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岗位胜任力的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

2022-03-17 11:36林瑾周自惟潘晨旻
成长 2022年3期
关键词:胜任力应用型人才

林瑾 周自惟 潘晨旻

摘 要:对接岗位胜任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是本科院校克服人才培养同质化、实现培养人才能力结构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特色办学”的创新路径。其应该围绕胜任力对人才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构成要求,以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尊重学生个性化及全面发展为中心”,以“校企合作”为途径将“应用”和“职业能力”2个核心指标落实到专业岗位能力分析、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教学方法、考核体系等方方面面,从而实现教育内涵及模式创新的转变。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 胜任力 培养模式改革

本科院校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是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并推进赋予的新命题,是高校“特色办学”、“克服同质化”必然趋势,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内涵透视。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界也开始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但总体感觉:培养理念淡薄;定位模糊,提出应用型人才培养但仍然沿用研究型人才培养的思路和方法;虽然一定程度强化了实践和应用的学时,但仍以理论知识的系统性教授为主;实践、应用教学成效与岗位胜任、职业素质需求有较大差距。运行良好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和模式尚未形成,这就导致了市场人才缺口剧增下高校毕业生却入职无门,而毕业生关于“理论基本不用、实践基本不会的”的反映也很大程度透射了当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缺陷。总的来说,本科高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与市场甚至企业真正所需要的专业人才有较大的能力结构错位,专业能力与就业岗位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如何使本科院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市场人才需求能力结构相匹配,使培养的人才更具企业专业胜任能力和社会发展适应性?笔者认为本科院校应以市场需求为准则、以能力本位为取向,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时对接专业岗位胜任力,将岗位胜任力资格条件细化、具体化到人才培养过程中,探索与构建与传统“精英”人才培养不同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新模式。这势必使培养人才具备岗位胜任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同时也能使得本科院校在优化人才培养中形成区别于其他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特色。

1 岗位胜任力的含义及对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要求

“胜任力”这个概念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David·McClelland)于1973年正式提出,是指能将某一工作(或组织、文化)中表现优异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潜在的、深层次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的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等任何可以被可靠计量或計数的个体特征。研究者们通常认为胜任力由基准性胜任力和鉴别性胜任力组成。其中,基准性胜任力指专业工作岗位要求的“应知和应会”的“知识和技能”;鉴别性胜任力指“自我认知”、“社会适应性”、“价值观”、“创新性”等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总和。简而言之,对于做好一项工作而言,基准性胜任力和鉴别性胜任力都是必须,但从个人职业长远和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鉴别性胜任力更为关键。

胜任力的实质是知识、能力、素质的结合,它根据专业相对应岗位职位胜任力模型的具体因子来选择和确定具体的教育教学内容以期让学生在这过程中获得专业知识、培养职业能力、内炼成综合素质等。虽然胜任力从微观层面会因为专业岗位不同而人才培养的胜任力模型标准不同,但宏观层面对人才培养的专业知识、职业能力、综合素质核心结构要求基本一致。从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讲:对接岗位胜任力不仅让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落地”,更突出与职业教育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不同要求。

1.1 突出“专业性”和“实用性”的知识结构

培养训练学生岗位胜任力是以“就业为导向”,更强调知识的专业适用性和职业实用性。在知识结构上要尽量掌握好“专业性”知识和“通识性”知识的结构比例,适度加大 “专业性”知识的比重。在对“专业性”知识中专业基础知识、技能工具性知识、专业发展知识、综合性知识的遴选方面突出“实用性”原则,重点做好技能工具性知识和专业发展知识的强化。技能工具性知识主要是应用方法类知识,重心是与岗位胜任相关的操作技能知识及学习方法、思维方法等知识,是胜任力对人才培养知识结构的基础要求。专业发展知识则是培养人才形成职业发展能力和综合素质等的鉴别性特征的关键理论基础。

1.2 “发展性”和“创新性”共融的能力结构

职业能力培养是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对接胜任力的核心目标,它是经过理论学习和实践运用后内化为多种能力的综合,同时又是能否升华成职业素养的关键。核心职业能力主要包括职业技术能力、持续发展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即学会做事、学会做学问、学会创新、学会做人。其中专业技术能力指从事该专业领域工作所具备的实践、运用能力,是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基本技能和专业素质的外显表现,是学生职业发展的基础;另外,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是“可持续性”、“创新性”发展的需要,除了胜任岗位需求还能帮助和强化职业转换和迁移。

1.3 “通用性”与“鉴别性”并存的素质结构

素质是胜任力中鉴别性胜任力的特征要素,它能锻炼学生在特定工作情境下对知识、技能、态度等个体胜任力要素的综合运用能力。对接胜任力的应用型人才所应具备的素质结构应该是以“通用性”和“鉴别性”并存下的基础通用素质、专业智能素质、专业情意素质和综合素质。其中基础通用素质包括基本技能、思维能力和个人品质;专业智能素质指在从事专门职业活动中将已学和接触的知识和能力内化、吸收、创新的素质;专业情意素质指专业兴趣、专业动机等心理倾向性特征;综合素质是前三者在专业实践活动中融合、优化、提升而成的全面素质。

2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理念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应该围绕胜任力对人才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构成要求,以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坚持人才培养从“知识传授”转变为“能力培养”、从“教师为本”转变为“学生为中心”、从“类同化培养”转变为“优化、创新、形成特色”,实现由教育理念的转变到教育内涵及模式创新的扩展。

2.1 以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

以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及人力资源“市场化”对新时代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新命题,它与本科院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不谋而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本科院校应该主动改变过去封闭式办学模式,以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甚至专业岗位对人才需求的规格、标准、要求等作为人才培养的切入点,并将其落实到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包括目标定位、专业设置、课程教学、考核评价等。当然,“以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并不等同于“以就业为导向”,它不仅强调培养人才胜任岗位的专业契合度,也注重培养其综合发展的社会适应性。

2.2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

传统的知识传授型教学造成学生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不具备从事职业的能力。胜任岗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应该打破过去建立在学科体系上的知识结构,从“应用”及“岗位胜任力”入手,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分析职业能力获得及形成所需要的系统理论课程及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系统理论课堂必须转变教学方法,克服传统的单向知识传授,在课程设置上做到“公共理论课适用”、“专业基础课管用”、“专业课能用”,构建“学术、技术、职业”融为一体的课程体系。在实践教学体系上做到深化和强化,构建融合产学研的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

2.3 以尊重学生个性与全面发展为灵魂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应该以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作为价值取向,这不仅应该着眼“就业需求”培养学生并引导其发展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有用”人才;还应着眼“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意愿,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并形成自身优势。这就需要在教学活动组织和管理中,完善模块化课程及学分制度建设:以胜任力分析为基础围绕知识、能力、素质构建模块化课程系统,促成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在模块化课程中加大各类选修课程比例,创新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形式及内容,搭建部分课程学分互换的桥梁,为学生实现自我和发展个性提供平台。

2.4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克服同质化、在错位与重构中形成特色是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基点。在人才培养的路径上,没有适合所有院校的统一标准模式,各个院校应该根据各自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进行重新扬弃建构,不断的进行加强内涵建设和各项教育教学的创新改革,才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教育质量水平。

3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重点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在把握4个理念的前提下,以“校企合作”为途径将“应用”和“职业能力”2个核心指标落实到专业岗位能力分析、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教学方法、考核体系等方方面面。本文以下部分仅对几个重点环节提出主要的改革思路以供参考和讨论。

3.1 以“胜任力”为导向,优化专业内涵建设

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以专业为出发点,围绕专业岗位进行能力分析并主动引入行业企业参与构建柔性人才培养方案。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依据行业企业需求的同时多加强校本研究,优化学校自身特色专业及专业内涵建设。①强化能力分析,明确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能力分析是培养人才是否具备岗位胜任力的关键,它是培养目标具体化为规格并设置课程教学的依据。高校應该以各个专业对应的用人单位及其行业对该岗位人才的具体胜任标准要素构建每个专业的胜任力模型,尤其要明确对涉及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知识、骨干知识、重要技能与能力等。②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鼓励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成立由学校教授、行业企业专家形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让以行业企业为主体主动全面参与到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包括专业发展规划、培养方案制定、人才培养质量监控等,使学校的人才培养和企业的人才需求实现无缝对接。③加强校本研究,优化专业结构及内涵。根据学校办学条件及社会需求来设置和调整专业方向及结构,提升专业及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的契合度、协调度。结合学校自身优势的前提下,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多做专业发展策略及内涵建设研究,使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互为融合并形成学校自身品牌特色。

3.2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系统化、模块化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从专业入手,以“应用特色”和“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分析专业能力获得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来整合系统学习的课程模块。在课程设置上坚持“有用、够用、适用”的原则确定各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创新能力素质拓展课程体系和综合实践类课程体系的形式及内容。①设置集“技术、职业、知识”一体化的专业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下设专业应用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和公共基础理论课,遵循从专业应用——专业基础——基础理论的逻辑思路来设计课程,充分使课程围绕胜任力模型指导下的能力体系获取来展开。②联合企业开设特色实践教学课程。应打破常规将理论与实践、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联合企业共同开发针对行业所需专业应用能力的由易到难的梯度式实践培训模块,使学生在的实践教学中将分散的知识点和能力要素串联起来。③创新能力素质拓展课程体系。可考虑从科研能力训练、职业证书考取、企业模拟培训等方面设置拓展课程模块,使学生在模块学习中获取行业需要的职业准入资格和未来发展能力。

3.3 以校企合作贯穿始终,实现开放性的人才培养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除让学生具备一定理论知识,最重要的是通过实践教学养成实践能力甚至准入岗位的胜任力及职业素养。这样的系统培养工程靠高校独自承担是无法实现的,只有以行业企业为主的社会组织的参与及支持学校实践教学和培养方式的创新才能更好培养专业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能力,这也是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凝聚特色和品牌的路径。①校企合作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使校企合作的培养在一开始的方案制定中就得以体现,另外在专业建设、课程设计及改革、实践教学及评价考核等培养过程要主动引导企业介入动态的优化培养方案,使教学内容和学生能力养成更具行业针对性和适应性。②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与企业建立实质的合作关系,并根据双方的实际需要来寻求人才培养的创新方式和模式,是企业获得胜任行业人才和高校形成特色和品牌的最优路径。可适时在探索中创新如“合作办学”、“课程嵌入”、“定向培养”、“分段教学”、“工作室模式”等模式,在培养过程中充分利用行业企业的岗位“实战”平台使人才具备岗位及职业胜任力;③校企合作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合理利用企业资金和人才优势,拓展实践教学平台资源。积极进行平台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的针对性和创新性,在实践教学大平台上拓展三个小平台:创新训练平台、实验教学平台、职业训练平台。

3.4 结合动态培养和柔性管理机制,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更需要具备很强实践背景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这就需要队伍的能力结构要由原来单一的专业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变。这就需要高校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中实行柔性人才管理机制,广纳社会人才引进兼职教师;同时结合动态培养制度,推行自有师资“走出去”培训深造。①柔性人才管理,引进兼职教师。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从社会尤其是行业企业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精英、技术骨干等资深人员组成讲师团,承担部分课程的教学或讲座等,把职业实例、职业文化、职业精神等带进校园传授给学生和专业教师。②动态培养制度,培育自有师资。学校要制定相关政策和制度,鼓励和引导教师主动参与到相关企业和行业的应用能力培训,强化行业从业资质,通过到企业一线学习与交流,增强实践经验。

基金项目:本研究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农村及社区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批准号: 14JDGC02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张兄武,徐宗宁,付保川.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策略探究[J].教育评论,2011(02).

[2] 傅建源.论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高职人才培养方案[J].教育学术月刊,2011(08).

猜你喜欢
胜任力应用型人才
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胜任力探究
处级领导干部胜任力的自我评估与模型建构
浅议文科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胜任力
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探索研究
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考核与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胜任力模型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普通高中班主任胜任力差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