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中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实践研究

2022-02-22 10:33王文雄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2年3期
关键词:方法分析小学科学

王文雄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堂数据收集;处理能力培养;方法分析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2)-3-

引言

在素质化教育和新型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当下国家在宏观上对学校课堂的要求相较于以往而言,也有了更加明显的调整和转变,不再以简单的理论知识背诵为本位,而是更加强调能力的延伸和拓展,这种变化也给教师的创新提供了更加鲜明的思路。科学作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与实践能力的重要基础,在这种情况下也应当受到更加高度的重视和关注,特别是就小學生来讲,要尤为强调数据分析的重要价值。

一、做好信息的收集和提炼

要想让学生顺利的运用数据去解答问题,就必须要让他们先从基本的整理和收集出发,这里所说的数据收集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要汇总所有数据,排除误差现象,检查数据的全面与否,另一方面是要分析所收集的数据是否经得起质疑,是否能够真实的反映出客观的现象。例如,在测量摆快慢的时候,就需要对每一个对比实验进行反复观察,如果把所有小组的对比实验数据都收集起来,信息就会变得十分杂乱无章。所以教师需要让学生针对同一个实验的多次数据,计算出平均数,然后再以小组为单位汇总全班的平均数,这样可以让数据更加具有代表性,反映出真实的实验情况,帮助后期规律的总结和提炼。

二、做好数据的整理

数据整理强调的是对观察和实验等科学剖析活动中的资料进行排序,由此来凸显出数据的特征,展现科学的规律,是数据剖析的基础所在,能够为后期的分析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帮助。因此,教师要在数据整理这一环节,培养学生的耐心,让学生保持足够的热情与好感。例如,在学习与天气有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把一个月当做固定的周期,让学生观察一个月内的天气数据,学生在实验完毕以后,整理的信息必然是尤为丰富的,那么如何对这些丰富的资源进行处理,就需要教师给予特定的提示,学生需要抓住其中的重点要素,清晰的认识到天气变化的规律,而且经历整理的过程,进而逐步养成独立自主的探究习惯。

在这里,数据整理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最为常见的就是绘制特定的统计图,统计图可以让学生分析不同实验的类型。例如,在学习与抵抗弯曲有关知识的时候,学生就记录了不同纸张的厚度,以及不同纸张抗弯曲能力的大小数据,探究了指宽度和抗弯曲能力之间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指导学生绘制相应的图像,让数据更为清晰直观的显现出来:如果纸张的厚度增加,那么抗弯曲能力也会大幅度增强。又或者,在学习温度和气温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以一天为周期观察,一天中特定5个时段的气温变化,并绘制出相对应的树状图,这样可以让学生清晰的感受到气温的规律。还有,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展开小组合作,这样可以让学生集思广益,激发出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做好彼此之间的补充。例如,在测量力大小的时候,每一名学生都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6种物体的重力大小,如果教师只是汇总全班同学的数据,并没有实际意义,而且也并不现实,即便是每一个学生都有所汇报,教师也无法从这些数据中找到特定的规律,那么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情况就很难得到反馈。由此,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让组内成员对本组数据进行观察和处理,从而探索弹簧测力计的使用状态,并改进自己在操作中存在的误区。

三、展开剖析和拆解

剖析数据是对整理后的数据进行归纳的活动,目的是为了让数据说实话。具体来讲,教师要让学生先展开观察,一般情况下,教师会让学生先思考:你们从数据收集中获得了哪些结论?个别学生会立刻举手给出答案,但他们的答案并不是从数据或者是图表中总结出来的,而是凭借自己的主观臆断和历史经验,因此不能表明数据的规律和特点。再加上,教师提问以后学生很难有充足思考的时间,只是习惯性的说出自己内心的看法,这样一来,学生分析能力的发展也会受到影响。因此,教师要保留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要让学生有目的的观察数据的分布,从而更为精准的提炼出关键信息。同时,教师也需要设计出精巧的问题,在很多情况下,数据对事物的指向是并不明显的,而且有时是单一的,有时是多方面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有目的的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思考,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由此来提炼出更为有价值的材料[1]。还有,教师要让学生树立高度的证据意识,必须要让学生坚持用数据和事实说话的原则。这主要是因为,在很多情况下,学生会直接忽略一些存在误差的数据,会直接把这些信息判定为错误的结论,长此以往,学生也会忽略对数据的细致拆解,他们认为只需要了解最终的结论即可,数据正确与否并没有什么所谓。所以,教师需要让学生明确数据产生误差的原因所在,并对背后的本质现象进行总结,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再加上,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自己的主观认知,在很多情况下给出的答案都是下意识的反应,这也表明学生对标准答案的依赖是尤为明显的。教师不能只是让学生停留在课本探究上,而是要实现数据的延伸和拓展,让学生探究不同的社会案例,引导他们深入大自然或者是现实生活,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并对照自己在课堂上了解的知识点,实现理论的举一反三和迁移运用,这样也可以让学生明确自己思维的误区[2]。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持续性推动小学科学课堂的数据分析能力培养是合理且必要的举动,这是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应有之策,也是磨练学生科学意志与品格的有效措施。本文通过基础的收集,整理和归纳,总结与反思这几个角度,论述了数据分析能力培养的方法,充分结合了小学科学课堂的主要知识点,尊重了学生的话语权与主动权,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与实践上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 汪登霞. 小学科学课中信息收集与整理能力的培养研究[J]. 进展:科学视界, 2020(6):3.

[2] 陈宇祝. 小学科学课大数据监测的实践意义分析——以太仓市实验小学科学学习改进为例[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9.

猜你喜欢
方法分析小学科学
高中物理教学中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方法分析
房屋建筑工程中的结构加固方法分析
以“问”发展小学生科学学习能力
提升矿业类高校生物工程专业办学优势的方法分析
基于MOOC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的探究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英语课堂教学导入方法初探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