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运用心理理论, “三步”做好疫区学生心理安抚

2022-02-28 21:10章惠珍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心理辅导新冠肺炎疫情

章惠珍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一些学生产生了多种多样的负面情绪,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亟须心理安抚。根据辅导实践经验,提出整合运用心理理论,“三步”做好疫区学生心理安抚的方法:第一步,巧用非暴力沟通,深度共情,积极陪伴,安抚学生的负面情绪;第二步,运用认知行为疗法,提供资讯,理性思维,改变学生的片面观念;第三步,聚焦问题解决,明确目标,寻找资源,促进学生的积极行动。三步安抚法提升了心理辅导的效率,可广泛应用于心育实践。

关键词:心理安抚;新冠肺炎疫情;心理辅导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2)05-0067-04

2021年12月,浙江省上虞市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人们正常的生活完全被打乱,城市按下了暂停键。学生们也从学校生活转向居家隔离,还有些是集中硬隔离,甚至还有学生家人或者自己被确诊阳性。面对汹汹袭来的疫情,部分学生不仅要应对疫情引发的恐慌,而且要应对严重的学业压力和其他一些问题。例如,父母或者自己被确诊了,内心恐惧,担心会发展成重症吗?最终后果怎样?和自己密切相关的人被隔离了,担心什么时候自己也会被半夜拉去隔离,隔离的日子怎么过?外区县学生留校不能回家,有些学生很想不通,情绪非常激动,以后该怎么办?初三学生原定12月下旬要进行一模考试,现在会做怎样的变更呢?是否会影响高中录取?高三学生面临着一月初的首次高考,离校以后如何复习?如何参加高考?自己的排名会下降吗?还有些学生陷入和父母的种种矛盾冲突中,是我错了吗?凡此种种,导致不少学生感觉恐惧、茫然、焦虑不安,严重者几近崩溃,学习、生活受到极大影响。

这些学生迫切需要得到父母、老师的心理安抚,以保持身心健康,提高学习效率,顺利度过非常时期。根据我们的实践经验,心理教师可以整合应用非暴力沟通、认知行为疗法和焦点解决理论,分三步做好学生的心理安抚工作,提高辅导成效。这些方法也值得班主任、父母借鉴并灵活应用。

第一步:巧用非暴力沟通,深度共情,积极陪伴,安抚学生的负面情绪。

心理学中有一句话,叫作“先调整情绪,再解决问题”。情绪过热时,人根本无法理性思考。安抚负面情绪,最好的方法是深度共情,非暴力沟通就是一种深度共情。我们可以根据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一步步来做。

1.说事情——充满关爱地观察、倾听,了解事情经过,边听边用心体察学生,然后简要陈述学生经历的事情、面临的情境和可能的想法。

2.谈感受——引导学生宣泄、觉察、接纳自己的身体感觉和情绪,共情表述学生的情绪,也可适度表达自己的感受。例如:

“嗯,你妈妈是密接者,被隔离了,你很爱妈妈,非常担心她也被确诊阳性,你很恐慌,因此吃不下睡不着,是吗?”

“你有这样的情绪是非常正常的,如果我处在你这样的境地,我也会非常担心的。”

“你本来好好地在学校复习,对首次高考还是挺有信心的,但是现在突然回家,要上网课、自主复习了,你觉得自控力不太好,压力很大,非常担心首次高考成绩不佳,错失理想大学,是这样吗?”

“像你这样的高三学生不少,估计很多人有类似的焦虑。”

辅导开始时,不少学生的情绪可能会比较激动,甚至大喊大叫,心理教师要耐心陪伴,保持安静倾听,用眼神示意关切,用“嗯嗯”“是的”体现专注,鼓励学生宣泄、接纳情绪。面对生活上的巨大变化和攸关升学的考试,学生的情绪往往是复杂的,如震惊、恐惧、愤慨、委屈、烦躁、茫然、孤独、凄凉、无助等兼而有之。心理老师要能用准确的词语表述其各种情绪和想法,并加以“正常化”和“一般化”。这样学生才会感到自身深深的痛苦被教师共情到了,他的想法被读懂了、被接纳了。知道他面临危机而出现的这些情绪和想法都是正常的,而且很多人,不单单是他一个人,都在承受同样的痛苦,慢慢地,学生的情绪就会平稳下来,开始接纳令人沮丧的现实,开始理性地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3.察需要——非暴力沟通创始人马歇尔强调,情绪是需要的信使。我们不但要共情学生的情绪,而且要体察学生情绪背后的需要,如健康平安、爱和被爱、公平公正、做事有成效、追求卓越和生活美好等。心理教师可以用深度共情表述和接纳学生的上述需要,赞美学生已做的种种努力,满足其被尊重、被肯定、被欣赏的需要,为学生赋能,引導学生觉察自己当下的现实需要,以便为后续确立目标、积极行动打下基础。

比如,我们可以说:

“你爸爸是医生,日夜奋战在前线,你妈妈被隔离了,你很担心他们的安危。疫情中,你特别渴望家的温暖,但你很孤单,只能自己照顾自己。虽然如此,你仍然尽力平复心情上网课,完成大部分作业,因为你很想考上一个好高中,你不想父母为你担心,影响他们的工作和康复。你真是个懂事的女儿啊!你很坚强、很自律,我很欣赏你。”

“同学们都回家了,班上只剩下你们四个人。晚上睡觉的时候,你觉得很孤单、很害怕。特别是旁边寝室已经没有人,但是闹钟还继续响,让人感觉诡异、凄惨。你能熬过这两天不简单啊!你希望学校可以让你们调整一下寝室,大家相互有所照应,晚上睡觉就会更加踏实,睡好了第二天上课也更有精神,是吗?这个提议有道理,我支持。”

4.探方案——在让学生明确内心需求的基础上,可以和他一起探索满足需求的基本方案。例如:

“你希望首次高考成绩好,你又担心自控力不够好,觉得很难。那你能不能制定一个居家隔离期间的学习计划表呢?通过计划表约束自己因而能更好地学习,既提高成绩又增强自控力。你觉得怎么样?”

行动方案要得到学生的认可,具体可操作,才有实际意义,这可以通过后面第三步聚焦问题解决的讨论来实现。

第二步:运用认知行为疗法,提供资讯,理性思维,改变学生的片面观念。

在学生的情绪有所平缓、理性逐步上升之后,我们可以开始应对给学生学习、生活造成重大影响的那些“片面观念”了。

认知心理理论认为,决定我们情绪和行为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的内在信念和对事件的想法。疫情发生,情况复杂,人们彼此隔离,造成沟通不畅,信息不全,其间可能还掺杂着一些谣言,加上学生们生活经验不足,有时不免产生一些片面观念,大大影响自身的情绪和行为。此时,我们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问题提供丰富、全面的资讯,帮助他进行一些澄清;其次,要运用认知行为疗法中的苏格拉底六问等辅导技术,如控辩技术、发散思维技术、可能区域技术、利弊分析技术、行为试验技术等,引导学生拓展思路,深入思考,改变片面观念,进一步降低负面情绪,改善偏差行为。

例如,某小学生的妈妈被确诊新冠阳性了,症状不重,但学生对武汉疫情和美国疫情印象深刻,非常担心妈妈发展成重症甚至危及生命,还认为新冠后遗症非常可怕。为了辅导这样的学生,心理老师首先要多方寻找各种资料,了解新冠的最新治疗进展和后遗症等相关信息。然后在共情学生的情绪以后,可以应用控辩技术进行提问辅导:你的担心有哪些支持的证据?有哪些反对的证据?心理教师要耐心倾听,细心解释,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充分展示掌握的资料,逐步让学生放下心来。例如,“截至目前(2021年12月21日24时),浙江累计确诊新冠病人1999人,只有2020年2月疫情初发时的一例死亡病例(当时新冠治疗技术还很不成熟,去世的还是一个79岁的老太太)。现在治疗新冠的方法多了,技术大大进步,你妈妈打了疫苗,又比较年轻,症状又不重,应该会很快地好起来,不需要太担心。”如果是开展面对面辅导,心理教师还可以展示一些专家访谈视频,这更能让学生信服。

再如,有些留校的高中学生感觉自己不能回家是很不公平的,有一种被抛弃感,认为只有回家才能得到更好的照顾,才能更好地学习。心理老师可以用思维发散技术,引导学生理解这是政府为了缩小疫情可能波及的区域、及早阻断疫情不得已而为之的一项举措。要让学生们看到政府、学校为他们所做的多种多样的积极努力,以及他们如果回去可能受到的不利待遇。如某学校98名教职员工日夜留校陪伴113名区外学生,竭力为他们提供课程、技术和后勤的保障。其他学校也一样,区外学生并没有被抛弃。我在一次辅导时,说我们学校的外区县老师回去就被集中隔离,学生听了马上说“那还是在学校好”。

我们还可以和学生就在家、在校的学习、生活、交友等进行利弊分析,让学生看看在家同学的网上留言,听听不同的声音,引导其正向思维,让学生意识到其实留校也有不少好处:班主任温暖的陪伴让学生很感动,食堂饭菜总体不错,相比居家隔离学校活动空间更大,可以和同学玩,有一些文体活动,在学校也更容易规律生活和專心学习,还可以当面向老师请教难题等。由此,学生们可以更加安心地在校学习和生活。

第三步:聚焦问题解决,明确目标,寻找资源,促进学生的积极行动。

学生调整了负面情绪,改变了片面观念,被赞美赋能以后,我们可以开始理性地聚焦于问题解决了。

(一)明确目标,增强动力

在第一步的非暴力沟通中,我们已经对学生的需要有所了解,也帮助学生体察自己当下的实际需要。在聚焦问题解决时,我们还要把需要转变为明确的目标。

焦点解决理论强调,抱怨的背后是期待,问题的背后是目标。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从学生的抱怨和描述的问题中用“负转正”和“替代”的策略,使用差异问句、结果问句等,和学生一起明确他自己真正想要的目标,激发探索的热情,增强行动的力量。

例如,学生希望表现出色、受人尊重、做事有成效,抱怨因为焦虑恐慌,学习时经常分心,担心成绩下降。心理教师可以通过焦点提问和学生达成共识,设定目标A:掌握情绪调节方法,安定心情,专注学习。

针对“隔离生活烦闷死了”,可设定目标B:寻找资源,做一些让自己快乐的事。

针对“一个人在家太孤单”,设定目标C:通过多种方式和父母朋友进行沟通、连接,感受亲情和友情。

针对“妈妈总是唠叨不停,太烦”,设定目标D:想让妈妈信任我,少催促唠叨,我要合理安排时间,自主完成作业。

(二)探索资源,形成方案

焦点解决理论强调,来访者是自己的问题的专家。目标明确以后,我们可以使用多种焦点问句,和学生一起寻找他可以利用的内部资源、环境资源和人际资源,构建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

如关于上述目标A,我们可以使用应对问句:“你以前有过非常恐惧、非常难受的时候吗?你是怎么熬过来的?你用了什么方法让自己平复心情专注学习呢?有谁帮助你一起走过来?”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力量,和学生一起探索他独特的、有效的情绪调节和保持专注的方法,看看有哪些可以应用于当下。心理老师也可以向学生介绍深呼吸、蝴蝶拍、肌肉放松等情绪调节方法,或者让其学习做认知疗法的自动思维记录表,逐步提高学习效率。

关于目标B和C,可尝试奇迹问句。针对目标B,可以问:“如果奇迹发生,你不是在隔离点,而是在家或者在学校,你可以自由行动,随心所欲。那你会做些什么让自己感觉生活又丰富又快乐呢?”心理教师要鼓励学生脑洞大开尽力想象,切忌随意评价。随后,可以请学生在想到的众多活动中,挑选在隔离的时候也可以做的那些活动,构建行动方案。例如在上网课、做作业之外,可以和父母微信视频、和同学QQ聊天、刷抖音、听音乐、哼哼歌曲、看有趣的电子书、画漫画人物、欣赏日落、自由舞动、做做体操等。

关于目标D,可以使用例外问句,“从什么时候开始,你妈妈总是唠叨你的作业?在那之前你是怎么做的呢?”“如果要使你妈妈不催促你的作业,又让你有时间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你现在需要怎样合理安排你的时间呢?”可以和来访学生一起讨论制定一个适宜的计划表,商讨如何通过父母和自己进行奖惩强化、找朋友督促执行等。

(三)循序渐进,促进行动

学生们在疫情发生、面临危机的时候,其情绪和行为的改进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只能小步前进。因此,我们可以使用评量问句进行提问:“你说你目前学习的专注度是五分,那你怎么做可以从五分提高到六分呢?”也可以使用奇迹问句:“在刚刚你所列的这些奇迹发生的迹象中,如果要使你的心情指数提高一分,哪几项是你当下最愿意尝试的?”只要学生愿意开始行动,循序渐进,小改变终将积累成为大进步。

综上所述,通过整合应用心理理论,我们可以较好地对疫区学生进行心理安抚。疫情期间,很多辅导都是电话咨询,而且可能只是一次咨询,所以有时候辅导不能做得很深入。心理教师运用三步心理安抚方法,可以使辅导更有框架,更有效率。如果是几次面对面的辅导,心理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情绪、认知、行为三步中的某一步为重点,持续开展更加深入有效的工作。如果班主任和家长想借鉴三步法和孩子进行沟通,可以更加灵活,或者完整运用,或者只用其中一步两步、一点两点都可以。用得多了,就熟能生巧了,效果也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许维素.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代表性问句[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5,2(1):45-49.

编辑/张国宪 终校/石 雪

猜你喜欢
心理辅导新冠肺炎疫情
运用大数据技术提升公共危机应对能力
首都都市圈区域联防联控机制探析
新冠肺炎疫情早期科学研究对政府决策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公共治理机制:信息、决策与执行
新冠肺炎疫区高校大学生的精神状态与行为应对
公共卫生学科作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凸显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工作
高校辅导员的自我定位及学生管理工作的探讨
心理辅导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当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辅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