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2022-03-09 13:28兰启香张莉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4期
关键词:摘除术出血量腰椎间盘

兰启香 张莉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过程中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作用。方法:本次实验跨越2020年5月至2021年12月这一时间段,研究人员对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研究。研究人员按照双盲对照原则对本次实验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对照组所选45例患者实施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实验组所选45例患者实施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记录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平均出院时间、并发症出现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在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平均出院时间方面的数据比较分析,均有着较大的差距,(p<0.05);对照组所选45例患者中共计5人出现并发症,占比为11.11%,实验组所选45例患者中出现并发症的人数共计1人,占组内所选患者人数的比例为2.22%,分析比较组间并发症出现概率相关数据,差异较大,(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过程中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有着不俗的表现。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

【中图分类号】R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04--01

前言:目前,临床上多是通过保守治疗或是手术治疗的方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以期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针对这种情况,有关人员应注意研究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过程中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作用,并比较其与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之间的表现,以此为依据帮助医护人员进一步优化调整后续治疗方案。详细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将2020年5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本院就诊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本次实验研究对象均经过影像学检查及临床症状诊断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本院伦理委员会充分知晓本次实验的内容及可能导致的后果,并许可研究人员继续开展本次实验。研究人员在确定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时应向患者及其亲属详细讲解本次实验的目标、流程及潜在风险,并在征得患者及其亲属同意后开展本次实验。本次实验中死亡或是中途退出的患者的数据应排除在实验结果之外。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基础信息可以用于比較,组间数据比较分析不存在突出的差距,(p>0.05)[1]。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基础信息见表1。

1.2方法

在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中,医护人员应要求患者保持侧卧位,并实施全身麻醉,切口位置为腰椎后正中方向,将病变椎关节暴露出来,借助枪钳做出骨窗,大小为1厘米,通过剥离子分离和切除黄韧带,在显微镜的帮助下对神经根进行牵拉,借助尖刀片处理后纵韧带,将暴露的髓核切除。在切除后,应注意松解神经根,冲洗手术腔,做好止血处理,完成引流管放置工作,对切口进行缝合处理。引流管拔除时间为术后24小时。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中,医护人员应要求患者保持侧卧位,实施局部麻醉,利用C型臂机及椎间孔镜开展工作,规范完成穿刺工作,之后将导丝置入,切口大小为1厘米,逐级置入导棒及扩张导管,对椎管及椎间孔间的距离进行扩张处理,将套管(7.5毫米)置入。医护人员应通过透视明确管道位置,将内窥镜放置其中,切除髓核,将神经根、后纵韧带及黄韧带暴露出来,残余髓核消融工作借助双极射频技术完成。医护人员应注意观察神经根是否在呼吸的影响下搏动,之后松解神经根,并对其周边组织进行清理,完成切口缝合工作。两组患者护理水平一致,均在术后接受抗生素治疗。

1.3判断标准

记录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平均出院时间、并发症出现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

1.4统计学处理

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平均出院时间、并发症出现情况方面的数据均依靠计算机软件SPSS23.0分析处理,并发症出现概率通过百分比加以指代,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平均出院时间借助标准差(±)进行指代,对应数据的检验使用X2及t来完成。组间数据比较有着较大的差距,则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2]。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平均出院时间

对照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平均出院时间分别为(3.8±0.7)厘米、(40.6±3.8)毫升及(12.4±3.4)天,实验组患者对应数据分别为(0.8±0.4)厘米、(11.3±3.3)毫升及(4.6±1.1)天,分析比较相关数据,均有着较大的差距,(p<0.05)。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出现情况

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出现概率相关数据比较分析,差异较大,(p<0.05)。详细情况见表2。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发于20岁至55岁男性,患者在患病后会表现出坐骨神经痛、腰痛等症状,正常工作及生活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共计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参与2020年5月至2021年12月期间的实验,目的是研究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过程中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作用。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在本次实验中分别接受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分析本次实验可以得出,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平均出院时间、并发症出现概率方面数据比较分析,均有着较大的差距,(p<0.05)。实验结果显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过程中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有着不俗的表现,其应用价值远高于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

本次实验表明,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在改善手术指标、加快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进程、防范椎管内粘连等并发症出现方面成绩较为显著。

参考文献:

[1]王向前,夏红涛,李军. 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对单节段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J].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1):3915-3916.

[2]刘建新,裘荣火,王正.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L4/5及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20,32(08):1557-1560.

猜你喜欢
摘除术出血量腰椎间盘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应用于声带息肉摘除术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MRI和CT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高龄患者白内障摘除术的安全性及手术疗效分析
腰椎间盘的“害怕清单”
支撑喉内镜下与传统纤维喉内镜声带息肉摘除术的临床疗效对比
两种手术方式对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后黄斑区厚度变化的OCT观察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氨甲环酸灌注关节腔以减少术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帽子莫乱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