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2022-02-23 15:33廖川
学习与科普 2022年2期
关键词:高职教育教学模式

廖川

摘要:高职教育更为关注学生实操技术的培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职院校做了很多的尝试,比如校企合作、将课堂挪到室外甚至一线以及企业定向人才培养计划等。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是高职教育中工商管理等专业的必修科目,该科目具有极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特点。如何更好的让学生的在校学习与企业需求接轨,更好的实现毕业即上岗的目标,均是该科目课程改革亟需探讨的问题。本文简单剖析当前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针对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模式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是一门关注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更为关注教学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模式应做到:平衡教学过程中的理论讲解和项目实践的比重,让课堂教学紧跟当前企业的发展步伐,为学生提供先进丰富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切实提高学生的人力资源管理相关技术能力。

一、高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传统教学资源匮乏,学生缺乏自主学习意识

当前高职院校中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开展所主要依仗的是教材。虽然教材是经过反复修订的优秀教学成果,但其呈现周期过长,不可避免的与最新的企业需求、社会需求脱轨。当前时代,信息获取十分便捷,学生可通过互联网获得诸多课程相关的材料,当学生切实感受到了网络信息的优势,且发现课堂和教材与实际的企业需求相背离,那么学习热情会受挫,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1.2课堂教学方式单一,学生难有学习兴趣

传统的高职人力资源管理课堂依然是以教师当面传授为主,师生互动极为有限,教学呈现课前无预习、课后无应用的一个状态。在专业性较强的人力资源管理科目的教学中,这种“填鸭式”、“一言堂”的讲授方式,将无法针对性的解答学生的疑惑,无法针对性的提高学生的薄弱环节,且无针对性的“一概而论”将无法在短短的课堂中涵盖所有的知识点。当学生内心疑惑无法从课堂上解答,那么他们对此门课程的兴趣将大大减少,教学成效当然也无从谈起。

1.3教学重理论轻实践,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轨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学生亟需在大量的项目模拟以及企业项目实践过程中去应用、去实操。然而,当前高职院校的此科目教学中,实习实践环节仅占了很小的部分,学校所给出的项目模拟大多以教师为主导,校企合作项目缺乏,学生无从实践应用,无法真正了解当前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实际需求。

二、高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的改革建议

2.1课前准备——翻转课堂,学生获取知识

一方面,在课前教学资源的准备上,教师应意识到具有当前高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配套教材存在与企业现实需求脱轨的情况,做好线下线上课程资源的整合,让学生接触到的信息尽可能的“与时俱进”。例如,教师应在课前,将相关PPT,教案等资料进行线上平台的更新;于此同时,教师应完成相关资料的搜集工作,下载优秀的课程传授视频,将其汇总发布到相关线上平台,在课前开放给同学,为其提供课前预习,自主获取知识的良好渠道。

另一方面,在课前师生互动的模式上,采取翻转课堂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比如教师可在课前要求学生进行相关视频的预习学习,并设置预习打卡与预习效果测试环节,进而让学生在课前通过自主知识获取对课堂内容有了初步认知,预习效果的反馈也为教师提供了课堂设计侧重点的参考。为课堂上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学效果将得以提高。

2.2課中教学——校企双课堂,学生内化知识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包括员工招聘、员工培训、员工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在内的人力资源管理性及事务性技能。当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无法实现相关人力管理人才的培养,亟需改革。一方面,我们可采取校企双课堂的模式,实现“理论教师”与“实践教师”共同教学,将理论讲解与相关项目实践紧密结合,并做到项目实践切实在企业中进行,确保理论与实践的环环相扣,让学生在实践中切实体会课堂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性,促进学生的知识内化。

另一方面,在理论讲解和项目实践中我们均应以学生为主体。即在课堂理论讲解过程中,首先应结合课前翻转课堂的预习反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疑难点,设置问题探讨,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头脑风暴,教师应适时给予指导和建议。在学生对相关难点有了较深入探讨的基础上,再由教师借助PPT、视频、板书等教学资源,对本次课的知识点和难点进行讲解,这样将很大程度的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和理解。在项目实践过程中,应切实让学生自己去解决企业项目中切实出现的问题,容许学生出现错误,由教师在学生处理后进行指导纠正,而非教师发布每个步骤的指令学生单纯执行,让他们真的在“实践”。

2.3课后实践——校企项目共建,学生应用知识

一方面,要重点关注校企合作,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内容设置上,可以依据需要学生掌握的基本技能,分为若干模块,比如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培训、薪酬管理等。学校可与企业形成稳定的合作,并针对每个模块设定实践项目,让学生真实的加入该项目。如员工招聘模块实践项目,可设定为:学生参与企业某次员工招聘的全部流程;员工培训模块实践项目,可设定为:学生参与企业某次员工培训的前中后期的全部工作。这样一来,学生将对各个模块形成客观认识,教师可在课后项目实践中,开展小组竞赛,最终邀请企业中的“实践老师”对学生表现进行打分和指导,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另一方面,在多次切实的项目实践的基础上,我们应要求学生形成课后反思与总结的习惯,如,可要求学生提交项目报告、调研报告等任务。学生可依据自身的学习期待以及项目学习情况,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任务进行完成,并由教师给予相应的指导。实现学生为中心,项目实践为基础的,理论实践学习由低阶向高阶的转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这个核心问题。教师应在课前做到充分准备,翻转课堂让学生自主获得知识;在课堂教学上,实现校企双课堂,理论实践紧密结合让学生实践中内化知识;在课后实践上,共建校企合作项目,开展多形式实践活动,以学生为主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这样方可切实实现学校学习与企业需求的紧密联合,实现毕业即上岗目标。

参考文献:

[1]顾志祥. 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改革的成效、反思与展望[J]. 教育与职业, 2020,1: 40-44.

[2]王辉,柳靖,王玉苗. 探索学徒制与高等职业教育相联系的美国经验与启示[J]. 外国教育研究,2017,44(4): 90-102.

[3]刘娜欣. 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改革[J]. 教师,2021(2):84-85.

[4]张姝. 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研究[J]. 科教导刊,2020(26):123-124.

猜你喜欢
高职教育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创新线上英语教学模式的思考
高中英语“读写学思”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