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分析

2022-03-07 08:16肖滋斌
学周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融合分析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肖滋斌

摘 要:在小学教育时期,数学是一门占比极大的基础课程。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帮助学生自主完成数学学习目标。文章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策略进行分析探究,希望可以为相关教师提供有力的参考,从而打造智慧型数学课堂,优化单一的数学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能动性,助推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信息技术;融合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09-014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09.065

新课改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出新的要求,构建数学课程与信息元素充分融合的教学方案,是极其重要的教育发展方向。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完善设计信息化教学手段,增强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和创新性,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大幅度强化整体教学效果。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价值

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相融合,无论是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还是数学教育改革来说,都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和价值。首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往教师在实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通常采用的都是口头讲解加板书的教学形式,缺乏趣味元素,不但使数学课堂丧失生机和活力,也很难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积极性。而融入信息技术就可以妥善解决这个问题。信息化教学手段最大的优势就是具有趣味性和创新性,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增加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全面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从而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其次,降低了學生的数学学习难度。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对于数学知识体系和学习理解能力还不够完善的小学生来说,消化理解起来非常困难,久而久之,学生很容易对数学课程产生抵触情绪。信息化教学手段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以更加直观的形象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降低学生数学学习的难度,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从而提升整体教学效率。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路径

(一)采用微课导入,优化数学课堂导入形式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教学环节,教师应用的课堂导入方法只有具有科学性和创新性,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整节课的教学效果。然而从以往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况来看,大多数教师都忽略了课堂导入环节的重要性。他们通常直接向学生讲授新知识,而没有进行有效的导入和必要的铺垫,在这种条件下,学生的思维活性很难被唤醒,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也难以得到保障。微课是信息技术的主要应用形式之一,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形式新颖、内容丰富,非常适用于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环节。基于此,教师在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信息元素融合期间,需要以课程导入为核心,完善设计教学方案,将微课形式融入其中。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优化数学课堂导入形式,落实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中的初步应用,也能以趣味化导入形式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调动学生对新课程知识的探索动机,促使学生快速进入深度学习状态,达成理想的数学课堂教学目标。除此之外,教师在采用微课导入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两点:第一,微课内容必须紧扣数学课程主题,这样既可以确保导入环节的针对性和指向性,也能助力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从而彰显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实效性;第二,微课的时长设置在5分钟左右为宜,既避免过多的多媒体演示分散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也能实现科学的课堂教学时间管理,从而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1]。

(二)创设多媒体情境,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一种内在的学习动机和积极的情感态度,学生只有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自主参与到数学课堂学习中,进而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这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以及综合素质的形成和发展都大有裨益。但是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实情况而言,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单方面地向学生输出知识,鲜少关注学生的生成状态以及学习兴趣是否被激发,采用的教学手段也缺乏趣味性和创新性,无法唤醒学生的多种感官和思维系统,降低了数学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从而阻碍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创设多媒体情境是信息技术最常见的教学应用形式之一,多媒体情境不仅声色俱佳,而且生动形象,可以使枯燥、抽象的数学概念知识变得灵动而富有趣味,这样不但会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接受程度,而且可以充分体现数学教学的趣味性特点,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与此同时,数学教师在设计教案的过程中,也可以将教学内容与多媒体情境教学模式充分结合,这样不仅可以进一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也可以充分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参与度,从而保障学生的学习质量以及数学课堂教学目标顺利实现[2]。

(三)开发互联网资源,丰富小学数学教学内容

小学生接受系统化数学教育的时间还比较短,对于陌生而抽象的数学理论知识学习兴趣普遍较低,教师必须致力于多元化教学内容的运用,帮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多样性特点,从而促进发展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意识,丰富整体教学模式。然而根据当前阶段小学数学教学情况来分析,大多数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设计都欠缺多样性,他们普遍局限在数学教材之内,鲜少引入拓展性教学资源,不仅导致数学课堂教学取向片面化,也无法达到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根本目标,影响了学生综合素养发展效果。信息技术除了拥有强大的教学功能外,其附带的优渥互联网资源也是全面提升数学教学效率的重要保证,数学教师只有全面开发和落实新颖完善的教育方案,才能成功打造多元化的数学教学模式。因此,数学教师在设计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相结合的教案时,应当着眼于教学内容的优化以及信息技术的资源优势,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大力开发互联网教育资源,以多样化的媒体形式呈现数学知识,以拓展性资源为数学课堂注入更多活力元素,这样,一方面可以丰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也能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培植学生的拓展性学习思维,从而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高效融合。

(四)加强直观演示,降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难度

上面我们谈到,数学概念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对于认知能力以及数学基础还不完善的小学生来说,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理解困难,这是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面临的主要阻碍。信息化教学手段最卓越的优势,就是可以提升数学教学的直观性,帮助学生突破传统学习模式中阻碍思维能力发展的问题,进一步探究其中的理论知识元素,从而全面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综合考虑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以及数学知识特性,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直观教学演示,降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难度,增强教学效果,同时全面实现对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从而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常态化融合。

(五)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构建数学思维导图

数学知识模型具有较强的逻辑性,非常考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思辨能力。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師通常将一课的知识点全部罗列在黑板上,这种教学模式不但欠缺科学性和条理性,也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理解压力,进而影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思维导图是一种创新型数学教学模式,不仅符合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还能消除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弊端。基于此,教师在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利用信息技术的知识梳理功能,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为学生构建数学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学习效率,同时也可以促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逻辑关系,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强化学生创新意识和思辨能力,彰显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价值[3]。

(六)设计信息化作业,强化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课后作业的设计是全面提升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关键环节,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技能需要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内化运用,才能使数学知识基础得到巩固。以往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作业形式比较单一,作业内容比较固化,这是影响学生作业完成积极性的重要阻碍,造成很多学生对数学作业产生厌烦情绪,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内化吸收。针对这种不良局面,教师可以延展数学作业设计思路,积极为学生设计信息化随堂作业,这样一方面可以强化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完善学生的信息素养,另一方面也能给学生带来全新的作业体验,实现有效的复习巩固目标,帮助学生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效果。

综上所述,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相融合,不但可以构建创新型数学教学模式,而且能够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促进数学教学效果的提升。对此,数学教师在具体教学方案设计过程中应该积极开发利用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教育资源,转变单一化的数学教学方式,丰富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点燃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知识吸纳效率,最终实现数学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

参考文献:

[1]   徐孟宇.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1(63):75.

[2]   庄冰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整合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62):88.

[3]   覃耐敦.浅析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8):21.

猜你喜欢
融合分析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机械电子工程与人工智能相关性分析及安全生产应用
初中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融合的探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探讨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可行性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