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循环改善对急性心肌梗死康复期患者血液流变学、血清NT-proBNP、cTnT、CK-MB及心功能的影响研究

2022-03-01 01:32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2年2期
关键词:心梗血液循环心功能

周 佼

(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 郑州 450000)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以冠状动脉狭窄造成动脉供血障碍致心肌缺血性坏死为主要病理特征的临床常见急症。目前临床针对AMI的治疗已形成了较完善的治疗体系,大部分患者经临床综合治疗干预后进入康复期,而患者康复效果与二次心梗发生风险及其他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密切相关。据相关研究报道强调,血液循环障碍为AMI的病理基础,同时也是威胁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1],康复期AMI患者通过血液循环改善可有效提高血流动力学,改善心脏血流灌注,预防缺血、缺氧性心肌损伤。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80例康复期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血液循环改善护理的实施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康复期AMI病例中选择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病例纳入标准:(1)康复期心梗患者;(2)首发心梗患者;(3)对本研究方案知悉且签署知情同意书者;(4)有完整的病历资料者。排除标准:(1)合并凝血功能障碍疾病者;(2)合并脑卒中疾病者;(3)合并其他脏器严重疾病者。予以患者编号后随机分为C组和C+X组各4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分布具有一致性(P>0.05),见表1。

表1 C组和C+X组患者基线资料分布

1.2方法

1.2.1C组

C组4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包括指导患者合理用药、交代注意事项、功能康复锻炼、心理调适等。

1.2.2C+X组

C+X组40例患者在C组的基础上联合开展血液循环改善护理,具体干预措施:对既往康复期AMI病例资料进行收集,对国内外与康复期AMI血液循环相关的前沿资料进行整理,再根据临床护理经验的积累,将可能影响患者血液循环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总结,明确改善要点:(1)调节血脂水平。脂质代谢紊乱致机体血脂水平异常升高是增加血液粘稠度的重要原因。临床护理中,加强患者血脂水平的监测,指导患者遵医嘱应用降脂药物;同时指导患者掌握合理调节血脂水平的方法:建立低脂、低糖、低盐的饮食习惯,严格控制胆固醇的摄入量,多补充不饱和脂肪酸;戒烟禁酒,保持规律的作息,以促进机体新陈代谢,防止胆固醇沉积[2];根据机体耐受力帮助患者制定适宜的运动计划,通过快走、慢跑、太极、抗阻等运动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脂质代谢。(2)穴位按摩。取患者合谷穴、劳宫穴、曲池穴、少海穴,分别用左右拇指予以“捏拿”,25下/组,1日3次;取外关穴、内关穴,右手拇指予以用力“按捏”,25下/组,1日3次;取足三里穴,采用“按揉”手法用力上下揉50下,1日3次;取三阴交、悬钟穴,采用“按揉”手法用力上下揉50下,1日3次。通过穴位按摩促进患者毛细血管的扩张,增加血液流量,并促进血管壁脂类物质的消耗[3]。(3)中药足浴。取“活血化瘀、益气除湿”中药方剂:鸡血藤、赤芍、桑枝、泽兰、丹参、桂枝、当归、王不留行、大黄、牛膝、川芎、姜黄、艾叶各30g,煎好后将其放入足浴盆中淹没至患者脚踝,浸泡30min,1次/d,利用热学原理,改善患者体内的水分分布和血液循环,清除血管壁上的血脂。(4)积极治疗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均是影响血液循环的基础疾病因素,临床护理中加强患者血压、血糖的密切监测,指导患者加强血压、血糖的自我管理意识,积极控制血压、血糖水平。

1.3观察指标

1.3.1血液流变学指标

于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分别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血浆黏度(MP)、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聚集指数(AI)。

1.3.2心肌损伤指标

于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分别检测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B型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 T(cTnT)、心肌酶(CK-MB)。

1.3.3心功能

于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分别检查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6min步行距离(6MWD)。

1.4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血液流变学指标

护理前C组和C+X组患者MP、HCT、AI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C+X组患者MP、HCT、AI均低于C组(P<0.05),见表2。

表2 C组和C+X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2.2心肌损伤指标

护理前C组和C+X组患者血清NT-proBNP、cTnT、CK-MB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C+X组患者血清NT-proBNP、cTnT、CK-MB均低于C组(P<0.05),见表3。

表3 C组和C+X组患者血清NT-proBNP、cTnT、CK-MB指标值比较

2.3心功能

护理前C组和C+X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C+X组患者LVEF和6MWD均高于C组(P<0.05),见表4。

表4 C组和C+X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

3 讨论

据相关调查数据统计显示,临床上心梗患者出院后1年内高达10%的患者会发生再次心梗或死于心脏病,而患者血液循环障碍是造成二次心梗及诱发其他心脏病的重要危险因素[4]。血液循环障碍的发生降低血液循环速度,导致心脏组织不能获得足够血液供应,从而引发缺血、缺氧性心肌细胞损伤,导致心功能进行性下降。有前沿文献报道强调,心梗后心衰的预防目标是稳定血流动力学状态,纠正低氧,维护脏器灌注和功能。因此,针对康复期的AMI患者,通过对患者血液循环的改善以降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本研究中,C组、C+X组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常规护理+血液循环改善护理,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C+X组患者MP、HCT、AI均低于C组(P<0.05),即通过血液循环改善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目前已有诸多国内外前沿文献报道证实,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不仅与心脏前后负荷以及血容量的变化联系紧密,且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5],临床护理中通过加强康复期心梗患者血液循环的改善,可有效加强患者的血流动力学,降低血液粘稠度,预防血栓的形成和动脉粥样硬化的生成,从而防止二次心梗及其他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6]。同时,NT-proBNP、cTnT、CK-MB均是反映心肌损伤的敏感性指标,本研究中,护理后C+X组患者血清NT-proBNP、cTnT、CK-MB均低于C组(P<0.05),即通过对患者血液循环的改善护理可有效降低心肌损伤程度。临床上,血液循环障碍所造成的血液粘稠度增加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聚集是造成心脏缺血及心肌损伤性坏死的主要因素。而于血液循环改善护理中通过降脂干预可防止胆固醇沉积,降低血液粘稠度;通过穴位按摩可促进全身血液的流动,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聚集;通过中药足浴可发挥中医“活血通络”的效果。同时,高血压易增加血管压力而引发血液循环障碍,而糖尿病造成胰岛素生理功能受损,是增加血液粘稠度的重要因素。临床护理中通过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可积极控制血液粘稠风险因素。在上述综合护理措施的干预下,可从血流动力学、血液粘稠度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等方面实施多途径、多机制的心肌保护护理,以减轻患者心肌损伤程度。

另外,护理后C+X组患者LVEF和6MWD均高于C组(P<0.05),即通过血液循环改善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心功能。心梗患者心功能的康复是一个复杂且循序渐进的过程,而血液循环机制是心功能康复体系的基础。针对康复期的心梗患者,通过血液循环改善护理不仅可有效减轻患者心肌损伤程度,改善心功能,且利于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增加心脏循环血容量,进而提高心功能[7]。

综上所述,于AMI康复期患者护理中通过血液循环改善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减轻心肌损伤程度,提高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心梗血液循环心功能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有些咽痛是心梗信号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及乳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心梗猛于虎
直立性眩晕怎么办?
诱发“心梗”的10个危险行为
胃口不好可能因为鞋挤脚
利用建模学习 落实概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