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巾帼,排雷英雄

2022-03-08 01:31杰西·威廉姆斯
海外文摘 2022年3期
关键词:爆炸物摩苏尔黎巴嫩

杰西·威廉姆斯

参与排雷作业的黎巴嫩女性

哈娜·基达年幼时曾梦到自己回到了亲戚们生活的伊拉克北部辛贾尔的土地上。在叙利亚出生的她并不会说辛贾尔话。“我时常都会在脑海里想象自己的家乡是怎样的,在梦中那是一块美丽而和平的土地。”基达说。

如今,基达如愿了。在辛贾尔山脉附近的一个村子里,她与丈夫和三个孩子生活在一起。作为雅兹迪人,基达相信辛贾尔山就是诺亚方舟最后停留的地方,而充满岩石的山顶,就是昔日人们躲避迫害的圣域。

2014年8月,辛贾尔山挽救了包括基达在内的4万名从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手下逃亡出来的百姓。这些百姓被恐怖分子追着从各村逃往辛贾尔山,在山里度过了数月甚至数年的避难生活。据联合国公布的数据称,有5000名雅兹迪人被IS残杀,7000名妇女和少女被掳,沦为恐怖分子的性奴隶。

28岁的基达回忆起被IS成员包围的日子说:“我的内心充满不安,担心所有人都会被杀。”幸运的是,她后来逃到了库尔德,在一个村落的难民营里生活下来,直到这个村落被解放。2016年5月,基达一家人回到辛贾尔。数月后,她志愿报名参加了在冲突地区负责排雷活动的慈善组织“矿山咨询集团”(MAG),成了一名排雷队员。

在辛贾尔山脚下的雅兹迪社区中心地带,仍有IS留下的痕迹。除了迫击炮、弹头和手榴弹等哑弹外,到处都是IS故意放置的炸弹,它们被隐藏在锅具、手机和儿童玩具等各种物品中。排雷小组的任务就是对地面和住宅进行缜密搜查,找出杀人无数的简易爆炸装置。

2020年12月上旬,四名儿童在离辛贾尔只有十分钟路程的邻村玩耍时,不小心踩到了爆炸物,导致两名儿童死亡,两名受重伤。为减少无辜伤亡,基达和许多辛贾尔妇女一样毅然加入了排雷队伍。她说:“我的工作就是向IS传递‘我们很坚强,绝不会认输’的信念。”

在辛賈尔附近寻找爆炸物的哈娜·基达

排雷作业往往被视为“男人的工作”,因为这是一项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体力的危险且繁重的工作。但是,这种看法正在逐渐转变。基达现在带领着一个由14名男女队员组成的排雷小组。凌晨5点,队员们到达MAG据点接受指令,之后驱车前往埋有爆炸物的村落。下午2点左右,排雷作业正式开始。尽管在排雷现场迈出的每一步都伴随着危险,但为了重见儿时梦中和平宁静以及没有地雷的辛贾尔,基达带领着排雷队员们坚定地迈出了一步又一步。

作为排雷小组的女性队长,基达在被问及此前是否遭到过男性队员的排斥时说:“我们得到了丈夫、家人、亲戚以及排雷地区村民的支援。”一名来自邻村的22岁排雷队员霍利凡·克罗也有同样的感受。她说:“在我们村里男女平等。因此,我成为排雷队员没有遇到任何阻碍,而且大家都为我感到骄傲。”虽然克罗的家人已逃往德国,但她还是希望留在村里,为家乡复兴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这里如果没有爆炸物,不那么危险,我想我的家人仍会住在这里。”克罗说。在她身后的墙壁上,贴着一张伊拉克地图,上面用红点标示着爆炸物残留地区。

2016年,MAG作为排雷组织首次采用伊拉克女性进行排雷作业。目前,MAG已经有包括基达在内的24名女排雷队员。最近,MAG还准备在摩苏尔地区继续扩充女排雷队员的队伍。

2020年1月初,一名24岁的女排雷队员在伊拉克西北泰勒阿费尔镇某军需仓库附近被炸身亡,这让人意识到排雷队员们每次作业都在面临生命危险。但女排雷队员们并未退缩,而是更加积极地参与排雷工作,目的是为了避免更多人受到爆炸物的伤害。

在伊拉克境内约18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都埋有爆炸物,这是上世纪80年代两伊战争和海湾战争、2003年美国主导的伊拉克战争,以及2014年IS占领伊拉克等数十年地区冲突的结果。尽管伊拉克政府的目标是在2028年前彻底清除境内爆炸物,但进展却不乐观。据称,排雷队员每年只能彻底解除15平方公里范围内的爆炸物,处理6750颗地雷。但由于新冠疫情影响,去年MAG只处理了1200颗。

从辛贾尔附近排雷区收队回家的排雷队员们

在黎巴嫩和以色列边境“蓝线”区域排雷的黎巴嫩女性

在黎巴嫩和以色列边境上,有一条长约121公里、被称为“蓝线”的停战线,目前由联合国维和部队监管。在这条停战线上,沿途都设有“注意脚下”的警示牌,同时还增加了许多画有骷髅标志的红色三角形标识。

MAG活动的黎巴嫩南部地区以土地肥沃著称,那里有许多橄榄园和苹果园。上世纪80年代,以色列占领了这一区域,并在此埋设了约40万颗地雷。2006年,两国关系日益紧张,黎巴嫩遭到以色列进攻,局势进一步恶化。以色列在黎巴嫩投下的长达四米的集束炸弹约有四成未爆炸,像地雷一样残留在黎巴嫩国土上。如果黎巴嫩民众不小心踩中埋于地下的哑弹,就会被炸身亡,而且这种状况或许会持续数十年。据MAG称,2006年以后,黎巴嫩因地雷和哑弹死亡的人数已达70人,受伤人数为470人。

MAG在黎巴嫩的排雷小组工作繁忙,队员中黎巴嫩女性居多,约有30人。31岁的哈拉·纳姆来自邻近MAG据点的纳巴蒂耶省郊区,她每天下午都要在37℃的高温下进行排雷作业,直到第二天天明。在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里,她都要身着厚重的防护服,就像在烤箱里一样难受。有一个五岁儿子的纳姆说:“我做这项工作是因为我很担心儿子在外面玩耍时,会不小心踩到地雷而受伤甚至死亡。但我也有家人,所以在外排雷时,我会首先考虑自身安全。”

有一次,排雷小组在附近一个村落作业时发现,有些地雷被隐藏在草丛里,有些则裸露于地面。她们三次共引爆了11颗地雷,爆破声响彻村落周边。她们认为,倘若能彻底排除埋于村落周边的地雷,村民们就可以早日在那里种庄稼和放牧,进而提高收入。2020年,MAG在黎巴嫩共排除1.5万颗地雷。

40岁的黎巴嫩女性莫菲塔·马苏布,在MAG担任叙利亚东北部边境的现场监督。她曾是一名自由摄影师,2016年在接受了为期25天的培训后,成了一名排雷队员。2019年,马苏布晋升为现场监督,目前带领一个12人的排雷小组。她说:“必须事先采取保证排雷队员安全的措施,这责任重大。”尽管女性从事排雷工作被一些人否定,但马苏布表示,自己的女队员甚至比一些男队员更出色。

盡管女性从事排雷工作被一些人否定,但马苏布表示,自己的女队员甚至比一些男队员更出色。

30岁的谢哈得·阿洛拜德在伊拉克摩苏尔担任联合国地雷行动处的涉外协调员,负责与当地人进行对话,搜集哑弹情报和安排排雷小组作业。

2014年IS入侵摩苏尔时,阿洛拜德还在摩苏尔大学读书。IS占领摩苏尔期间,父亲担心她和三个妹妹的安全,禁止她们出门。回顾当时的情景,阿洛拜德说:“我们被‘软禁’在家中两年多,那段日子真是太难受了。”2016年,父亲因心脏病发作去世,这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沉重打击。“父亲去世后,我们姐妹觉得没有什么可失去的了,连死也不怕。”阿洛拜德说。

一名黎巴嫩女性带着孩子从埋有爆炸物的区域走过。

2017年1月,阿洛拜德居住的地区被伊拉克军解放。“当时为了养家,我觉得自己必须找份工作。”阿洛拜德说。同年4月,她开始在从事排雷业务的私营公司担任翻译,随后成了联合国地雷行动处的一名涉外协调员。她说:“在摩苏尔的工作组中只有自己一人是女性,大部分都是大将或中尉等军衔很高的男性退役军人。在他们眼中,我只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女子。”因此,从刚入职到被同事们接纳,阿洛拜德花了许多时间。最初,母亲也屡次劝她辞掉这项工作,但最终还是有条件地同意了。阿洛拜德回忆道:“母亲对我说,不能跟亲戚和邻居讲自己从事什么职业,对任何人也不能说,只能说自己是在大学工作。但后来,当母亲看到为他人和地区作贡献而充满自信的我,她也开始为我感到自豪。”阿洛拜德说。

[编译自雅虎日本网站]

编辑:侯寅

猜你喜欢
爆炸物摩苏尔黎巴嫩
“0元”
黎巴嫩为大爆炸哀悼三天
西班牙通过WI-FI查爆炸物
伊拉克 复课
激战正酣
美国海军第5爆炸物处置部队
希拉里突访黎巴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