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建设的基本理念

2022-03-03 00:51冉亚辉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学习效果中心课堂教学

冉亚辉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重庆 401331)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是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实践智慧,是中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特色,在理论上是对多位教育学者的相关理论的传承和发展。梳理与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相关的理论,重要的有叶澜的“新基础教育”论、郭思乐的生本教育、韩立福的学本课堂、陈佑清的学习中心课堂等。

叶澜的“新基础教育”论强调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强调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有的人生中的重要生命经历,并重新认识教学在育人中的价值。①叶澜:《“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48-249页。郭思乐的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是教育要以学生为本,并提出了生本教育的价值观、伦理观和行为观。②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5-73页。韩立福提出了由“教”的课堂向“学”的课堂转型的学本课堂。③韩立福:《何为学本课堂》,《人民教育》2014年第16期,第5-6页。陈佑清在学习中心课堂的研究中,强调学习中心课堂应重视学生的学习活动,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④陈佑清:《建构学习中心课堂——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转型的取向探析》,《教育研究》2014年第3期,第96-105页。建设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发展,已经成为基础教育领域的一种重要学术观点。但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目标内涵及其内在理念,则是当前亟待深入研究的内容。

一、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目标与内涵

建设高质量的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有效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是新时代基础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

1.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目标定位

在目标定位上,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聚焦于学生的学习发展,明确学生的学习才是紧密联系教师、学生、教材的中心点。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是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依据和价值所在,也是评价教学有效性的核心标准,并通过以学定教、以学评教、学教结合、教学相长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校育人效果。

相对于传统的课堂三中心(教材中心论、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在重视教材、教师和学生的基础上,强调学生的学习才是紧密联系教材、教师和学生的中心点,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目标,是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依据和价值所在。若离开了学生的学习发展,课堂教学就失去了正确的方向和存在的价值。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在尊重和接受传统三中心的逻辑和智慧的基础上,有一些核心理念上的变化:其一,与教材中心论相比较,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认识到教材内容本身是固定的或者死的,课堂才是活的,需要有效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教材具体内容及其教学形式,界定相应教学重难点等。其二,与教师中心论相比较,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注意到教师是服务于学生学习的职业角色,需要依据学生的学习需要来选择课堂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其三,与学生中心论相比较,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认识到课堂教学的教育教学的性质和促进学生学习的目标定位,强调课堂教学本身的育人目标。强调学校不是社会普通服务机构,中小学课堂是代表国家和社会对下一代实施教化的神圣课堂。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与学生中心论相比较,更为聚焦于育人目标,更为自我限定于教育教学的学校主体职责。

2.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基本内涵

以学习为中心,是指在基础教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一切相关教学行为、教学态度、教学价值观、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等均指向服务于学生的学习。①冉亚辉:《以学习为中心:中国基础教育课堂的基本教学逻辑》,《课程·教材·教法》2018年第6期,第46-52页。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强调课堂教学本身是学校教育主阵地,聚焦于学生的学习,强调课堂教学应当有效服务于学生的学习。

首先,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注重课堂教学聚焦于学生的学习。这是对课堂教学的基本目标定位。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核心素养等的培养都是学习的结果。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更为关注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而要求课堂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过程聚焦于学生的学习。

其次,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强调教学要服务于学生学习的需要。这是对课堂教学中教师工作职责的基本定位。教师的教学服务于学生的学习,离开了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则失去意义。而学生的学习主要是一种“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成长”,是在学校教育的课堂教学中实现的。②叶澜:《“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3页。

再次,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学设计应指向学生的学习需要。这是对课堂教学的过程与方法的基本要求。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强调,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艺术均应当指向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所谓“教无定法”,指的就是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内容和方法需要依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而定。教学设计的首要原则是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也内含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毅力、学习方法等。

最后,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注重指向学生集体的学习。这是对学校课堂教学之集体性的基本定位。学生的学习并非指向单个的学生,而是指向学生集体。学校教师面对的是学生群体,学生群体虽然是由学生个体构成的,但不代表教师的课堂教学简单化为服务于单个学生的学习。在学校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致力于全体学生的学习。

二、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

以学定教、以学评教、学教结合、教学相长是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建设的四个基本理念。

1.以学定教:确定课堂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基本标准

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要来确定教学的具体选择,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原则。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等。“定教”是指教师确定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以学定教”强调以具体课堂教学面对的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教学内容的具体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时间、课堂练习等。即使相同的教学内容,教师面对不同的学生群体时,也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教学的具体选择。

“以学定教”注重以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可能发展,作为“教什么”和“如何教”的依据,强调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实际问题、学习兴趣、知识基础、生活经验、思维习惯等作为教学的基本依据。原计划设定的重点内容,如果学生都已经掌握了,就需要增加新的、更为深入的内容;原来的难点内容,如果学生还是不懂,那就需要调整原来的课堂过程和计划,进一步采取新方法和新思维来突破难点。总之,教学方法需要因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而灵活调整与变化。

2.以学评教: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理念

“以学评教”是指应当以学生实际的学习效果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学评教”注重以课堂教学所引起和促成的学生的学习行为的表现、状态,来评价教师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①陈佑清,陶涛:《“以学评教”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设计》,《课程·教材·教法》2016年第1期,第45-52页。“以学评教”注重课堂教学的原初意义,强调促进学生的学习才是课堂教学的目标,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学习,不断调整和改进自身的教学行为。而学生的实际课堂学习效果,就是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的最重要依据。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更为注重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而不把学生的学习过程过度限定于某一种或几种学习形式。“以学评教”注重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强调教师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艺术的实效性,提醒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时时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3.学教结合:认识课堂教学性质的基本视角

课堂教学本身就是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的结合,两者不可简单分割,也不能过度偏颇。“教学的不可分割性是指教学在真正意义上发生时,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关系格局。”②叶澜:《“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9页。教师的教学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所以,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基于教学内容的复杂性,过度要求高比例的学生独立学习或者自学,未必是一个好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自然也是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内在要求,但这一要求已经蕴含在长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而不是要求每一节课都盲目实施。

学教结合强调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既要注重学生的学习,又要注重教师的教学,两者共同推进学生的学习。课堂教学是更为强调学生的学习,还是更为注重教师的教学,只是在原初的选择上才有意义。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基于学段和学科的重要差异,不同学段和学科的课堂教学,其内在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标准复杂多元,不建议在具体的教学模式上采取固定不变的标准。课堂教学中当然也有共同的领域,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这些领域具有课堂教学的共通性。③毛齐明,王莉娟:《论学习中心导向下的教学行为结构》,《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年第16期,第53-57页。但不能简单要求教师少教多学,少教多学可能适合于中小学课堂教学的某些阶段或某些学科,但是在中学阶段,需要谨慎少教多学。原因在于,中学的知识体系远比小学阶段复杂,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高质量的教学引导。在教学范式特别是课堂教学的实践细节要求上,不能轻易把中学课堂和小学课堂混淆。即使是在同一学段,不同学科的课堂教学模式也有明显差异。如中学语文课堂注重文学赏析,课堂教学以教师授课为主;中学数学课堂注重逻辑思维,学生练习占据大量时间;中学英语课堂注重学生口语练习和语感培养,口头对话是一个重要课堂教学内容。

4.教学相长: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路径

“教学相长”注重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相长”,是指在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来有效调整和提升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方法,进而更为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判定教师教学的科学性的依据,主要是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课堂教学的改进,要依据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反馈。学生的学习质量要与教师的教学的科学性紧密联系在一起,最终促进教师和学生形成紧密的教与学的合作共同体。

“教学相长”强调要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通过“学”提升“教”,通过“教”促进“学”。“教学相长”注重教师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发展性,强调教师要注重通过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来反思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当然,同行观摩、培训学习等都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路径,但这些都不能代替“教学相长”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

三、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理念变革

基于以上四个基本理念,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在多个领域有系列理念变革。

1.从注重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到注重“以学定教”的实践性

在教学设计上,从注重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的科学性,转移到更为注重“以学定教”的实践性。“任何一种教学方式或学习方式都不是万能的,使用时要辩证地审视。”①刘启迪:《新时代我国统编教材的使用方略研究》,《当代教育科学》2020年第8期,第23-27页。教学设计的科学性不能脱离学生的学习发展和学习效果,要注重分析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目标、学习习惯,应当以学生的学习需要来设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对于课堂教学,应通过学生的学习质量来评定教学的科学性,这才是应当采取的评价思路。学生的学习质量不是一定要学业成绩优秀,学生发展的全面性、可持续性和发展性同样重要。简单地以学业成绩为评价依据,就陷入了“唯分数论”的覆辙,这是基础教育评价中需要高度重视与规避的。在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教学要以引起学生能动参与学习活动和促进学生有效完成学习过程为对象和目的,并要基于学生现有的学习基础和学习可能(最近发展区)。②陈佑清:《学习中心课堂中的教师地位与作用——基于对“教师主导作用”反思的理解》,《教育研究》2017年第1期,第106-113页。在课堂教学中,应当以有效服务于学生的学习为目标,科学贯彻“以学定教”的基本理念。

2.从注重课堂演练,到注重“以学评教”的教学质量控制

在课堂教学质量的控制上,从注重课堂教学演练到更为注重“以学评教”。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一直是学校治理中的重点领域。传统课堂教学管理注重课堂演练,力图提升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技能。这些也许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基础,但并不是教学质量控制的关键。课堂演练是教师的一项专业技能,这一专业技能既作为师范生培养的重要实践能力而被考评,在教师入职过程中也屡屡被作为重点考核内容。但实质上,课堂教学演练并不代表课堂教学的质量。课堂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教师的情感、智慧和意志。只有教师的课堂教学实实在在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效果,转化为高质量的“立德树人”成果,才是高水平、高质量的课堂教学。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高度重视学生的学习感受,强调学生的学习视角。通过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进而推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革新教育理念,设计教学内容,这是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控制逻辑。

3.从教与学的二元对立思维,走向课堂教学中的“学教结合”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分析中,经常会出现二元对立思维:其一是教师与学生的对立;其二是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对立。基于这种对立思维,部分研究把课堂教学的类型划分为以教师教学为主的课堂和以学生学习为主的课堂。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摒弃教与学的二元对立思维,注重“学教结合”的思维,强调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教学融合为一体。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建设中,不简单设定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的环节和时间比例,强调应当依据学科特点、学生学习实际情况而确定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同时还要充分考虑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特点。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不能简单地把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理解为必须以学生的独立学习为主体构成。学生掌握学习方法需要过程与体悟,需要知识基础。教学要有过程感,在课堂教学中,将学习置于知识产生的真实情境之中,能够促进学生自主探索、自主思考与自主解决问题。③王作亮:《学习者身份建构:课堂教学的使命》,《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7年第3期,第77-81页。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要求充分发挥教师应有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应当把教学过程看作师生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并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过程。①叶澜:《重建教学过程观——“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之二》,《教育研究》2002年第10期,第24-30页。课堂教学不应简单划分为以教师教学为主或以学生学习为主,也不可认为教师为主的课堂就是不科学的。有学者深入研究课堂教学发现,“所谓的‘教师中心’的课堂环境亦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这种积极作用恰恰主要来自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支持和参与,而非通常假定的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②李子建,尹弘飚:《课堂环境对香港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响——兼论“教师中心”与“学生中心”之辨》,《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年第1期,第70-82页。课堂教学要尊重教师的教学权威,信任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发展的经验和智慧。部分教师奉行“教师少做少错,学生多说多做”的实践原则,主动从课堂教学的中心退到课堂教学的边缘地带,成为学习的旁观者和放任者③段红丽:《课堂学习权:意蕴、缺失困境及实践路向》,《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20年第1期,第88-93页。,这无疑也是存在问题的。

4.从关注课堂教学静态目标达成,走向注重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相长”

课堂教学都有其具体的教学目标,这种教学目标大都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而设计。课堂教学目标不能忽视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仅关注静态目标的达成。在课堂教学中,要具有发展性视野,要深入反思在此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促进和共同进步是否能够实现,这是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建设的重要理念。既注重课堂教学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同时也将教师作为一个持续发展的个体,促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与进步。

对于教师而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的实际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不断检验和改进自身的教学技巧和智慧,深化对教学的理解。对于学生而言,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断调整和提升自身的学习思维、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进而建构适合教师授课模式和学科特点的学习范式。教师通过“学”提升“教”,学生通过“教”促进“学”,双方在课堂教学中相互影响,共同进步。

猜你喜欢
学习效果中心课堂教学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
莲心宝宝有话说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北上广操心“副中心”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