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课”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应用策略研究

2022-02-27 00:41罡,韦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金课视域教学内容

梁 罡,韦 芬

(广西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

教育部发布《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中特别指出,“强化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解决好教与学模式创新的问题”[1]。以“金课”为建设目标,全方位探索和开展混合式教学,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有关重要指示的手段,更是改革创新思政课教学的有效途径。通过创新混合式教学,打造移动便捷的网络教学平台,深化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成效,形成有机衔接的线上线下课堂,在提升思政课混合式教学策略的基础上真正实现淘汰“水课”和打造“金课”的建设目标。

一、“金课”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的标准

基于“金课”标准打造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首先要抓好“两性一度”建设,即在教学目标上体现高阶性、在创新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上体现创新性、在拓展课程深度和难度上体现挑战度,以高标准严要求积极推进思政课混合式教学的建设与应用。

(一)在教学目标上体现高阶性

“金课”视域下思政课混合式教学“高阶性”主要体现在教学目标层面。一是在知识目标上要深化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认知和理解,引导大学生结合中国的历史和国情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在此基础上坚定“四个自信”。二是在能力目标上要立足于学习和掌握贯穿课程当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着重提高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在实现价值引领上,塑造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建设一流本科课程的背景下培养时代新人。特别要遵循高校“00”后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既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成果,也要杜绝信息技术应用的简单化、形式化,使大学生不仅树立历史思维和创新思维,更要厚植理想信念,坚定信心信仰,增强政治认同。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唯有实现知识传授、提升能力和价值引领三者相融合的教学目标,才能打造成为具有高阶性的“金课”。

(二)在课程要素上体现创新性

“金课”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要在课程要素上体现创新性,即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应有“创新性”的特质和属性,从教学内容到教学形式都做到有的放矢、因势利导。一方面,思政课混合式教学要高度重视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创新,及时将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增强思政课混合式教学内容的时效性。特别是要在课程设计中增加研究性、创新性、综合性内容,真正使教学内容贴近社会生活实际和大学生思想实际。另一方面,探索在线开放课程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法来创新教学形式。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的优势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在已有知识储备、理论认知等基础上引导学生产生深度理论思考、深化政治认知、升华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线上课堂教学中实现师生即时性的交流互动,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发问主体、思考互动主体、接受理论知识与传播思想主体。在线下课堂中依托现代多媒体手段实现与线上课堂的有效衔接,并采取专题式、研讨式、小班讨论等灵活教学形式进行专题式教学,从多维度课程要素增强思政课混合式教学的创新性。

(三)在课程深度和难度上体现挑战度

“金课”视域下,思政课混合式教学的教学深度和难度主要体现在混合式教学的学习拓展及师生考核评价上。一是针对学生实际进行课后拓展训练。题目设置的标准是在巩固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锻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启发新的思考。简单的练习题即时发放,考察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即时反应能力。需要深度思考的题目可以通过线上的讨论区来呈现,并以生生互评和师生评价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激发学生求知动机以及启发学生思维。二是体现在对师生的考核评价层面。从教师层面而言,依托混合式考核评价标准来推动一线任课教师重视和参与混合式教学改革,不仅要提升自身使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能力,更要在教学与科研中潜心研究思政课混合式教学。从学生层面来讲,要制定多元化的思政课考核评价机制,在混合式教学的每个环节以及线上线下各个教学活动中设定详细的考核要求。通过学生课堂表现评价、作业互评、实践成果联评等方式,将平时学习的过程考核和期末考试结果考核、思想道德素质考查与知识能力考查等有机结合起来,力求在多样化考核评价中体现学生对所学思政课内容正确理解与合理运用。

二、“金课”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的建构思路

“金课”视域下思政课改革思路须将混合式教学建设放在首位,从资源配置、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活动多维度建设出发,全方位、多层次、多样式推进思政课混合式教学走向常态化,将混合式教学改革创新作为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

(一)完善共享性、共创性资源配置

“金课”视域下思政课混合式教学的构建必须借助网络平台载体,推动实现现代化、信息化、网络化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新模式,真正使“教”与“学”实现良性互动。一方面,网络资源的共享性决定了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能够开放共享教学资源,“借助互联网实时更新教学内容,配备图文声像等效果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2]。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开展学习,依据个人需求获取相关资源信息,深化对思政课的情感认知。另一方面,资源配置的共创性强调教师和学生之间要利用网络资源平台的优势,师生共建共享线上资源库,不断拓宽课程教学资源配置的渠道和途径,丰富线上教学资源来源和类别。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根据思政课教学内容,在网络平台广泛查找经典教学案例、精品示范课、音频资料、经典原著书籍等优质教学资源,不断充实线上教学资源库。同时对于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改革过程中自主研发具有重要价值的教学资源进行深度加工形成生成性资源,为网络教学平台注入更多原创性教学资源。

(二)设置多元化、层次性教学目标

“金课”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必须依据教学内容设置多元化、层次性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多元化从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两个维度进行设定。在线上教学环节中,教师应利用线上教学资源进行内容呈现,注重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核心知识的掌握,引导学生在认识主流意识形态主导地位和坚定理想信念等方面有更深层次的思想认识。在线下教学环节,教师应着力提升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内化于心形成价值导向、外化于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思政课混合式教学目标的层次性必须实现教学目标的层级递进和差异化设置,即“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准确紧扣教学各个环节的特点,制定出可践行、可观测、可评价的目标体系”[3]。教学目标需要依据思政课的教学大纲、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以及学生主体的认知差异和专业背景、个性发展等展开,坚持“因课制宜”原则,使教学目标动态化,在思政课总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细分多层次教学目标,进而不断完善教学目标差异化设置。

(三)运用驱动性、互动性教学方法

“金课”视域下思政课混合式教学使用的教学方法要具有驱动性和互动性。一是通过任务设置,实施驱动性教学法。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个章节不仅要选取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素材,更要结合专家视角解读和时政热点解析等内容来制作线上教学视频,持续保持教学内容的高品质。同时合理设置教学任务点,通过章节单元训练、课程教学疑点、合作探究学习、课后习题训练等学习任务,驱动学生去完成相关教学任务,激发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二是通过师生双向互动,实施交互性教学法。在线上教学环节中,学生针对课程教学的疑惑点以及教师发布的拓展问题,在讨论区与教师进行互动探讨;通过课后习题检测、作业互评等开展交互学习。在线下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丰富课堂教学形式,采用研究型学习、合作讨论式学习、协作探究式学习、文献导读式学习等形式真正“翻转”和“提升”课堂教学,实现师生之间交互性教学和双向互动,不仅立足于对课堂知识的学习和把握,更要突出在共同参与中知识、能力和价值观的构建。

(四)开展自主性、研讨性教学活动

与传统思政课教学活动不同,“金课”视域下混合式教学更加强调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突出表现在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均衡开展自主性、研讨性教学活动。在课前环节,教师通过线上教学平台在线发布课程教学视频、学习任务点等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掌握基础的课程内容知识;针对部分新课内容,要提前在线上讨论区进行师生间研讨互动,为任课教师在后期讲授重难点问题做好铺垫。在课中环节,教师对课前教学研讨中学生具有共性的重难点问题等进行深度分析讲解,在此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课堂辩论和头脑风暴等活动实现师生交流互动,促进学生合作性、研究性学习,真正实现使知识理论内化的目标。在课后环节,学生通过线上教学平台完成课程配套测验,再次检验课堂合作研讨的教学成效和学习实效。同时,任课教师及时发布课后任务单,为学生提供相关书籍资料、课程资源平台链接等,不断拓展延伸课程教学维度,最后由学生依据自身学习需求等自主选择学习。

三、“金课”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的应用策略

实施混合式教学是高校建设高质量思政“金课”的重要途径,需要充分依托信息技术,在因校制宜创新开展混合式教学的基础上,打造网络教学平台,深化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成效,真正打造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新形态”。

(一)立足高校特点,因地制宜,创新混合式教学

“因校制宜”定模式、“因材因生”巧施教是创新混合式教学的首要抓手。一是从自身教学设施、师资队伍、教学资源、管理体系等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因校制宜持续推进。暂未独自建设在线教学平台的高校可以通过参加“在线开放课程新长征计划”等,利用慕课共享资源协同进行线上教学,促进线上慕课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同时借助国家高等教育教学资源库等公共资源,创新推广思政课在线学习、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持续改革思政课教学内容、方法和模式。具有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优势的高校可以通过建立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和网络教学平台,实现混合式教学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自主创新开展具有高校特色的思政课混合式教学,如“慕课+课堂教学”、“网络媒介+课堂教学”、SPOC混合教学等。无论是线上教学的课程设计还是线下教学的教学形式都需要“因地制宜,量体裁衣”,使思政课混合式教学与高校自身特点相结合,更接地气、更显成效。二是创设基于专业特点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使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符合不同学生的专业特点、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使学生在的思政课混合式教学中“听得进”“入得心”。例如,针对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学生采用侧重点不同的考核方式,设置个性化的课程考核策略,包括“专题讲授+课堂讨论+课程论文”“线上学习+随堂测试 +课程研讨”等,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制定课程考核评价标准。

(二)打造移动便捷、运行高效、资源丰富的网络教学平台

依托网络教学平台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政课进行有机整合,实现互联网教学与传统课堂深度融合。一方面,形成多终端登录以满足教学需求。平台技术人员在对教学网站进行优化外观设计、扩展网站功能以及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基础上,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终端数据收集分析学生学习情况以及学生对课程的建议,进一步完善教学平台建设,以便更好地适应思政课混合式教学需求;同时探索开发电脑版和手机移动版思政课教学平台App,方便任课教师和学生随时随地在各类终端登录,开展“移动学习”。“确保思政教学资源能够顺畅地检索与共享,提高学生运用网站进行课程学习的使用率”[4]。另一方面,完善教学系统配套,建设多功能学习平台。为思政课配置课程教学网站,通过配套教学视频系统、网络教学管理系统、在线答疑讨论系统、在线答题考试系统、学习作品展示系统等多样化的信息系统,赋予思政课教学网站线上课程学习、交流互动、线上教学管理、教学考评等多种功能,为学生提供参考书目、网络课程、红色影视、经典原著、领域名家、时事评论、参考资料、前沿期刊等多种资源,增强教学网站的实用性。另外,教学平台可以通过对人民网、新华网等网络链接的推送,引导学生从官方渠道了解更多的国内形势、国际局势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等。

(三)构建课程协同育人、相互协作机制,深化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改革成效

推进思政课与课程思政联动,促进课程资源开发,深化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改革成效。一是思政课从专业课建设中汲取经验,助推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改革发展。思政课教师要与专业课教师建立常态化交流沟通机制,增强协同育人成效。思政课教师主动参与专业课开展课程思政的规划设计、协同挖掘专业课蕴含的思政教学资源,还可以借鉴本校不同专业学科或其他高校专业学科实施混合式教学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活动、评价体系等进行整合设计。除此之外,还要定期参加围绕思政课混合式教学以及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创新开展的培训活动。二是推进思政课与课程思政协同效应,打造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思政课在实施混合式教学改革时要与课程思政及时共享信息和资源,在教学目标设定、教学活动组织形式、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提供借鉴,促进课程思政在教学目标设定中融入思政内容,从价值引领、专业目标、个人追求三个维度进行设定,实现学生的价值引领、专业精神和个人追求。在教学方式上注重激活课程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在评价考核上注重过程性考核与实践应用能力考核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改革,进一步丰富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建设的实现路径。在此基础上,思政课协助共同打造课程思政混合式“金课”,整合多方资源,跨院系打造课程思政品牌课程,形成系列精品典型示范课程。

(四)实施专题讲授、价值引领、有机衔接的线上线下课堂

打造混合式教学模式必须重视重构教材体系,通过有机衔接线上线下教学来实现思政课的“金课”价值引领作用。首先,重构教材体系,细化一批鲜活的教学专题,凸显思政课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在认真研读教材和尊重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根据思政课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制定专题教学需要达成的整体目标,并对整体目标进行分解,形成课时目标,通过专题授课达成教学目标,将系统化的教材体系转变为专题性的教学内容。其次,加强线上线下学习的双向联动,实现二者的融合增效。开展线上教学时,教师依据线上教学平台数据分析,了解学生学习进度、思想动态等方面情况,不仅要对学生在线学习进行学情分析和准确评估,还要对学生线上学习存在的共性和差异性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为线下课程策略提供参考依据。在线下教学中,教师根据在线学习情况开展专题式教学,在专题教学中以问题链为基础,对学生的在线学习进行有效的延展和检验、巩固和转化线上学习成果,真正实现使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融会贯通。最后,在线上线下的专题教学中关注并实现思政课的“金课”价值引领作用,思政课混合式教学的最终实现目标不能只停留在知识传授层面,而应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在此背景下要求思政课教师在做好线上、线下专题教学有机衔接的基础上,必须以“金课”建设为目标来真正实现思政课的价值引领。

猜你喜欢
金课视域教学内容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以本为本“金课”打造之精讲精练与发散思维在微积分中的应用举例
浅谈大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金课”打造
基于“金课”标准的《管理会计》课程改革思考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探讨如何打造“金课”在中西医结合眼科教学上的实施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三维视域下的微电影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