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芷龄基于“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论治女子崩漏案例分析

2022-03-09 16:34潘家龙胡莎莎胡樱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4期

潘家龙 胡莎莎 胡樱

摘要:崩漏即“崩中”及“漏下”,前者首见于《素问》中:“阴虚阳搏谓之崩。”后者则首见于《金匮要略》:“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因续下。”的论述,历代医家对崩漏的病因病机多有阐述,但总的来说,离不开阴阳两个方面[1]。姚芷龄基于朱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思想,诊治了大量妇科崩漏证患者,疗效显著。

关键词:姚芷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崩漏

【中图分类号】R27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04--01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论源于金元名家朱丹溪,其从天体运行中直觉阳常满而阴常亏得自然现象,联系到人的生理变化,其认为阴精易耗而使虚火上亢,阴虚阳亢则百病丛生[2]-[3]。姚芷龄教授初期从其父姚荷生行医多年,并业承家学,长于脉诊,辨证论治。推崇朱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思想,从中得到启发,基于此论治女子崩漏,临床疗效满意。今兹举崩漏证验案,略谈己之浅见。

病案

陈某,女,35岁,已婚,2019年4月8日初诊。

主诉:经量增多伴经期延长20-40天数年,加重3月。既往月经规律,14岁7天/28-30天。患者诉2014年始出现月经量多、经期延长20-40天。2015年行诊断性刮宫,病理示子宫内膜增殖过度。PMP:2019年2月25日-3月15日。3月10日B超:子宫大小60*50*46mm,内膜厚6mm。LMP:2019年3月25日-至今,量中,色淡红,乳房胀痛,无腹痛及腰酸。半月前受凉现感冒未除,鼻塞流浊涕,咳嗽,伴黄稠痰,晨起口干、口中黏腻,恶热,上半身汗出,纳食可,喜温水,寐安,二便平。舌质暗红,苔白,舌体胖大,边齿痕,脉弦细,欠流利,寸浮,右尺有力。诊断:1.崩漏;2.感冒。辨证为肝郁脾虚、复感风热。处方:柴胡12g、黄芩7g、法半夏7g、炙甘草6g、丹参15g、红景天6g、秦艽12g、白芍10g、射干10g、瓜蒌皮10g、海浮石10g。5剂。

4月12日二诊。服药后经血减少,色深红,伴少许血块。轻微咳嗽,无咳痰、咽痛,手心温热、潮湿。小便平,大便偏稀。舌质暗,尖红,苔薄白,脉弦细,左弱。处方:当归15g、白芍12g、生地10、丹皮5g、黄柏7g、香附7g、太子参15g、茯苓12g、白术12g、炙甘草6g、红景天6g、藕节炭12g。7剂。

4月24日三诊。LMP:3月25日-4月16日。诉今日月经来潮,现阴道出血,色鲜红,量中,少许血块,伴小腹坠胀、腰酸。易心烦、恶热,无汗,手心热,感疲倦乏力、气短,纳食可,寐安。二便平。舌质暗淡,苔白,舌体胖大,边齿痕。脉较细弦,左欠流利,寸较旺。今B超:子宫大小66*60*53mm,内膜14mm;血常规:血红蛋白65g/L。处方:当归12g、白芍10g、川芎7g、熟地10g、益母草10g、柴胡10g、枳壳6g、炙甘草6g、怀牛膝5g、丹皮5g、焦栀仁6g、红景天6g。5剂。诊毕建议:1.行诊断性刮宫术及输血治疗。

5月3日四诊。LMP:4月24日-4月31日。服药后见经量增多,色鲜红,伴少许血块,经期小腹坠胀明显,5月31日经净。现白带量中,色黄,二便平。舌质暗淡,苔白滑,舌体胖大,边齿痕。脉细较弦,左寸偏旺。处方:续4月22日方,9剂。

7月1日五诊。LMP:6月21日-6月26日。经期前两天量稍多,色鲜红,少许血块,轻微小腹坠胀。诉昨日劳累后出现阴道流血,感疲倦,腰痛。舌质暗淡,苔白,舌体胖大,边齿痕。脉细,欠流利,左寸偏旺。处方:黄芪15g、当归15g、党参12g、白术12g、茯苓12g、炙甘草10g、川芎6g、白芍10g、茜草炭10g、煅牡蛎15g、荞麦花粉3g。5剂。

7月22日六診。经血于7月3日止。舌质暗淡,苔白底,舌体胖大,边齿痕。脉细弦,寸较旺,尺沉。处方:上方去荞麦花粉加红景天6g、血余炭12g。10剂。

9月2日七诊。LMP:8月24日-8月30日。量中,色深红,无血块,无腹痛、腰酸。PMP:7月24-7月31日。舌质暗,苔薄白,舌体胖大,边齿痕。脉细(右甚),尺沉。处方:7月1日方去茜草炭、煅牡蛎、荞麦花粉,加茜草7g、山香圆叶10g、菟丝子10g。15剂。此后患者月经情况平稳,症状已明显改善,随访情况良好。

按:本例患者素体阴虚,心肝肾虚火常旺,兼脾气虚弱,运化无力,初诊时近半月感冒未除,整体为肝郁脾虚之证。故姚师以小柴胡汤化裁,和解阴阳,解外感而不伤阴精,祛郁热又止经血。问:患者数次诊治,方药数变,无一基础方,何以经血渐稳且症状益善?姚师答曰:妇科崩漏缠绵不愈者,应首辨阴阳以确立治疗方针,以法取方,对证用药。今患者病程数年,经血常漏,阴精常失,已致阴虚体质,又有血为气母,血不足则气自弱,气为血帅,气不行则血渐瘀,虚实标本同病,治病求本,故治法以虚实结合且标本同治,先以小柴胡加减和解表里阴阳,行气化瘀,止血塞流,又以八珍汤加减以治气血阴阳,益气健脾,补血澄源,后又添益母、牛膝滋补肝肾阴阳,以致阴平阳秘。临床中病证千万,首辨阴阳以定治法的前提下,观其脉证,随证治之,虽方药数变而原则不变。

讨论

崩漏治以阴阳在古籍中早有论述,如宋代齐仲甫将崩漏分为阴崩与阳崩论治,金代张元素则以其治崩以养阴清热,凉血止血。丹溪则论“补阴泻阳而崩自止”,清代傅山[4]在《傅青主女科》中:“世人一见血崩,往往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的论述,指出了治疗崩漏的关键即在调整阴阳。姚师基于“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理念治疗妇科崩漏证,用药灵活精专,而又不拘泥于此,认为崩漏为病,乃冲任二脉受损,失于固摄,阴虚阳搏,络伤血溢所致,然临床病情复杂,阴阳虚衰又往往兼有气血同弱、脾虚湿泛,故治当以调理阴阳为主,又兼加补益气血,健脾祛湿,使气血阴阳调和,经血自止,其疗效满意,值得与同道分享以助学习,共积经验。

参考文献:

[1]刘常,夏宛廷,王丹妮,张锡敏,陈嘉彧,曾倩.从“水火”浅议崩漏[J].四川中医,2019,37(12):33-35.

[2]常志强.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病因病机及调理适宜[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朱近人.论朱丹溪“阳有余阴不足”[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33(06):1461-1463.

[1,19(07):65-68.

[3]朱近人.论朱丹溪“阳有余阴不足”[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33(06):1461-1463.

[4]肖承悰.中医古籍临床名著评注系列——傅青主女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7-8.

作者简介:胡莎莎,1995年11月17日,女,汉族,江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医妇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