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麦润目组方对睑板腺功能障碍相关干眼的临床研究

2022-03-07 09:12赵永旺刘峥嵘符超君郑新宝陈佳玉夏静杨爱萍秦裕辉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2年1期
关键词:板腺干眼中药

赵永旺,刘峥嵘,符超君,郑新宝,陈佳玉,夏静,杨爱萍,秦裕辉

睑板腺功能障碍(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MGD)是指睑板腺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以睑板腺导管阻塞或睑板腺分泌物异常为特征,是蒸发过强型干眼的主要原因[1]。MGD 可引起泪膜不稳定,泪膜功能障碍,导致眼红、异物感、灼烧感、干涩感、视物疲劳、视力波动等症状,严重时还可引起结膜、角膜病变[2]。临床上关于MGD 相关干眼的报道较多[3-5],但由于分类不同、评判指标各异、疗程长短有别,导致疗效差异较大。中医学对该类疾病也有不少研究,由于该病病因复杂、病情轻重程度不一、中医辨证分型也欠规范以及评价指标不一致等因素,导致临床疗效也大不同[6-9]。本团队自拟“参麦润目组方”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对“气阴不足,风热上扰型”干眼患者进行9 个月的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纳入2015 年6 月—2018 年5 月间在湖南省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门诊确诊为MGD 相关干眼的100 例患者(100 只眼),年龄20~60 岁,平均年龄(46.23±10.01)岁,随机分成中药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中药组男性28 例(28 只眼),女性22 例(22 只眼),平均年龄为(46.12±9.81)岁,平均病程为(8.39±1.81)月;对照组男性29 例(29 只眼),女性21 例(21 只眼),平均年龄为(45.79±8.95)岁,平均病程为(8.25±1.76)月。以病情较严重一只眼为观察对象。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及随访过程中,中药组有5 个病例脱落(10%),对照组有7 个病例脱落(14%),2 组脱落率在10%~15%之间,脱落病例及时进行补充。本课题已通过湖南省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号:2021SQ029)。

1.2 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同时符合MGD、干眼诊断标准)[10-12](1)眼部主观症状:眼红、干涩感、异物感、灼烧感、流泪、视物疲劳等主观症状中1 项或多项均可;(2)泪膜不稳定: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10 s;(3)泪液分泌减少: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I test,SIT)5 min<10 mm;(4)睑板腺腺缺如;(5)睑缘及睑板腺开口异常;(6)睑板腺分泌数量和质量改变。

气阴不足,风热上扰证诊断标准[13-14]:主要表现为目珠干燥乏泽,干涩磨痛,口干鼻燥,大便干,舌红少津,脉细数。

纳入标准:(1)同时符合MGD、干眼诊断标准;(2)年龄20~60 岁,性别不限;(3)患者知情同意,自愿受试;(4)观察期内未接受其他治疗者。

排除标准:(1)符合MGD 诊断,但没有干眼症状,或者有眼干症状,不符合MGD 诊断;(2)年龄小于20 岁,或大于60 岁;(3)严重屈光不正(高度近视、高度远视,散光超过1.00 D);(4)伴有弱视、斜视或有屈光间质疾病者;(5)睑内、外翻等眼表或附属器疾病;(6)近半年内有眼部感染、过敏性疾病或长期使用滴眼液;(7)糖尿病、高血压病、严重肝肾功能损害或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精神疾病患者;(8)长期配戴角膜接触镜,或既往有眼外伤、眼部手术史;(9)睑部皮肤深黑或皮肤破损等,有OPT 强脉冲光疗禁忌症患者;(10)排除失访及随访不及时病例。

1.3 治疗方法

中药组:口服“参麦润目组方”(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药房煎煮),药物由太子参15 g、麦门冬10 g、五味子6 g、密蒙花10 g、防风10 g、黄芩10 g、甘草3 g 组成,取浓煎剂200 ml,早晚饭后1 h 温服,每日1 剂,剩下药渣加水400 ml,再次加热熏眼约30 min,每日2 次,连续20 d,休息10 d 后继续治疗,共3 个疗程,随访6 个月。

对照组:口服ω-3 脂肪酸2 g(上海展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142316),每日3 次,连续3 个月。OPT 强脉冲(美国科医人激光公司,M22/王者之EYE)光疗由本院具有经验丰富的医生专门操作,根据皮肤类型选择不同波长的脉冲光(500~1200 nm)治疗,每次治疗约10 min,间隔20~30 d,连续3 次。随访6 个月。

所有患者的病史采集、裂隙灯检查、睑板腺相关功能检查、视觉质量分析等一系列检查均由同一批医技人员、同一批仪器设备完成,OPT 强脉冲光疗也是由同一位医师完成。2 组治疗前均先常规清洗眼周皮肤及睑缘,治疗后均滴维生素A 棕榈酸酯眼用凝胶(沈阳兴齐眼药股份有限公司,210601),每日4 次,连续3 个月。

1.4 观察指标

1.4.1 眼部症状积分 以常见症状眼干涩、视物疲劳、白睛红赤为主要计分项目。眼红、干涩感、异物感、灼烧感、流泪、视物疲劳等,均以问卷调查方式进行,依据主观症状轻重程度计分。无症状为0 分,偶有症状为1 分,症状经常出现为2 分,症状持续不能缓解为3 分。

1.4.2 干眼相关指标(1)BUT:滴2%荧光素于眼下穹窿部,轻轻闭眼使其弥散分布,在裂隙灯钴蓝光下检查,观察3 次,取平均值。BUT>10 s 正常。(2)泪河高度(tear meniscus height,TMH):0.2 mm 为临界值,大于0.2 mm 分泌正常,小于0.2 mm 为泪液分泌不正常;(3)角膜荧光染色(cornea fluorescein staining,FL):FL 评分采用12 分法,将角膜分成四个象限,每个象限为0~3 分,无染色为0 分,1~30 个点状着色为1 分,>30 个点状着色但着色未融合为2 分,出现角膜点状着色融合、丝状物及溃疡等为3分;(4)睑板腺评分(meibomian gland scores,MGS)标准[15]:0 分(未见腺体萎缩),1 分(腺体萎缩占总体的1/3),2 分(腺体萎缩占整体的1/3 到2/3),3 分(腺体萎缩占整体的2/3 以上),上下睑板腺均需分析,最高分数为6 分;(5)MGD:程度与分级[10](表1、2)。

表1 MGD 分度

表2 MGD 分级

上述指标均于治疗结束及随访6 个月进行观察记录。

1.5 疗效判定标准

疾病疗效标准:参照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4]结合临床实际制定:(1)治愈:主观症状消失,BUT>10 s,TMH>0.2 mm,FL 评定为0 分,MGS为0 分;(2)显效:主观症状明显改善1 分,TBUT:7~9 s,TMH>0.2 mm,FL 评定为1 分,MGS 为1 分;(3)有效:主观症状改善2 分,TBUT:6~7 s,TMH<0.2 mm,FL 评定为2 分,MGS 为2 分,(4)无效:主观症状无改善3 分,TBUT≤5 s,TMH<0.2 mm,FL评定为3 分,MGS 为3 分。

症状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根据尼莫地平法计算[16]:疗效指数(%)=(治疗前症状积分-治疗后症状积分)/治疗前症状积分×100%。疗效指数≥90%为治愈,90%>疗效≥60%为显效,60%>疗效指数≥30%为有效,疗效指数<30%为无效。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有效率比较

中药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00%,中药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14,P=0.005)(表3)。

表3 2 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例(%),n=50]

2.2 2 组主观症状积分情况

治疗3 个月后。中药组和对照组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中药组=25.375,t对照组=17.296,均P=0.000)。2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479,P=0.000)(表4)。

随访6 个月,中药组和对照组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中药组=25.364,t对照组=19.975,均P=0.000)。2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197,P=0.000)(表4)。

表4 2 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n=50,分)

表4 2 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n=50,分)

注:*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3 2 组干眼相关指标比较

BUT:2 组治疗前BUT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中药组BUT 高于对照组,t=7.638,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比较,中药组和对照组BUT 均升高(t中药组=-33.657,t对照组=-28.721,均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3)。

TMH:2 组治疗前TMH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中药组TMH 高于对照组,t=34.868,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比较,中药组和对照组TMH 均提高(t中药组=-124.908,t对照组=-47.610,均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5)。

FL:2 组治疗前FL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中药组FL 低于对照组,t=-36.722,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比较,中药组和对照组FL 均降低(t中药组=128.250,t对照组=42.959,均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3)。

MGS:2 组治疗前MGS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中药组MGS 低于对照组(t=-40.009,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比较,中药组和对照组MGS 均降低(t中药组=58.116,t对照组=33.557,均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5)。

表5 2 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比较(,n=50)

表5 2 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比较(,n=50)

注:*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BUT 泪膜破裂时间;TMH 泪河高度;FL 角膜荧光染色;MGS 睑板腺评分

2.4 MGD 程度与分级情况

MGD 程度:2 组治疗前MGD 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中药组MGD 程度较对照组轻(χ2=5.005,P=0.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比较,中药组和对照组MGD程度均改善(χ2中药组=62.105,χ2对照组=36.671,均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6)。

MGD 分级:2 组治疗前MGD 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中药组MGD 分级较对照组低(χ2=11.314,P=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比较,中药组和对照组MGD分级均降低(χ2中药组=85.209,χ2对照组=57.122,均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6)。

表6 2 组MGD 程度与分级比较(例,n=50)

2.5 安全性及脱落病例

2 组患者治疗及随访期间,均未出现明显肝、肾功能损害现象,中药组有1 例患者在服用中药过程中出现胃部不适、呕吐现象,经详细追问病史后,该患者正处于“感冒”期间,嘱其暂停口服中药,“感冒”好转后继续服用,未出现不适现象。对照组2 例患者在进行OPT 强脉冲光疗后眼睑皮肤出现2 个小水疱,局部用药2 d 后恢复,推测该2 例患者皮肤颜色偏黑,选择强脉冲光能量偏高所致,其他患者均无明显不良事件发生。

3 讨论

MGD 相关干眼是指同时符合MGD 与干眼的诊断,主要是由于睑板腺功能障碍所导致的睑酯改变,进而影响到泪膜脂质层,所引起泪液蒸发过强型干眼[17]。该类患者往往同时伴有睑缘炎或与睑缘炎相关结、角膜病变,一旦病情失治、误治后,疾病将进一步加重,破坏睑缘结构,如睑板腺开口、皮肤粘膜交界处等发生异常等情况,导致患者泪液分布异常,泪液动力学发生改变,继发水液缺乏型干眼,病情进一步进展,还可以导致混合型干眼,严重时还可以导致失明。MGD 相关干眼在日常生活与临床工作中无处不在。最近一项研究显示,全球干眼症、睑缘炎患者已超过30%,其中有半数以上是与MDG、睑缘炎相关[18-20]。对于这类疾病的治疗,现代医学以局部治疗为主,包括物理治疗、抗炎、人工泪液和手术治疗等,均能够取得很好的短期疗效,复发率高也是本病的特点。对于严重病例可配合全身用药,长期治疗。

中医学将MGD 相关干眼归属于“白涩病”等范畴[21],病位主要在肝、肺、脾,病性则有虚、有实,或虚实夹杂为主,最常见证型为肺经风热、肺脾湿热、气阴两虚、阴虚火旺等。而脾气亏虚、阴津不足可能是该病最主要的病机,治疗原则应以健脾益气、养阴生津为主[9]。基于这些理论,课题组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经过大量临床病例观察,发现自拟“参麦润目组方”对MGD相关干眼中气阴不足,风热上扰型干眼患者疗效显著。参麦润目组方中太子参益气健脾、生津润肺为君药,麦门冬、五味子养阴润肺、益胃生津为臣药,密蒙花清肝祛风、防风祛风胜湿、黄芩清热燥湿,3 味中药养肝清热、祛风胜湿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共凑为健脾益气、祛风清热之功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2 组患者的眼部主观症状、BUT、TMH、FL、MGS、以及MGD 程度与分级等症状与体征治疗后均得到明显改善,中药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充分体现“参麦润目组方”对MGD 相关干眼的临床疗效。而相对于现代医学,该疗法不仅可以改善部分患者全身不适症状,而且还具有治疗费用低、操作简单易行的优势。

虽然经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并进行了较严格的临床对照研究,均提示“参麦润目组方”对MGD 相关干眼良好的临床疗效,但是,经过课题组较严格的随机对照观察,有完整资料的只有100 例患者,未进行临床多中心观察、大样本研究,是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期待下一步进行多中心、大样本临床观察。

猜你喜欢
板腺干眼中药
精准化治疗联合功能性湿房对白内障术后干眼的临床研究
为什么眼睛总是又干又痒
活体共聚焦显微镜下复发与初发睑板腺囊肿患者睑板腺形态分析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睑板腺萎缩是怎么回事
眼睛干痒可能是患了干眼症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还在熬夜刷手机? 小心这种病找上门
微视频在睑板腺按摩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