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方法研究

2022-03-17 01:52庄健
教育现代化 2022年17期
关键词:工匠中职精神

庄健

(即墨区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山东 青岛)

一 引言

在教育革新背景下,我国教育部门对职业教育工作进行了全面优化,不仅提出了更高的教育目标和任务要求,还基于传统教学累积经验,引进了大批量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方法。工匠精神作为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思想,将其看作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理念,在语文课堂中全面落实,合理运用语言文字的多样性和情感性,引导学生在阅读创作中,学习应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传播工匠精神。因此,作为中职院校的语文教师,要根据新时代发展要求,积极参与中职语文教育革新工作,持续优化实践课堂教学内容,注重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培育社会发展急需的优秀人才。

二 目前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一) 传统教育观念过于老套

在新课改背景下,中职院校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面临诸多挑战,具体体现在知识体系、教学方法、综合水平、教学思维等方面。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语文教师依旧在沿用传统教学方法和观念,课本教材和课后训练是主要教学形式,所学知识与专业之间的联系非常少,教师向学生传递理论知识,学生被动接受,师生之间的互动沟通不多[1]。这种封闭式的班级课堂教学模式,虽然可以在短期内提高教学效率,但从学生的长远发展角度来看,很难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无法展现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如何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限制,是目前教育革新探讨的主要话题。

(二) 学科知识存在局限性

中职教育工作旨在为社会企业发展培育优秀的技术人才,因此实践教育工作更加注重培育学生的专业技能,传统灌溉式教学课堂并不符合当前教学要求,语文教师也要在这种转变中寻找自己的课堂定位。但了解当前中职语文课堂发现,所学专业知识与岗位技能没有关联,上课学习氛围不积极,学生学习效率过低,实践教学成果没有达到预期要求。

(三) 知识体系有待更新

在现代科技技术革新发展中,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此时要想培育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要注重优化更新中职院校的知识体系。但了解当前中职语文教学情况发现,无论是学科教材还是教学模式,都没有跟随时代发展不断更新,这就导致实践教育工作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学生掌握的知识体系不能适应新课改要求。在毕业进入社会后,势必会引发更为严峻的就业创业问题[2]。因此,当前中职语文教师要在明确课程教育意义的基础上,积极应用先进的教学知识和教学方法,以此保障人才培育工作实现与时俱进的发展目标。

三 工匠精神的内容分析

从本质上讲,工匠精神就是指工匠对产品不断创新和精益求精的优秀精神理念,后来发展成为在岗位中,用一辈子去完成一件事的信仰和坚守。这种精神既是对工匠的要求,又是对所有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在我国从制作大国发展为制作强国的过程中,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一) 严谨创新

第一,发散性思维。创新作为人类思维的高级表现,也是新课改教育的核心内容,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去分析课文知识,有助于学生基于所学知识,掌握更多丰富情感。传统职业教育的语文课程主要以课文为主,而创新型课堂要求引导学生不断发展自己的思维,从多种角度寻找问题的答案。

第二,批判性思维。这一内容是提升学生创新意识能力的基础组成部分,也是摆脱传统教学理念限制的关键因素。在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中职语文教学工作是以教师为主导的学习模式,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所学知识,很难提出自己的想法观点,更不会对作者或老师的结论提出质疑,长此以往就形成了固定化的学习思维[3]。而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不仅要求他们形成自己的思维意识,还要学会利用自己的角度来评估判断课文的各个方面,这样有助于他们在扩展学习思维空间的同时,敢于用批判的眼光分析事物。

第三,想象性思维。培养学生想象力要比获取应用知识更加关键。中职语文教师可以运用抽象化的语文知识或留白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深层阅读中,掌握更多有价值的语文专业知识。比如说,在阅读《红楼梦》的节选篇章“林黛玉进贾府”时,学生可以根据作者对王熙凤的空白描写,进行展开想象,这样不仅能为他们提供充足的思考空间,还可以结合后续文章描述的人物形象,更加真实感受故事角色的独特性格。这种想象过程也可以看作是在创造的过程。

第四,逆向性思维。这一内容就是反其道而行,需要反向思考已经形成定论的观点。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可以利用逆向思维方式解读语文课文,有助于预防学生盲目跟从作者的观点,还可以获取优质的教学效果。

(二) 质疑求异

在新课改教育背景下,中职语文教学工作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环境,充分展现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转变传统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探索的引导者与合作者,持续优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氛围[4]。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课堂中发挥主导作用,并不是直接向学生传递教学知识,而是要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在独特有趣的教学课堂中,启发学生思考和探索问题。比如说,在学习时引用现实生活问题,既可以拉近教师和学生间的距离,又能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时产生共鸣,让他们从课堂学习者转变为课堂参与者。同时,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支持学生发表自己的建议,认真倾听他人的独特想法,持续优化他们的学习意识,以此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思维。在结束课堂教学工作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针对某些问题进行重新争论,这样不仅能为学生提供自由的学习平台,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优秀的学习榜样,引导他们逐渐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并在彼此沟通交流中获取更多学习灵感和创新思维。

(三) 敬业钻研

语文课文是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感悟情感的重要媒介,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中职教师要基于专业教学需求,适当开发具有针对性的校本教材,这样不仅能保障课文知识与学生生活环境更加接近,还可以有效弥补传统课文和现实生活之间的差距。比如说,将当地的传说故事、风俗民情等转变成写作体裁,一方面要求教师在网络平台寻找相关优秀文章,或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话题进行编写;另一方面要求学生选择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而后在学习期间提出自己的感受,以此激发自我创新意识[5]。在解析语文课文时,不仅要提出固定式的解题答案,还要结合学生的自主意识,突显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学生作为中职语文教学的参与者和创造者,教师要摆脱传统应试化的教学模式,引导他们从自我感受入手,不断想象和创新,重新展现课文内容和丰富情感,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教学工作的独特魅力,还可以逐渐形成敬业钻研的学习精神。

四 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

(一) 基于课堂教学体会工匠精神

课堂作为培养中职生工匠精神的重要场所,在实践教学指导中,要充分融合基本教学要求和学生学习水平,在学习阅读语文课文时,引导学生继承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先进的革命精神,使他们在深层体会和探索中,逐渐理解和具备工匠精神[6]。比如说,在阅读《红楼梦》的节选篇章时,学生可以发现作者曹雪芹在撰写时,经过了多次批阅和增删,也就是这种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才得到了流传千古的优秀文章。又比如,在学习《我的母亲》时,学生可以通过多次阅读感受到作者描绘的伟大母亲形象,更可以从故事中母亲的身上看到耐心专注的工匠精神,也正是这种精神带给了作者无数的启发,学生也可以从中真正认识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在我国传统历史文化中,有很多优秀文章系统描绘了工匠精神,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内容进行逐一讲解,不仅要引导他们学习基础语文知识,还要让他们掌握文章的基本内涵,正确体会故事角色所表现的工匠精神。

(二) 基于学习习惯感悟工匠精神

虽然在新时代教育发展中,中职教学呈现出了独特优势,但从整体教育现状来看,实践教学工作并没有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视,接受中职教育的学生大都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意识和个人习惯[7]。而培育学生工匠精神,要求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仅要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还要在学习探讨中具备良好习惯。因此,中职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综合水平,制定规范的管控制度,只有这样才能逐渐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工匠精神。

根据中职语文教学要求分析发现,要想基于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精益求精、坚持不懈、耐心专注的工匠精神,需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在备课时,教师可以根据所学知识和班级学习状况,预先设定可以选择的教学方法,比如说情境教学、翻转教学、小组合作的,都可以在集中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第二,教师要转变传统课堂作业形式,充分运用课后训练时间,锻炼学生的学习意识和能力。比如说,以往学生在写作训练中经常会因为格式和内容偏差而丢分,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都是他们不够细心,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能力训练时,要重点考察他们的细心和耐心;第三,鼓励支持学生参与学校或社会组织的实践活动,比如说写作评比、阅读竞赛、征文比赛等,一方面要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帮助他们共同解决,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学习利用独特的写作手法,传递丰富的情感思想,这样有助于他们逐渐体会到工匠精神中精益求精的现实意义,并由此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依据自身坚持不懈的工匠精神,不断解决语文教学期间面临的问题。

(三) 基于课外阅读感受工匠精神

中职语文教学工作不能局限在课堂环境中,要合理运用课外阅读进行工匠精神的培养教学。根据科研学者的调查结果显示,虽然阅读不一定可以实现人类的人生目标,但一定可以在不断努力中逐渐接近人生理想[8]。将课外阅读融入到中职语文课堂中,不仅能引导学生逐渐拓展自身的阅读思维,还可以在深层解析中完善自身的精神思想,因此中职语文教师要基于传统教学经验,合理引导学生参与课外阅读,以此逐步培养他们勇于探索、坚持不懈、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在现代科技技术革新发展中,大部分电子书逐渐取代了纸质书本,课外阅读进入到新媒体时代。在这一背景下,教师要鼓励学生多阅读课外电子书,定期向他们提供具有趣味性和竞赛性的阅读实践活动,依据过程考察和综合分析,让学生在深层阅读中掌握更多有价值的语文知识。与此同时,中职院校还要根据语文教育需求,和当地图书馆构建良好合作关系,设立专门的有声图书馆,要求学生定期完成阅读任务,分享自己的阅读建议,阐述自己的思想观念。这样不仅能为学生阅读沟通提供有效平台,还可以结合他们的阅读想法,调整课堂教学形式。需要注意的是,在课外阅读时必须要考虑学生个体差异,根据语文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水平,设计不同阶段的阅读目录,优先选择包含人文精神关怀、充分展现工匠精神的优秀文章,以此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引导他们学习更多优秀工匠精神。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以引导为主,不断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熟练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这也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环节。在学生逐渐具备课外阅读一时候,教师要设计针对性的教学问题,鼓励学生在自我解析中寻找答案,并逐步渗透中职生所需的工匠精神,有助于他们在强化自身课外阅读水平的同时,更加注重在阅读中精益求精。

(四) 基于教学材料渗透工匠精神

中职院校与一般大学教育存在本质差异,更加注重人才的技能素养培育,因此语文教学工作也提出了不同的规范要求,所选课本教材呈现出针对性和实践性的特征。尤其是在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后,中国制造问题越发严峻,各行其发展要求中职院校在培育人才时,优先考虑学生的职业发展前景,注重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和深层探究的兴趣,全面渗透工匠精神的培育理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满足时代革新的人才发展要求。从深层考虑来看,中职语文教学工作要在选择语文教材时,注重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具有创新性和多样性的语文课堂环境。

(五) 基于语文教师树立工匠精神

从中职语文教师角度来看,其作为教学工作实施的主导者,既要向学生传递基础语文知识,又要注重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在现代教育革新背景下,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语文教师本身要具备热爱教学、爱岗敬业、坚持奋斗等工匠精神,在学习探索中逐渐养成终身学习意识,不断优化自身的教学知识,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应对实践教育工作涌现出的问题。一方面,中职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最多,因此基于语文教师树立良好的工匠精神学习榜样,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达到预期目标。教师既要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全面观察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行为特征,又要在明确人才培育目标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实践教学方案,这样有助于学生学习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另一方面,中职语文教师要提出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思想,在实践工作中结合时代发展需求,增强语文教学的职业性和实践性,摆脱传统教学理念的限制,不断丰富实践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在学生阅读期间引用更多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持续优化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重点培养学生独特的工匠精神。比如说,在阅读赏析描写景物的文章时,教师可以利用拟人化的方式分析文章当中的景物,并对比现实生活中植物面对挫折时的具体表现,分析它们的优秀精神,以此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思考和创新分析。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教育革新背景下,工匠精神作为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形态,要在长期探索学习中逐步形成。因此中职语文教师要结合素质教育要求,逐渐摆脱应试教育理念的限制,在课堂教学期间既要向学生传递基础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又要从多样化的教学课堂入手培育学生现代工匠精神。同时,教师要结合工匠精神培育要求,将这一思想全面渗透到语文教育工作中,利用潜移默化的方式改善语文阅读活动,调整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课堂课后作业内容,这样不仅能提升语文职业素养教育的影响力,还可以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帮助中职生快速理解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并在不断学习探索中逐渐具备精益求精、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等优秀精神。另外,教师要积极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经验,合理运用优秀的教学案例和技术软件,改善传统单一化的教学内容,构建具有趣味性和竞赛性的教学环境,只有这样才能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提升实践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工匠中职精神
90后大工匠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工匠风采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工匠神形
拿出精神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工匠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