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近思诗文中的河南抒写

2022-03-03 02:46
许昌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汤斌中州书院

李 铁 青

(河南科技大学应用工程学院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三门峡 472000)

沈近思(1671—1728),字位山,号暗斋,又号俟轩,浙江仁和人。少时曾在灵隐寺为僧,灵隐寺长老石揆见其聪慧,收为弟子,并延师教读,美其衣食,通举子业,遂考中府学第三名。康熙三十九年(1700),中进士。康熙四十五年(1706),授河南临颍知县。后历任广西南宁府同知、吏部文选司郎中、左都御史等职。卒,赐谥端恪,加赠礼部尚书、太子少傅。著有《天鉴堂集》《励志录》《读论语注》《真味诗录》等。仅就《天鉴堂集》而言,前五卷为文,其中卷一为奏疏,卷二为序,卷三为记、传、论,卷四为书、墓表、墓志铭、事略,卷五为祭文、赋、杂著;后三卷为诗,其中卷六载其四言古54首、五言古194首,卷七载其七言古7首、五言律115首、五言排律3首、七言律120首,卷八载其七言律120首、七言绝146首。

对于沈近思其人、其诗、其文,清人曾有较高评价。《沈端恪公(近思)遗书》本传中提及雍正所赐诗句:“操比寒潭洁,心同秋月明。”[1]6其受业弟子彭启丰《端恪公像赞》评曰:“伊洛既远,坠绪茫茫,狂澜谁障,爝火无光,惟我夫子,入室升堂。”[1]4全祖望《题沈端恪公神道碑后》云:“予尝谓古今儒、佛二家,多由儒而佛者,未有由佛而儒者。有之,自端恪始。”[1]23就其在河南临颍的政绩而言,赵尔巽等《清史稿》列传七十七所言极为精要:“颍水经许州东入临颍,许州孔家口下距临颍境仅百余步,堤屡圮,水入临颍,害禾稼。近思请筑堤,临颍任夫十之七,士民争输谷。日役千三百人,人谷二升,二十日而堤成。水至不为患,岁大熟。近思立紫阳书院,教士以正学。县西葛冈村俗最恶,近思为置塾,课村童,立书程簿,躬教督之。化行于其乡,俗日驯。”[2]10279从筑堤救民到创建书院、教化百姓,沈近思于临颍可谓恪尽职守、殚精竭虑。通过这些记述,不仅可以看出沈近思为人、为政、为学之大端,也可看出他对中州大地怀有深厚感情。

与其政绩颇著、著述丰富相比,后世对沈近思的研究却非常滞后。除了上述清人以及袁枚、郑板桥等人对沈近思有记述外,20世纪以来学界对其关注甚少,目前仅见徐一士、张劲松有所探究。徐一士《清初文字狱与沈近思》指出:“近思对文字狱事,态度固未当,而其人居官行事,有可取者。”[3]事实上,沈近思居官行事并未限于徐氏所论。张劲松《论清儒沈近思与临颍紫阳书院》虽重点论述了沈近思创办临颍紫阳学院的目的、书院特色以及历史意义等[4],但仍留有较大研究空间,尤其是沈近思对中州民生、人物、胜迹的关注以及设立颍川紫阳书院学规等,都值得进一步加以探究。为此,本文选取沈近思诗文中对河南的抒写加以研究,以发掘他与河南尤其是与临颍的深厚感情,由此展示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人格魅力,也为今后相关的系统研究打下基础。

一、情系中州民生

关注民生,是为官者之职责,也是其施政之根本。在任河南临颍知县期间,沈近思通过建社仓、立义冢、筑堤坝等一系列措施,赈济灾民,安抚百姓,治理水患,实践了其情系民生的施政理念,这在其《临颍社仓碑记》《临颍义冢碑记》《颍河孔家口筑堤记》中都有明确记述。

对于建社仓,沈近思并不是突发奇想,而有着以民生为重的多重考量。一是寻求政策支持。其《临颍社仓碑记》曰:“沈近思言于上宪曰:‘岁有丰歉,盛世难齐。欲救民生,先务积贮。’”[5]469下为民请命,指向十分明确。二是与临颍地势低下、民鲜盖藏的实际情况有关。三是亲历水患灾害,以往的沉痛教训使得建社仓不仅理所当然,也势在必行。康熙四十八年(1709),临颍遭遇大水,万姓嗷嗷,值此危难之际,沈近思一方面题请朝廷赈济灾民,另一方面亲临村落,查看灾情。也正是亲眼目睹了灾民鸠形鹄面的惨状,沈近思充分认识到建粮仓的重要性:“始知升合俱可救人性命。于是节减百务,勉自刻励,思为民生广积贮之计。”[5]469下在深思熟虑之后,沈近思仿照朱熹建社仓之意先后建成七所社仓,计二十一间。他指出,积贮粮食必在丰年,并通过捐买谷粮、逐岁增益等方法来实现积粮万石的目标,如此不仅可以弥补常平仓之不足,亦能使得“丰年则积,中年则借,荒年则散”[5]469下,从而保障民生。沈近思还强调,本地所建社仓只能用来赈济本地贫民,不能拨协他处,这样可以让当地百姓真正享到实惠,调动他们积贮粮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能保证积贮之法通行久远。

在《临颍义冢碑记》中,沈近思记述了水患带给百姓饥饿、疾病的同时,也使得饿殍载道。为此,他遍查四境,详考旧迹,在查明旧冢二十七处的基础上,通过自己捐资、动员当地生员与乡民捐地的方式置新冢八处,用来收埋枯骨,并于每冢各立小石碑一座,以免年深日久而渐被侵犁,其爱民之心由此可见一斑。此外,为了治理水患,沈近思还亲自调研,了解颍河的实际情况,打消反对修堤者的疑虑。他不仅自捐谷粮二百五十石,还劝说当地绅士捐谷二百七十石,每日供给民夫二升谷以做工食,一时民皆踊跃出力,越二十日水堤便修成,并沿堤插柳使其牢固,从而使得“是年水发时,沙涨护堤,增厚丈余,堤不倾圮,岁获大熟”[5]473上,赢得了广大民众的称赞。

二、赞赏中州人物

自古以来,中州人才济济,文化底蕴深厚,这些都为历代文人墨客所歌咏。在沈近思的诗文中,所记述的中州人物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古代河南先贤,二是当时河南学者。如其《仪封张清恪公墓表》所言:“中州自二程夫子阐绝学于千载不传之后,上承洙泗,下启紫阳,圣贤道统如日经天。……我朝前辈汤公潜庵、耿公逸庵为中州理学之冠,海内学者多宗之。”[5]495上对以二程(程颢、程颐)、汤斌等为代表的中州学者表达出无比仰慕之情。

关于二程,沈近思在《励志录》中不仅多次引述其言语,而且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励志录》卷下曰:“程子曰:‘安定之门人,往往知稽古爱民矣。’须是稽古,方能爱民。”[6]为政既要稽古,又要爱民,但二者有紧密的逻辑关联,先“须”后“方”,表明他对程氏为政之论有深刻解读。此外,在众多古代河南先贤中,北宋邵雍也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存在,他曾在河南辉县、伊川生活多年,对中原文化乃至中国文化影响深远。沈近思有一首四言古《邵尧夫》,对邵雍有所称述:“安乐先生,居洛之隈。大笔作字,小车出街。饮酒微醉,看花半开。两间风月,在其情怀。”[5]515上寥寥数言,一个恬淡自得、收放自如、境界高远、满含情怀的贤者形象便跃然纸上。

沈近思在河南临颍为官多年,又笃信儒学,因而对当时的河南大儒甚为关注。在《励志录》中,沈近思多次提到汤斌(1627—1687,字孔伯,号潜庵,河南睢州人),对其学术、人品极为推崇,认为“本朝人物,必推汤、陆者,以其真也。真则不变,伪则未有不变者”[6]卷下。此外,他还在引述汤斌言语和著述的基础上有所生发和评析:“或问汤潜庵先生曰:‘潼关之政何如?’曰:‘只于保甲、乡约、义学、社仓四者加之意而已。’初闻之,以为迂缓。今细思之,诚无有外于此者,苟力行之,虽三代之治,不能过此。可恨赃吏行一事,便扰累地方;清官相戒,以为不可作事,置地方于不管。”[6]卷上由汤斌所言延伸至对为官的深刻思考,这些话就是放到今天,亦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在列举汤斌多条言语后,沈近思评曰:“右皆汤先生之评论人物,其自修可知矣。中州风气敦厚,讲学者以躬行为先,故先生之操行、事业笃实光辉,不知者以为学阳明,阳明虚诈,如何有此笃实?又先生曰:‘今天下大病,总坐一伪字,有来相问者惟欲先去此字,然后有商量处,此程朱之真脉也。’”[6]卷上由汤斌评论人物之语展开论述,称赞中州的学术风气与汤斌的操行、事业,指出其得程、朱之真脉,立论既有切实的材料作为基础,又触及当时的学术弊病。在引述汤斌《答陆先生书》后,沈近思亦有精妙阐发:“此是汤公定论。昔孟子辟杨、墨,而颜子惟好学。汤公之言,颜子之心也,然其不信阳明,则公固自言之矣。”[6]卷上由此不难看出沈近思对汤斌的笃信与独特理解。除了汤斌,沈近思对张伯行[1651—1725,字孝先,号敬庵,河南兰考人,康熙二十四年(1685)乙丑科进士,历任内阁中书、礼部尚书等职]的人品、学术、政绩等也给予很高评价,指出:“伊洛以来,鲁齐四百余年之后,有尊信程朱卓然不杂如先生者,亦足为中州兴起斯文之幸也已。”[5]495下

三、歌咏中州胜迹

在《颍川八景》序及组诗中,沈近思对颍川胜迹给予了充分关注。这种关注缘于他曾任职于此,因此其中饱含他融地方治理和文化建设于一体的施政理念与地域情怀。正如其《颍川八景序》所言,颍川旧有八景,历来有许多歌咏者,然而他们侈述淫靡,盛夸僭窃,采风者每耻及焉。为了修辑邑志,沈近思将以往遗迹分为八景,其目的便在于“一洗前污,地因人重,庶使学士文人游眺及此,稍供凭吊之资,聊备歌吟之具云尔”[5]548上。其注重地方文化建设的用意不言而喻。对于颍水清流、豢龙遗迹、殷帝穹祠、巨陵野店、西豪故里、讲武旧台、商桥忠墓、研冈文峰这八景,沈近思除了在诗歌题注中叙说其来龙去脉,还分别作一首七律加以歌咏,表达其对颍川胜迹的热爱与深情。如《颍水清流》诗曰:“洗耳年深水几更,河边想见旧时清。源从颍谷遥分泒,县枕寒流始擅名。隔岸渔樵谭往事,沿堤杨柳唤新莺。一瓢自觉栖迟久,淡月疏烟万古情。”[5]548上首联用典,颔联、颈联写景,“往事”与“新莺”二句,对仗工整,尾联寄托情感,写出了颍水的前世今生,读后令人耳目一新,心驰神往。此外,《豢龙遗迹》诗后两句云:“偶向郊原寻往迹,为霖还望遍苍生。”[5]548上由郊原寻迹想到为苍生普降甘霖,其心系广大民众的情结令人动容。而《讲武旧台》诗中“池水环流清可掬,平冈南望翠成堆”[5]548下的现实描写与“堪怜名胜归僧院,试问何人照影来”[5]548下-549上的历史慨叹,于古今对比中显示出讲武台的历史沧桑。《商桥忠墓》诗则写出了他对杨再兴忠义报国的敬仰与赞叹:“商桥河畔有忠泉,杨氏威名世所传。断镞一升酬主帅,孤坟三尺在荒烟。黄云故垒丹心照,暮雨空祠铁骑旋。筑土僭题碑上字,绍兴统制一新阡。”[5]549上杨再兴是南宋抗金名将,英勇善战,在小商桥与金兵作战时中箭牺牲,其遗墓在河南省临颍县小商桥东半里。在瞻仰杨再兴墓地后,沈近思看到杨再兴的忠义气节与其墓地的荒凉形成了鲜明反差,认为自己有责任来表彰杨氏,于是他捐资买地,重立新碑,撰写了《宋统制杨将军墓碑记》,以“使后之人仰云霄而瞻浩气,将军忠义报国之心,其犹可想见于兹土也夫”[5]468上。这些都表现了沈近思对颍川文化胜迹的深情歌咏、历史思考与现实观照。

四、躬身中州教育

除了关注民生、人物、胜迹外,沈近思于书院教育亦投入甚多,他不仅亲自创办书院,还讲论文字,设立学规,捐建社学,以此培养人才,服务地方发展。

(一)注重文字教化,以修己治人

文如其人、言为心声,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主流观点之一,其主旨在于强调一个人的语言、文字是其道德文章的重要体现,它注重为人与为文的有机统一。在沈近思看来,书院教育必须重视文字教化,文字关乎心术、行为习惯乃至风俗:“故文字卑而心术邪,心术邪而行习苟,行习苟而风俗漓,则文字之不可不讲明矣。”[5]460上但究竟该研习何人文字,他在《颍川会课序》中给出了明确答复。在引述汤斌、陆陇其二人言论的基础上,沈近思指出:“二公之言如此,涂径可识而文字可知矣。学者诚能体二公之言,分别涂径,由周、程、张、朱之传注以求孔、颜、曾、孟之经书,句栉字比,熟读精思,涵泳其意味,体念其精神。”[5]460下要求寻根溯源,认真研读圣贤之文字、言语,涵泳其意味,体悟其旨趣。如此不仅可与圣贤心意相通,而且写出的文章必然真实可信,从事的事业必定正大光明,对于国家与个人也大有裨益:“国家化民成俗之方,儒者修己治人之道,端不外此而得之。”[5]460下

(二)捐资修建社学,以化民成俗

社学于个人发展、地方文化建设、风俗教化皆十分有益,可使当地人民读书明理,使其地礼义昌明。正是基于此,沈近思决心聚地方俊秀而加以教化。在《临颍三家店重建社学碑记》中,他明确指出重建社学能够让广大人民读书其中,从而让其中的“秀者”跟随书升论秀之风,而人文有蔚起之象,亦可使“愚者”孝悌力田,而乡间无悖乱之习。如此则起化有基而成俗甚易,那么教化隆盛、风淳俗茂也就会变为现实。因此,沈近思对进入社学者寄予厚望,希望他们“处则为名儒,出则为名臣”[5]470下-471上,不要让社学仅仅成为“一时之观美,而无与于化民成俗之道”[5]471上。通过另一篇文章《颍葛冈社学碑记》,我们能够进一步看出沈近思于社学的关注。有感于葛冈村土瘠民愚、民风朴鄙,沈近思慨然捐资,亲自参与到社学的建设、管理和教育之中,不仅颁示学规,布置学习任务,而且严加督导,不时抽查背诵,最终成效显著:“予按簿挑背,试其勤惰,诸童俱遵予命。……予按名抽背,皆能如法背诵,其有书声琅琅,如瓶泻水。卓然不群者,予加给纸笔以奖异之。期年后,子弟彬彬,知书识字,而各家父兄亦皆化为驯良,早完粮税,耻与争讼。”[5]473下此外,沈近思还买地四亩,连同其他人捐助的六亩地,以这十亩地收获的粮食来解决社学教学人员的吃饭和薪资问题。由此不难看出社学的意义以及沈近思为之付出的诸多努力。在康熙五十二年(1713)夏,他离任临颍县令之际,社学师生三十余人一同坐牛车去送他,他语重心长地告诫他们:“予告以孝亲敬长,读书耕田,无忘造就之意。”[5]474上其捐资修建社学以化民成俗的良苦用心令人肃然起敬。

(三)设立书院学规,以培养有志之士

设立学规,旨在入书院者能够谨遵恪守,日就月将。在《颍川紫阳书院学规》中,沈近思先后列出立志远大、立心诚敬、读书专一、出入必严、坐立有序、作文纯正、字画端楷、讲解详明、禁止闲谈、禁止妄交、禁止饮酒这十一则学规,并逐一加以解读。具体来说,这些学规次序分明,通俗易懂,便于学生遵守;而且内容丰富,把立志、立心这些宏观的要求与读书、出入、坐立、作文这些需要注重细节结合起来,还论及闲谈、交友、饮酒等,可谓包罗了书院教育的方方面面。更进一步说,这些条规有机统一,且大都与他的人生阅历、施政经验、学术体悟息息相关。如立志、立心,与他在《临颍紫阳书院碑记》中指出的“立品欲其刚方,立志欲其远大,立心欲其正直”[5]468下一脉相承。而他有关读书的论述,更是不胜枚举。如他在《临颍紫阳书院碑记》中指出,读书要注重植其力,广其识。在《示书院诸生》中指出:“读《书经》须与尧、舜、三王相晤对,读《诗经》须与文、武、周公相晤对。如亲履其地,亲闻其语,按其音节,密咏甜吟,玩其义理,高歌低唱,使圣贤气象宛在目前,书中意味跃跃胸次,不自知其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方有得力处也。”[5]511上还有《励志录》中提及的“读书而不涵养,则书不为我有”[6]卷上、“ 若不能变化气质,虽终岁读书讲学,于自己身上全无交涉,到得老年日暮途穷,只依然故我”[6]卷上、“读书切忌贪多,草率读完便是不曾读”[6]卷下、“读书全在涵泳、玩味,便是以义理养其心”[6]卷下等等,都说明他对读书有极为深刻的理解,并将之运用到书院教育中。可以说,这些学规是沈近思身体力行、造就人才的理论产物,正如其所说:“以上十一则,须字字身体力行,本县拭目以观。诸生之学业有成,我日斯迈而月斯征。时难得而易失也,学难成而易荒也。苟非有志之士,愿毋入斯门也。”[5]508上简言之,沈近思创办书院、设立学规的目的就是要培养有志之士,以继承圣贤遗志,进而修己治人,造福一方,为此他乐此不疲,谆谆教导,在颍川大地结出了累累硕果。

在诗文中,沈近思赞赏河南之人,抒写河南之物,这些记述既是他为政与为学的集中反映,也说明他对临颍有着深厚感情。今天重温这些文字,笔者不仅感觉十分亲切,也深感沈近思诗文思想的丰富内涵值得进一步探讨和挖掘。

猜你喜欢
汤斌中州书院
明代中州文学社群考论
朵云书院黄岩店
《中州大学学报》征稿启事
宁波大爱书院样板间
“画藤”与“结瓜”——做人不做“卖瓮人”,也不可学“中州蜗”
《江阴介居书院成立祝词》
白鹿洞书院记
不提旧日恩
中州棋王赛3局
不提旧日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