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思政课教学探讨

2022-03-03 18:59刘树燕
文学天地 2022年1期
关键词:思政课新课改教学方法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德育成为初级教育改革的重点,为了立德树人这个根本教育任务,本文结合学校的实际,从学生观、教师觀、教学观三个维度探讨了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改进思政课的教学,通过转变教师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切实增强思政课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自主学习,从而达到提高学生道德品质修养的目的。

关键词:新课改;思政课;教学方法

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基础阶段,在小学阶段能不能上好思政课是关乎学生人生第一粒扣子能不能系好的问题。新课改以立德树人为整体目标,核心是实现从传递知识到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对小学思政课教师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当前思政课的教学相对传统,大多应用的大多是注入式、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教师长篇大论地讲,学生似懂非懂地听,学生处于相对被动的接受状态,在新课改后这样的教学方式将要被淘汰,本文基于新课改背景,从学生观、教师观、教学观三个方面对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思政课教学方式如何改革进行着重探讨。

一、转变教育观念、尊重学生差异

1.尊重学生的个性

在与学生接触过程中教师会发现,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不同、成长经历不同,因而从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外在特征和心理活动也是千差万别,在面对相同的事件和人时会学生们会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反应和表现。教师往往期待于不同学生最终都能达到自己的预设的教学目标,结果呈现出“一致性”,这种“一刀切”的教学观点有悖于新课改要求,特别是在实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的个性应当成为其发光点而不是缺点,教师在渗透思政教育时应发现并发掘学生的个性差异并施以正确引导,针对不同学生的表现“因材施教”,例如,针对性格孤僻的学生要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对于调皮的学生采用沟通和鼓励的方式来代替训斥。

2.成绩不等于素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多会有晕轮效应,认为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自然品德好,从今年来发生的高学历人才犯罪案件来看,显然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学习成绩不好只是表象,而成绩不好的根本原因却有很多,有的学生是因为学习态度不端正,有的学生是因为学习习惯不佳,有的学生是因为受到外界的影响,教师在面对这些学生时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态度和方式,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渗透策略。面对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教师需要在态度上严肃起来,让学生了解学习是为了自己,学习是为了未来;面对学习习惯不佳的学生,教师应联合家长抓好学习习惯,通过预习、巩固、思维导图等途径来形成学习的闭环,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应当对学生给予适当的鼓励,肯定其学习的态度,帮助学生逐步提高成绩和自信心;对于受到家庭、人际关系影响而成绩滑落的学生,需要教师辅助他们转变心态,改变学习生活环境。在与学生接触和做德育渗透工作时,教师应让学生意识到来自教师的认可和重视,用赏识教育手段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与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做“四有”老师、当好引路人

思政课教师要立志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当前部分教师只是根据德育大纲所要求的目标和方向制定教学框架,然后填充相应的教学内容。但是这一过程中教师忽略了小学阶段的学生特点,小学生不同于高年级学生,在独立思考方面还不成熟,其在语言和行为上具有模仿性,教师对学生而言是榜样,其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学生对道德内容的认识,因此在对学生施以教育的过程中,应当注重言传与身教并行。

在新课改背景下,思政课的开展不仅仅只是限制在课堂上,而应该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教育的本质》曾提到:“最高明的教育方式,不是育人,而是育人先育己。”若想让学生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教师就要根据自己对德育内容的理解在教学过程或生活中不断约束自己的言行。例如,在教学过程中,面对调皮的学生采用鼓励和感化而不是语言攻击;教师认真遵守一系列道德规范,学生也能深刻感受到这些道德准则的约束力,从而从内心认可并自觉遵守。此外,我校在德育方面,一直坚持“四学”育人的理念,即“学解放军叔叔走路----昂首挺胸”、“学主持人阿姨说话----字正腔圆”、“学售货员阿姨穿衣----大方得体”、“学雷锋叔叔做事----助人为乐”。“四学”理念涵盖了学生学走路、学说话、学穿衣、学做事四方面。

正所谓上行下效,“四学”育人理念能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学生主动模仿良好的言行,学生的道德素质在无形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改进教学模式,全面评价学生

当前小学思政课存在如下问题:首先,小学生心理普遍尚未成熟,学生对于思政课的学习缺乏动力。其次,对于一些内涵深邃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接受程度有限,对一些“大道理”缺少感性的认识,这就造成了部分学生陷入了“听不懂、不想听、学不会”的死循环。最后,受当今网络快速发展的影响,学生接触到的娱乐信息过多,使得对思政教育失去兴趣。综合上述原因,小学生在思政课上呈现出自由散漫的态度,使得小学思政课程的实效性达不到教学目标。对于这类问题,本文认为可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首先,在思政课教学上可结合小学生当下常接触、易接受的载体进行施教,文字信息的接受程度明显低于音频信息的接受程度,可在思政课上增加音频课件的占比,在音频的选择上要结合动画或当下流行的正面综艺视频等学生生活中能接触到、易接受的素材作为参考,打造沉浸式课堂[1-2],使学生感受到思政课的魅力。例如,以当下热播的爱国题材电影《长津湖》为素材,厚植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情自觉融入新时代追梦征程之中,让学生从小心存大爱,勇于担当,真正肩负起时代重任。

其次,灌输式、填鸭式课堂不再符合课改要求,在思政课上教师要减少讲授时间,增加学生思考的时间与发言的机会,教师只起到画龙点睛作用,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使学生主动思考,主动表达,从而增强学生的代入感和收获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鼓励学生讲述发生在他们身边的道德榜样故事,从而培养他们发现榜样的能力,达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明辨是非的能力。

最后,思政教育的主阵地是思政课堂,但是思政教应渗透到教学的每个角落,小学思政教师不仅需要在日常思政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引导与交流,同时也应当与其他学科教师和家长进行积极的沟通,一方面能多方面的了解学生特点,便于开展针对性教育,另一方面能够从校内校外多方向对学生进行引导,加深学生对思政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尽快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四、结语

小学生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思政课是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提升政治素养的主阵地,其直接关系到党中央提出的为谁培养人、怎么培养人的重大问题,新课改背景下的思政课教师肩负着为学生引路的重任,必须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责任感,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用自己的智慧帮助学生奠基成才之路。

参考文献:

[1]张进林.新课改下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策略[J].新课程,2021(51):87.

[2]李彤彤.情境式教学在小学思政课中的实践探讨[J].智力,2021(29):139-141.

[3]王成龙.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探析[J].中小学校长,2021(10):51-55+67.

作者简介:

刘树燕(1970.12),女,汉族,山东济南,本科,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西堡小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思政课新课改教学方法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