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骨折术后下肢护理对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观察

2022-03-09 16:34杜红红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4期
关键词:下肢静脉血栓脊柱骨折

杜红红

摘要: 目的:研究脊柱骨折后下肢护理对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间收治的60例脊柱骨折术后患者纳入研究,并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平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基础上实施下肢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效果。结果:在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D-二聚体、血浆纤维蛋白原等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脊柱骨折术后患者中,在护理的过程中辅助以下肢护理措施,能减少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值得临床研究和借鉴。

关键词:脊柱骨折;下肢护理;下肢静脉血栓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04--01

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原因是下肢血流速度缓慢,在静脉流通过程中存在异常,并聚集于患者的下肢部位,最终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尤其是在脊柱骨折发生后,在经过手术治疗要求患者长时间卧床。针对高龄患者而言,因为骨质疏松普遍存在,更提高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该疾病若发生,将会引发肺栓塞,并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疾病恢复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脊柱骨折术后,施以针对性护理措施十分关键。故本文将对我院患者在基础护理的同时辅助下肢护理,并分析应用价值和应用效果,现对结果进行阐述。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间收治的60例脊柱骨折术后患者纳入研究,并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4.11±3.17)岁,观察组患者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63.22±4.26)岁,两组患者的各项基础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義,存在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措施,观察组辅助下肢护理措施,具体护理环节包括:①心理干预:在对患者实施完身体检查后,医护人员应当说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原因以及预防措施,促使患者对该情况做到初步了解,并在恢复的过程中,促使更好的开展临床护理工作。同时在骨折发生后,患者的心态以及情绪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的情绪变化以及心理情况进行评估,避免负面情绪的发生或影响,通过讲解或举例说明的方式,缓解病人心中疑问,树立治疗信心。②饮食干预:患者以及家属需要明确饮食和下肢深静脉血栓之间的关系,并对其当下的饮食习惯进行纠正,结合患者的饮食习惯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限制糖、盐、脂肪的摄入,提高蔬果的摄入量,预防血液粘稠。并且医护人员需对患者进行腹部或全身按摩,加快血液循环。③体位干预:在脊柱骨折术后,一般情况下要求患者为卧姿体位,但对脊柱骨折患者来说,活动范围受到严重限制,行动不便也会对其造成严重影响。针对该情况,医护人员应当按时协助患者更换体位,注意四肢的摆放角度,以患者自觉舒适为准,促进血液进入静脉,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④肢体运动:从运动方式来区分,可将其分为主动训练和被动训练,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训练方式,早期开展训练可进一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D-二聚体、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变化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0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经t检验,计数资料经x2检验,以(%)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结果

在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得到了降低,较之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讨论

针对脊柱骨折患者而言,要求在术后保证足够的时间恢复,在卧床的过程中,患者的活动范围以及时间都受到了限制,并且在麻醉药物的影响下,其静脉处于扩张状态,外周静脉血流速度进一步降低,使得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提高了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对此在护理工作当中,辅助以下肢护理措施以及功能训练的方式,在保证恢复效率的同时,能一定程度上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并且,在这种护理方式下,在下肢手术后患者的功能会得到明显改善,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在实际应用当中,医护人员应当严格掌握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方式进行功能训练,保障患者在恢复过程中的安全性,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维持机体活动功能,加强机体活动能力。结合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经过护理后,其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D-二聚体、血浆纤维蛋白原均得到了降低,较之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也由此证明了下肢护理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当中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在脊柱骨折术后患者中,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辅助下肢护理措施,可以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且具有预防作用,值得临床研究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庞久亚, 李翠花, 张莉,等. 预防性护理对老年妇女脊柱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A01):1.

[2] 宋春利. 脊柱骨折术后下肢DVT危险因素及针对性预防护理对策探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0, 26(25):5.

[3] 李毅. 预防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9, 25(4):4.

猜你喜欢
下肢静脉血栓脊柱骨折
经皮椎弓根钉治疗胸腰段骨折的效果
血管超声检查对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的诊断分析
妇科肿瘤合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60例临床分析
下肢静脉血栓诊断中D—二聚体定量检测的应用价值评析
不同方法治疗脊柱骨折伴硬脊膜损伤术后脑脊液漏的效果观察
比较恶性肿瘤与非恶性肿瘤静脉血栓患者肺栓塞发生率的差异
前瞻性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下肢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分析
脊柱骨折应用放射平片与CT的临床诊断价值对照
后路手术内固定对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疗价值及效果初步研究
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临床应用价值评估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