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静脉全身麻醉在妇产科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效果

2022-02-14 10:40韩娜娜修玉芳
当代医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全麻国药准字妇产科

韩娜娜,修玉芳

(大连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辽宁 大连 116000)

妇产科是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妊娠分娩的就诊科室,对于输卵管妊娠、子宫肌瘤等妇产科疾病,经腹腔镜手术可准确观察子宫情况,预防产妇手术并发症,且腹腔镜手术较小的伤口,能满足妇产科患者的美观需求,但妇产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方式仍有争议。有学者[1]提出,妇产科腹腔镜手术对体位有较高要求,常需保持头低脚高位,经全身麻醉能减少人工气腹对妇产科手术者呼吸循环的影响,安全性高。但也有学者[2]认为,全麻会抑制妇产科手术者大脑区域的投射系统,且对感觉神经传导的阻滞效果欠佳,易造成妇产科手术者生理性的应激反应。近年来,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静脉全麻得到应用,能阻滞妇产科手术者交感肾上腺髓质冲动,抑制其生理应激反应,且此方式所使用的麻醉药物较少,能改善妇产科腹腔镜手术者预后恢复[3]。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80例有清晰意识的妇产科腹腔镜手术者,旨在评估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静脉全麻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有清晰意识的妇产科腹腔镜手术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全麻组年龄19~62岁,平均年龄(40.83±4.07)岁;体质量48~76 kg,平均体质量(62.78±3.19)kg;未婚14例,已婚26例。复合组年龄18~63岁,平均年龄(41.49±4.30)岁;体质量47~77 kg,平均体质量(63.25±3.46)kg;未婚13例,已婚27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存在妇产科疾病,符合腹腔镜手术适应证;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研究所用麻醉方式均无禁忌且对麻醉药物不过敏;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排除标准:合并慢性疾病者;脏器损伤严重者;对麻醉措施实施有争议且应激反应极强烈者;此前有妇产科手术史者。

1.2 方法 纳入者均行妇产科腹腔镜手术,手术前行麻醉处理,麻醉前30 min予以手术者苯巴比妥钠(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381)、阿托品(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382)肌内注射,剂量分别控制在0.1 g和0.5 mg,静脉通道建立后,经咪唑安定(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80026)、阿曲库铵[上药东英(江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927]、芬太尼(国药集团工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297)、丙泊酚(河北一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542)等药物行麻醉诱导处理并置入喉罩,所使用的麻醉药物剂量是0.05 mg/kg、2 mg/kg、3μg/kg、0.8 mg/kg,复合组均行静脉全身麻醉,穿刺位置控制在L2~3椎间隙位置,以8 mg的剂量对其行左布比卡因(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570)蛛网膜下腔注射,继而行利多卡因(广州市香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570)间断硬膜外注射,剂量维持在每小时10 ml即可,后行丙泊酚、阿曲库铵静脉注射并置入喉罩,剂量分别为1~2 mg/(kg·h)、0.2 mg/(kg·h)。全麻组均行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静脉全麻,经丙泊酚、阿曲库铵维持麻醉,并行异氟醚吸入处理,所使用的剂量分别是3~4 mg/(kg·h)、0.4 mg/(kg·h)、0.5~1.5 MAC,麻醉处理完成后依据妇产科腹腔镜手术情况行麻醉措施的调整即可。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气腹建立后、手术后心率、平均动脉压,以此判断麻醉稳定性。比较两组麻醉维持中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比较两组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指标包括清醒时间和拔管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麻醉稳定性比较 气腹建立后、手术后,复合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全麻组(P<0.05)。复合组气腹建立后、手术后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麻醉稳定性比较(±s)

表1 两组麻醉稳定性比较(±s)

?

2.2 两组麻醉药物使用情况比较 复合组麻醉药物使用剂量均少于全麻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麻醉药物使用情况比较(±s,mg)

表2 两组麻醉药物使用情况比较(±s,mg)

?

2.3 两组麻醉效果观察 复合组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全麻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麻醉效果比较(±s,min)

表3 两组麻醉效果比较(±s,min)

?

3 讨论

腹腔镜手术创伤小,可减少妇产科手术者的瘢痕组织,且有恢复快的特点,在妇产科手术中得到广泛应用。妇产科腹腔镜手术,除手术操作外,麻醉措施对手术顺利实施有关键作用。既往多经静脉全身麻醉对妇产科患者进行疼痛感觉阻滞,有良好的肌肉松弛效果,经气腹建立后,能保持通畅的呼吸,且能顺利排出二氧化碳,预防高碳酸血症等并发症,有麻醉安全性高的特点。随着临床对妇产科腹腔镜手术研究不断增多,有学者[4]提出,静脉全身麻醉很难达到彻底的感觉阻滞效果,麻醉药物注射后,患者仍有较明显的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反应,在手术刺激下,会增加妇产科腹腔镜手术者儿茶酚胺的分泌,造成血压、心率异常,可能会影响手术的顺利实施。此外,静脉全身麻醉需使用较高剂量的麻醉药物,易延长术后恢复时间,且妇产科腹腔镜手术者有较多的躁动、恶心事件,增加麻醉风险性。腰硬联合麻醉,在妇产科腹腔镜手术中也有较广泛的使用范围,但此麻醉方式易造成腹内压的升高,无法及时排出二氧化碳,影响妇产科腹腔镜手术者呼吸循环,预后效果差[5]。

经麻醉科深入研究后发现,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静脉全麻呈现的麻醉效果较显著,可改善妇产科腹腔镜手术者的手术指标,经此麻醉后,能扩张妇产科腹腔镜手术者的血管容量,使副交感神经处于亢进状态,有稳定生命体征的作用[6]。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静脉全麻,能达到较理想的肌肉松弛效果,且妇产科腹腔镜手术者所使用的麻醉药物剂量较小,可减少药物对机体造成的损伤,同时能缩短妇产科腹腔镜手术者麻醉恢复时间,对预防术后谵妄、恶心等不良反应有积极作用[7]。本研究中,复合组麻醉药物使用剂量均少于全麻组(P<0.05);复合组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全麻组(P<0.05)。与艾玲娜等[8]研究结果一致。表面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静脉全麻有独特的价值,可在减少麻醉药物用量的基础上维持良好的麻醉效果,且妇产科腹腔镜手术者清醒时间较短,对预防麻醉并发症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静脉全身麻醉的安全性高,麻醉药物用量少,不仅稳定妇产科腹腔镜手术者生命体征外,还能缩短麻醉恢复时间,建议妇产科腹腔镜手术者选择。

猜你喜欢
全麻国药准字妇产科
更正声明
羟考酮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术中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全麻拔管期呛咳的影响
视频宣教对全麻患者麻醉术前焦虑及配合程度的影响研究
超声在妇产科急诊疾病中的价值
利多卡因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耳鸣的效果研究
中医护理在妇产科的临床研究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和处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