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阈下高校公共管理类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创新

2022-03-17 01:52陆丽萍
教育现代化 2022年17期
关键词:立德专业课程立德树人

陆丽萍

(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浙江 绍兴)

一 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迎来了新时代的各种机遇与挑战,一方面经济和社会全方位朝高质量目标发展,另一方面社会问题和矛盾更加纷繁复杂。青年大学生身处成长的关键时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在面对文化冲突和价值观矛盾的时候,由于认知水平有限和知识结构欠缺很难较快辨别事实与做出抉择。

2016年 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同时强调“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代表了我国教育的全方位思路,是新时期高校的办学方向,对未来我国的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公共管理类学科是研究以政府管理为主的公共部门活动及运行规律的学科体系,在高校公共管理类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思想,代表了遵从“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自我转变及自我升级,也是推动高校课程思政工作的动力与源泉。

二 “立德树人”理念融入高校公共管理类课程思政的价值

“立德树人”是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目的是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特点是协同育人,核心问题是坚持对大学生进行价值引领,这正契合了新方位、新使命对高校立德树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2-3]。在高校公共管理类课程的教育革新中这一理念具有三个维度的价值。

(一) “立德树人”理念兼具本土性和世界性

这个维度代表的是“立德树人”理念不仅符合我国整体的国情发展,更是与世界先进的教育理念接轨,符合世界整体的教育理念进步,这二者的相似性体现了我国教育在培养目标中的世界性。从高校公共管理的课程思政的改革来看,与世界相接轨符合高校自我进步的方向。因此,在课程思政教育中引入“立德树人”理念,将会展现高校公共管理课程的前卫性与发展性。

(二) “立德树人”理念兼具历史性和未来性

教育的本质是随着时间进程承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社会的基本发展历程是由教育所衔接的,这点从“立德树人”理念的出现可以初见端倪。将“立德树人”理念引入到当前的高等教育中,既可以抓住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又可以对未来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思想动力,这一理念承接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与未来。

(三) “立德树人”理念兼具有价值性和教育性

“课程思政”概念的提出实质上就是为了保证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目标的顺利实现。作为一种精神生产实践活动,课程思政能够在专业课程教育中起到催化剂的效果,为大学生提供精神动力。课程思政建设具体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融入知识、经验或活动的过程,体现的是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4-5]。事实证明,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引导,教育只会滑落为技能和个人利益的工具,学校很可能会培养出反教育、反人类的“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说:“为学须先立志。志既立,则学问可次第着力。立志不定,终不济事[6]。”青年大学生肩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崭新任务,正确的三观构成尤为重要,习总书记对青年学子提出的要求也证明了“立德树人”理念的价值性和教育性。

三 高校公共管理类课程思政的育人切入点

公共管理类属于管理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二级学科设有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等。公共管理学科体现了“公共性”特性的思想政治素养,我们认为公共管理类课程思政的育人理念包含:正确的三观构成、高度的公共精神、明确的法律意识、强烈的社会责任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砥砺家国情怀,从而唤起情感共鸣。

(一) 专业课程教学目标与课程思政目标的逻辑契合

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与高校思政教育目标基本一致,统一为“国家意识、人文情怀、科学精神、专业素养、国际视野”目标,进而保证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导向的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以《组织行为学》为例,其主要行为内容为探讨个体行为、群体行为及领导行为的理论模型,进而根据行为差异进行组织动机研究。在教学目标设计中既要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又要考虑到思政育人元素(如人文情怀和科学精神)的加入,进而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实现课程教学和思政教学的有机融合[7]。

教学目标导向与思政目标的契合,实现了当前整体教学模式的优化,尤其是对于高校公共管理课程而言,需要明确思政教育并不是一项短期的政治任务,就如同“立德树人”理念的历史性和未来性一样,需要在未来的实践中不断深化思想和提高认识,这将会高效地推动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让学生对于现有的知识体系及知识内容有更加深刻的领会。

(二) 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思政内容的有机融合

基于“立德树人”理念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将会是承载课程思政教学精神的重要载体。课程思政建设贯穿于高校专业课程教学的新目标和新任务,可以按照“思政元素挖掘—教学过程融入—教学效果反思”的步骤开展,进而最终实现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内化,教学中落实的难点及重点是这项内容实现的关键。

(1)用学术讲政治,唤醒公共管理知识的魅力。在《管理学原理》《政治学概论》《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等课程中,将《论语》《群书治要》《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书籍列为必读文献,使学生从公共管理的视角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治国思想。如在《政治学概论》的“国家治理”一章中,引导学生重点关注习近平总书记的锻炼与成长的经历,挖掘其中包含的“家国意识”思政元素。了解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方略的思想形成与现实价值,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

(2)用历史讲大道,传递公共治理智慧的价值。在《政治学概论》《公共事业管理》《组织行为学》《公共危机管理》《公共礼仪》《公共政策分析》等课程中引入历史案例,挖掘思政育人元素。如《公共危机管理》课程中引入“关于国共两党重庆谈判历史事件的战略决策案例”,重庆谈判中所蕴含的公共危机决策理论,对于今天防范及化解重大社会危机事件风险仍具有重要启示。

(3)用实践讲理论,体验公共管理教育的温度。在《城市管理实习》《社会调查》《社会工作概论》等实践课程中,指导学生将实地调研的情况进行课堂汇报,从而更好地理解书本理论知识。通过案例扮演、案例分析、让课堂活跃起来,社会调查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开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助意识。如《社会工作概论》课程的教学设计可以结合当下我国社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域中发挥的作用,让学生体会社工的专业情怀和专业理性,同时组织学生深入基层社区开展实践调研,践行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专业价值。

(三) 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与课程思政建设的协同效应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非常重要,但单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远远不够,每个学科的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应保持教育目标一致,都要守好课堂教育的主渠道,种好责任田。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目前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8]。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要重点挖掘思政育人元素,重视“立德树人”思想的教育理念创新与学生情感共鸣,真正地做到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双向互补及协同发展。

(1)挖掘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思政元素。“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并不是同一概念,不能相互代替,也不能彼此缺位。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教师需深入挖掘思政元素的内涵,真正地让学生体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谛。同时,思政元素的合理应用,不能过于政治化、模式化,要真正让学生理解和接受,进而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构建。

(2)重视“立德树人”思想的情感共鸣。高校教育更多的是引领和指导,尤其是当代的高校教育,伴随着各种信息技术的普及,现代大学身所能接受到信息内容要更加丰富且多元化,当代年轻人更加注重个性,而且无时无刻受到全新思想的冲击。这也导致当前的思政教育展开要更加贴近真实生活。思想的共鸣某种意义上建立在情感的共鸣,也建立在个人情感的积极表达之中,以情感来对学生进行倾诉,以情感来为学生展开教学,才是公共管理课程中展开课程思政教育的重点内容。“立德树人”理念的内在核心与外部表现都是帮助当前大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路径。

(3)创新专业课程的教学理念。思政元素融入到公共管理课程中,需要规避机械化僵硬的教学模式。只有灵活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才能让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实现更为有机的融合。同时,进行课程思政授课的教师,不仅需要专业知识储备扎实,更需要对思政元素的融入有着充分的理解,才可以做到二者的融会贯通。在公共管理类课程中,案例可以从多个视角进行分析,例如此前的中兴芯片事件,可以从公共管理视角下进行整个事件的评判,进而让学生建立创新思想,树立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四 高校公共管理类课程思政的改革创新方式

高校公共管理类思政课建设应当在“立德树人”视域下从教学目标的明确、教学内容的完善、教学过程的创新三个维度探索其改革创新的实现路径。

(一) 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明确教学目标

(1)尊重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明确理论内核

高等教育中强调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能力,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不是简单地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而是对学生整个思考体系及人格思想的树立,抛开成绩论调,真正的让思政要素在学生的思想中开花结果。为了达成这一教学目的,教师要更加明确公共管理课程中关于思政教育的基本教育方法及教育形式,具体的教学从传统的动机理论逐渐改变为当代动机理论,明确理论内核,改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深入持续地提高教学效果。

(2)丰富课程体系,提升学生参与

在专业课程建设中,不断地丰富课程体系,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数量设置适当且合理,加大课程思政教学革新的力度。在实际授课中,转变学生的参与意识,引导学生从被动参与转变为主动参与,真正从教学模式上改变学生的被动接受效果,这也是公共管理课程中可以稳固教学效果的具体方法,从而真正地培养应用型复合人才。

(二) 加强育人元素思考,完善课程内容

(1)精心设计,因势利导

对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编排与设计,重视德育元素的挖掘,在融入育人元素的时候,形式上要新颖,内容上要生动,既有精心设计的案例讨论、又有课堂中的即兴发挥。以史为线、以情动人,运用案例式、互动式、参与式、专题式、混合式等多元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学习要有恒心、诚心、决心。

(2)显性插播、隐形植入

在教学过程中,在半数以上的课程中,结合学科专业关联度较高的新闻和话题,或开课前,或两节课之间,显性插播一些历史故事、案例,师生共同讨论感受。在布置作业时,注重案例的筛选,选择的案例需既包含知识内容,又包含德育元素。 在课堂小组讨论、师生互动等环节,可作为良好契机和素材,做到坚持、努力、细致及良好的沟通,这些互动环节包含了友善、包容、尊师、团结、尊重、协助等德育元素。

(3)发挥导师制,言传身教

关于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课程,导师在指导自己学生实习、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及时给予学生关怀,提出生活、学习、职业发展规划等层面的建议,通过与学生紧密联系,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提高就业能力,做一名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较高的情商的专业人才。

(三) 创新课程教学过程,加强教学监督

(1)引入校外资源,扩展学习环境

“立德树人”是全新的思政教育思想,也代表了未来教育的主题,实践层面需要有效地整合当前的社会资源,提供更加完善的学习模式。“要实现思政课课程组织方式的改革创新,需要在课程组织层面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理论性与实践性兼具的思想政治综合素养[9]。”为了更好的推动高校公共管理课程中的思政教学过程,可以适当的引入校外资源对接,例如自媒体、新闻媒体,多种信息接入,给予学生更加开放的学习环境。同时这些外部信息的载入,可以更好地对当前的教学内容进行推广,也更加利于学生进行思考。

(2)创新教学模式,拓宽学习路径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采用的思维形式主要是直线的、递进的,但这种教学方式相对封闭。当前,在网络时代背景下,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的非线性特征来完成信息的双向传递。这样,当学生接受到新的教学方法或教学信息时,就可以根据因果关系完成知识体系的建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交换课堂教学内容,从而提高信息交互质量。教师还可以将一些实时的政治内容通过翻转课堂模式、问题引导模式、微视频模式等方式呈现,拓宽学习路径,从而快速建立学习的知识体系。同时,教师可以以微信、QQ和微博为突破口,利用这些工具辅助公共管理类课程思政的开展。总之,教师需要注意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入社会热点话题,提高课程思政的实时性。

(3)搭建监督平台,提高学习热情

在网络技术系统逐渐成熟的背景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也在不断扩大。因此,如何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思想成为高校教师需要关注的问题。在实际应用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层网络搭建监督平台。在构建过程中,首先要做好互动模式的分类。例如,网络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学生个体、宿舍、班级、学院和学校。这些分层网络的基本条件是学生的个体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个体与其他四个层次的关系来总结学生的行为习惯。同时,学生的学习习惯也是课程调整非常重要的参数,这样可以将一些不利影响降到较低的状态,从而有效地保持高效的学习状态。教师还可以根据现实的情境调整学习内容,这样学生就可以形成一个认知意义上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认知规律来完成课程教育,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持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加快课程学习的进度。

五 结语

课程思政教育决定了高校培养人才的价值取向与人才“成色”,良好且有效的课程思政教育势必会推动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与健全,这也是当前我国教育目标所要实现的具体内容。根据“立德树人”思想的指导方向,我们进行了高校公共管理类课程的改革创新思考,也希望能够推动我国高校教育的整体进步。

猜你喜欢
立德专业课程立德树人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严以修身”先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