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及MRI检查在椎体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作用

2022-03-09 20:45林良业陈嘉敏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4期

林良业 陈嘉敏

摘要:目的:探讨CT及MRI检查在椎体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特点与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椎体隐匿性骨折患者60例,回顾性分析CT及MRI表现。结果:33例(55%)行CT三维重建的患者均清楚显示骨折线,CT扫描发现椎体隐匿性骨折22例(22个锥体,66.67%),表现为椎体前缘和(或)侧缘骨皮质褶皱、断裂及错位,椎体前上缘见小骨折块影;行MRI检查24例(40.00%),MRI发现椎体隐匿性骨折24例(24个椎体,100%),矢状位及冠状位图像均显示异常,但未见明显形态改变,骨折在MRI下呈范围较大的地图样或网格状或非线性异常信号区时,T1WI表现为低信号,T2WI表现为高低混杂信号,骨边界模糊。同时行CT及MRI检查3例(5.00%)。结论:CT及MRI是诊断椎体隐匿性骨折的有效检查手段,易发现x线平片或临床体征、症状不能明确的骨折。但MRI检查的敏感和特异性均较CT高,对x线平片及CT检查未见异常的患者,可考虑行MRI检查。

关键词:锥体隐匿性骨折;CT;MRI;诊断作用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04--01

锥体隐匿性骨折主要由外伤导致,由于隐匿性骨折患者解剖结构具有复杂性且骨折轻微,故在常规X线片检查方式下,检查人员难以全面掌握患者病情,很容易延误治疗,影响患者预后[1]。基于此,近几年来,临床开始将CT和MRI广泛应用于椎体隐匿性骨折患者诊断工作中,但关于CT和MRI两项检查方式的价值和适用范围,临床尚存争议,因此,研究对两项检查方式应用于椎体隐匿性骨折患者中的诊断特征加以阐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椎体隐匿性骨折患者60例,男、女分别为40例和20例,最小18岁,最大80岁,平均(50.03±10.25)岁,滑倒摔伤、车祸受伤、重物砸伤和高处坠落患者例数分别为25例、15例、10例和10例。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皆知情同意研究;②所有患者皆接受手术治疗。

排除标准:①排除合并其他系统疾病患者;②排除语言和精神障碍患者。

1.2研究方法

CT检查具体操作为:应用16层螺旋CT扫描机,将电压、电流、扫描层厚、层间距、窗位、窗宽和螺距分别设置为120—140kv、280—330mA、1—5mm、5mm、40Hu、180Hu和1.375:1,然后将上述数据上传工作站,选择有效的重建方式,从多角度显示患者具体骨折部位的影像学图像,并将最终图像交给自身的放射科医生阅片[2]。

MRI检查具体操作为:应用1.0T全身MRI检查机,结合具体扫描部位选择相应线圈,行矢状位、冠状位和横断位扫描,科学设置相应参数[3]。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项检查方式具体表现和诊断特征。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6.0系统,计数资料以(n,%)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正态分布变量行t检验,否则秩和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3例(55%)行CT三维重建的患者均清楚显示骨折线,CT扫描发现椎体隐匿性骨折22例(22个锥体,66.67%),行MRI检查24例(40.00%),MRI发现椎体隐匿性骨折24例(24个椎体,100%),CT和MRI检查准确率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3讨论

近几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持续加深,且随着我国交通领域和建筑领域的高速发展,因外伤导致骨折患者的人数也逐年增加[4]。作为临床领域一项常见的骨折类型,椎体隐匿性骨折较为多见,其是指用常规X线检查难以发现或者难以及时发现,经过一段时间或者用其他影像学方法才能发现的骨折,一旦未在第一时间内给予锥体隐匿性骨折患者有效诊断,则可能延误治疗时间,影响治疗效果,给患者带来本可避免的、精神上和身体上的痛苦。因其所具有的隐匿性特征,仅应用X线平片对其进行检查,并不能明确患者病情[5]。基于此,本项研究提出给予椎体隐匿性骨折CT和MRI两项检查方式,观察具体表现。

本项研究结果显示,33例(55%)行CT三维重建的患者均清楚显示骨折线,CT扫描发现椎体隐匿性骨折22例(22个锥体,66.67%),表现为椎体前缘和(或)侧缘骨皮质褶皱、断裂及错位,椎体前上缘见小骨折块影;行MRI检查24例(40.00%),MRI发现椎体隐匿性骨折24例(24个椎体,100%),矢状位及冠状位图像均显示异常,但未见明显形态改变,骨折在MRI下呈范围较大的地图样或网格状或非线性异常信号区时,T1WI表现为低信号,T2WI表现为高低混杂信号,骨边界模糊。同时行CT及MRI检查3例(5.00%)。研究结果直接证实了CT和MRI在检查椎体隐匿性骨折中的价值。

综上所述,临床在对椎体隐匿性骨折患者进行诊断期间,可以应用CT及MRI两项检查方式,二者皆为理想的诊断选择,可以发现x线平片或临床体征、症状不能明确的骨折。但相比于CT检查方式而言,MRI检查的敏感和特异性均较高,因此,在后续阶段,临床对x线平片及CT检查未见异常的患者,可考慮行MRI检查。

参考文献:

[1]谭乐.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隐匿性骨折X线平片与MRI联合检查的诊断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1,5(14):15-16.

[2]王军. 多层螺旋CT定量评估椎体骨髓衰减值对隐匿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椎体的诊断价值[D].吉林大学,2021.

[3]龙钰函,邢金子,陶芳,耿文举,张泳华.骨质疏松致脊柱隐匿性骨折的MRI诊断价值分析[J].当代医学,2021,27(04):175-177.

[4]葛永丽,陈文,林焕西,谢强,周植森.MRI诊断骨质疏松致脊柱隐匿性骨折临床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9(21):70-71.

[5]曾学发.老年骨质疏松椎体隐匿性骨折X线片  CT及MRI检查的临床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23):3289-3290.DOI:10.19435/j.1672-1721.2018.23.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