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机械类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培养模式研究

2022-02-18 09:58高宇博韩蓉王妍玮张影王秀娟
时代汽车 2022年3期
关键词:机械类应用型本科高校协同育人

高宇博 韩蓉 王妍玮 张影 王秀娟

摘 要:新工科背景下,社会对于机械专业学生的思政素质和能力有着较高要求,为了有效将高校机械类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培养作用发挥出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需要在应用型本科高校机械类专业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德育元素。探究机械类专业教学内容和思政教学之间的融合方法,进而才能具有针对性的提升协同育人水平,不断为社会提供更多新工科背景下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增加应用型本科高校在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水平。

关键词:新工科背景 应用型本科高校 机械类 课程思政 协同育人

新工科发展下,应用型本科高校机械类专业的学生作为国家工业发展的核心力量,需要发挥机械类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培养工作的作用,实现对机械类专业学生的有效培养,满足社会发展对于机械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1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机械类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培养现状

从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机械类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培养工作来看,其协同育人培养工作仍然存在以下三点问题。第一,高校机械类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缺乏持久创新活力。在高校机械类专业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等能力,可以提升学生的逻辑性、条理性思维。但是目前高校机械类专业过于强调学生培养的目标结果,缺乏对学生自身价值的激励和批判性思维培养,也没有真正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和内容融入到教学中,从而很难达到理性价值和价值引导工作之间协同发展的目的。当前高校机械类专业课程除了注重理论知识讲解和专业技能培养外,还需要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现阶段高校机械类专业教学缺乏对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渗透,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过于落后,缺乏较强的针对性,难以满足和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这对培养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和能力产生不利影响。同时,机械类专业教学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和内容,很容易导致机械类理论知识讲解过于枯燥,难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从而造成专业课程教学中学生的德育素养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够理想。第二,高校机械类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培养工作缺乏亲和力,学生对新工科背景的发展了解不足。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机械类的人才培养中,必须秉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通过教师为引导的教学方法,加强机械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还要尽可能的提高学生的家国情怀、职业素养。但是在部分高校的实际课堂教学中,过于注重高校机械类专业的工具理性,未能给予学生更多价值观培养的机会,从而导致学生在思想政治学习方面的获得感较低。此外,还有一部分教师注重机械类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强制灌输,缺乏对学生思想的有效引领,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渗透方式比较僵硬,没有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形式,发挥马克思主义对于人才培养的真理性魅力,导致其教学缺乏亲和性,教学效果也会比较的肤浅。第三,学生缺乏对课程思政协同培养工作的认同,而且情感共鸣方面还有待提升。在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实际教学中,机械类专业教师缺乏对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视,没有对国家大政方针、思政教育的热点事件进行有效宣传。进而给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带来不利影响,学生逐渐呈现出对思想政治学习重视不足的情况。在协同育人教学方面,缺乏对实践教学课程的设置,协同育人机制也不够完善,从而导致协同育人工作缺乏吸引力。

2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机械类课程思政協同育人培养价值

在高校机械类专业的课程教学中,为了突出专业教学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作用,高校应该在新工科背景下,重视对思政教育内容和元素的渗透,还可以通过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的思想意识,以及对学生价值观进行正确引导。如果在机械类专业教学中缺乏对学生思想、能力的培养,则不利于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在进入机械类的工作岗位后,也会缺少一定的思维意识和文化素养。在课程教学之中融入思政元素,有利于教师以机械发展史为切入点,根据机械设备和设计的实际情况,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和工匠精神的培养,还能通过一些大飞机制造发展、国产航母等新闻热点,提升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其更好地参与到机械制造和学习中。通过鲁班、詹天佑等榜样的引导,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增强学生对新工科、卓越工程师培养核心价值观点的认同能力。

3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机械类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培养策略

3.1 结合案例教学方法

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机械类专业教学中,需要以工程中的实际案例为引导,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多方面能力,同时还要在启发期间与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内涵之间有机融合。例如,教师在教学螺纹连接模块的相关内容时,可以引入企业工作中实际发生的案例。在案例中,一位企业员工负责设计一个实验平台,并且在平台总体方案、内部细节、图纸等方面都没有问题,其方案也顺利通过了。但是在完成一系列工作后,其现场安装工作却出现了重大问题,试验台无法完全固定。出现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在实际安装时,需要将一些部件安装在实验室两侧墙体的拐弯处。但是工作人员在设计期间忽略了这些重要信息内容,进而造成固定试验台的一些螺钉在靠近墙体处安装时,呈现出空间太小,并且扳手无法使用的情况。同时,在有关螺纹紧固件的相关标准中,也明确要求螺纹紧固件用扳手的活动空间需要足够充足。通过对这个案例的有效分析,可以引导学生在工作实际开展期间要通过严谨、规范、标准的原则,提升工作的责任心。特别是在有关机械行业的发展中,其规定和规范要求较多,如果缺少一定的责任意识和专业素质以及职业素养,则很可能给个人、企业、社会带来不利影响。

3.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机械类专业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意识,教师可以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在机械专业的学习中,很多项目需要大家精诚合作共同完成,而且在整个工作量中,每一个人都相当于一颗螺丝钉,只有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才能有效地提升工作水平和任务完成效果。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时,教师可以在机械类专业的实际教学中,以实训阶段的任务完成为例,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根据机械实训室的布局特点,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一个小组包含四五名学生。教师可以下达给学生实训任务,然后让学生通过组内讨论的方式,有效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还要结合方案进行组内分工,从而齐心协力共同完成最终的实训内容。学生在实训期间,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和思想的灌输,培养学生理论知识联系实践的能力,让学生了解到理论知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实践付出行动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增强对知识的有效理解和体会,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素养,不断达到机械类专业和思政教育协同发展的目的。

3.3 提升学生情感共鸣

机械类专业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运用机械类专业的历史背景知识,提升学生对其中历史、思想、文化的情感共鸣,从而最大程度地将协同育人和发展工作落实,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保障。例如,教师在毛坯材料成型模块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我国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的铸造辉煌史,提升学生对其中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的情感认同,还可以结合秦始皇陪葬坑出土的一些彩绘铜车马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历史学习意识培养。其中彩绘铜车马所运用的铸接、焊接等连接方法,也可以增强学生对中国古代先人伟大智慧和先进技术的有效认知。在机械类专业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目前我国所发射的运载火箭、人造卫星等航天飞行器所采用的先进制造技术,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从而循序渐进地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渗透到教学中。此外,在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情感共鸣中,高校还可以结合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有关要求,加强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特别是将学生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激发出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结合历史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和思想培养。

4 结语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機械类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工作的开展,需要结合案例教学方法,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工匠精神,还要采用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模式,提升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机械类课程思政教学还要全面提升学生的情感共鸣,增强学生对机械类专业思想、知识的有效了解。

哈尔滨石油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教学改革项目,“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机械类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培养模式研究”(编号JXJG2102)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刘霞.就业导向对机械专业课程改革的影响分析[J].就业与保障,2020,01:65-66.

[2]吴国兴,范君艳,樊江玲.智能制造背景下应用型本科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7(16):89-92.

[3]张五金.应用技术型高校机械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J].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2019,4805:123-126.

[4]宋金亚.机械专业课程中思政教育的融入路径探索——以“机械结构分析与应用”课程为例[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11:66-68.

猜你喜欢
机械类应用型本科高校协同育人
机械制图在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及实践
应用型本科高校《交通规划》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应用型本科院校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中产教融合的途径研究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机械类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探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创新研究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类课程开发
技校机械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