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T、hs-CRP联合检测对儿童感染性疾病类型的鉴别作用

2022-02-21 13:50谢文波
智慧健康 2022年31期
关键词:细菌性感染性病毒性

谢文波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人民医院 检验科,广东 梅州 514400

0 引言

感染性疾病为儿科常见病,儿童由于年龄偏低,自身免疫功能发育尚不完善,对病菌抵抗力较弱,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等侵袭引发疾病[1]。感染性疾病90%以上为病毒性感染,临床多应用抗病毒治疗,若激发细菌感染科适当增加抗生素治疗,但由于感染性疾病症状及体征缺乏典型性,临床难以区分,部分医生会经验性应用抗生素,容易因抗生素滥用引发细菌耐药性,影响治疗结果[2]。故临床早期寻找特异性较高的指标有效鉴别病毒及细菌感染十分重要,可指导临床准确治疗、避免抗生素滥用情况。目前临床对感染性疾病诊断方法包括血常规、血培养等,但均存在一定技术缺陷,如血常规检查结果容易受情绪、运动等影响,血培养操作要求较高、耗时长[3]。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表示炎性标志物在感染性疾病鉴别诊断中有一定价值,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为临床常用的炎症标志物,近年来逐渐受到临床关注。本研究将PCT、hs-CRP用于儿童感染性疾病诊断中,旨在评价其鉴别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6月本院收治的200例感染性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细菌性感染组、病毒性感染组,各100例,另选同期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0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细菌性感染组男女分别54例、46例,年龄6个月至8岁,平均(4.12±0.67)岁。病毒性感染组男女分别55例、45例,年龄7个月至8.5岁,平均(4.19±0.71)岁。对照组男女分别56例、44例,年龄8个月~8岁,平均(4.21±0.73)岁。三组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于发病后24h就诊;②均符合《实用儿科学》中感染性疾病诊断标准;③患儿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且自愿签署同意书,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①自行服用药物治疗者;②合并肝肾功能衰竭者;③多重感染者;④合并其他炎性疾病者;⑤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者;⑥家属有精神疾病者;⑦有检查禁忌证者。

1.3 方法

三组均行PCT、hs-CRP检测,抽取受检者空腹静脉血4mL,温浴30min,以3000r/min离心10min,应用德国罗氏生产的Cobase411电化学发光自动免疫分析仪,以电化学发光法对三组血清PCT进行检测,应用万孚FS-301飞测全自动免疫荧光定量检测仪对三组血清hs-CRP进行检测,阳性判断标准:PCT≥0.5μg/L、hs-CRP≥3mg/L为阳性。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三组血清PCT、hs-CRP水平差异;②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价PCT、hs-CRP、联合检测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效能,确定曲线下面积(AUC)、约登指数、最佳临界值,计算诊断灵敏度、特异性。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三组血清PCT、hs-CRP水平比较

细菌性感染组、病毒性感染组患儿血清PCT、hs-CRP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0.05),细菌性感染组患儿血清PCT、hs-CRP水平较病毒性感染组患儿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清PCT、hs-CRP水平比较()

表1 两组血清PCT、hs-CRP水平比较()

注:*、#分别表示与细菌性感染组、病毒性感染组相比,P<0.05。

2.2 血清PCT、hs-CRP及联合检测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血清PCT、hs-CRP联合检测对细菌性感染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94.36%、95.18%,对病毒性感染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79.46%、81.68%,均较单项检查高(P<0.05),见表2。

表2 血清PCT、hs-CRP及联合检测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3 讨论

感染性疾病为儿科常见病及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起病急骤、进展快速等特点,临床症状缺乏典型性,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随病情进展可出现嗜睡、呕吐、哺乳量减少等症状。儿童由于免疫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抵抗力、免疫力均较低下,病情多发展较迅速,若不及时诊断治疗,可危及患儿生命安全。目前临床对感染性疾病主要应用抗生素治疗,合理应用可有效杀灭病原微生物,但过度或滥用抗生素可诱发耐药菌株,影响临床治疗效果。为规范抗生素应用,临床医师需明确致病菌种类及各种抗生素抗菌谱,故提高对感染性疾病及致病菌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细菌培养及病毒培养为临床诊断感染性疾病的金标准,具有较高诊断准确率,但其操作较复杂、要求性较高、耗时较长,通常在分离培养后5~7d出结果,容易延误最佳治疗时机,且其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造成污染,导致检查结果不精准,使其临床应用受到一定局限[4]。有研究表示,儿童在感染后可引发机体炎症反应,释放大量炎症因子,故临床可考虑早期对相关炎症因子进行检测以判断病情情况[5]。

PCT为一种长存蛋白,多以降钙素原性质存在,通常情况下人体内PCT含量极低,正常人该指标不会被检出,只有感染性疾病、败血症等特殊情况会被检出[6]。PCT作为一种前体物质,半衰期较长,基本不会受到激素变化的影响,在血液采集方面有独特优势。当病原微生物入侵机体发生全身感染后,该物质分解过程可遭抑制,微生物细胞膜上脂多糖等可诱导分泌PCT,使得PCT大量在血液中蓄积,通常于2h开始升高,6~12h后明显升高,于24h达到峰值[7]。PCT代谢周期较长,可稳定反映机体炎症反应活跃程度,其水平高低与细菌性感染有紧密联系,在病毒感染中含量较低。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感染性疾病血清PCT水平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提示感染性疾病存在PCT升高现象,而细菌性感染组PCT水平明显较病毒性感染组高,表明PCT在细菌与病毒性感染中有一定鉴别价值,分析病毒性感染缺乏PCT反应的原因可能为机体感染后可释放干扰素,可对PCT合成进行抑制,故病毒性感染患儿血清PCT水平较低[8]。

hs-CRP为临床鉴别感染性疾病的常用指标之一,可有效检测到血清中低浓度CRP,虽然其对感染性疾病鉴别价值不如PCT,但仍能有效区分非细菌性感染。hs-CRP主要由肝脏合成,为一种特殊应急反应蛋白,可沉淀致病菌体内多糖物质,还可结合卵磷脂与核酸[9]。健康人体内几乎检测不到hs-CRP,当人体处于细菌侵袭的病理状态时,或发生炎症反应、创伤后,血清内CRP浓度会显著升高,并于48h达到峰值,随病情改善会逐渐降低。机体受到感染后,CRP水平会快速上升对补体途径进行激活,可提高白细胞吞噬能力,同时发挥淋巴、单核等细胞调节功能,辅助杀灭入侵病原微生物[10]。CRP升高相较于体温上升、白细胞计数上升等更早出现,可为早期诊断感染性疾病提供指导意见。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细菌性感染组hs-CRP水平与病毒性感染组、对照组相比更高,提示感染性疾病患者存在hs-CRP升高现象,hs-CRP对细菌与病毒性感染有一定鉴别价值。但hs-CRP难以初步判断感染源,单独检测对感染性疾病鉴别价值有限,若联合PCT检测可弥补其不足,为鉴别诊断细菌性感染与病毒性感染提供更强有力的证据,便于临床制定治疗方案,给予合理抗生素治疗[11]。本次研究结果显示,PCT联合hs-CRP检测对细菌性感染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均较单项检测高,与多项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分析原因可能为单一指标检测难以有效排除病毒感染的可能,多指标联合检测可互补优势,有效提高细菌感染诊断效能[12-13]。

综上所述,PCT、hs-CRP联合检测在儿童感染性疾病类型中鉴别价值较高,可有效鉴别病毒性感染与细菌性感染,联合检测可提高临床诊断灵敏度及特异性,为临床进一步治疗提供可靠指导意见。

猜你喜欢
细菌性感染性病毒性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思考心电图之177》
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调查研究
基于羊细菌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分析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方法
如何防治子猪病毒性腹泻
细菌性肝脓肿64例诊治分析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