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信息化教学的实践探索

2022-02-19 01:10李慧敏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2年8期
关键词:道德法治信息技术

李慧敏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应用,为现代社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对教育教学活动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其在为教学实践带来更多便利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也为教师带来更多更大的挑战。当下,教师要在完成传统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信息化教学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增加知识储备,提高知识运用能力,使学生在正确认识自我、形成独立人格的同时,向着更加积极的方向迈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信息化教学的实践意义

道德与法治教育对小学生思想道德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较快时期,其对知识的吸收能力较强。教师在这一时期通过信息化教学实现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育价值,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向着积极的人生方向发展。

(一)激发学生的探索求知欲

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为学生创设更加“真实”的教学情境,情境中的图像、声音以及动画都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充分体会现代科学技术给社会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进而产生对科学的探索欲,促使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理想,这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二)创新教学形式

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创新教学形式。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采取比较单一的方式进行授课,主要通过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进行,这就容易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学生往往比较厌倦这一形式。

信息技术可以为教学形式带来更多可能,例如前文提到的情境教学法,还有案例分析教学法等都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以此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1]。

(三)资源共享, 拓宽视野

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在实现资源共享的基础上,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可以更多地了解“外面的世界”。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在线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考资料。

不仅如此,学校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教师提供学习资料。教师通过在线观看优质课程达到提升自我的目的,将学习到的方式方法更好地应用于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线上资源与线下课程结合的方式,更加科学地设计教学内容,将线上线下有机结合起来,为小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其思想道德意识结构的形成与发展。

(四)优化课程体验

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智慧课堂的构建。教师可以通过将多媒体、视频直播、白板、文档等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更多形式的学习辅导,利用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灵活应对不同的教学场景,使学生将学习融入生活,提高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渗透效果。教师还可以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为学生构建翻转课堂,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有力支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其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参与度。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信息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时间较长,近些年来,各种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给教育事业带来了更多的可喜成就。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还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使其能够在实践中得到有效发展[2]。

(一)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不够

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教育事业的各个环节,给教学活动带来极大的便利,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但部分教师对教学中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其自身对信息技术的了解不足,同样不能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学创造更多可能,由此不仅制约了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推广,还阻碍了学生对科学技术的进一步接触和认识,对学生的发展具有不利影响。

(二)实际教学中, 信息技术应用程度不高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信息技术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并不是很明显。这是因为部分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相对薄弱,导致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并不理想。很多教学环节中可以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辅助,却被教师所忽略,致使其实际效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例如多媒体教学,多媒体实际已经在教育行业中应用多年,但其实际的利用率并不是很高。尤其是在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大多还是习惯运用传统教学方法,通过认真讲述、描述的方式进行授课,要求学生认真听讲,而很少考虑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自主参与教学活动。

三、小学道德与法治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措施

若想真正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信息化教学,首先要从教师角度出发,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的积极影响,并通过自主学习,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在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带动学生探究技术应用的有效性,为技术在教学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3]。

(一)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部分教师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缺乏主动探究的意识,这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教师基于学校提供的相关信息技术设备,主动学习信息技术应用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合理、科学地运用信息技术,为教学创造更多可能。例如,教师可以自主了解多媒体应用的技巧,了解更多关于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等方面的内容,为其更好地应用相关技术提供理论支持。不仅如此,教师还应在教学实践中练习应用技术,从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更好地使信息技术服务于课堂教学。

(二)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主要采用的视听媒体多是无声影像幻灯片及有声无像录音机,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想象空间。而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广与运用,能够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通过图像与声音、文字的结合,使学生获得更加生动有趣的学习体验。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多媒体带来技术支持,达到了拓展教学的目的,让学生充分感受“微型社会”带来的乐趣[4]。例如,在教学“我们的节假日”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有关中国传统节假日的图片或视频,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切地体会“欢欢喜喜庆国庆,团团圆圆过中秋”的节日氛围,并配以相应的音乐来增加氛围。教师还可以将视频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假期生活,利用有限的假期时间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例如帮父母做家务等。通过开展“周末巧安排”活动,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使其能够在充分认识节假日性质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假期时间。

(三)运用信息技术丰富学生体验

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丰富学生体验,通过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达到改善学生学习体验的目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所涉及的理论性知识点较多,无形当中给小学生带来了一定的理解上的困难,且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求知欲较强的阶段,“枯燥乏味”的课本知识很难吸引学生注意力,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给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针对案例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使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进而充分感受案例中每个人的“真实”想法,体会道德与法治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例如,在教学“我们在公共场所”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大数据技术等,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案例资料,通过对不文明社会现象的分析,达到警醒学生的目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会文明的社会行为产生的积极影响,并增强学生的向心力,开展“文明秩序靠大家”活动,进一步促进学生对文明秩序的理解,使学生争做“文明先锋”。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营造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情感体验空间,模拟真实生活经历,弥补学生经验的缺失,使其更好地感受文明社会的和谐氛围。

(四)运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堂内容

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综合性特征,教学内容应围绕国情、爱国守法、民族团结等方面展开教育。如此,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国家法律、政策及道德标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建立起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的道德与法治知识结构,使学生对自身情感道德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和判断,这有助于学生及时调整错误思想,端正态度,形成健全人格。例如,在教学“我爱家乡山和水”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以视频、图片、文字等方式,向学生展示不同地区风景、文化氛围的不同,进而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在课堂中模拟视频中的真实场景,最大限度地使学生体会家乡美景给人带来的心情上的愉悦。

(五)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前文中有提到,道德与法治课堂知识的理论性较强,对于小学生来讲,一味“照本宣科”并不能激发其学习的热情,也很难使其理解思想道德标准及重要性,培养其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而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有效情境,则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其对理论性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拓展思维,更好地融入课堂学习。例如,在教学“班级生活有规则”一课时,教师可以将原本晦涩难懂的“规则”和“责任”以趣味性游戏的方式来讲解,加上多媒体与信息技术及电子音效设备等的配合使用,为课堂营造纪律性氛围,使学生能够更真切地体会到规则的概念,懂得怎样遵守规则。学生由此更加清晰地了解“班级生活规则”,有利于形成正确、积极的道德意识,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六)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延伸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设,主要是为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而仅是进行课本内容的讲述,远远达不到教学目标的要求,“照本宣科”并不能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促进其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道德启发,将课本中的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感知生活、体会生活。例如,在教学“家乡新变化”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计算机技术,查询与整理相关资料,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所处城市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人文环境等,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家乡的发展变化,明白科学技术对城市建设发展的影响。通过了解每一代人为祖国繁荣富强所作出的努力,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家之情、爱国之情。

在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对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积极影响的前提下,教师还应该持有一定的忧患意识,对该项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保持研究态度,对应用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进行严格把控,应积极杜绝形式主义,注重实际技术应用水平的提高。明确“不是为运用技术而使用技术”,要真正结合课堂需要以及教学内容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使其在教学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在认识到技术应用重要性的同时,师生都要积极培养自身的信息素养,端正技术应用的态度,在教学、学习实践中,不断提高技术应用能力,使其更好地为课堂教学、学习服务。

综上所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观念、使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教师应该利用身边一切可利用资源、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的正确引导。在传统教学模式不能满足教学需要的情况下,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实施有效教学,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其独立人格,使之在学习生活中,不断取得质的进步。教师可以在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充分认识相关内容,了解科学文化知识带给世界的影响,促使其树立远大理想,为其未来发展奠定良好思想基础。

猜你喜欢
道德法治信息技术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