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枳壳甘草汤联合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对患者腰椎功能及生化指标的影响

2022-03-01 01:32乔卿洲邓松旺曾凡高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2年2期
关键词:枳壳孔镜椎间

王 勋 乔卿洲 邓松旺 曾凡高 杜 准

(南阳市骨科医院脊柱微创科 南阳 473200)

临床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手段为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该手术无需剥离脊柱周围肌肉,从而避免破坏腰椎的结构,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但临床逐步发现部分患者术后会出现腰腿痛残留,这可能与手术操作造成的局部血肿压迫、炎症或水肿有关,因此术后积极的治疗对保证患者后续康复至关重要[1]。传统中医古籍中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症状、病因的阐述相对丰富,《医学心悟》有“腰腿拘急,牵引腿足”的记载,这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后压迫神经根诱发腰腿痛极为相似。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下手术围术期患者在中医看来综合辨证属气滞血瘀证,因此治疗中应以理气活血化瘀为主要原则[2]。本研究旨在探讨枳壳甘草汤联合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对患者腰椎功能及生化指标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6年6月~2020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3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7例。纳入标准:20~65岁;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3];单一节段突出;保守治疗3个月后未能改善症状。排除标准:合并腰椎不稳、肿瘤、结核、强直性脊柱炎或腰椎滑脱者;既往有腰椎手术史者;存在严重的原发性疾病者。

研究组中男37例,女30例;年龄23~58岁,平均年龄(36.18±12.43)岁;病程6个月~8年,平均病程(36.20±13.57)个月;突出类型:中央型突出28例,侧突型39例;突出部位:第4~5腰椎(L4~5)32例,L5~第1骶椎(S1)椎间盘突出35例。对照组男34例,女33例;年龄 23~59岁,平均年龄(36.85±12.68)岁;病程6个月~8年,平均病程(36.44±13.71)个月;突出类型:中央型突出32例,侧突型35例;突出部位:第4~5腰椎(L4~5)29例,L5~第1骶椎(S1)椎间盘突出3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行局部逐层浸润麻醉(1%的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指导患者取俯卧位,抬高腰部,上肢放置于头侧;C臂X射线机透视,标记术区,消毒铺单;于脊柱后正中线旁12cm处在C臂X射线机引导下缓慢进针(18G),仔细辨认以确认穿刺点,导针插入至棘突与椎弓根内缘连线的中点,在穿刺点作7~10mm的切口,插入椎间孔镜,髓核钳清除变性椎间盘组织,射频消融使椎间盘成形,拔出套管,缝合切口并包裹无菌敷料。

术后对照组患者给予抗炎、 脱水及营养神经治疗,术后抗生素静滴1d 预防感染,术后3d负重行走,卧床期间学习直腿抬高锻炼。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枳壳甘草汤:术后第1d开始,取枳壳、当归、丹参、三棱、莪术各10g,黑白丑、甘草各6g;1剂/d,水煎2次取汁250ml,早晚2次温服,连续服用2个月。术后两组患者均随访1年。

1.3观察指标

(1)分别于术前、术后1年统计两组患者腰椎手术节段的椎体平移距离、椎间隙高度、动力位片椎间隙成角;(2)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3]评价患者治疗前后腰腿疼痛,患者主观描述并选择评分,0分表示无痛,<3分为轻微疼痛;4~6分为疼痛感觉颇重,≥7分为疼痛严重但尚能忍受,10分为剧痛且难以忍受;(3)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应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两组患者腰椎功能;(4)术前及术后3个月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丙二醛(MDA)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

1.4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两组手术前后腰椎手术节段指标比较

术后1年对照组患者椎间隙高度较术前升高,且显著高于研究组(P<0.01),见表1。

2.2两组手术前后VAS评分及ODI指数比较

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VAS评分及ODI指数均显著下降,且术后3个月时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手术前后腰椎手术节段指标比较

续表1 两组手术前后腰椎手术节段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手术前后VAS评分及ODI指数比较

2.3两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比较

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血清中MDA、TNF-α、IL-6水平均显著下降,且研究组各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研究组患者血清中SOD水平显著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比较

续表3 两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比较

3 讨论

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帮助患者腰椎精准减压,且术中实时沟通有效避免过度损伤神经根,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随之下降;尽管如此,该手术术后患者的康复仍是临床治疗关注点。

中医认为腰椎疾病的治疗重在“络以通为用,宜疏不宜堵”,本研究应用的枳壳甘草汤中君药-枳壳可破积化瘀,气行则血行;臣药三棱行气消积、祛瘀通经;莪术同样具有消积行气、破血化瘀之效,与三棱起协同作用;黑白丑则可消痰涤饮、泻水通便,共助化瘀利水;当归、丹参活血补血,甘草缓急止痛且可调和诸药;全方通经入络,环环相扣,共奏活血理气、化瘀利水之功[4]。本研究应用枳壳甘草汤后发现,术后1年对照组患者椎间隙高度较术前升高,且显著高于研究组;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VAS评分及ODI指数均显著下降,且术后3个月时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枳壳甘草汤联合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控制疼痛、改善腰椎功能的效果更好,其中椎间隙高度的改善可能与枳壳甘草汤的辅助抗炎、抗水肿的作用有关。现代药理实验表明,枳壳中川陈皮素抗炎、镇痛、调节免疫;三棱、莪术可抗血栓,提高白蛋白,调节免疫;当归的提取物可提高镇痛作用。

腰椎手术术后神经根及邻近的神经纤维感受器可受到炎症介质的刺激,从而诱发局部疼痛,因此抑制髓核释放炎症因子在控制疼痛中意义重大;髓核突出后压迫周围组织,加重患者氧化应激反应,促使成骨细胞凋亡,引起骨关节修复困难,故减少氧自由基释放也可辅助减少致炎因子的释放。MDA与SOD 参与氧自由基的形成与释放,可反映氧化应激程度[5]。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血清中MDA 、TNF-α、IL-6水平均显著下降,SOD水平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提示枳壳甘草汤联合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可显著调节氧化应激与验证反应,这将成为其控制机体疼痛、改善腰椎功能的分子学基础。

综上所述,枳壳甘草汤联合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有效调节患者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从而更好控制疼痛,因此改善患者腰椎功能的效果更为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猜你喜欢
枳壳孔镜椎间
江津枳壳发展历史现状及对策探讨
我国枳壳产业发展现状与江津枳壳发展前景分析
脊柱椎间孔镜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
颈椎反弓对C4~5节段椎间孔形态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联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对单节段DLSS术后患者腰椎功能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研究
经椎间孔镜一次性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枳壳快速切割器
枳壳快速切割器
揭开腰椎间孔镜的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