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现状、挑战与对策

2022-02-26 02:14吴普侠柳隽瑶昝林森
陕西林业科技 2022年6期
关键词:康养林业森林

吴普侠,柳隽瑶,昝林森,2*

(1.陕西省林业科学院,西安 710082;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 杨凌 712100)

森林康养是将生态理念、生态体验和生态行为融于日常生活并基于自然景观资源获得心身愉悦的一种健康养老、健康养生的生活方式[1-2]。19世纪初,德国开展了森林医疗形式的理论实践,之后美国、日本等国家以森林保健和森林浴为主的森林康养模式得到发展[3]。20世纪末,“森林游憩”“森林旅游”等概念进入我国[4-5]。随着国民收入水平提升和全民健康意识觉醒,我国森林康养产业需求规模快速增长,森林康养对于社会,是新型的健康生活方式,是健康服务业中的一个新兴业态;对于林业,是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森林经营新方向[6],是林区群众致富增收的重要途径。

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陕西省森林覆盖率由13.3%提高到43.06%。以陕北地区为核心的黄土高原是全国连片增绿幅度最大的地区,2000年至2018年,全省植被指数变化百分率平均17.9%,为全国平均值的2倍。截至2021年,秦岭陕西范围森林覆盖率达到72.95%,森林蓄积达2.26亿立方米。历经70余年不懈努力,陕西生态空间的生态服务功能日益显现,造就了丰富的康养资源,使其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1 森林康养在陕西林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大健康产业突破了传统的医疗产业单一救治模式,向“防—治—养”一体化模式转变,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森林康养极大契合了“健康中国”的内涵[7]。2019年3月8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向社会提供多层次、多种类、高质量的森林康养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2021年3月起施行的《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202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40号)明确了要推动西部地区森林康养、休闲度假等产业发展。对陕西省来说,森林康养产业不仅是一种新型健康休闲度假方式,也是盘活全省林业资源、带动和促进区域林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产业,更是关系到千千万万山区林区群众生产生活及相关产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

1.1 森林康养必将成为陕西省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低碳经济是世界各国在全球气候变暖这一背景下必然的选择,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减缓气候变暖、应对气候变化的最主要措施,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发展理念和重要发展模式,而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核心是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方式,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陕西森林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在新时期,面临着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两大任务。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陕西省生态环境重建的必然要求,今后的经济发展要由过去的数量速度型发展向质量效益型发展转变,由过去的资源耗费型和环境污染型发展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转变,由经济主导型发展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低碳经济要求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双赢,森林康养的产生就是一种在生态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的产业模式,顺应潮流,大势所趋。

1.2 森林康养必将成为陕西省创新驱动的重要突破

党的二十大强调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陕西在未来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同样离不开创新驱动的战略支撑。林业兼有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全省的经济建设、农民增收、生态安全均离不开林业。陕西省林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以创新为驱动,不断转变发展观念,拓展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8]。森林康养将传统旅游、疗养、运动、文化、养生等产业相互关联,减少林业无效供给,扩大林业有效供给,有助于快速实现集群化、规模化、多功能的产业融合体,推动区域化林业合作。产业发展过程中,必将会极大拓展林业理论研究范围,提高森林医学的研究力度,加强互联网技术与林业产业的融合[9]。

1.3 森林康养必将成为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载体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10],新时代生态文明观念的树立,助推绿色发展和低碳生活方式的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通过深入调查敏锐地意识到,束缚宁德地区林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林业经营体制问题。森林康养有助于转变陕西省林业单一经营模式,实现综合开发,盘活森林公园、国有林场等林业资源,不断丰富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提高林业综合效益。发展森林康养产业要紧紧依托地区自然环境资源,企业家和林农通过参与经营,游客通过深度体验,“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将进一步普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生态文明理念将进一步树立。

1.4 森林康养必将成为陕西省乡村振兴的发展途径

森林康养产业是新兴的朝阳产业,涉及旅游、文化、教育、卫生保健等众多行业领域,是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建设美丽乡村、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重要举措[11]。森林在提供新鲜空气、纯净水源的同时,能提供多样化的绿色产品,如木本粮油、森林药材、香料等,符合山区、林区的资源禀赋和绿色发展方向,促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带动乡村产业兴旺,具有持续性、普惠性。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还需升级,产业格局层次尚薄弱,村民返乡就业意愿不够强烈,陕西省乡村60%家庭收入以务工为主,相较于留村发展年轻人更愿意选择外出就业。当前乡村休闲旅游业和生活性服务业逐渐起步,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必然会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务工人员返乡,缓和城乡发展差距,对实现乡村振兴具有积极意义。

2 陕西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现状及初步成效

2.1 丰富的森林资源为康养产业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

陕西森林资源较为丰富。全省林业用地面积12.4×106hm2,森林面积达到8.87×106hm2,居全国第12位;森林蓄积达到4.79亿立方米[12],居全国第10位,森林覆盖率达46.4%。全省现有森林公园86处,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40多处,省级森林公园46处,经营面积约40万公顷;林业自然保护区48处,国家级19处,省级24处,市县级5处,管护面积约106.5万公顷;湿地公园26个,经营面积约4.25万公顷。同时,秦岭生态保护不断加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陕西秦岭区体制试点任务全面完成,秦岭国家公园建设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在“十三五”期间,全省林业发展成就显著,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为陕西省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和资源基础,且释放森林生态的服务功能和价值,为服务大众健康,实现林区转型发展奠定了基础。

表1 陕西高质量生态旅游特色线路

2.2 生态旅游特色线路为康养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2.1 面向全社会发布16条生态旅游特色线路 截止2022年10月,陕西省林业局公布了16条生态旅游特色线路,覆盖、大美秦岭、太白山森林公园、黄河地质遗迹、红色教育等66个生态景点(表1),丰富了森林旅游、自然体验、研学教育等生态服务产品,提升了生态旅游新动能,满足了人民群众生态休闲旅游需求。

2.2.2 根据生态资源优势打造特色化森林康养基地 一是利用陕西山岳、峡谷、河流、瀑布、溶岩、草原、荒漠等不同自然环境类型,规划多样化森林康养基地,结合疏林草地、河流湖泊下游开阔地、山间平台开阔地等不同地形环境,培育不同优势资源类型的森林康养基地;根据不同特色旅游线路培育特色森林康养基地,“千山披红叶,万壑层林染”的秦巴秋色,建设以观赏红叶为特色的森林康养基地;秋季森林如七彩画卷色彩斑斓,可培育为油画森林康养基地;以生态体验为主的生态体验型森林康养基地等;将陕西省最优质的生态资源纳入森林康养发展体系,让全省民众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二是推动省内红色资源、人文资源等公共文化资源向森林康养产业延伸,针对延安市北部、榆林市受区位气候等因素影响,森林资源禀赋不足、植被覆盖率低、发展森林康养有一定难度等问题,充分发挥该地区黄土文化、边塞文化、农耕文化、游牧文化内涵与禀赋,推动地域文化与森林康养深度融合;借助各发展区域红色资源、古村落、古树名木等优质资源结合景区绿化、森林城市、森林乡村等绿化美化措施,营建特色化森林康养社区、森林康养乡村、森林康养小镇等(表2)。

表2 陕西省特色生态旅游线路康养基地培育目标

2.3 陕西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布局已初步形成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支持和陕西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借鉴外省经验,抓点示范,探索经验。通过建立省级森林康养基地,总结经验、示范带动全省森林康养产业健康发展。截止目前,共建立国家级和省级森林康养基地29个(图1)。各地市发展森林康养地积极性较高,发展势头良好。商洛市市委政府制定了开展森林康养示范市建设工作方案,积极创建全国康养模范市。安康市镇坪县、岚皋,汉中市留坝、佛坪积极开展全域康养县建设。咸阳市长武和旬邑2县妥善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建设森林康养步道、养生木屋、森林浴场,并不断完善康养配套服务设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文旅康养产业发展,推动乡村经济振兴。榆林市神木县国有水磨河林场,顺应市场需求,自发开展了森林康养项目。

图1 陕西省森林康养基地分布

根据陕西省林草资源、人口分布情况,森林康养发展总体布局可以概括为:一带(秦岭带)、四区(巴山、黄龙山、桥山、关山)、多点(表3)。发展以秦岭林区为主导带动巴山、黄龙山、桥山、关山林区,在省内其它适宜发展森林康养项目的区域按照“区域协调、多点分散布局”构建一个具有陕西特色、覆盖全省、多层次、多元化的森林康养发展体系。“十四五”末期,全省将建成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10处以上,主要分布在以秦岭林区为主五大林区,建立省级森林康养基地50处以上,辐射带动其它森林康养项目100处以上。

表3 陕西省森林康养总体布局

3 陕西森林康养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陕西森林资源与我国东部地区相比优势明显,但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却落后于东部,如浙江省森林康养产业总产值在2021年达到了2 348亿元,全省有50多万人直接从事森林康养经营活动。究其主要原因,首先是陕西森林康养产业起步比较晚,其次是对森林康养产业的重视程度不足,在相当一段长的时间内,资源优势未能转变为产业优势。

3.1 森林康养认知度、辨识度和吸引力较低

一是宣传力度不足,全省各地对于森林康养的宣传力度普遍不足,导致森林康养的品牌和特色也没有得到有效传播,许多人对森林康养产业比较陌生;二是市场辨识度不够高,森林康养多停留在游山、玩水、赏景、吃农家饭的层面上,对其丰富内涵和多元功能认识不足,还没有形成定期康养、未病养生的生活习惯和消费观念;三是市场吸引力不够大,很多投资者对森林康养产业持保守态度,愿意投资、消费森林康养产品的人有限,缺乏配套措施;四是相关政府部门对森林康养产业的支持力度不足,投资主体、社会资本进入森林康养产业的力量有限,森林康养未能作为一种生态福祉供全民共享。

3.2 森林康养产业基础相对薄弱

一是陕西经济基础较薄弱,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困难,进而制约着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二是管理体系不健全,森林康养产业管理理念、管理方法较为落后,没有做到顶层设计与底层设计相结合;许多乡村不具备与森林康养相配套的基层组织,出现过度开发的现象。三是生态产品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并不明确,森林康养医疗卫生相关的机制研究还较少,缺少森林环境因子在增进健康、预防疾病等方面的作用和机制研究,森林康养对人体生理评价体系还不健全;由于缺乏对森林康养各领域、各专业的量化研究和实践论证导致森林康养体系并不完善。

3.3 森林康养产品和品质特色亟待提高

一是森林康养产品同质化较为明显,部分地区存在机械模仿、简单重复的倾向,基地定位趋同,产品类型趋同。二是质量良莠不齐,标准体系不健全,经营管理技术不成熟,各地基础设施条件和人员素质差别较大,导致森林康养产品和服务质量差别较大,精品少次品多。三是存在一定安全风险,部分森林康养基地缺乏必要的安全保障设施、安全风险提示、医疗救护人员和应急处理预案等。

3.4 森林康养产业专业人才匮乏

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有待培养。陕西是教育大省,现拥有43所高校,但还没有一所高校开设相关专业,也没有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对专业人才的培养不够重视。森林康养人才需要兼具林业、医药、养生、心理学、旅游和管理等相关知识储备,森林康养产业刚刚起步,相关学科教育滞后,专业人才严重不足。缺乏森林疗养师、康养师、体验师、讲解师、咨询师等森林康养产业管理、服务的专业人才队伍。

3.5 森林康养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度不足

森林康养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壁垒有待打通。森林康养产业包含旅游、休闲、医疗、运动、养生、养老、自然体验等多种健康服务理念,涉及到森林旅游、医疗卫生、养老服务、中医药、文化服务等多部门、多产业,是多元、共融、共生的产业综合体。目前,多部门间的沟通协调、共建共享、互利共赢的局面尚未形成。相关政策和行业制度的制定还处于起步阶段,森林康养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及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相应产业服务配套功能有待挖掘。森林康养方面的设施建设大多仅限于森林徒步、森林运动、森林休闲游览等内容,和医疗、养老、文化等行业的结合不足。森林康养服务市场发育不足,还没形成森林康养基地规划和特色康养产品开发。开发具有特色的森林康养服务是吸引游客的关键,如果服务和产品单一,即使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也难以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

4 陕西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对策

4.1 做好以补齐短板为核心的“加法”运算

发挥森林资源优势,扩大森林康养有效供给。一方面提高绿色供给质量,保护好生态环境,获取更优质的生态产品,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积累更多的生态财富,有效增加产品供给。同时规范森林康养市场,通过提高质量向发掘有效需求转变,做到品质服务。另一方面完善基础设施,合理规划基础设施,统筹城乡路网、电网和水网等设施建设,完善宽带网络等通信条件,按照森林康养基地质量评定标准,实现标准化运营,把森林康养做成精品,增加森林康养基地的可进入性和吸引力,打通森林康养“最后一公里”。

4.2 做好以降低成本为核心的“减法”运算

清除过剩产能,防止森林康养无效供给。森林康养巨大的经济效益势必吸引众多投资者,过度森林资源被开发超越了人们消费水平,必然造成资源浪费,避免过热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政府相关部门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摸清当地森林资源、文化底蕴、区位条件等家底,分析森林康养产业优势和短板,立足整体,统筹规划,突出地方特色,科学确定产业布局。二是消除重复建设,森林康养产业发展需要统筹森林生态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不搞大拆大建,不搞重复建设,降低建设成本,规模适度、物尽其用,推进区域错位发展和特色发展。三是搞好产业融合发展,森林康养产业需要从产业融合入手,优化产品与服务供给体系,补齐产业发展短板,提升服务发展空间,打造森林康养示范基地,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支撑。

4.3 做好以创新理念为核心的“乘法”运算

挖掘发展动力,实现森林康养供给倍增。一是创新森林康养新模式,要结合地域特点优势和本地居民、外来游客的需求,建立陕西特色的森林医学、养生养老、森林文化等多种康养模式,如探索毛乌素沙漠森林康养模式等,不断丰富森林康养模式,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二是丰富森林文化体验,缺乏文化要素的产业无法永葆活力,森林康养必须突出文化功能,引导人们正确处理自然、生态和康养之间的关系。倡导生命回归自然的文化理念,深度挖掘文化特色,推动康养文化的积淀和创新,丰富文化体验感受,提升森林康养质量和内涵。三是扩大特色品牌影响,品牌是消费者认知的“名片”,会缩短购买过程且提升利润空间。要通过专题宣传片、公益广告和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方式加强宣传,引导市场消费,扩大社会影响。同时,突出科技创新,不断研究森林康养解决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难题,促进康养产业优化升级,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共享绿色红利。

4.4 做好以扫清障碍为核心的“除法”运算

改善产业供给,破除森林康养产业供给瓶颈。一是提升公众认知度,公众认知是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形成消费的主要动力。目前大多数认知还停留在游山玩水和运动休闲阶段,并未深刻认识其促进身体康复、调节心理和增强人体抗压力等功效。需要拓宽渠道、创新康养体验,丰富康养产品内涵。二是构建森林康养人才队伍,目前国内的森林康养缺乏相应的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和机制,人才培养严重滞后。建议应加强人才培养,让森林康养产业走向正规;建立健全森林康养人才培养体系及模式,不仅要加快培养高层次科研、教学和管理人才,而其要加强森林康养职业教育,满足森林康养产业发展需求。

4.5 做好以统筹兼顾为核心的“四则混合”运算

发挥市场作用,实现森林康养创新发展。一是强化部门联动,林业部门对森林康养产业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森林康养产业是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协调林业、旅游、健康和养老等发展规划,需要民政、卫生、医疗、交通、通信、水电和科研等多部门协调工作。建议陕西省各级设置领导小组,协调处理森林康养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形成产业发展合力。二是搞好产业融合发展,森林康养产业需要从产业融合入手,优化产品与服务供给体系,同时与乡村振兴高度融合,通过优化产业配置,推进乡村旅游、特色养殖、餐饮等项目建设,培育新的绿色经济增长点,形成生态富民康养产业链,增强发展后劲。三是吸引社会资本,森林康养属于第三产业,资金需求较大,单纯依靠政府投资难以长远发展。探索社会资本参与方式,拓宽产业发展资金渠道,完善社会资本与森林资源的嫁接机制,制定优惠政策,出台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形成政策和制度的有效结合,激活森林康养。

5 结语

目前,陕西森林康养发展虽然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在改革发展中,我们应以绿色发展为原则,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核心,以林业供给侧改革为抓手,补短板、降产能、寻动力、清障碍、促合力,使森林康养产业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和多元化的可持续化发展道路,最终实现“绿色陕西”“健康陕西”的美好夙愿。

猜你喜欢
康养林业森林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land produces
康养太极:太极康养教学教研实践创新初探
康养小镇“康养+”发展模式探析
即墨温泉:未来康养休闲之地
那些康养旅游特色小镇
哈Q森林
哈Q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