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氨葡锌联合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2-03-09 05:52王丽月李静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4期

王丽月 李静

摘要:目的:探讨赖氨葡锌联合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小儿急性腹泻患儿8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两组均予蒙脱石散、补液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单独应用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治疗,观察组采用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及赖氨葡锌颗粒联合治疗,观察患儿治疗效果、恢复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症状发热、呕吐、腹痛、腹瀉缓解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事件。结论:赖氨葡锌联合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治疗小儿腹泻,临床效果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赖氨葡锌;酪酸梭菌;小儿急性腹泻;

【中图分类号】R4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04--01

小儿急性腹泻是一组由多种因素、多种病原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是造成儿童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近年来儿童急性腹泻的治疗除了强调有效的补液治疗,早期恢复进食,应用肠粘膜保护剂外,还提出新的观点包括补锌能减轻腹泻的严重程度和减少腹泻的发生率,益生菌能缩短腹泻病程[2-5]。本文主要探讨赖氨葡锌联合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小儿急性腹泻患儿8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0.5~3岁;腹泻频率4~8次/天;其中伴发呕吐15例,发热25例。对照组男28例,女15例;年龄0.5~3岁;腹泻频率4~9次/天;其中伴发呕吐13例,发热26例。对比两组患儿的基本资料及临床症状,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见表1。

纳入标准:符合小儿急性腹泻的诊断标准,即大便性状改变及大便次数增多,伴或不伴腹痛、呕吐、腹胀等症状,病程在2周以内[6];病史资料齐全。

排除标准:严重心、肾功能不全者患儿;对研究药物过敏的患儿。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补液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山东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20014;规格:500mg/袋),40℃以下温水冲服,500mg/次,2次/日。连续治疗7天。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赖氨葡锌颗粒(海南慧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3017,规格:125mg:35mg/袋)口服,温开水冲服,0.5-1岁1袋/次,1次/日;1-3岁1袋/次,2次/日;连续治疗7天。

1.3观察指标

疗效评定:显效:经上述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大便性状以及次数等恢复正常;有效:症状明显缓解,大便情况基本恢复;无效:治疗后未获得以上的效果。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观察记录对照组及观察组自服药起的体温恢复时间、呕吐缓解时间、腹痛缓解时间以及大便恢复正常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SPSS20.0,计量资料表示:(x±s),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n,%,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对比

经一周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76.74%;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2恢复情况对比

经一周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时间、呕吐缓解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及大便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2.3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

3讨论

小儿急性腹泻是儿科常见病,以大便性状改变及次数增多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有发热、呕吐、腹痛等伴随症状。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是一种微生态制剂,微生态制剂具有防御感染、调整免疫系统以及营养等功能。可以修复受损肠粘膜并抑制病菌繁殖。

本次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明显高于对照组76.74%的总有效率,P<0.05;且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呕吐缓解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大便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赖氨葡锌联合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治疗小儿腹泻可以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及缩短病程,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卫平.儿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51-259.

[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感染学组等.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的专家共识[J].中国儿科杂志,2009,47(8):634-636.

[3]舒敏,范娟等.儿童急性腹泻治疗的循证评价[J].临床儿科杂志,2008,26(7):627-632.

[4]张丽,陈伟明,谢中勇.葡萄糖酸锌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效果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15):168-169.

[5]何念海,赵文利.中国儿童感染性腹泻诊治进展[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0,25(22):1694-1696.

[6]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病临床实践指南[J].中华儿科杂志,2016,54(7):483-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