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高校毕业生留省就业促进对策

2022-03-04 15:20张文博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2年11期
关键词:吉林省毕业生岗位

张文博

(长春师范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2)

高校毕业生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进程中肩负着重大责任。当前,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已从“好就业”转变为“就好业”,加之各地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地区经济发展和就业制度存在较大差异,导致部分高校毕业生不愿留省就业。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赴长春考察时指出,面临再大的困难,也要保障大学生就业,这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吉林省高校毕业生资源丰富,向省外输送了大批优秀高校毕业生,而留在省内就业的为数不多,甚至呈现逐年下降趋势。面对大量人才流失,如何提升高校毕业生留省意愿,落实留省就业政策,优化留省就业环境,将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放在中心位置,成为省政府、各单位、各高校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吉林省高校毕业生留省就业现状

202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1000多万人,较去年同期相比呈上升趋势。吉林省高校毕业生人数达21.9万人,创历史新高。受疫情影响,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严峻。2021年,在吉林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团省委的联合指导下,各高校、企事业单位积极响应“创业有我,‘就’在吉林”号召。为了推进政策宣传,扩大就业工作推进效果,各地、各部门积极响应省政府号召,纷纷出台促进留省就业系列政策,如完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推进政府—企业—学校之间多方联动,创新留省就业基层就业渠道,提供高适配性就业岗位等。在开展就业宣传方面,就业部门通过线上线下双平台累计举办近千场活动;在举办招聘活动方面,政企联合为求职者提供近25万个就业岗位;在组织社会实践方面,政校、校企多方协作,积极为大学生提供实践活动机会,参与人数达4.7万人次;在公考、考编方面,高校毕业生选择此类留省就业方式的人数居高不下。通过多方并进、多措并举,吉林省2021届高校毕业生(含研究生)留省就业率达到53.6%,留省人数同比增长2.02万人。其中,研究生毕业生增长比例达39.9%,本科毕业生增长比例达21.9%,专科毕业生增长比例达18.9%。[1]从数据看来,吉林省促进高校毕业生留省就业工作取得了一定阶段的成功,但人才流失现象仍持续存在,整体留省就业情况仍较严峻。

二、吉林省高校毕业生留省就业困境及原因

(一)经济发展速度较缓

一个省份的经济发展状况在极大程度上会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总体而言,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居民生活水平较高,往往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就业人员的薪资报酬。从2021年吉林省人民政府发展中心提供的数据来看,消费的基础性作用亟待夯实,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5.1%,在东北地区仅高于黑龙江省;工业经济企稳基础仍不牢固,除汽车制造业产值增长16.2%外,其他支柱产业增长有所回升但呈现疲软态势;财政收支仍面临较大压力,受疫情及政策性减税降费影响,全省地方级财政收入同比减收19.8亿元,下降2.3%;同时,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着力改善民生、实施脱贫攻坚等刚性支出不减,减收增支对预算收支平衡的影响仍然突出。2022年吉林省第一季度GDP为2 576.1亿元,GDP增速为-7.9%。增速下降主要受吉林省上半年疫情影响,全省经济发展基本处于静态,这也会影响毕业生的留省就业选择。

(二)薪资福利水平较低

薪资水平的高低是毕业生就业选择中重要的考虑因素。2021年,吉林省统计局发布了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虽受疫情影响,但整体涨幅有所回升。长春市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接近10万元,2个行业突破10万元。2022年吉林省公布最低工资调整,长春市区月最低工资规定为1 880元。此外,吉林省就业人员的年平均工资低于全国大部分省份。2022年吉林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较去年同期增加,工资薪金却没有特别大的调整,居民的个人可支配收入降低,预防性储蓄相对下降。物价水平的高低会影响个人工资薪金的分配,物价水平的高速增长和居民消费水平价格指数的高升导致工资薪金低速增长,从而降低了个人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支出相对上升。面对低收入高消费的生活环境,高校毕业生在作出留省就业选择时信心不够坚定。

(三)就业岗位结构失调

适配性高、结构合理的就业岗位有助于实现求职者的职业理想和个人价值,更能吸引毕业生选择留省就业。受2022年疫情影响,吉林省各高校原计划举办的线下大型校园招聘会全部暂停,转为线上进行。同时,用人单位岗位需求下降,毕业生求职成本增加,整体就业压力加大。根据2021年吉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数据,从就业意愿来看,高校毕业生对就业选择的认识不够充分。部分毕业生对留省就业存在认知偏差,对自己的评判和定位不够准确,导致错过适合的就业机会;部分学生选择深造学业、创新创业和自由职业等方式,却以此为由消极回避就业选择,“毕业即失业”现象逐渐显现。从就业结构来说,当前应聘企业岗位是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而吉林省经济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企业生存环境相对闭塞,企业数量相对较少,因此国有企业及机关事业单位仍然是毕业生就业选择的热门选择。这导致企业人才储备越来越薄弱,编制考试竞争越来越激烈。此外,吉林省的整体就业环境、经济发展空间、工资福利待遇等也是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的主要因素。从就业行业来看,第三产业成为毕业生留省就业的主要市场,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提高,第三产从业人员占比从2018年的36.1%提高到2021年的48%。但吉林省作为东北地区发展较早的省份,第一、二产业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第三产业结构的调整还不完善,尚不能充分满足留省就业毕业生的就业需求。

(四)地理文化差异较大

大量人才的流失导致吉林省经济发展水平较慢,经济结构调整较为缓慢。相对于南方城市尤其是沿海城市而言,资本的流动推动了城市经济迅猛发展,大量高新技术等第三产业在南方城市落地生根,吸引了许多人才纷至沓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才大量输入的正向发展趋势,吸引了很多高校毕业生选择赴南方城市工作。对大部分来自南方地区的毕业生来说,南北文化差异、南北距离较远也是他们选择留吉就业的阻碍因素。

三、促进吉林省高校毕业生留省就业的建议

(一)加强宣传引导,完善就业发展环境

1.开展政策宣传,以政策留人

吉林省各高校应广泛开展就业宣传系列活动,做好政策宣传解读工作。大力推进“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典型宣传活动,引导毕业生积极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科学合理就业观念。通过选树高校毕业生典型,形成示范引领效应,使学生能认同、被吸引、受感染,进一步提升学生留省就业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2.完善激励机制,以动力留人

各地区相关部门要把高校毕业生留省就业列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和高校绩效考核内容,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具体举措,强化督促检查。各有关部门要立足职责、密切配合、同向发力,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加快政策落实。同时,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应适时对各地各高校毕业生就业进展情况及时跟进,督促指导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确保留省就业工作顺利推进。

(二)加大政策供给,提升薪酬福利待遇

1.稳定留省就业生活保障

要发挥政策引导作用,优化政策体系,破解毕业生留省发展难题。一是进一步放宽落户购房政策。高校毕业生可凭毕业证书在省内合法稳定住所或拟就业创业地城镇落户。有合法稳定住所的,可通过吉林省政务服务平台申请落户;暂没有合法稳定住所的,可申请在拟就业创业地社区公共户落户。二是优化青年就业见习政策。实施万名大学生就业见习计划,提高岗位实践能力。见习基地可为就业见习满三个月的见习人员发放薪酬工资,使其享受就业见习补贴。三是解决毕业生落户后顾之忧,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安居保障。[2]可以根据学历划分不同的补贴标准,根据城市最低工资标准和城市消费水平确定高校毕业生每个月可领取的住房租赁补贴,有购房计划的可领取对应的购房补贴。这样的举措可以大大减轻高校毕业生的生活压力,使其增强留省就业生活的决心。

2.提高毕业生的薪酬福利待遇

薪酬福利包括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障两方面, 是大学生满足生存和发展需要的重要因素,是毕业生自身能力和价值的反映。吉林省现阶段面临物价水平高速增长、工资薪金低速增长、个人可支配收入降低、消费支出相对上升的困境,因此应当提升毕业生的薪酬福利,实现薪酬福利与消费水平同比增减。这是个人需求满足的重要条件,也是高校毕业生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前提。薪酬福利的公平合理程度,可以体现大学生就业权益的实现程度。

(三)提供匹配就业岗位,优化精准就业服务

1.促进政校企多方联动

学校层面,要充分发挥就业主阵地的作用,积极对接省内企事业用人单位的需求,加大就业政策宣传力度,加强就业观念引导工作,传递就业岗位信息,为高校毕业生留省就业开辟畅通道路;企业层面,应多样化、持续化、稳定化地为毕业生提供技能培训和就业岗位,主动与各高校开展校企合作,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政府层面,围绕促进高校毕业生留省就业目标,相关部门可采取省市联动等系列创新举措,为就业推进工作做好服务保障。多平台共享、多领域发展、多圈层共进、多渠道就业,实现人才优势与岗位需求的有效对接和匹配,从而提高毕业生留省就业达成度,进一步提高高校师生对吉林省优势特色、留人政策、发展潜力的认可度[3]。

2.鼓励毕业生自主实践

一是降低创业门槛和成本,提高扶持创业的补贴标准,扩大扶持创业对象的范围。提升公共创业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快投资开发大学生孵化基地等创业载体,搭建宣传推广平台,帮助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并免费提供创业孵化服务,有条件的地方可针对高校毕业生到孵化基地创业给予租金补贴。二是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见习机会,使其增加工作经验,提升就业能力。通过见习,高校毕业生可以提升参与社会实践的兴趣,摸清岗位需要,更精准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针对高校毕业生理论学习较扎实、工作经验较欠缺的特点,可以通过开展就业指导直播课、公开课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增加岗位技能培训、新职业培训、专项能力培训,提升职业发展能力,增强职场适应力。

(四)发展宜居城市,提升吉林省生活幸福指数

政府部门要做好城市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环境亲和力。从简化就业手续、优化补贴申报等方面提高办理效率,全面提升服务供给水平,极大地提高毕业生留省就业的幸福感。同时要着力提高留省就业人员的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找准痛点“对症下药”,切实满足他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为他们更好地留在家乡、服务家乡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为了促进吉林省高校毕业生留省就业,政府部门要出台相关政策,搭建服务平台,打破信息壁垒,实现人岗信息互通互融;高校要提升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水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毕业生要积极转变就业观念,多到基层、欠发达地区就业。多方联动、多措并举,有助于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有助于实现区域间经济的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吉林省毕业生岗位
吉林省“十四五”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学之歌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吉林省完成1.4万公里农村公路“畅返不畅”整治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吉林省再生资源市场大有前途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