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儿童个体成长的小学美术教学探索

2022-03-03 07:28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美术儿童过程

郭 志 勇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吉林 长春 130021)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艺术即经验,艺术作为幼儿园和小学课程是一种绝佳的教育方式。蔡元培提出用美育代替宗教,说明美育在人的成长中的重要性。习近平主席在给中央美院八位教授回信中说:“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1]近些年的研究发现美术对儿童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都有很大影响,儿童美术教育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阿瑟·艾芙兰教授认为:“儿童是天生的艺术家,具有创意与独一无二的潜力。”儿童自由的表达是幼儿阶段的一种涂鸦语言、一种游戏。到了一定年龄,并不能成为儿童持久学习美术的动力,真正有价值的美术学习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获得审美体验、丰富感知,如何开展有益于儿童发展的美术教学,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思。笔者在多年的美术教育生涯中不断摸索,将儿童的个体发展作为美术教育的目标,关注每一个孩子的独特性和自然成长。

一、关注儿童成长的美术教学特征

如何保持儿童美术学习持久的兴趣,不断提升儿童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丰富儿童的情感,是儿童美术教育重要的目标。关注儿童成长的美术教学应当遵循教育的特性,从儿童的成长规律出发,不搞一刀切,不做统一的评判标准,不怕儿童画得丑、画得乱,善于发现儿童的闪光点,赏识儿童的每一次努力的付出,重新定义儿童美术作品的评价内涵,大力倡导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儿童愿意创作、敢于创作的天性。关注美术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深入研究儿童的学习特性、学习心理,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提升儿童的审美水平和绘画能力,提高全民族的审美素养。

1.启于根源

关注儿童成长首先要关注儿童学习状态。儿童最佳的美术学习状态应该是主动探寻、主动创造,沉浸在学习的乐趣之中。儿童感兴趣的方法之一是探寻知识的原初状态,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情境教学强调创设环境、气氛、资源、文化、背景等有利于学习的情境来促进儿童的学习。儿童的美术学习可以像艺术起源一样,通过一定的情境设置,如狩猎、捕鱼、巫术、制陶等活动发现美的原理,这样的活动肯定是儿童感兴趣的。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探索,发现知识的本来面貌,产生美术学习的兴趣,获得知识和技能。只有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才能够高屋建瓴、引领成长。让这种先验知识转化为学生可经验的、可发现的、可探究的知识。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深化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书法课中让孩子们在骨头上或在陶土上刻字,再现原始人类书写的状态,体验不同的书写效果,区分甲骨文和金文;综合实践课中实践体验活字印刷术,不仅知道活字印刷术是怎么回事,更能感受活字印刷产生的美感,真正认识到活字印刷的价值。

2.重于过程

美术学习的过程对于儿童的心智成长、情感成长具有重要作用。杜威认为:“教育永远是一种现实的过程,教育的过程就是它的目的,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目的”。[2]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认为学习过程是一种有机论:“事物不是静止的,而是变化的、形成性的,这一切成为现实的就是过程,因此过程是生成性的和转变性的,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活跃的思维。教育所传授的不是对生活现象的表面把握,而是对思想的美和力的一种深刻认识,引导个体去领悟生活的艺术。很多时候我们的教育不能让人欣赏到日落的光辉。”[3]关注儿童成长的美术教学有更大程度的自由度,懂得学习过程的重要性,给孩子很多尝试的过程,不要求一定要有完整的作品,没有整齐划一的标准,孩子们学起来这样的课程更轻松、更有兴趣。

3.化于个性

美术学习的差异表现在学习美术的兴趣,学习的速度、学习的适应性、认知类型等诸多方面。针对不同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设计不同的课业类型、不同的评判标准,不做硬性的规定。关注个体发展的美术教学核心的特征是重视学生的独特性,珍视群体中的每一个人,不搞一刀切,不追求完美。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有自己的创造品质和思维能力。尊重学生个性是现代教学对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检验教师教学观念的重要尺度。英国文学家、美术批评家赫伯特·里德强调“少儿美术教育不是培养艺术家的教育”,提倡“美育”使儿童的各种感觉器官得到综合运用,儿童身心得以平衡发展,成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人。”日本《教育要领》要求教师“应该遵循少儿各个成长时期的特点,由启发入手,从幼儿期就引导和培养他们对事物的观察习惯,鼓励他们用自己的形态去表现感受和愿望。”[4]与教会孩子各种表现方法相比,这种观念更重视让孩子们体验造型表现的乐趣。

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的表现大体可以分为四类:一是具有独创性的学生;二是善于倾听的学生;三是不擅长美术学习的学生;四是孤独的创造者。第一类学生有极高的艺术天分,几乎不需要教师特别的指导;第二类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明显的提高;第三类指导之后没有多大改观;第四类学生无论什么主题,永远只画自己喜欢的东西。对于第四类学生,要多一份宽容和理解,多一份指导与帮助,这就是因材施教,关注每一个人的独特性是美术教学的特殊任务。

教师允许学生做自己喜欢的事,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被保护,教师的教学思想化于点滴的教学之中,学生的学习个性才得以张扬和发展。

二、关注个体成长的美术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绘画是儿童的一种语言,儿童用绘画来表达自己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儿童把与生俱来的对外部世界的新奇敏感,通过绘画的形式展现给世人。在成人眼中非常困难的创作过程,对于儿童却只是一种游戏、一个故事。儿童用最直观的表达方式表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无关成人眼中的审美要素。当然这种创造心理也是脆弱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来自于外部世界的评价不断冲击着儿童对自我的认知,从而使儿童对于美术的兴趣出现分化。保护好这份天性,儿童可能越来越喜欢美术,否则可能大部分儿童不再喜欢美术,从而阻碍了儿童的审美水平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1.保护性原则

儿童美术不需任何艺术形式,不需任何艺术语言,也不需要任何艺术角度的评判,直观地表现眼中所见、心中所感。儿童美术教育家崔苓老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儿童天性的保护,他认为“成人自以为是的绘画模式是对儿童自由创造天性的扼杀,小心翼翼地把儿童本来就有的创造和想像潜力从泥土中挖掘和解放出来。教师的责任,是保护、挖掘和解放。”[5]在现实中不仅是成人的绘画模式扼杀儿童的天性,甚至一些儿童美术作品遭到成人粗暴的负面评价,从而失去对美术的兴趣。我们的教育缺少的就是这样一份宽容、一种保护。对儿童心理的把握、学习特点的了解,是宽容的前提。儿童美术学习正是基于儿童是成长中的人、未成熟的人这一特性,以保护儿童天性为职责。不成熟意味着成长需要过程,学会等待是保护性原则的前提。

美术作品应展现儿童审美心理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教师应鼓励引导、发散儿童的思维,形成个性化作品。

2.易简性原则

美术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孩子的兴趣,让孩子有一颗爱美的心、敢于创造的心,而不是要培养职业画家,教学中一定要做到深入浅出。让儿童对美术不感到为难,不陌生、不恐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学习特点要进行研究。《易经·系辞》曰:“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从点点滴滴入手,循序渐进增加知识的广度难度,让学习过程不觉其难。刘铁方教授在报告中做过同样的论述:“儿童的精神世界是如何打开的?是从游戏——搭积木、过家家等,从诗词的节奏韵律开始的。”如初唐诗人王勃的五言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从耳听、目看的感官开始,辅以简单的节奏韵律,儿童的精神世界就打开了。

难易是相对的,循序渐进、方法得当,难者亦易矣。关键在于在教学中怎样才能做到简,怎样才能做到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设计合理的课程,还要研究教学技巧,化难为易。美术教学内容要少、目标要小,质量要高。不同的课程领域都可以概括出它的独特教学方法,只要把握了本质的东西,一切就变得简单容易。如,剪贴画学习领域的核心过程就是三个字:“剪、摆、贴”,高年级还有“想”的过程。这里面包含着动手能力、粘贴技巧、构图知识、颜色搭配等创造性的东西,这是学生能力不断成长的过程。

3.创造性原则

美术教育最重要的价值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2011年版《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强调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注文化与生活,注重创新精神。[6]创新是一个民族源源不竭的动力,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史宁中教授撰文指出:“想像应当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最基本、因而是最普遍的思维形态。”[7]创造也应该是人与动物的显著差别,劳动是人的创造,劳动也创造了人本身。美术创作包含了具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体现了思维水平和动手能力。美术既可以展开无边无际的想像,也可以观察模仿创作,没有约束没有边界。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立体主义、表现主义,印象派、后印象派,所有表达方式都可以无限放大,为美术创造打开了一扇扇通往想像空间的大门。创造过程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表现,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也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能否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是考验一位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砝码。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创设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本着自由、开放和包容的精神进行美术活动,鼓舞学生的创造精神,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让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中自由大胆地想像创造,才能形成创新的意识,这就是现代教育所提倡的“生本思想”。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材料、丰富的手段,让创造成为学生的习惯性思维,养成创造的精神。

三、关注个体成长的小学美术教学实践

儿童喜欢美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美术可以自由想像、自由创造,在教学中给儿童动手操作的机会越多,儿童越喜欢美术。想像延伸了儿童的手臂,煽动了隐形的翅膀,人类以丰富的情感、有力的笔触打开了人生的另一道门槛。愿意动手操作是儿童的一种特性,在操作中产生一种忘我投入的快乐,收获成果的快乐。因此,关注个人成长的美术教学应更加重视学习过程,允许儿童大胆尝试、尽情创造,给儿童自我探究的时间与空间,让孩子动起来,去体验探究,去动手操作。设计动的教学情境,创造机会让儿童体验探究,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尝试归纳,掌握方法,达成学习目标。

1.游戏启智法

美术教育可以润泽人文情怀,可以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这里有一个前提假设,创造力是可以培养的。有人认为创造力是天生的,后天无法培养,有人说创造力就像一个先天的礼物,有的人礼物大些,有的人小些。人们常常慨叹,经过几年的学校教育,学生的创造力为何消失了?有人归责于应试教育,有人归责于教学方法,学生陷在了教师设下的套子里,所有的设问,得到的答案都是教师心中所要的答案。过早的规范化、社会化的结果是学生失去了天生的创造力。《学记》里曾有很好的提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引导学生而不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激励学生而不是压抑他的想法,开示学生而不是直接告诉他答案,不包办代替,这样的启发才能使学生有自己想法。[8]

好的美术教育一定是有趣的,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引发学生的思考,引起学生的兴趣。“游戏启智法”特别适合低年级学生美术学习。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感知世界的途径,是儿童打开世界大门的钥匙。“过家家”游戏,实际上是儿童模拟社会角色的开始。人美版美术教材“我的小天地”引导学生观赏儿童房,展开自己的想像,开始是很普通的想法,有沙发、电视、双层床等等。在教师的启发下,展开丰富的想像,超出一般生活的限制,有的学生设计了魔幻的小天地,从楼上的房间直接坐滑梯到了地下室看电影,穿过隧道去游泳健身。有的人设计制作了卫生间,有的人设计了书房,也有人制作了双层床,这些设计代表了儿童的心理需求,在创作的过程中以一种“过家家”的方式设计制作自己心目中的小天地。再如,人美版“圆的世界”,小朋友画个大苹果,在旁边画个小苹果或者小橘子,画上表情或者动作。这里面包含很多信息:一是取材简单,贴近孩子生活;二是画圆不容易;三是用大和小来蕴含构图的方法;四是蕴含着情感和思想。在教学中教师要怀着一颗激励赞赏的心,发现儿童的优点,了解儿童的能力水平和心理特点,不要提高难度,增强儿童表现的信心。教师的神圣之处就在于他能够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热情,让美术学习的种子深深扎在学生的心里。

2.尝试归纳法

儿童认识世界的方式往往是从特殊规律归纳出一般规律、普遍规律。归纳法与儿童认识世界的规律具有某种相似性。学习过程中让儿童多经历从个别到一般的过程,对于培养儿童的创造性、保护儿童的好奇心、激发儿童的想像力具有重要意义。史宁中教授认为“归纳推理是一种智慧,智慧并不表现在经验的积累上,也不表现在思考的结果上,而是表现在经验的过程上,表现在思考的过程中。归纳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更多地依赖于过程,依赖于经验的积累。”[9]美术教学过程恰恰体现了这种广义的归纳内涵的特征,儿童在不断的尝试过程中,不断探索,在心中归纳出纸墨的特性,生成自己的经验智慧。如“水墨恐龙”可以尝试两种教学设计,一种教学设计是尝试法,让学生去体验多种可能性画法。根据恐龙的身体形态特点,提示学生运用水墨中锋、侧缝、浓墨、淡墨等方法大胆尝试。另一种教学设计是归纳法,教学以游戏开始,教师侧锋画椭圆形,玩猜谜游戏,学生猜的是眼睛、鹅蛋、面包等,然后再添画接着再猜,直到画出四肢看出是恐龙为止,最后让学生总结画恐龙的步骤。猜的过程不仅是激发兴趣,更重要的是做好铺垫,记住形状、步骤、用笔等等。

美术中的归纳不同于数学学科的归纳思维,而是通过观察、实践、直觉,通过多个事例得出一般规律,反复实验得到一种“或然”的结论,而不是必然的结论。归纳的前提是允许学生试错和犯错,不轻易否定学生,给儿童一个阶梯,让他能够得着,通过亲身体验,为自由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美术教学中,让每一个孩子都拿出自己的作品是一件了不起的事,这个作品不见得完美,技巧不一定准确,但在创作过程中儿童的审美、思维、创造性得以体现。通过尝试、讲解、示范,给儿童一个梯子,让他能够得着,自己亲历创作,为自由创作打下思想的基础。关注个体成长的美术教学关注的是儿童的心灵成长、思维成长。不仅仅是画一幅画,做一个手工作品,而是自由的教育、情感的教育、创造的教育,指向的是儿童的未来发展。美术既传递文化又使人内心丰盈;既有法又不拘泥法,充满童真童趣。儿童是正在成长中的人,是有无限可能的人,关注儿童成长的美术教育应该是一种“尊重的教育”“宽容的教育”“等待的教育”,让儿童在未来灿烂地绽放。

猜你喜欢
美术儿童过程
创意美术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