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毛泽东《实践论》中认识论思想及其对当代的影响

2022-03-02 04:03李永琪
长春大学学报 2022年11期
关键词:实践论认识论马克思主义

李永琪

(山东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济南 250100)

1937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时间节点,毛泽东发表了著作《实践论》,其植根于马克思主体认识论思想,并结合中国传统认识论的相关内容,对认识和实践二者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辩证分析,从而系统地对人类认识发展的本质属性进行了全面界定。《实践论》的问世,标志着毛泽东认识论思想基本走向成熟,其中很多重要认识论观点对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事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都具有重要的指导、启示意义,价值深远[1]。

一、毛泽东《实践论》中认识论思想的理论溯源

(一)马克思主义科学认识论思想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毛泽东认识论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也是毛泽东认识论后续发展的源头所在[2]。马克思从人类的认识经验出发,从历史的角度对人类认识论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考察,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剖析了主体和客体、认识和实践的相互关系,明确指出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中实现了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由此,马克思在认识论中开始导入实践观,对历史上否定实践经验的唯心主义先验论以及否定人类认知能力的不可知论进行了有效批判和反思,从而引领了人类认识论发展上的一次伟大变革,开创了唯物辩证主义的科学认识论[3]。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最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突出人的主体性,充分体现人类实践活动对于人类认识活动的重要性,为指导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明确的方法论。马克思认为,实践贯穿人类的整个认识过程,认识不仅基于实践,在变成理论被应用的时候也会受到实践的修正与验证[4]。因此,理论的实质就反映为它本身的实践性。在人类社会活动中,先进的实践经验会促使新理论出现;同时,新理论会瓦解固有的社会模式,以此来推动人们开展新的社会实践活动,促使社会实现全方位的变革,也正是由于这一循环反复过程,人类社会文明才会取得持续的进步和发展。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全面系统地研究和分析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并立足中国国情,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进行了辩证改造,从而形成了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和鲜明时代特色的毛泽东认识论思想。1937年,毛泽东发表了《实践论》,标志着认识论思想已明显成熟。在这篇著作中,毛泽东具体论述了认识与实践之间的紧密联系,强调人类的认识是在社会生产实践中,通过与他人和物质世界发生交往而获取的。在这个环节中,人的社会性逐渐释放,倘若缺乏这一历程,人类就不可能获取知识理论,尤其是正确的认识。可见,基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毛泽东充分探讨了实践对于认识活动产生的较大影响[5]。

(二)中国古典哲学对认识论思想的影响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其中就包括中国古典哲学,里面蕴含了诸多优秀的文化价值和思维范式。毛泽东曾强调,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应注重发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渗透功能,善于“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并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对之进行科学的批判性继承。透过毛泽东的《实践论》,不难发现其认识论思想虽然源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但也有效借鉴、融入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古典哲学中的认识论思想,这让毛泽东《实践论》中的认识论思想具备了醇厚的传统历史文化底蕴[6]。

首先,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观点出发,毛泽东对中国古典哲学思维进行了辩证创新,并对求实的思维传统加以批判地继承。众所周知,我国历史上一些伟大的哲学家如老子、孔子、朱熹以及王夫之等等,都在现实的伦理学语境中,从人生的生存经验、实践经验出发论述人的生存价值取向等问题,这种基于现实、关注人的社会性、生存性、主体性的求实思维深深影响了包括毛泽东在内的每一个中国人。尤其在早年,毛泽东更是深受南宋理学和湖南湘学的影响,因而很早就注意到求实的重要性,意识到要从现实经验、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来开展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为此,毛泽东在《讲堂录》中写道,“士要转移世风,当重两义:曰厚曰实,厚者勿忌人;实则不说大话,不好虚名,不行架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7],以表达自己对求实的重视。而在后来的《实践论》中,通篇所反映的实事求是、认识源于实践等思想更为鲜明地彰显出对中国古典哲学中求实思维的传承。

其次,毛泽东《实践论》基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批判性地继承了中国古典哲学的知行合一思想。知行合一作为中国古典哲学的重要内容,强调“知”与“行”的辩证统一。孔子和王阳明都强调要做到知行合一从而完善自己的德行。具体而言,就是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主要指道德层面)与对这种认识的践行应当统一起来,从而提升自己,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毛泽东摒弃了知行合一中不好的成分,有效改造了强调认识和实践统一的优秀内容。在《实践论》中,毛泽东正是基于我国古典哲学中知行的关系,深刻探讨了认识和实践的紧密联系。

二、认识论思想及认识的“三次飞跃”

(一)实践是认识形成的关键基础

认识论哲学的本质可以形象地理解为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处理问题。毛泽东在《实践论》中对这一问题做了反复探究,有效厘清了两者之间的紧密关系[8]。实践观渗透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方方面面,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基础功能。在《实践论》中,毛泽东为了强调实践的社会性,多次将之称为“社会实践”,这一理论在指导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非常系统、深入地阐述了实践在认识形成过程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源头

在《实践论》中,毛泽东明确提出认识来源于实践,所有的认识特别是真理的获得,都依赖于实践经验而存在。所有的主体要想获取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发展规律等,就必须要去这个事物所在的环境里进行实践,甚至“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毛泽东的这些精辟论述主要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方面,认识事物的开始,就是要参与到事物所在的物质生产活动中去,即主体认识的根本前提就是物质生产活动实践;另一方面,如果想有效把握事物的规律性,就必须投身于事物发展的运动状态中,而这种状态就是事物所在环境中各种发展矛盾不断碰撞,以及事物不断变革的状态。简而言之,就是要到一切事物变革的实践斗争中去把握事物发展的真正规律,从而获取对事物更全面、更正确的认识。

2.实践推动认识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类的诸多基本需求,如物质生活需求和生产技术需求等,都需要通过社会生产实践来满足。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的需求会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实践方式的变革,进而不断带动人类认识层次的飞跃。毛泽东在继承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上,联系实际对其不断扩展和延伸,指出随着社会生产实践的不断实施,社会生产力及生产方式会不断进步,人类逐渐对社会历史发展轨迹和人类生存、生产环境有了清晰的理性认识,而这种认识被有效归纳、加工之后,就具备了科学性。毛泽东认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诞生便是社会生产实践推动人类认识发生巨大革命的一个伟大例证,马克思主义思想就是科学的认识思想[9]。总之,实践能够为人类认识的进步提供极为必要的物质文明条件和发展驱动力。需要注意的是,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进一步强调,实践除了为认识的形成提供有利条件,也会给认识带来新的时代发展课题,而这些课题的解决又会不断推动实践的变革。也正是由于矛盾的发展和有效推动,人类的认识才能不断地突破和进步,这对于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客观发展规律的认识就是真理。而真理作为正确认识,必须要经历实践的充分检验,即在社会实践中要能够被有效运用,能够被证实可以实现目标或满足需求。马克思指出,“人需要在实践中来论证自我认识的真理性”,这也反映出检验认识能否遵循客观现实、是否具备了对事物本质与发展规律的洞察性的标准就是实践。在《实践论》中,毛泽东对马克思的认识论思想进行了延伸和扩展。首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毛泽东强调,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判定认识或理论能否成为真理,不能单纯依赖主观上的感受,而要从客观实践出发,结合实践结果来判定其是否为真理。毛泽东强调对真理正确性、科学性的判定,一定不能基于个人的主观臆断,而只能基于客观的社会实践。其次,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思想之所以具有科学的真理性,正是因为其在人类历史上被压迫阶层无数次争取自由解放的革命运动实践充分检验过。因此,在中国革命和社会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强化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总之,在《实践论》中,毛泽东反复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正确性、科学性的唯一标准,并强调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真理性。

(二)认识的“三次飞跃”

马克思指出,主体认识过程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一个能动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认识不断始于实践,又不断服务于实践。毛泽东认为,马克思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从实践基础来辩证论述人类认识发展过程的伟大思想家,马克思关于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论述更是开创了认识论发展的新历史。在《实践论》中,毛泽东根据马克思对于认识辩证发展过程的论述,归纳梳理出了认识发展的“三次飞跃”,这是对认识发展阶段的重要分析总结,是《实践论》的核心内容。

1.认识的第一次飞跃:通过实践实现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

人类的认识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有内在逻辑、辩证发展的过程。毛泽东在《实践论》中对于认识的发展过程进行了阶段划分,可具体分为两个步骤:一是“经过感觉而达于思维”的感性认识,即认识主体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在感官上获取的对客观事物的感觉层面认识与印象层面认识,在这种认识中“人们还不能造成深刻的概念,作出合乎论理的结论”;二是“到达了事物的全体的、本质的、内部联系的东西,到达了暴露周围世界的内在的矛盾”的理性认识,这是基于概念、逻辑推理、逻辑判断对感性认识所获取的感觉材料进行整合加工的一种认识能力,它从客观上把握周围世界的总体局势,并从内部联系出发推进周围世界的进步。可以看出,理性认识来源于感性认识的转化,这是认识的第一次飞跃。需要指出的是,由感性认识所获取的感觉材料虽然极为重要,但是由于是基于感觉、印象产生的,因而很容易具有片面性与表象性,所以这种难以洞察事物本质的感性认识只能是最初级的认识,因此需要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实现认识上的飞跃,从而通过科学的逻辑推导来真正把握到事物的本质与发展规律[10]。

2.认识的第二次飞跃:从理性到实践

通过实践,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促使认识主体深刻认识到事物的运行规律及本质内容。而通过理性认识积累的理论,会进一步精准化地指导社会实践,这一过程便是理性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毛泽东认为,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的意义更加深远。对认识的第二次飞跃的解读应把握如下几个关键点: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创造世界、改造世界的这一宏大目标要求理论必须指导实践、回到实践,即要做到知行合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价值本质和历史使命便是通过科学地指导社会实践来改造现实世界。如果将其束之高阁,不积极运用,那么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就失去了现实意义。毛泽东论述到这里时,特别强调要将理性认识,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性思想运用于中国革命实践和群众运动中去。

其次,理论指导实践源于主体认识的能动性。众所周知,人之所以能够在根本上区别于一般动物,是因为人这一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而主观能动性可以使人主动、有目的地参与社会生活实践,并认识、探索一切事物。而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理性认识,即理论,成为指导主体实践的必需品。

再次,只有理论回到实践,才能充分检验理论并发展理论。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提到,理论是否遵循客观实际这一问题,并没有在第一次认识的飞跃过程中得到有效解决,而只有将理论运用于实践,通过实现预期目标才能彻底解决此问题。另外,毛泽东还提到,基于实践的理论通过反复回到实践,才能被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面临曲折和失败,理论运用于现实必然会受到客观现实中各类因素的干扰,但只要基于实践经过充分有效的调整,就必然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契合。

总之,让理性飞跃到实践就意味着必须要在实践中充分运用和锻造理论,使其成为指导认识主体进行社会实践的路线方针以及政策思想等,只有这样,理论才能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改造世界的科学力量。

3.认识的第三次飞跃:实现实践和认识的历史统一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对人类认识的规律性进行了阐释——“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而认识的发展正是基于这样的规律不断促进认识与实践、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历史统一。所谓历史统一,强调认识主体的一切认识活动都要顺应特定历史发展阶段,并与客观实际保持统一性。而要真正实现这种统一,就要求主体必须摆脱错误的认知,获取正确的科学认识和掌握真理发展的辩证法,并以此积极改造主客观世界。在《实践论》中,毛泽东根据党内认知现状,积极促进实践和认识的历史统一。

首先,要确保认识论思想的科学性。左倾和右倾主义思想均为错误的认识论思想,是对科学认识论思想的否定和偏离。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党内这类错误思想的出现,是因为主体没有从实际出发,而是基于自己的主观臆断,结果造成思想落后或过于超前的现象。毛泽东又进一步指出,这类错误的思想倾向造成了主客观、认识与实践的严重割裂,因此全党要摒弃这类错误思想,努力实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最终确保知和行的历史性统一[11]。

其次,要掌握科学的辩证法。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指出,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应实现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再通过理性认识指导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认识的发展是动态变化、循环反复的过程,获得的认识会不断地被发展和完善,因此,即使在某一历史阶段认识经受住了现实的考验,但也并非就是绝对正确的、一成不变的真理,而是相对的真理。因而,从这点可以看出,真理除了包括绝对性的正确认识,也包括相对性的正确认识。正如毛泽东所言,“马克思主义者承认,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

可见,真理其实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对不断运动着的客观世界发展的绝对的正确认识,也就是绝对真理,在某一时空阶段主体对客观世界有限度的正确认识,即相对真理。二者实质上是相互包含、相互映射的,具有高度的辩证统一性,且能够相互转化。人类真理发展的辩证法,正是认识基于实践达成的由低级向高级转化、从相对到绝对过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真理的相对性、绝对性都会体现为实践和认识的历史统一。

三、毛泽东《实践论》中认识论思想对当代的影响

(一)革故鼎新、继往开来:以认识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创新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强调,实践推动认识的发展。换言之,正是实践不断地推动着理论的完善和创新。因此,我党当前的工作必须基于实践,实事求是地创新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使其能够更好地指导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首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要始终把握我们的实际国情与发展现状,尤其要对当前社会经济供给侧改革、产业升级等进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面临的形势等进行调查、归纳、分析。既要立足当下,又要放眼未来,从而对问题、形势以及各种复杂情况进行有效、全面、客观的把握,真正洞察到当前社会发展和变革的规律、属性等,进一步完善、丰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市场经济理论,使其能够更精准地指导当下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其次,马克思主义思想强调,社会理论的创新都是由人民群众这一主体力量的社会实践推进的。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认识的发展由社会实践推动,虽然这里并未直接点明社会实践的主体力量是人民群众,但实质上和马克思的论述是一致的。在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理论创新不能与群众的社会实践相脱离,因此,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深入基层、深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充分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相结合,通过不断参与人民群众的社会生产实践,有效学习总结人民群众在社会生产实践中、在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的无穷智慧和取得的巨大成就,从而不断创新属于全体人民的新时代的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

(二)敦本务实、知行合一:以认识论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深刻剖析了认识论的产生及其作用机制,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认识与实践辩证统一关系的深刻诠释。实践是认识的源头,认识指导实践,二者在相互作用的循环往复中不断发展。当然,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短暂的问题,但经过深入分析和不断纠偏,必然会取得科学成功的结果。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过程中就深刻地证实了这一点,改革是社会实践的重要表现形式,在认识与实践动态交织、互相作用的过程中,改革成果不断涌现。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程中,中国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生态建设、文化建设等各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果,这离不开毛泽东《实践论》中认识论的有效指导。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通过改革实践确立了前进方向,运用科学的方法论和世界观带领全国人民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化解了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一个个难题。从本质上讲,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推进改革的过程,就是正确处理认识与实践关系的过程,是“知”与“行”辩证统一的重要体现。

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面对新形势下的新矛盾,应坚持运用认识论思想,立足当下发展形势,梳理借鉴历史进程中的成功经验,制定科学发展、深化改革的路线图。具体而言,应坚持敦本务实、知行合一。

首先,要立足现实问题,从理论体系中寻找答案,从而达到以“知”促“行”的目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明确指出,要重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功能,并提出要构建学习型政党,号召全体党员干部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知识储备,以更好地为工作实践提供支持。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基本前提是追根溯源,系统化地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好地助力各项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开展。平时应保持严谨谦虚的态度,善于向群众学习,从人民身上寻找闪光点,全面提升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效用。

其次,要关注现实问题,从中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在实践中验证并进一步完善理论,达到以“行”促“知”的目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脚踏实地、注重实践,在学懂弄通的基础上,将每项工作做实、做细,真抓实干、勤勤恳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实践对理论的反哺功能。在新时代,应高度重视“知行合一”这一理论的现实转化,运用创造性思维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用最新的实践成果验证理论、深化理论,推动理论思想的创新和进步。

最后,瞄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蓝图,充分将“知行合一”融入社会建设事业,以最大化释放“知行合一”的价值。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知行合一”理念的学习和运用,在建设工作中不仅极大推动了社会发展,同时还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民族复兴起到了积极作用。总之,在新时代的起征点上,我们应进一步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使之坚定信念、奋发有为,能够自发学习、践行“知行合一”,以更加包容的心态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

(三)恪守信仰、实事求是:以认识论指导中国梦实现

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过程中,要争做实事求是的实干家。在《实践论》中,毛泽东明确提出任何认识特别是真理的获得,都来源于社会实践经验,因此号召全党务必要实事求是,在社会实践中必须要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科学指导,要基于客观实际情况来洞察、获取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从而形成科学正确的认识,以作为行动的思想指引[12]。在社会主义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实事求是,这不仅是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出发点,同时也是党各项工作和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指导原则。实事求是作为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基石和内在要求,是我党思想上的总开关,只要能有效运用和运行这个总开关,我党所有的工作必将无往不胜,否则就会困难重重。因此,在构建美丽中国、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背景下,党员干部应自觉提升理论素养,坚持实事求是,努力争做务实、踏实以及求实的实干家,从而有效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具体而言,就是要求党员干部在工作中,一方面要积极办实事,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实效。办实事指的是在马克思和毛泽东等伟大无产阶级思想家的科学认识论指导下,深入基层参与社会实践,真正回归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展开调研工作,从而精准把握百姓诉求,根据对调查结果等材料的科学分析、判断形成正确的理性认识,而不是凭感觉、印象获取的片面化感性认识来制定生产生活实践的政策、方针。只有深入基层实践,获取科学理性的认识,才能真正为人民群众办实事。

中国梦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梦成为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如何以认识论为指导、提升中国梦的话语权,成为所有中国人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中国梦是依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并结合中国社会发展实际而形成的新理论,极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质。《实践论》中的认识论思想为中国梦的构建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认识论中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与中华儿女对幸福的追求不谋而合,这既说明中国梦所固有的民族性和普世性特点,同时也表明《实践论》中认识论思想的正确性,在任何时代都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但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琳琅满目的多元文化也时刻冲击着人民群众的价值标准,特别是西方的意识形态不利于中国梦的顺利实现。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应充分运用《实践论》中认识论的指导思想,正确引领人民群众的价值取向,大力弘扬文化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与各种负面思想文化作斗争的决心,自觉抵御消极思想文化的冲击;其次要运用认识论思想提升我党的领导能力,在全面推进改革的过程中,提升共产党人直面困难、不畏险阻的勇气,自觉摆脱官僚主义、奢靡之风和享乐主义,坚定实践精神及政治信仰,扫除前进道路上的尘埃,从而夯实中国梦的根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蓄足动力。

猜你喜欢
实践论认识论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从李达到陶德麟的《实践论》解读之路
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阐释的认识论困境及其终结
基于信息技术哲学的当代认识论研究
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看马克思认识论的变革
社会实践论:研究中国绿色住宿消费的新视角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实践论(节选)
藏传佛教认识论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