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常霞
陶瓷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实用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饱含广大劳动者的生活智慧和审美内涵,已经内化为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并成为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增强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承载悠久历史、传统地域文化及工匠精神的陶瓷题材纪录片日益受到重视,在运用数字影像技术提升制作水平的同时,积极扩展新媒体技术和传播平台,进行网络化、数字化生存,调整纪录片创作的叙事策略与视听表达,以崭新的形态应对网络化传播需求。
纪录片是创作者对自然素材进行组织重构和创造性剪辑而产生的一种艺术形式,具有文献资料的属性。真实性的本质特征和理性化观察生活、表现生活的创作理念,使其具有强大的教育和宣传力量,是大众传播媒介中不可或缺的艺术形态。运用纪录片表现陶瓷题材,是对陶瓷文化和陶瓷技艺的真实记录,也是对陶瓷人工匠精神的展示。陶瓷题材纪录片尚无权威定义,一般是指以纪录片这一影像艺术形式为载体,运用视听语言表现陶瓷技艺与陶瓷文化等相关话题,传播陶瓷文化,展现工匠精神的影像作品。因此“以陶瓷历史文化发展或地域人文景观为展示对象,以具体的陶瓷生产和传播过程、 制作工艺、作品及从业者为拍摄内容,以国家官方或民间为创作主体,能够承载中国传统文化、民族和时代精神的纪实性影像文本”[1]都可以被称为陶瓷纪录片。
以陶瓷为表现对象创作纪录片的传统由来已久,陶瓷纪录片的历史甚至先于中国电视节目的开端。中国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950年已经拍摄陶瓷纪录片《景德镇瓷器》,其后随着中国电视业的发展,陶瓷纪录片始终占有一席之地。近年来,陶瓷纪录片更是走向国际,作为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以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文化形象为目的创作了大批作品,其中包括《瓷路》《china·瓷》《景德镇》《匠心制陶: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工艺》等,以宏大叙事、精美镜头传播传统文化而备受赞誉。《手造中国》是其中的优秀作品之一,它于2017年10月1日在B站、网易公开课及爱奇艺等网络平台上首发,是标准的网生纪录片。作品在年轻网民用户中取得了较大反响,在各大视频网站上取得高评分和破百万的播放量、上万的弹幕数量。因此,解析《手造中国》的创作手法及传播方式可窥见网生陶瓷纪录片的众多形态特征。
纪录片是大众文化传播中不可或缺的艺术形态,是挖掘历史文脉的重要手段,也是国家文化传承发展和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之一。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纪录片发展政策扶持力度,2022年1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印发《关于推动新时代纪录片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在充分肯定纪录片文化价值和地位的同时,从繁荣创作生产、做强行业主体等方面为纪录片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为纪录片创作注入了强心剂,必将推动产生大批优质纪录片。文件指出:要“拓展播出平台”,“扩大纪录片在网络视听平台上线份额”,“加快推动纪录片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的融合传播”。[2]网络化平台已成为促进纪录片传播的新助力。
与电视剧集、网络综艺等节目类型相比,纪录片以其投入少、产出快、聚合效应明显等特点,成为视频门户网站投资拍摄的首选。如爱奇艺为纪录片设立了人间、热爱、理想三大剧场,以剧场化的精细运营快速聚合垂类用户。以爱奇艺、腾讯、优酷、B站和芒果TV为数据统计对象,2021年上线纪录片数据为3 037部21 026集,共10 956小时,数据仅包含在2021年上线的180秒以上的机构制作的视频,而2020年全年上线纪录片259部,2019年上线150部[3]。数据表明,在内外合力推动下,纪录片已迎来蓬勃发展。
追求个性化、艺术性的独立创作者和服务于大众传播、进行工业化生产的媒介机构创作者是纪录片的两大创作群体。新媒体时代,独立创作者UGC群体被无限放大,具有一定创作知识背景的独立媒体创作人、高校影视专业学生及草根网民都成为网络纪录片创作群体的组成部分。创作群体的扩展促使纪录片生产总量大幅增加,精品频出。《浮生一日》是“全球192个国家(地区)80 000多名网友拍摄的超过4 500小时生活片段剪辑而成”[4],《手造中国》《寻找手艺》等作品则是用户制作内容的成功典范。《寻找手艺》制作团队一共有3名成员,导演张景曾任央视编导,摄影师何思庚是摄影爱好者,录音师喻攀的身份是客栈老板。
传统电视节目线性播出,频道资源是稀缺资源,非机构按照播出计划拍摄的纪录片获得播出的机会渺茫。但在网络平台纪录片可自主选择非线性播出,依据长尾效应,上载到平台的纪录片获得更多播出机会,众多UGC纪录片作品纷纷转向网络平台播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3.2%。”[5]网络视频的平等赋权、主动参与、双向互动等接受模式改变了传统媒体与受众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年轻受众更愿意通过网络观看视频,其中信息浓度高、人文气息浓郁的纪录片成为他们观看的首选。纪录片市场步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多元精品的纪录片受到以90后、00后为主体的年轻用户追捧。政策与市场的双重刺激,激活了纪录片的生产。
传统媒体上播放的陶瓷纪录片,由于电视媒体大众传播媒介特性以及单向传播的特征,陶瓷纪录片的风格体现出“服务于大众传播、观点相对保守,只在固定安全的政治、商业框架下针对大众开展知识的启蒙,持之以恒地完善受众的知识信息结构。”[6]电视栏目范畴里的陶瓷纪录片主题多定位于俯瞰传统文化、传承民间工艺、塑造国家形象上,多采用国际化叙事策略,立足于陶瓷文化的世界性传播。如《china·瓷》《瓷路》等作品中最显著的特征是宏大的叙事、全球历史观以及精美的制作、高格调的解说词书写等。
网生陶瓷纪录片从用户需求出发,贴近网络接受习惯,满足年青一代网民的收视内容需求。他们偏好历史文化、人文社会以及美食题材纪录片,能在浩如烟海的互联网信息中保持独立思考能力,拒绝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和高高在上的刻板说教,希望从平淡真实、活泼轻松风格的作品中获取知识,窥见真实众生。《手造中国》以探寻手工陶的工序流程为线索展现中国人精神世界,全片共5集,每集选择五位手工瓷器制作匠人的故事,每一位主人公都沉浸在枯燥、重复、劳累的手工瓷生产工序中,淡然面对每一次成败,不吝啬任何一丝力气与时光,执拗坚守着手工瓷的每一道工序。他们身上体现着对自然的敬畏、对匠心的坚守及对薪火相传的笃定,这正是流淌在瓷器匠人身上的工匠精神。这种平凡、坚守的匠人精神与年轻网民追求平等的文化精神相契合,是年轻网民窥见真实生活的一面镜子,他们在普通手工瓷匠人身上找到自我认同的契机,找到共同的文化属性,作品受到年轻网民的追捧是必然结果。
传统媒介传播中的陶瓷纪录片叙事宏大,作品多体现出严谨的时间逻辑和叙事结构。网生陶瓷纪录片处于非线性、个人化的收看环境中,用户观看纪录片的顺序完全自主,这种自主性不仅体现在收看剧集的先后顺序上,更重要的是用户可以在同一集中通过拖动播放位置跳看剧情内容。因此新媒体时代的网络纪录片具有叙事线索逻辑严谨简洁和人物故事讲述团块化的特点,以符合网络碎片式欣赏的需求。叙事线索逻辑严密简洁,每一个故事段落都有明确的指向,保证用户在观看过程中能快速归纳作者观点,理解作品的主题。支撑主题人物故事碎片化,以团块式结构讲述多个短小精悍、主题统一的故事,确保用户在短时间观看时仍然可以建构起完整的人物形象,领会创作者意图。
在《手造中国》第二集《器度》中,开篇蒙太奇段落解说点明本集主题为手工瓷创作流程中器型塑造环节。片中分别讲述小件器物手工拉坯工匠小万,大件拉坯工匠小冯,利薄胎拉坯匠人老吴、老谭以及制作雕塑瓷匠人老居等五位匠人的故事。在他们身上体现着老一辈匠人手艺传承,几十年如一日保持匠心的劳作以及现代工业化流水线机械生产冲击下的技艺坚守。每位工匠的讲述时间3~5分钟,碎片化的叙事使得用户观看时间更灵活,单集内跳跃式的观看也能保持单个故事的完整性,同一主题下五个故事的叠加叙事具有排比效果,加深观众对主题的印象与理解。
新媒体传播环境中,纪录片观看媒介从传统电视媒体转换为电脑、平板电脑及手机等具有移动性、小屏化的媒体。新媒体观看媒介小屏化、环境复杂等特点,促使视听语言表达产生的新特性在陶瓷类纪录片中体现明显。
小屏化观看媒介不利于展示信息量大的远景镜头,特写镜头在展示细节、凸显工艺之美的同时增强画面沉浸感,使得画面亲切自然。因此网生陶瓷纪录片摒弃展示广袤地理环境与开阔空间的远景镜头,更善于使用叙事性中、近景镜头以及体现细节的特写镜头。
传统陶瓷纪录片宏大的叙事需求使得作品以固定镜头或者稳定缓慢的运动镜头为主,画面庄严厚重。新媒体环境中陶瓷纪录片则充分发挥小型摄像机运动灵活的优势,使用手持跟随式镜头营造真实感,并用长镜头表现连续纪实时空。这种跟随式镜头保持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与大小不变,随着摄像机运动,环境与背景产生明显变化,能调动观众注意力,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新媒体陶瓷纪录片对声音的处理具有鲜明的特色,使用言辞精准、角度亲和的解说词串联作品内容,并在过程中加入人物方言对话增强影片的细节与真实感。无处不在的环境音响体现氛围感,瓷器是泥、水、火、人共同造就的文明成果,片中潺潺水声、瓷土粉碎、利坯时发出的声音、火窑中瓷器在火中的噼啪声都增强手工瓷制作的氛围,表现纪录片的主题。
传统电视传播虽然有通过调查问卷、电话回访等方式进行互动的行为,但也是单发的、个例的,电视传播过程是一个封闭的、反馈滞后的单向信息流动过程。新媒体时代网络化传播过程中,弹幕文化打破了传统电视节目的封闭状态。弹幕文化是一种新型的影视作品评论方式,“建构了观众间的共识性和在场互动关系,使观者具有集体参与的仪式感,体现了一种媒介人物与观众之间的拟社会交往关系,同时由于弹幕文化的出现,使得主流话语被消解。”[7]用户在观看影像过程中,可以看到网站在特定情节点装填的同时或以往发布的弹幕文字,并能用弹幕发表观感产生互动效果。新媒体网络化传播是个人化观看,弹幕文化可为观众提供交流途径,使观看突破时间、空间以及社会圈层属性的阈限,实现“同时在场”的观看感受,找到虚拟空间中的“同温层”,满足用户情感陪伴及社交需求。
弹幕文字对纪录片作品文本意义进行解构。不同层次的用户在观看作品的同时将对作品中内容的解读、拍摄制作的花絮以及延伸知识发送到屏幕上,“弹幕将镜头的焦点透视变成了散点透视。欣赏者不再只是被动地跟随电影镜头来选择视角,而是可以自由选择视点。”[8]《器度》一集展示老吴师傅进行薄胎利坯时,弹幕数量共2 772条,其中有“瓷泥可以回收,哪怕是已经风干变硬的,只要没烧过”“师傅很细心啊,怕削掉的泥屑吹到摄像师那就用手护住了”等扩展知识、解读拍摄技巧的弹幕文字,丰富了纪录片传播内容与叙事角度。
弹幕文字联系起网络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用户的感受性文字形成主题解读的引导与再现作用。在《水土》开篇部分装填弹幕3 723条,其中“看得我分分钟想截屏向工匠精神致敬”“像一场持续一生的修行”“真的好考验人的耐心,磨炼人的意志,也要耐得住寂寞,致敬”等文字将安于繁复枯燥的工序、坚持一生择一事的工匠精神直白地展示出来,既表达了观者的感受,也体现了传者与受众的互文,是文本意义的再现与重构。
传统电视传播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单向传播,由电视台统一播出,观众被动收看,观众没有对作品进行再传播的机会。新媒体网络传播时代,传统传播模式发生颠覆性的变化,传播者和受众身份转换成为普遍现象,普通观众能通过公共行动或者社交媒体网络直接参与影视节目传播环节。用户在接受节目信息之后,通过复制、粘贴等方式,在微信、微博、APP客户端、个人社交主页等社交媒体上推荐或吐槽作品,这种自发的病毒式信息传播方式使得信息得到几何级数的增长,从而促使信息由单向传播向发散式传播转向,这也是在媒体网络上最重要的现象级传播模式。
网生陶瓷纪录片《手造中国》宣传造势主要依靠观看作品的“自来水”青年受众的推荐。作品在B站上的评分高达9.8分,获得百万播放量、1.3万弹幕以及6.8万追剧、1 309篇评论;在网易公开课上作品总播放量90.8万;在豆瓣评分8.6分。评分的高低以及弹幕数量往往代表着作品获得关注度和互动程度。作品多次出现在《爱瓷人必看10大瓷器纪录片,展现瓷之辉煌》《〈手造中国〉这样的纪录片简直漂亮疯了》等知乎、豆瓣视频分享网站的片单推荐中。年轻用户群体主动从接受者转变为传播者,通过他们的传播造势最终形成强大的影响力和传播范围,使其成为社交网络热点话题,获得播放量与高口碑双赢的结果。
在新媒体环境中,“互联网+”的思维贯穿陶瓷纪录片创作与传播的整个流程,创作手法、叙事角度、视听语言表达都体现出新媒体特性,作品内容主题清晰明确,叙事逻辑严密,团块式叙事结构以及碎片化叙事促使作品节奏明快、内容独立,以适应用户碎片化时间观看的需求。作品的内容贴近百姓生活,于细微处展现生活的真实,体现对工匠精神的歌颂、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以及对质朴生活哲理的呈现。以生活记录者的姿态创作陶瓷类纪录作品,从普通的匠人身上折射生活的光辉,具有极强的代入感,符合网络受众的精神需求,容易引起情感共鸣,从而促使传播过程中传受一体,扩大传播者的数量,增强作品的传播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