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理论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探讨

2022-02-17 08:26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2年22期
关键词:晋升薪酬积极性

王 昕

(无锡市体育运动学校,江苏 无锡 214000)

人才是企业不断发展的核心动力,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新时期,加强对人才的吸引和培养,充分发挥人才的创新力和创造力,给予员工充分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实现人才和企业的共同进步,是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的重要方向。深入研究激励理论,提升激励理论的应用质量,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健全员工激励制度,提升企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提升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

一、激励理论概述

激励是对员工的实际需求的动力进行外界刺激的激发行为,通过合理的激励手段使用,创造员工的需求动力,促进员工的不断学习和进步,充分地激发员工的潜力,提升其工作效率和质量。据研究指出,一般员工的工作中只能够发挥出30%左右的能力,就足以完成工作目标,员工缺乏足够的需求动力以实现效率的进一步提升,而良好的激励手段能够大大激发员工潜能,强化至80%或以上的潜力激发,这充分表明激励理论的重要性和合理激励对企业的必要性。充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要从工作兴趣、员工成就感、薪酬和晋升满意度和未来发展的潜力等方面进行激励,可以充分激发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激发员工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这对企业健康、持续的发展和不断进步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一)内容激励

内容激励主要包括对员工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物质激励包括奖金、奖品、薪酬提升、休假奖励、度假奖励等物质型的员工奖励,物质需求是员工生活工作的基本保障,物质激励的丰富性能够极大地提升员工的积极性,促进员工努力工作;精神激励主要包括荣誉表彰、职务晋升和人文关怀等精神方面的内容,主要激发员工的工作成就感和荣誉感,抚慰员工的工作生活压力,让员工以企业为家,不断实现员工和企业的共同进步。

(二)过程激励

过程激励主要包括公平激励和目标激励。公平激励理论认为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不仅仅关乎其得到的内容奖励,还有工作过程中的公平性认知,例如,对于员工来说,即使奖励足够充足且满足了他的工作生活需求,但如果在相同的工作内容中,和同一岗位的其他员工得到的奖励比较起来仍有差距,员工会感受到这种不公平,会大大挫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因此,进行公平奖励的落实,实现对员工的一视同仁,让员工在企业工作中感受到薪酬、奖励、荣誉和晋升等方面的公平对待,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工作环境,是公平奖励的重要体现。目标激励指的是企业引导员工逐步实现发展目标的共同努力,将企业的发展需求转变为员工的工作需求,将企业的实现目标转变为员工的实现目标,共同的目标和理念能够促进员工的凝聚力和团队意识,在共同努力中实现共同目标是促进员工荣誉感的有效手段,也是实现员工和企业共同发展的重要动力。

二、激励理论的应用价值和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员工潜能和积极性

有效的激励措施,一方面,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和工作积极性,能够充分发挥员工的个人能力,提升工作效率,增强工作质量,让员工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工作中,努力实现工作目标和业绩的提升,将被动工作转化为主动奋斗,对促进企业的效益提升十分有效;另一方面,有效的激励措施能够激发员工的自我提升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员工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员工在工作内外不断学习和充实自身的技能知识和经验,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有利于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这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有利于提升团队凝聚力

企业的团队凝聚力,也可以说是企业文化,具体表现为企业对员工的责任心、稳定性、成长性和奋斗性的心态凝聚程度,高素质人才在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加重要。企业要不断提升团队凝聚力,需要留住人才、培养人才,需要激发人才的奋斗精神和团队意识,将人才牢牢地吸引在企业内部,强化企业人员的稳定性,通过公平、合理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对工作的责任感,让员工在共同目标中实现共同方向上的努力,激发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有助于企业的稳定和长久发展。

(三)有利于提升人才吸引力

良好的激励措施,能够提升企业的人才吸引力,高素质人才是任何企业、任何时候都不可缺少的必要发展因素。加强企业人才吸引能力的提升,通过良好的激励制度建设,增强企业在人才眼中的关注度和向往心理,有助于企业在人才争取方面抢得先机,是企业吸引新鲜血液的首要措施;良好的激励措施,也能够增强企业内部的自我竞争意识和能力,通过良好的竞争机制促进员工的积极性和自我提升能力,实现企业内部的人才培养,是企业自我造血机制的有效体现。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是企业不断夯实基础、实现长效发展的重要动力。

三、激励理论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薪酬激励制度不完善

薪酬激励制度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薪酬激励制度一般存在奖励内容单一、制度僵化、奖励固定等问题,对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升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例如,对工作目标完成度高、工作效率高、态度良好的员工,给予一定的现金奖励和内部表扬,这种激励制度长期普遍存在,且奖励固定,缺乏灵活性,已经不能充分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因为即使工作成就再高、为企业带来再大的利润,只能得到固定且不合比例的少量现金奖励,这严重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这是薪酬激励制度不合理的重要体现。再如,部分企业通过加班费的提升鼓励员工放弃休假大量加班,薪酬给得多但占据了员工的能力提升时间和舒缓压力的时间,这大大降低了员工的工作动力和效率,不利于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提升,不利于员工能力提升,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让员工身心俱疲,往往选择离职,而有经验有能力的员工离职会导致企业的正常运行受到影响,也不利于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这是对薪酬激励理论的不良应用。另外,部分企业中存在激励制度监督落实不合理的问题,忽视了激励制度的具体落实,导致部分领导对员工物质奖励和荣誉奖励的侵占,没有对奖励落实的有效监督管理,让做出成绩的员工没有得到应有的奖励,导致员工对企业产生不信任感,会大大降低员工的工作质量和效率;部分企业忽视了激励内容的公平性,以领导的喜好为基础分配团队的成果奖励,忽视了对突出贡献者的重点奖励,这是产生人才流失现象的重要原因。激励制度的建设不完善、监督管理不严、公平性缺乏是激励制度无法产生效用的重要原因,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带来一定的阻碍。

(二)员工晋升渠道不通畅

对工作积极、态度诚恳且做出突出贡献的员工进行职位晋升,是实现员工的薪酬提升和工作成就感提升的重要手段,良好、畅通的晋升渠道,是员工激励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前部分企业存在任人唯亲的现象,员工的职位晋升完全取决于领导的个人意愿,而忽视了员工的个人能力、工作质量和意愿,导致真正勤恳工作和有能力的员工长期得不到晋升,员工积极性严重挫伤,既降低了工作效率,也造成了人才流失,对企业发展十分不利;部分企业的晋升机制缺乏有效的制度化管理和监督,没有形成晋升目标的合理设置,导致员工缺乏努力方向和前进方向,不知道如何工作才能升职,这是对激励理论中目标激励的缺失,会导致员工缺乏进步动力和目标,不利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绩效考核机制不健全

绩效考核制度是对员工工作能力、工作效率、工作称成就和工作态度的综合性体现,是激励制度建设的重要依据和方向。绩效考核制度的不完善,将导致长期得不到应有绩效奖励的员工出现积极性下降,难以继续发挥工作动力,降低了工作效率。绩效考核制度的不完善主要体现于考核目标不明确、计算不合理、评价不全面等方面,绩效考核的目标不明确、不清晰,就产生了对员工工作方向和目标的误导,员工无法确定什么样的工作情况可以得到应有的绩效目标,导致员工无法全面发挥自身的工作能力和积极性;考核的计算规则的不合理,会让员工产生不公平感,认为自身的努力没有得到回报,降低了其工作动力;考核评价不全面,就不能对员工的能力和态度产生合理的评价,不能充分发挥员工的工作潜力,不能充分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其工作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四)缺乏人文关怀

在激励理论中,要充分发挥激励制度的作用,就要充分实现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充分重视员工的内在精神需求。部分企业缺乏对员工人文关怀的奖励理念和手段,不重视对员工的尊重感和成就感的培养,不能有效激发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凝聚力的提升,导致员工缺乏对工作的重视和奋斗动力,既不利于员工的自身提升,对企业的发展也造成阻碍。例如,部分企业宣扬自主加班,不给加班费,或以降低基本工资、提升加班奖励的方式督促员工长期加班,本质上这是一种对员工的不尊重,将员工视为工作机器,给钱就转,在当前的大环境中,这种现象是大量存在的,人文关怀的激励缺乏,让员工对企业缺乏信任,缺乏努力工作的奋斗精神,缺乏发自内心的奋斗需求,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是企业难以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原因。

四、强化激励理论应用的措施建议

(一)加强薪酬激励体系建设

创新薪酬激励制度建设,首先要保证制度的公平性原则,据研究表明,员工对公平的分配制度的需求高于对于薪酬水平的需求,这就要求薪酬激励制度必须保证其公平公正,对于工作态度积极、效率高、目标完成度高、具备突出贡献的员工,其薪酬激励必须符合其做出的成果效益,实现对员工工作质量的高回报。例如,采取较高比例的效益分成奖励、现金奖励或度假奖励、升职奖励,让员工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信任,让员工感受到努力工作是能够得到相应回报的,这可以大大提升员工的工作动力,激发员工的不断自我学习和提升,激发员工的奋斗精神和竞争意识,对全面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十分有效。另外,企业要舍弃传统的加班鼓励制度,鼓励员工在工作时间内高效率完成目标任务,鼓励员工在休息时间不断学习,并设置专门的培训和考核制度,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工作态度,激励员工的能力提升是促进员工自信心和工作质量提升的重要方向;企业要加强对激励制度的监督落实工作,让员工的应得奖励得到落实,防止出现奖励侵占、转移等问题,提升员工对企业的信任程度和认可程度,提升企业的向心力,有效地将员工聚集成一个整体,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晋升渠道

构建科学、合理的晋升渠道是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重要内容,是对工作表现良好、专业技能过硬、工作经验深厚员工的价值体现激励和成就感激励,也是让员工得到更好的薪酬待遇和福利待遇的重要途径。企业要加强对员工晋升渠道的体系建设,明确各岗位员工的晋升目标、提升方向、成就标准、能力等级和时间经验限制,形成清晰明确的晋升规划制度,让员工对自身的能力和发展目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激发员工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工作动力,不断加强员工的奋斗精神培养,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和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企业要重视晋升的公平性和透明性监督,达到晋升目标的员工就必须得到晋升激励,落到实处,实现企业的承诺,提升员工的信任度,有利于保障企业的稳定发展。

(三)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

绩效考核制度建设的完善,需要企业明确考核内容、目标,科学规划计算规则和标准,全面设置评价内容。明确考核目标和内容,就是对员工的工作能力、效率、成就和态度的综合性数据化评价和分析,让员工清晰地了解如何提升自己的方向和目标,加强工作态度,实现对工作目标的针对性努力;科学规划计算规则和标准,有利于员工对自身能力的准确定位,保证了考核的公平性和科学性,让员工产生信服感;全面评价员工,可以促进员工的奋斗精神和提升动力,也能够发现员工的长处优点,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和岗位设置,对提升企业的运转效率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四)加强人文关怀,提升凝聚力

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是新时期企业管理中的根本指导,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加强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全面重视员工的内在精神需求,提升员工在企业中得到的信任、尊重、关怀、认可、赏识和自主权利,让员工在企业的工作和奋斗中实现自身的成就感、荣誉感和自豪感的提升,全面提升员工的幸福感,是增强企业的文化内核、增强企业的凝聚力的重要途径。

五、结语

新形势下人才的竞争愈演愈烈,通过提高对激励理论的深入认识和创新应用,建立健全薪酬激励制度、晋升激励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从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公平激励和目标激励等角度出发,在以人为本原则的指导下,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创新性建设,对于提升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和长期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晋升薪酬积极性
腐败潜伏期官员何以得到晋升:基于干部任用权的分析
玉米市场主体售粮积极性提高
合作学习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差异化薪酬管理和员工激励探讨
VBA在薪酬个税筹划上的应用
北京街乡公务员职级晋升通道打通了
提高大学生学习24式简化太极拳积极性的研究
政府补助与超额薪酬的实证分析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企业晋升公平激励与优化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