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路径探析

2022-03-15 14:43童建明
当代教研论丛 2022年9期
关键词:受教育者教育者道德

童建明

(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浙江 杭州 311121)

随着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学生的德育发展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德育渗透因其自身的特点能够通过引起学生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在已有的研究中,少有针对小学课堂德育渗透的研究,因此,本研究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尝试探索小学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路径。

一、德育渗透的概念

德育渗透的思想最早出现在杜威的著作中,但当时并未引起太多的关注。后来,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在其专著《班级生活》中首次提出了隐性德育课程。杰克逊运用隐性德育课程概念探讨了学校中的群体、表扬与权威对学生有无形的影响与支配作用。①德育渗透有以下特点:首先,德育渗透的主体是学生。学生道德意识的形成是在沉浸式的、陶冶式的体验中得来,而不是教育者直接告知或者强行约束的结果。其次,德育渗透的载体较为丰富,可以是教材上的专题讨论,课堂教学开始前的引入环节设计的社会话题,也可以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等。第三,德育渗透的影响具有长效性。其影响不可测量,是逐步累积升华的。因此可以说,小学课堂教学德育渗透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用自身的品德、环境、教法以及课堂氛围等,为学生营造一种道德氛围,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道德影响,从而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过程。

二、德育主体的特点及理论基础

1.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小学生作为德育培养对象,教师要根据其身心发展特点来开展教学,发挥德育渗透的作用。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身心发展处于一个重大的变化和转折期。其心理发展特点主要表现为情绪不太稳定、自控能力不强等。因此,教师在设计德育内容时要适应低年级的心理特点,注意形象性,充分运用模仿的学习方法。教育内容应贴近他们日常中能够接触到的、直观的、充满生活气息的事物,这样更容易被他们接受并吸收。小学高年级学生在学习上开始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过渡,心理上也发生了明显的转变,这一学段的学生的抽象思维也有了一定的发展,能分析、比较、模仿和抽象概括一些比较复杂的内容,性格特征也开始进入自我完善的过程,情绪控制能力表现出一定的自我控制意识,交往范围逐渐扩大,并向着成年人的方向发展,因此,教师应开展丰富的教育活动,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进行课堂教学的设计,以儿童的兴趣、需要和发展为中心开展精神文化活动,摒弃传统的说教式道德教育,并结合社会的现实道德问题,让学生自己进行道德评价和行为选择,为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创造良好的环境,以期更好地发挥德育渗透作用。

2.德育渗透的理论基础

人本德育理论是德育渗透的理论基础之一,人本德育是针对传统道德教育中存在的某种程度上的“非人”“人的缺失”现象而言的。传统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不是从人本身、人的需要、人的发展出发,而是把道德作为一种外部力量,强调对人的约束。人本德育思想是在现实背景下提出并兴起的,目光聚集在“个体人的发展”上。西方人本主义德育思想在“德育模式和德育方法上重视人、关心人、理解人、发展人的主体性,表现出强烈的以人为本的倾向,对于形成学生完善的德性具有积极作用。”[1]

从心理学来看,人的归属、无意识、受暗示性等心理特征为道德教育提供了依据。人们的行为动机“总是在客观上被历史状况所限制,在主观上被得出该思想映像的人的肉体状况和精神状况所限制。”[2]因此,小学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也需要遵循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要符合心理学原理,才能获得更大的成效。

三、德育渗透作用和价值

1.树立合意的德育观

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体现着一定的价值趋向,呈现出一种无形的力量,它对环境中的每一个体都有着强化思想和强化价值观的作用。个性的形成不是强行灌输的结果,而是在人际关系活动和各种文化要素以及特定情景和氛围中不断得到强化,并融合自身需要内化而形成的。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和道德养成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要求小学教育者把知识的传授、道德养成彼此分离的教育观念结合起来,尤其是在如今这个科技信息和数码产品越来越容易被小学生接触到的网络化时代。在小学校园中,德育渗透的有效实施需要学校服务人员、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只有全体员工都具有了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地运用教学中的各种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道德影响。课堂教学氛围中包含了教育者想要传达的德育观和价值观,学生个体有选择地接受,这将会对他们再次面临类似的道德抉择时影响其道德判断,这个过程使学生获得真实的体验,并不断调适他们对事物的判断。

2.促进学生养成良好品德

学生的个性和品行的养成,需要较为轻松和宽裕的文化氛围,安全的、轻松的和愉快的氛围更有利于德育渗透。这种氛围具有较强的带入功能,能够影响班级整体,进而影响到个人。如果学生经常处于紧张的学习生活中,个性就会受到抑制,其品德的形成也会缺乏一定的发生环境,以至于德育效果不佳。因此,小学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要给学生创造他们需要的轻松的、安全的、愉悦的环境,使学生在这种文化背景下进行轻松的交流和传递,学生会更容易相信良好的社会道德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使其明白作为社会的一员,有责任做好最简单的自我约束;同时,有利于加快学生对品德榜样的认同,有利于学生品德的内化程度,有利于促进和规范学生品德的养成。由于这种促进和规范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学生不会产生抵触情绪。德育渗透是一种文化渗透,它是在学生无意识的情况下对学生起到规范作用。如当教师不小心碰翻了学生的铅笔盒后,教师马上捡起来,并向学生道歉,教师的这个行为看似不经意,但却给其他学生做了榜样,学生们会注意到老师的言行举止,以后也会无意识地模仿。对学生来说,无形的德育渗透力量比有形的规章制度在不良思想和品行上更具有约束力,规章制度虽然会让学生尽量不做有违道德的事情,但是他们不做是因为他们害怕违反纪律之后的惩罚,而学生主动选择不做,就是学生内在品德修养的提高了。

3.实现自我教育

检验德育效果的方式之一是,看受教育者能否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情况下,自觉遵从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行为规范。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教育者习惯了给教育对象灌输各种优秀的思想品德观念,这么做的内部逻辑是教育者认为耳濡目染会习惯成自然,但这种说教式的教育方式扼杀了教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束缚了他们的自主性,他们只是为了做一个听话的好学生而言听计从,内心并不一定认同。而教育对象是否能够真正地将正确的价值观内化为自我认同并切实外化为行为,我们不得而知,但这提醒我们要认识到,德育的核心人物是受教育者,当受教育者面对明显给予的价值选项时,不一定会按照教育者希望的结果发生。显而易见,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要好过教师的苦口婆心,因此,要改变传统德育教育方式,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把他们当作接受信号的信号站。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只有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正真的教育。”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重新审视德育渗透的作用,良好的教育,会满足活动主体自主、自尊的内部需要,使他们感到自己不是被迫的、被动的,而是自愿的、主动的。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德育渗透通过间接暗示受教育者的方式,满足了他们的自主、自尊的需要,让他们在活动中自主反应、自主选择,把活动中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转化为自身的思想品德,从而实现自主内化和外化,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3]

四、小学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行动路径

1.从物质空间方面进行德育渗透的设计

对受教育者进行德育渗透,可以在物质空间方面进行相应的主题设计,物质空间包括班级环境、建筑物、文化设施、道具等,将它们设计成为信息的传递中介,让学生主体认为,这些都是正常课堂的教学内容。例如:在进行传统优良文化的教学时,讲解汉服、扇子、山水墨画,可以运用投影仪创造朴素自然的文化环境,这种情境下进行文化教育时学生更容易产生共情。也就是说,物质和文化环境传递了一部分重要信息,通过优化物质和文化环境可以给学生一种高尚的文化享受和催人向上的动力。

在物质空间的设计上,可以设计教室内部的色彩、服饰以及教室内部设施的布置和美化、黑板报、宣传标语等。现在很多小学已经将手工课、剪纸课、绘画课搬进了课堂,学生们表面上是在做手工、剪纸、临摹人物,但同时他们也在头脑里进行着前所未有的深刻的观察和思考,他们学习的是工匠精神、是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榜样人物背后的优秀道德品质,通过活动实现了对他们的德育渗透。

2.利用课内外资源进行德育渗透

事实上,任何一门课程都具有不同的道德价值,不应把所有的德育教育责任都交给道德法制课,其他学科课程同样能发挥德育渗透的育人功能,使受教育者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德育思想,这个过程是一个良性循环。比如人文学科以人文关怀来凸显德育的精神;自然学科以展现科学探索过程来培养实事求是的精神;艺术学科则通过某种体验来体现精神文化。可见,每门学科都有丰富的德育资源,利用这一资源也是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需要。

其他学科进行德育渗透时,在教学内容设计上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活书本知识,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让学生得到充分的情感体验和深刻的思想感悟,还要让他们掌握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情感和价值观。

3.从人际关系方面来进行德育渗透

小学生能够接触到并能与之建立较长时间社会关系的人首先是家庭成员,其次是学校内部的教工和同学。在此,这些人际关系所带来的德育影响亦不可估量。本文仅探讨师生关系、生生关系。

(1)生生关系。同学之间的相处是平等且自然的,他们之间没有明显的利益关系,一位学生的行为举止可能会影响到与他要好的同学,甚至影响到整个班级。因此,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非常重要。如:教师可以让那些自我教育能力强且表现较好的学生作为标杆,其他的学生会因为老师夸奖而注意到成为标杆的同学,在无形中会向他学习。这就是班杜拉所说的替代性强化,这种学习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产生,从无到有真实存在。

(2)师生关系。处理好师生关系,需要教师的教育智慧。教师在处理学生之间矛盾时,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在学生内心留下负面印象,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观察学生的变化,有些时候还需要静观其变,寻找时机化解矛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表现的更为明显,有的教师严厉出名,在其教学时,课堂上经常处于一种低压的、抑制的、沉闷的氛围,学生的能动性受到很大的限制,不能主动选择和体验,内化的过程是中断的。有的教师教学过程中课堂氛围极好,能够与学生形成良好的默契关系,这是小学生本能释放的需要,是认同和修订的过程,也是德育渗透发挥作用的过程。

和谐的、安全的、开放的环境有利于德育渗透发挥积极的作用,而真诚友爱的师生关系是这种作用发挥的前提条件,这些都为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提供了重要的环境保障。

注释:

①转引自:魏贤超,《现代德育理论与实践》,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教育者道德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