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式现代化叙事中发展人民大众的文化∗

2022-03-12 11:45许瑞涛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22年11期
关键词:中国式资本主义现代化

许瑞涛

社会意识领域的发展问题,归根结底要在社会存在领域里寻找答案。中国式现代化引起社会存在领域的结构变化为文化建设奠定了叙事语境,社会发展的不同路径决定了文化建设的不同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历史的实际相结合的理论体系与现实道路,这就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二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1](p.311)不断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三要警惕西方现代化建构的西方式大众文化对现代中国的文化入侵,防止西方意识形态和平演变。加快构建中国话语与中国叙事体系,坚持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凝聚人民群众的创造伟力,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一、发展人民大众的文化必须警惕资本逻辑主导的文化旨向

西方式现代化是以资本逻辑为主导的现代化,这种现代化虽然带来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却在思想文化领域产生了物化意识与文化殖民等不良后果。物化意识不断挤压生活世界诸领域的价值判断,在资本系统造就物的狂欢的同时,使启蒙理性建构的人类主体性式微。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塑造的现代社会迫使现代人察省:“什么使生活更值得一过?”[2](p.5)这一拷问直接针对原发性的资本主义现代社会,对走上现代化道路的中国具有“警示效应”,即在建构中国话语与中国叙事体系中,我们需要在思想文化领域保持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清醒认识,警惕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物化意识侵蚀与意识形态领域中的资本主义文化殖民。

(一)社会发展中的物化意识侵蚀

商品形式在整个资本主义社会成为统治形式,社会生活诸方面都受到商品形式渗透,现代思维因获得一种“幽灵般的对象性”而被物化。日益膨胀的消费中心和网络平台充斥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各色消费品除去作为器具的特定用途之外,更在消费社会营造了一串暗示意义链条,“它们相互暗示着更复杂的高档商品,并使消费者产生一系列更为复杂的动机”。[3](p.3)这种操控通过商品之间的暗示性连锁意义实现对人的动机控制,消费引发了连带性的欲望链条,在商品A—B—C—……的一串意义暗示中,消费者陷入无限的意义链条和系统性强制,个体自我价值的实现被欲望逻辑支配,最终在“满足—乏味”的循环中体验到强烈的无力感。商品形式一旦在整个社会取得支配地位,所有质上不同的对象都被理解为形式上相同,因此所有对象性活动都遵循形式相同性原则,这种形式相同性进一步成了支配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现实原则。在不断合理化的过程中,现实的人作为个体的特性逐渐被消除,资本主义社会越来越呈现为物的世界的狂欢与人类主体精神的沦陷。

当物化意识引起的过度追求使人们精神麻木时,以物质产品的预期去刺激人们的企图便会失效。生活世界的日常体验反映在观念领域,循着马克思主义拜物教批判思路,现代西方社会在文化批判领域不断涌现对消费社会中物化意识的批判。人的活动在资本主义世界丧失了作为历史主体的主动性,表现为一种直观态度。社会存在领域的物化现象在认识层面造成了“二律背反”,在自由与必然的两难中引发了无限焦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张的基本趋势决定了,它必然趋向于将一种形式塑造为普遍适用的范畴。这种现象突出表现在资本主义文化领域,造成了文化生产的工业化趋势与精神的媚俗化倾向,进而引发思想领域的大众文化批判。

(二)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文化殖民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张伴随着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们曾经将资本主义社会解释为符合人性的“自然状态”,通过将作为特定历史形式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泛化为一般生产方式以达到理论辩护的目的。马克思明确批判了这种辩护方式,指出对抗性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要被无产阶级克服。当代资本主义没有放弃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路径不止一条,意识形态领域的“普世价值”带有迷惑人的欺骗性,究其实质不过是举着普世性价值的幌子进行文化领域的殖民。

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并未终结。资本主义社会经济领域的价值泛化导致了社会价值领域的虚无主义,资本主义世界呈现出下沉的发展趋势,世人迫切需要一种新型文明。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取得社会存在领域的支配地位,在理念上呈现为独立自主的个体便在现实中陷入某个“强制系统”,对主体的现代允诺只能“偏安”于抽象的观念世界,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塑造的现代世界呈现为“一个个体无处退避的受必然性压迫的世界”。[4](p.190)“自由自觉的对象化活动”对于受制于资本增殖系统的当事人来说,是一种想要逃避的沉重负担。在现代化进程中,尤其是数字技术广泛应用,美国中产阶级表现出紧张情绪与不安感,“‘美国梦’的终结”已经引起普遍忧虑,美国社会正在遭遇分裂,“并且以文化战争的形式具体体现出来”。[5](p.347)几代人建立起的现代生活方式正在解体,现代美国出现破碎裂痕,“曾经有一束线圈将美国人安全地绑在一起……可不知从何时开始松开了”。[6](p.1)理性启蒙所承诺的进步与解放在当代失去确定性,资本主义世界被后现代的怀疑、绝望、虚无所笼罩。源自西欧的这种现代生存方式让其受众苦不堪言,无论是出于对20世纪人类苦难的历史反思,还是出于启蒙理性的自我察省,世人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人类文明。对此,中国式现代化进程要警惕上述文化殖民主义侵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二、中国式现代化是发展人民大众文化的叙事语境

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进程与理论逻辑为建构中国话语与中国叙事体系奠定了基础,而中国话语与中国叙事体系又要求“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1](p.317)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建构的社会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人民的大众的文化,是中国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紧跟实践发展,不断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性与真理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构成了中国文化建设的总体叙事语境和存在基础,我们必须在致力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中增强文化自信自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民大众的文化。

(一)文化建设立足于社会存在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

遵循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要反映并促进社会存在领域的建设事业。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庄严宣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7](p.21)因此,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奠定了文化建设的叙事语境,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立足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文化建设是内含于人民群众生产过程的历史创造,而非独立于实践之外的思维构造。作为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既是“剧作者”,又是“剧中人”,这是一种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在新型人类文明发展中,作为历史主体的人民群众不再是庸俗的“群氓”,而是在改变世界与自我革命中日益文明化的自觉的历史主体。因此,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要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二)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是“丰富人民精神世界”。[7](p.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即发展人民大众文化的任务,就是要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1](p.309)因此,中国社会的全面现代化进程不仅需要物质文明丰富发展,而且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昌盛。中国式现代化开创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不同于资本主义道路引起的社会进步与文明衰落的悖反,必然要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文化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发展的重要维度;随着现代中国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的精神文化要求不断提高,这就需要根据新时代新的历史条件来接续繁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

(三)文化自信自强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几代中国人不懈追求的梦想,近代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真正做到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立足我国实践,我们定要保持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自信,保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与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就需要在马克思主义“解释世界”的诉求中完成“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在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过程中阐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在中国理论建构中保持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清醒认识,加快建构中国话语与中国叙事体系;在马克思主义“改变世界”的诉求中完成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任务,用中国理论回答人民大众“我应该怎样生活”的问题,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中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三、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发展人民大众文化的必然路径

中国式现代化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之路,人民大众文化建构只有坚持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得以繁荣。中国式现代化是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与中国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现代化发展之路,根本旨向是实现全体中国人民自由全面发展,这就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凝心聚力把握主流意识,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伟大合力。

(一)坚持人民至上、坚定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首要是明确立场问题,即文化事业“为什么人”的问题。资产阶级思想的二律背反终将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实践中被克服,认识论问题上的二元论也会在人类的感性活动中被超越。文化领域不再是脱离了感性物质世界的独立王国,一切唯心主义的幻想都失去了根基;文化领域也不再是对人类对象化活动的单纯记录,而是人类自我革命的自觉阵地。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文化要“站在无产阶级的和人民大众的立场”,[8](p.848)立场问题是决定态度问题、工作对象问题、工作问题和学习问题的根本问题。明确了立场问题才能对不同的群体采取相应的态度,暴露对立势力必然失败的发展趋势,对同盟者要有联合有批评,在赞扬人民群众革命精神的同时教育并帮助他们与落后思想做斗争。

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新时代文化建设要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正能量。习近平在《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中指出,发展文化事业“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1](p.31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任务在于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发展文化事业的目的在于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因此文化建设必须面向人民大众。在文化认识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需要警惕将思维与存在割裂的二元论,问题的关键在于在“改变世界”过程中构建文明的生活方式。文化创造的任务可能由人民群众中的个别主体承担,但文明的生活方式一定为人民大众所共创。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我们会发现西方学者批判的物化现象并不仅是“资本主义下的危机”,而是根本上表现为“资本主义危机”,[9](p.167)是系统性的文明危机。与资本主义世界中人消融于物的世界不同,我们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由此显示出立场鲜明的价值旨趣。

(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守文明传统之根

社会主义文化为人民服务,形式上就需要采用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话语,因此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要坚守文明传统之根,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需要警惕简单的文化复古倾向。上层建筑的相对独立性在文化领域的一个显著表现即传统的赓续,因此在现代文化建设中需要审慎对待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文明基因,是中国社会文化认同的根基,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创造。经典文明传统存续是一个“选择传统”[10](p.251)的结果,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选择与阐释的过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需要在中国式现代化叙事体系中经过再生产,以新形态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文化领域的争论应该在实践层面探寻答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发展必然要求观念上层建筑领域的变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样需要适应新的社会存在,并根据新实践进行新创造。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随着经济基础领域的现代构建,简单的文化复古必然因失去基础而沦为奢谈。文化传统在现代生产中融入现代生活方式的整体性塑造,必须经历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这样的发展环节内嵌于现代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创建过程。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秉持马克思主义“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基本立场,在文化认识上当然要警惕狭隘的国粹派,同时要避免走向抽象的世界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需要汲取现代文明的优秀成果,但不能丢掉民族文化的基因,而是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将民族文化发扬光大:将中华优秀文化传统融入现代生活方式的整体性塑造,将传统经典文明融入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以重新塑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风范。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筑牢主流意识形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揭露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文明危机。工业化生产所要求的同一性逻辑侵入观念的上层建筑,资本主义社会由此产生一个显著感性特征就是重复性、非创造的整齐划一。随着机器复制的发展,传统的文化价值被商品化的交换价值所取代。作为历史主体的人民群众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强制中逐渐沦为被商品价值形式重塑的消费大众,与之相应,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化作品被以交换价值为取向的文化产品取代,结果精神呈现媚俗化倾向,人民群众不仅面临物质财富层面的贫穷,而且陷入精神层面的贫乏。文化丧失了相对独立性,文化消费者因此失去“旁观者”视角,现实将其编入资本主义再生产,由此呈现出资本主义生产当事人的“行动者”视角,这是一种“有目的的无目的性”,[11](p.217)行为目的由市场控制。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对外扩张不仅引发了经济领域的竞争,而且引起了思想文化领域的争夺。文化生活领域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流行文化发展被资本生产逻辑宰制,日常生活被编入价值增殖的强制秩序。

在观察人们传统生活方式的现代化改造时,马克思发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异化现象,并致力于探索人类社会现代化的科学社会主义替代方案。在现代中国进行文化建设,我们需要培育文明生活方式,警惕文化创造、大众传媒、精神生活的恶俗倾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着力培养有理想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在培育现代文明生活方式中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除文化领域的正向引领外,还需要警惕“虚假、粗陋、毫无智慧、没有才气、空洞且令人厌恶的东西”[12](p.2)的侵蚀。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进而筑牢中国叙事话语权。

综上所述,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始终坚持人民立场,致力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核心,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结合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1](p.315)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革命文化融入人民大众的现代生活,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中培育人民大众的现代文明生活方式。

猜你喜欢
中国式资本主义现代化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中国式教育的“逆袭”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展趋势
中国式性感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