、质疑和辩论、合作和交流、思维和逻辑能力都得到了明显提升。

信息化环境下的今天,必然会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带来全新的挑战与机遇。随着“互联网+教育”的不断深入推进,课堂的信息化教学和学生学科素养养成也将融为一体,让我们利用人工智能及大数据技术不断完善品质课堂,共同推动品质课堂的深入应用。

猜你喜欢
自学微课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