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首例人感染甲型禽流感H9N2病毒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2022-03-15 00:49罗继全马安翔陈建丰周隆参潘茂华覃宇城曾炜林韦海月梁洁鑫覃秋媚卢愈新杨照青黄亚铭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22期
关键词:上林县农贸市场流感病毒

罗继全 马安翔 陈建丰 周隆参 潘茂华 覃宇城 韦 敏 曾炜林 韦海月 覃 剑 梁洁鑫 覃秋媚 卢愈新 杨照青 黄亚铭

1.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林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科,广西上林 530500;2.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林县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广西上林 530500;3.昆明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及免疫学系实验室,云南昆明 650500;4.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虫病科,广西南宁 530028

甲型禽流感H9N2病毒,1878年在意大利最初 报道引起大量家禽死亡的禽流感疾病,但直到1955年,病原体才被正式定名为甲型禽流感病毒。自1994年我国在广东省首次发现禽流感H9N2病毒以来,其已经在中国的家禽中广泛传播并建立了稳定的谱系,系统发育分析表明,禽流感H9N2病毒经历了频繁的基因重组,导致高度的系统发育多样性和不同的谱系,通过提供内部基因促进了新型重配产生新的病毒株出现,研究表明禽流感H9N2病毒具有重组病毒的能力,具有人畜共患导致在人类中产生大流行的能力和潜力,对公众健康构成重大威胁[1-2]。2021年12月11日广西上林县某乡中学1名女学生确诊为感染禽流感H9N2病毒,由于至今为止广西未见有关人感染禽流感H9N2病毒的公开文献报道,因此,有必要对该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21年12月11 日上林县某乡中学1名女学生确诊为人感染甲型禽流感H9N2病毒病例。患者家属及居住地周边居民、学校同班同学和教职员工、与患者接触的医务工作者、及农贸市场从业人员及周边环境均采集检验样品。

1.2 调查方法

1.2.1 流行病学调查 参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人感染动物源性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3]于2021年12月11日对该病例进行个案调查,排查管理密切接触者和可疑暴露者,采集患者及密切和次密切接触者咽拭子,可能暴露场所和环境标本,送实验室开展核酸检测,判断病例感染来源。

1.2.2 标本采集与检测 采集病例、密切和次密切接触者、可疑暴露者,农贸市场从业人员咽拭子标本,患者居住地、农贸市场等外环境样品。标本采集后4℃保存,24 h内送检。检测方法:按试剂盒提供的操作手册,使用A+B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双重荧光PCR法)(深圳市梓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检测,1份病例咽拭子送南宁市CDC流感监测实验室检测,并对核酸的亚型进行鉴定。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患者苏某,女,壮族,14岁,八年级学生,就读上林县某乡中学,广西上林县人,12月9日发病,11日确诊为人感染甲型禽流感H9N2病毒病例。

2.2 患者发病、检测和诊治

患者2021年12月9日因咳嗽、流涕、头晕症状到当地卫生院就诊,采集咽拭子送上林县CDC核酸实验室检测,检测结果为甲型禽流感病毒抗原阳性,即刻收住院并隔离对症治疗。次日对患者再次采集咽拭子2份,分别送至上林县CDC和南宁市CDC流感监测实验室进行新冠病毒和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检测结果新冠病毒核酸阴性,禽流感病毒检测为甲型禽流感H9N2病毒阳性。随后转院至上林县人民医院住院隔离治疗,给予抗病毒和对症治疗,16日患者一般情况良好,连续2 d采集患者咽拭子检测,结果禽流感病毒抗原均为阴性,17日予出院回家隔离休养。

2.3 患者家庭流行病学调查

患者现住上林县某乡某社区六楼两房一厅住房,面积约74 m2,通风卫生环境良好,其居住的楼下有2间共养殖有10只鸡的鸡舍,鸡苗来源于乡镇农贸市场,患者家属及该栋楼的养鸡居民均无任何身体不适。患者未曾与该鸡舍和其他禽类有过接触。患者就读于上林县某乡中学在校寄宿,每周六由父亲接回家,周一送至学校。患者在校宿舍楼为四楼,12个学生共住一个面积约35 m2的房间,通风卫生环境良好,学生均在学校食堂就餐。患者所在乡中学和班级一个月来存在散发感冒病例,并与患者有接触史,患者近期无外出旅居史,无其他禽类接触史。

2.4 密切接触者管理

依据国家卫健委办公厅文件要求,共判定密切接触者16名,家属3人、同宿舍及同桌学生共13人(同宿舍12人、同桌1人),12月12日采集密切接触者咽拭子标本送南宁市CDC流感监测实验室检测,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经过10 d医学观察,均未出现发热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

2.5 可疑暴露者管理

共判定可疑暴露者83名,其中患者诊疗医护人员15人、同班学生35人和任课教师14人、中学食堂工作人员9人。患者家庭周边养鸡户10人。均采集可疑暴露者咽拭子标本送上林县CDC开展流感病毒抗原快速检测,检测结果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抗原均为阴性,经过10 d医学观察,均未出现发热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

2.6 外环境检测

采集某乡中学外环境涂抹样品24份,采集患者家中及同单元1楼两户外环境涂抹样品15份,分别送南宁市CDC流感监测实验室和上林县CDC核酸实验室检测,检测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2.7 乡镇农贸市场管理

上林县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患者乡镇农贸市场和患者居住楼下鸡舍处的环境涂抹样品检测禽类甲型流感病毒检测结果均为阳性,上林县CDC对乡镇农贸市场22人禽类从业人员采集咽拭子,并进行流感病毒抗原快速检测,检测结果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抗原均为阴性。经过10 d医学观察,均未出现发热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

2.8 现场处置

对患者住家及周围住户、学校、乡镇农贸市场均采用含氯消毒剂进行全面消杀。

3 讨论

1976—1985 年禽流感H9N2病毒最初是香港进行流感病毒监测中在家鸭中分离出来的,1994年禽流感H9N2病毒在广东省的病鸡中首次发现,并在鸡群中通过空气广泛传播,尤其是冬季流行严重,1998年以后相继研究发现禽流感H9N2病毒能感染人类、猪和其他哺乳类动物,引起轻微的呼吸道疾病,2010年后发现鸡群中H9N2病毒的流行增加了传染性和抗原性漂移,2013年一种包含6个内部基因的新型重配H7N9和H9N2病毒在中国引起了严重的人类感染爆发[4-8]。2012—2019年广西开展对活禽市场包括H9N2在内的家禽感染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LPAIVs)状况研究,分别分离和鉴定出了6种亚型,分别在鸡、鸭和鹅中占优势,家禽感染LPAIVs后可能是轻微的或无症状的,然而,人类感染了LPAIVs会导致严重的感染或病死[9-10]。上林县发现的禽流感N9N2病毒感染者,与当地活禽市场存在禽类甲型流感病毒密切相关。其临床症状表现和普通流感病例相似,发病时正在全球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间,当地医务工作者及广大群众警惕性较高,才得到及时发现,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未出现继发感染病例,但提示该区域存在禽流感H9N2病毒感染人类的风险,据目前国内外的文献报道,广西的周围省份和国家如广东、湖南、贵州、云南和越南等地均有禽流感H9N2病毒感人类或禽类存在LPAIVs流行的文献报道[11-15]。据中国CDC周刊报道2021年中国人感染禽流感H9N2病毒病例共11例。通过对禽流感H9N2病毒抗原进化特征试验分析表明,禽流感H9N2病毒的突变位点可以将亲本菌株从旧的抗原区变异成新的抗原区,病毒突变后对来自新抗原区域的病毒提供了显著的保护。正如新冠病毒出现新的变异株一样,目前中国不断出现人感染禽流感的新病例,特别是人感染禽流感H5N6病毒病例在我国15个省已有疫情报道,而广西的病例数最多,为17例,其次是紧邻广西的广东和湖南,对人感染禽流感H5N6病毒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调查数据显示,93.8%的病例发生重症,病死率为55.4%,更应引起人们的警觉[16-20]。

猜你喜欢
上林县农贸市场流感病毒
绘颜绘色
对农贸市场建设管理的思考
对农贸市场建设管理的思考
抗甲型流感病毒中药活性成分的提取
广西民族地区文化设计发展研究
全国首家农贸市场
———沈阳北行农贸市场
中美科学家发现猪流感病毒H1N1已传播给狗 重组成新病毒
《花乱开》
南宁市上林县旅游业力促贫困户劳动力就业
高原地区流感病毒培养的条件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