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愈合促进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血清IGF-1、BMP-2及髋关节功能的影响研究

2022-03-01 01:32刘丽丽谢素丽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2年2期
关键词:髋关节炎症骨折

刘丽丽 谢素丽 王 楠

(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骨科 郑州 450042)

骨质疏松症髋部骨折(OHF)为临床常见的老年骨折疾病,手术是目前治疗骨折疾病的主要方法,而术后骨折愈合效果与患者髋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密切相关[1]。本研究主要探讨老年OHF患者术后骨折愈合促进护理的实施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OHF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确定病例样本后,予以患者随机分为C组和C+Y组各4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C组和C+Y组患者一般资料分布比较

1.2方法

C组和C+Y组患者均实施内固定术治疗,术后护理中分别开展不同的干预方法:

C组42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包括注意事项交代、心理调适、健康教育、康复锻炼指导等。

C+Y组42例患者在C组的基础上联合开展骨折愈合促进护理,具体干预措施:(1)改善骨折部位炎症反应。骨折局部组织大量炎症介质的释放是造成机体炎症反应激活及骨折延迟愈合的重要因素,临床护理中可于骨折术后自制冰袋,予以患者为期1周的局部冷敷护理,15min/次,每次间隔30min,3~5次/d。低温能够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因子的释放,并增加血管通透性,促进骨折代谢产物的清除及诱导新生血管的生成,从而加快骨折愈合[2]。(2)减轻创伤应激刺激。消化性溃疡、应激性心理障碍(PTSD)是骨折患者最常见的不良创伤应激事件,对骨折愈合造成严重影响。临床上针对合并消化性溃疡者加强消化道的护理,通过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遵医嘱应用溃疡治疗药物、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等护理方法促进患者消化道黏膜的修复,促进溃疡面的愈合。而针对合并PTSD的患者,加强患者心理疏导,再向患者介绍OHF病生理机制、手术效果、远期预后等知识的基础上,引导患者建立疾病康复的信心[3]。(3)营养支持。指导患者术后多进食富含高钙、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牛肉、羊肉、鸡胸肉、鸡蛋、鱼、虾、豆腐及新鲜蔬果等,可促进骨折端钙盐的沉积,利于骨折的愈合。(4)骨折愈合康复锻炼。帮助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骨折愈合康复锻炼方案:患肢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抗阻运动-关节主动运动-主动屈、伸髋膝关节-屈髋、屈膝训练-助行器步行训练-髋外展训练等。

1.3观察指标

1.3.1骨折愈合因子和骨折愈合时间

于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分别检测血清骨折愈合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并统计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4]。

1.3.2髋关节功能

于两组患者护理干预6个月后,根据Harris评分标准统计髋关节功能优良率。评价标准:优:≥90分;良:80~89分;可:70~79分;差:<70分[5]。

1.3.3护理满意度

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较满意以及不满意,分值在0~100分之间,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分值80~100分为满意,分值60~79为较满意,分值在59分及以下为不满意,护理总满意度为满意与较满意总和。

1.4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血清IGF-1、BMP-2

护理前,C组和C+Y组患者血清IGF-1、BMP-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C+Y组患者血清IGF-1、BMP-2均高于C组(P<0.05),且C+Y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短于C组(P<0.05),见表2。

表2 C组和C+Y组患者血清IGF-1、BMP-2比较

2.2髋关节功能

C+Y组患者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8.10%,高于C组的73.81%(P<0.05),见表3。

表3 C组和C+Y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比较[n(%)]

2.3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后护理满意度

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护理满意度可见,C+Y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分别干预后护理满意度对比分析[n(%)]

3 讨论

骨折愈合是一个多因素、多机制共同参与的复杂过程,炎症反应、应激刺激、营养水平及康复锻炼均与骨折愈合效果、愈合进程密切相关[6]。在患者的临床干预中加强对患者的骨折愈合护理措施,能够通过自制冰袋等干预措施减轻患者患处的疼痛[7~8]。由于冰袋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患者血管新生,因此帮助促进骨折的愈合和新生,较常规护理措施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9]。而在患者患病后患者的心理均可能受到严重程度不同的影响,对此,护理人员可加强对患者的心理以及日常生活护理措施,通过心理护理措施帮助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情绪,使患者更信任医务人员,愿意积极配合医务人员开展治疗及护理,更有利于患者治疗后身体的康复[10~12]。而在患者的临床干预中加强对患者的健康知识宣教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从而提高患者对疾病治疗的重视程度,患者治疗积极性明显提高[13]。日常护理的开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补充患者身体所缺营养,以提高了患者身体的免疫能力,从而改善了患者的临床效果[14]。在患者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对患者采取康复锻炼能够帮助提高患者的四肢功能,加强骨折愈合的同时促进患者肢体康复,预防长期卧床引起其他并发症影响患者身体康复[15]。

本研究中,C组、C+Y组患者术后护理中分别开展常规护理、常规护理+骨折愈合促进护理,在骨折愈合促进护理中,主要干预措施包括改善骨折部位炎症反应、减轻创伤应激刺激、营养支持、骨折愈合康复锻炼。结果显示:护理后,C+Y组患者血清IGF-1、BMP-2均高于C组(P<0.05),且C+Y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短于C组(P<0.05);同时,C+Y组患者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8.10%,高于C组的73.81%,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护理满意度可见,C+Y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P<0.05)。

综上所述,于老年OHF术后护理中通过骨折愈合促进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骨折愈合效果,加快骨折愈合进程,进而提高髋关节功能,并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髋关节炎症骨折
王阿姨骨折康复记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锻炼肌肉或有助于抵抗慢性炎症
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 1和免疫炎症
《感染、炎症、修复》杂志版权转让约定
欢迎订阅《感染、炎症、修复》杂志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伤筋动骨怎么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