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者血样病原体检测对感染性疾病血液传播的预防作用

2022-03-09 05:52何燕琴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4期

摘要:目的:探讨献血者血样病原体检测对感染性疾病血液传播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赣州市中心血站进行无偿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共320517例。留取献血者血液,分别进行献血者的谷丙转氨酶指标检测以及血液感染性疾病相关病原体的血清学及核酸检测。观察纳入研究样本中谷丙转氨酶、HBsAg、抗-HCV、抗-HIV1/2、HBV-DNA、HCV-RNA、HIV-RNA以及梅毒螺旋体的检出情况;对应用纳入研究的献血者血液制品的用血者进行随访,记录随访者血液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情况。结果:共检测320517例血液样本,全部血液中均未检测出HIV-RNA,抗HIV1/2抗体反应性330例(0.271%);梅毒螺旋体阳性681例(0.212%);ALT异常共1209例(0.377%),HBsAg阳性2248例(0.701%),HBV-DNA阳性868例(0.271%);抗-HCV抗体阳性643例(0.201%),HCV-RNA阳性仅3例(0.0009%);将上述检测筛查不合格的血液制品报废处理,合格血液制品用于临床供血,对应用纳入研究的献血者血液制品的用血者进行随访,结果显示,用血者在输注相关血液制品后,均未发生血液传播性病毒感染疾病发生。结论:应用核酸检测筛查能在早期极大提高临床用血的安全性,使得血液传播疾病风险很大程度降低,对于保障临床用血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病原体检测;感染性疾病;血液传播

【中图分类号】Q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04--01

前言

输注血液或者血液成分制品与血液感染传播的发生密切相关,经输血传播的传染病的发生是输血安全性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和健康的最主要原因[1]。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因输血安全引发的传染病屡见不鲜,付出惨痛代价,故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一直致力于对献血者做输血传播疾病标志物的筛查进行严格规范化流程和先进技术的探索,对于献血者的血液病原体筛查也是预防感染性疾病血液传播的重要手段,在保障用血安全和生命健康中发挥重要作用[2]。目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制订的“严格筛查血液”的血液安全战略,我国主要对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4类病原体进行常规筛查[3],从源头把关,对于献血者和成分献血者经过严格的临床检测和筛查极大提升血液安全。故本研究进一步探讨献血者血样病原体检测对感染性疾病血液传播的预防作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2016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于赣州市中心血站进行无偿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共320517例。记录纳入研究献血者一般资料,男性占比65.78%,女性占比34.22%;献血者年龄介于18-60周岁之间,其中56-60周岁占比2.99%,45-56周岁占比22.17%,35-45周岁占比22.96%,25-35周岁占比30.58%,18-25周岁占比21.3%;献血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納排标准:纳入标准:(1)献血者年龄介于18-60周岁;(2)符合国家《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4]相关标准;(3)签署无偿献血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既往有传染病病史;(2)存在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等;(3)存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1.3研究方法:(1)献血后同步留取献血者血液,留取三个真空采血管中,每管约5ml,第1管应用分离胶的无菌EDTA-K2促凝管,用于血清学检测;第2管应用存在分离胶的无菌、无DNA酶的EDTA-K2促凝管,进行核酸检测;第3管为EDTA-K2抗凝管,进行献血者的谷丙转氨酶指标及血型检测。留取标本后存放于2-8℃的冰箱中,核酸管在4小时内进行样本低温离心处理(1500g×20min),离心后继续2-8℃保存,72小时之内完成血清常规检测和NAT检测,不能完成检测标本在-20℃环境保存。血清学检测试剂分别采用英科新创和北京万泰的HBsAg、抗-HCV、抗-HIV1/2以及梅毒螺旋体(TP),分别进行初检和复检,对血清学检测合格的样本再使用罗氏核酸检测分析系统或浩源核酸检测系统进行核酸检测;检测方法根据仪器使用说明书进行。

1.4观察指标:(1)观察纳入研究样本中谷丙转氨酶、HBsAg、抗-HCV、抗-HIV1/2、HBV-DNA、HCV-RNA、HIV-RNA以及梅毒螺旋体的检出情况;(2)对应用纳入研究的献血者血液制品的用血者后续经输血传播疾病发生情况进行追踪。

1.5统计学方法:运用统计学软件(IBM SPSS26.0)对收集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使用χ2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分析;P<0.05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液样本相关传染病原体检测情况

本研究共检测320517例血液样本,见表1.

2.2用血者随访情况将上述血清学及核酸检测筛查不合格的血液制品报废处理,剩余合格血液制品用于临床供血,对用血者后续经输血传播疾病发生情况进行追踪均未发生血液传播性病毒感染疾病发生。

3讨论

常见的血液传播性病毒感染疾病有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极大危害人民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5],因此寻找积极有效的方法对血液及其制品进行严格的筛查,排除疾病经输血途径传播的风险,提高用血安全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对于献血者的检测和筛查手段以酶联免疫法(ELISA)为主[6],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极大降低血液传播性疾病发生风险,但是仍然存在一定局限性。近年来,核酸扩增技术(NAT)[7],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献血者标本筛查,NAT应用能缩短HIV、HBV、HCV病毒的检测窗口期[8],提高病毒检出率,使血液安全性显著提高。

本研究中,我们通过NAT核酸检测技术对320517例献血者血液样本进行筛查,能准确检测出样本中血液传播性病毒感染疾病相关病原体,表明筛查能成功阻止大量潜在的输血传播病毒感染,极大提高临床用血的安全性,使得血液传播疾病风险很大程度降低。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HIV、HBV、HCV核酸扩增检测技术(NAT)检测作为一种更为敏感的病毒筛查方法[9],已在许多发达国家的常规筛查中得到应用。我国部分采供血机构在2011年开始了NAT筛查,并在2015年实施核酸检测全覆盖。NAT检测应用的是分子诊断,针对病原体核酸进行提取、扩增和检测,并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对病毒核酸敏感,检出率高,有效缩短病毒检测“窗口期”,极大地规避因漏检造成的输血病毒感染。研究表明,应用NAT筛查手段能在早期有效开展血液检测,以有效排除疾病经输血途径传播的风险[10],进而有效降低相关医疗纠纷发生率。

综上所述,对于献血者的血液传播疾病相关筛查,应用核酸检测筛查能在早期极大提高临床用血的安全性,使得血液传播疾病风险很大程度降低,对于保障临床用血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亚男.血液核酸检测与酶联免疫法对提高血液安全的临床意义[J].饮食保健,2018,5(2):257-258.

[2]李红霞.病毒血清学检测与核酸检测在输血传染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J].甘肃医药,2019,38(10):2.

[3]陈晓丹.核酸检测与酶免检测平行筛查血液的效果评价[J].健康养生,2020,000(5):198-199.

[4]邱彤.核酸检测技术在基层血站血液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当代医学,27(16):2.

[5]王宇骁,王涛,王宇航.《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11)在日常工作中的心得体会[J].中国输血杂志,2012(1):1.

[6]姬晓川.核酸及血清学检测在乙肝病毒血液筛查中的价值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0,208(5):36-37.

[7]周陆.核酸检测技术在献血者血液筛查中的应用[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20,9(1):188-189.

[8]黄凤霞,李海燕,黄君华,等.血清学和核酸检测在无偿献血者乙肝筛查中的应用[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20,43(1):49-50+79.

[9]陈旭东.血清学检测与核酸检测在献血者血液筛查中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9,8(4):2.

[10]王翠杰.獻血者血液检测中运用核酸检测技术的价值[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15):1.

作者简介:何燕琴(1983-5)女,江西赣州人,汉族,本科,主管技师,科长,研究方向:输血检验、经血传播疾病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