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视域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四全”生态格局建构理路

2022-03-17 10:32张宝君
关键词:高校学生载体政治

张宝君 郎 爽

(吉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时代新人的铸魂工程,离不开良好外部环境的支撑。媒介载体的融合发展,既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场境,也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挑战,把握机遇,应对挑战,主动出击,才能抢占先机。高校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关键期,更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是高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要旨。环境是指围绕某一事物(主体)并对该事物产生影响的所有周围事物(客体),简言之,就是指人生活周围的情况和条件。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建设环境,是指由高校微空间(由微博、微信、抖音以及各类圈群共同构成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所需要的非物质条件、无形条件之和构筑而成的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三全”育人内涵丰富,既涉及人(教育主客体)的因素,也涉及时空(历时过程和空间方位)因素,是一个“人人育人、时时育人、处处育人”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作为一个系统工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建设需要以“四全”生态环境建设为依托,构建覆盖全场域、全时段、全过程的全员育人循环闭合系统。

一、打破时空壁垒助力微载体格局“全程化”

“全程”是指客观事物时空维度上运动的全过程。全程媒体是指跨时空、零时差的即时传播。简单说,就是信息从产生到结束都离不开传播链条。高校微空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程”,是指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信息要渗透到微传播的整个过程。建设“人人可学、随时可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离不开一个“跨场域、零时空、全覆盖”的新空间。

(一)强化深度聚合,突破空间限制

“场域”源于物理学概念,作为社会学名词,由皮埃尔·布迪厄提出。活动场域影响人的行动,活动场域既包含物理环境,也包括与个体相关的他人以及与此相连的诸多要素。“场域”是个体参与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是由社会成员依特定逻辑规则共建共享的活动空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场域,是由教职员工和学生共同创建的教育活动空间,这一空间既包括学校各类硬件教学设施,如教室、礼堂、实验室,等等,也包括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校园文化、制度等软环境。“全场域”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延伸和拓展,既体现为教育目标的全方位发展,也体现为教育氛围的全方位营造,还体现为教育方式的全方位融合。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动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场域的拓展,新媒体传播的即时性和无界性,突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空间限制,微媒介信息传递的“跨场域”性与用户信息获取的即时、互动性,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程”供给提供了技术支撑。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由“点”向“体”的转变。首先,加快硬件设施和网络矩阵建设。一方面,高校要加强基础网络设施建设,实现校园网络(WIFI)全覆盖。另一方面,构建由微博、微信、抖音、学习类APP 以及各类圈群组成的校园微媒体矩阵;其次,推进微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聚合。高校要按照“由‘点’到‘线’、聚‘面’成‘体’,实现‘面’‘面’俱到、多‘体’联动”[2]的理念,在建好微媒体矩阵的基础上,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微平台,以微媒体的传播优势突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限制,推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域化。最后,高校要科学设计符合学生“胃口”的精神食粮,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作品的沉淀力和传播力,使学生在接收信息的同时,由“接收者”变为“生产者”“传播者”与“发布者”,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程化。

(二)强化传受同步,化解时间延迟

“全程”不仅体现在空间维度拓展性,也体现为时间维度上的延续性。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全程化,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融入学生“知、情、意、信、行”全过程,全面促进学生可持续性发展。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程化,既强调思想教育要贯穿学生在校全过程,也强调教育效果要融入学生的一生。微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已突破时空界限,微媒体可以同步记录、传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作品,形成了教育信息和内容作品呈现“共进度、零时差、齐直播”的新传播样态。媒体的有效聚合,尤其网络媒体“超链接”与“幂指数”传播特点,改变了传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研发、推送模式,实现了由延时传播向即时传播的转变,使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生产与推送呈“即时动态”的新传播特点,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无限扩展与全程持续,化解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推送时间延迟问题,首先,高校要紧跟媒体前进步伐,牢牢把握新媒体信息传播生产与消费“零时差”的特点,针对学生信息选择、认知、交互和行为方式,选择适恰的契机和时间点,以适恰的媒介平台推送适恰的内容;其次,高校要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了解学生各平台的使用时间,准确把握学生惯用平台,并第一时间入驻,将其打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最后,用好媒介传播技术,构建“5G+4K”传输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时传播平台。

(三)打破条块壁垒,推进资源聚合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核心途径,具有整体性、系统性,需要贯穿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与服务等全过程,融入教学、科研、管理等十大体系的全过程,这就要求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建设,要从过去“条块分割”的现状向“协同配合”一体化的育人局面转化。微媒体融合化发展要求高校要强化部门协同。微媒体深度融合,既是媒介主体的融合、也是媒介资源的融合。一方面,要推进高校微空间思想政治教育“中央厨房”建设,为高校党群部门、行政部门、直(附)属及其他单位组织协同和联动奠定基础,推进高校课内课外、线下线上、校内校外信息和资源整合,促进教育过程由“分”向“合”转化,推进教育方式由平面、一维向立体、多维方式转型。另一方面,要加强高校微空间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库建设,不仅要强化微思政课程与微课程思政资源的全面整合,推进微课程思政同微思政课程同向而行,而且也要促进校外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构建一体化线上共享微平台,实现学校、家庭、社会育人协同化。微空间思想政治教育矩阵的构建,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学生日常生活全过程,覆盖到学生学习生活各方面,为高校汇聚教育智慧和力量,共唱育人“合奏曲”提供了新平台。

二、强化优势要素,赋能助力微载体格局“全息化”

“全息”作为信息技术维度,特指在信息数据化的前提下,任何一个智能终端都可以获得全部信息。“全息媒体”是指传播形式愈加多元,用户的阅读体验各取所需,新闻的呈现立体多元。随着新兴媒体的不断涌现,我们已步入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的全媒体和“智慧、智能、智力”的智媒体时代。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正面临解构和重组。全息媒体时代,构建“智能感知、数据为体、流程为相、服务为用”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需要以“全时空、全场景、全介质、全员、全体验”的全息生态环境奠基。

(一)技术聚合,促进信息传播全息化

融媒体时代,全息即媒体的“数字化”,是指在大数据处理、人脸和语音识别等新媒体技术的助力下,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非结构化信息均可被各种各样的传感器采集,并以3D动画、视频音频、环绕图文等富媒体形式进行全时空、全场景、全介质的交互。一方面,信息采集的全息化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各类资源库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推动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网络化进程。微空间教情、学情信息的“全息”聚合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准供给提供了数据依据,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优、提质增效的催化剂。人工智能技术赋予微媒体的大数据功能,可以有效汇聚微空间思想政治教育的“痕迹”数据,为教育者聚类分析提供“全样本”数据。通过数据汇聚和聚类分析,教育者可以对学生精准“画像”,进而基于学生获取信息、浏览资讯等倾向性和个性化偏好,为学生推送个性化、差异化的蕴含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各类信息,让高品质、有内涵的内容主动找“主人”。因此,高校微空间思想政治教育要突出“智慧”优势,提升赋能微媒体正确价值观的能力;也要发挥“智能”优势,提高信息过载背景下为学生提供精准供给的能力;还要发挥“智力”优势,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微媒体的自我进化、完善与发展的能力,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教育覆盖面和教育时效提供新平台。另一方面,随着技术、模式的创新以及电子设备的跨屏互联,尤其是音频、视频、直播以及VR/AR/MR等沉浸方式的跨场景交互,突破了知识传播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使“虚拟与实体、线上与线下、阅读的媒介与场景边界在‘后疫情时代’愈发模糊”[3],数字阅读已日趋常态化。《2019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显示:截至2019 年,我国数字阅读用户总量达到4.7 亿,中国数字阅读内容创作者规模达929万人,“90后”作者占内容创作者总量的58.8%。立体多样的现实主义题材内容更受用户欢迎,都市职场、青春校园、历史军事类等网络原创内容受到热捧。[4]由此可以看出,全息、全场景的数字阅读时代正在到来。数字阅读的勃兴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息、全场景传播与体验提供新的启示。一方面,高校要充分利用全媒信息技术,聚合、分发优质内容;另一方面,要打造云VR思想书屋、构建集360°实景展现与5G+4K超高清直播的线上全息体验平台,进而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奠定技术和平台基础。

(二)推进媒体融合,发挥聚集效应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多元媒介载体有效聚合,并非是简单的媒体平台和功能叠加,而是通过对各类平台资源、技术、功能等各个方面的深度融合而搭建的多元媒体共建共享矩阵。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媒体矩阵的构建,实现了思想教育内容的标准化、数据化,内容推送和学生接受的立体化、即时化和全域化,有利于实现教育内容的有效“聚焦”,进一步加深“印象”,形成共鸣,提高认同。媒体的演进与发展,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各类载体的深度统合提供了新机遇,将课堂教学、校园宣传媒介(校刊、校报、广播、电视)等传统教育媒体与校园各类微媒介载体(官方和个人微信公众号、微博和微信圈群以及各类教育APP)有效聚合,使各类平台在人力、内容、资源等方面优势互补,形成教育平台共建共享的思想政治教育新生态,有利于推动教与学的“双重革命”,进而突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时空限制”,以个性化、体验化、灵活化、生活化内容和活动,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获得感。新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媒体矩阵建构,要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小组作为矩阵的“中央厨房”和指挥中枢,构建“课堂教学主渠道+三平台(校园网、两微一端、公共LED屏)+传统校园媒体(校报、广播、电视)”的“1+3+3”思想政治教育媒体矩阵,融合各技术平台,统一集中采制、推送各媒体,形成多元媒体共同发声的聚集效应。

三、注重多元主体协同助力微载体格局“全员化”

“全员”,作为信息传播的社会维度,指社会各方各类主体(机构、个人、智能机器等)都通过网络融入信息交互过程。微媒介传播的交互性,使信息传播呈“多对多”的态势,这也决定了高校微空间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泛化,微空间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员”包括:宏观教育主体(组织实施部门)、微观教育主体(思政工作者和学生)、智能教育主体(人工智能机器)等多元主体。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交融、知识传递和情感交流的实践过程和全部活动,只有教育主体、客体间协同,才能形成合力,实现教育效能的最大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树立大宣传的工作理念,动员各条战线各个部门一起来做”[5]。2016 年,他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构建“三全”育人格局,离不开高校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全员参与。

(一)加强机制建设,促主体协同

教育主体作为教育的组织和实施者,在教育活动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从公共参与角度看,“全员”参与是指社会各主体全员参与社会事务管理。传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多以“上传下达”的灌输方式为主。新媒体时代,尤其是融媒体、智媒体时代的到来,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传播实现了由单向直线传播向多元媒体联动的立体化交互式传播,呈现为立体互动的网格式“舆论场”。特别是微社交平台的异军突起、高性能智能终端设备使用愈加便捷、网络的提速升级、媒体技术的不断创新,降低了媒体应用“门槛”,激发了师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元主体协同联动已成为微媒体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显著特点。当前,高校多主体联动,全员参与新媒体新技术学习与运用,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已成为时代发展的标志,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活起来,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奠定了基础。[1]一方面,从宏观主体角度看,高校各级各类组织要由“单”向“全”转变。当前,虽然多数高校围绕立德树人这一主线,以“三全育人”工作领导小组为核心,构建了多部门、多层级联动的微空间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搭建了集教育、管理、服务和沟通交流于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微矩阵,但少数院校部门各自为战、自扫门前雪的现状依然存在,部门、院(系)微平台相互独立、自成体系、功能重叠、互不兼容的现象依然存在。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受高校部门职能分工和管理条块化机制体制影响,组织和个体间还存在部门(个人)利益与学校整体利益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首先,要强化机制同构。高校要树立全校“一盘棋”的理念,成立工作领导小组,设立综合办公室(挂靠宣传部),负责协调全校微空间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相关工作,做到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行动。同时,要从目标、组织、保障等方面健全同构机制,形成协同效应。其次,促进体系、资源协同。要整合媒体资源,构建集教育、管理与服务一体化的微媒体矩阵,实现媒体间的互补与协调,发挥矩阵的最大功效。同时,按照“智慧+智能+智库”的建设理念,推进数据各类资源库建设,建立微空间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库,推进校内资源的协同共享。另一方面,在微观主体层面,教师、辅导员、管理干部、学生骨干等教育主体由“单”向“全”转变。运用微媒体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职员工的“责任”“使命”,充分利用微媒体拓展育人途径,提高育人效果,实现“教”“管”“服”与“育”的融合贯通,是构建全员育人的新途径,打造校园“网红”,依托各类“工作室”,借助校、院(部)、系(办)、班(组)、寝等各类微圈群和各类教育APP,抓关键力量,培养骨干,整合资源,构建全方位路径复合传播,进而推动全媒体育人可持续发展。

(二)同频共振,促主客协同

微媒体时代,媒介传播主体的交互性和平等性,对传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活动中教育者和学生的关系提出了新挑战,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教育者的主导地位,在高校微空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与学生都是活动主体,是“主导性主体”和“学习性主体”的关系。教育者作为目标的责任主体是微空间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和掌控者,是微目标设定、素材遴选、内容制作、载体选择的具体操作者。学生既是微空间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者,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微活动的主体,只有学生自愿、自觉参与,才能真正内化为素养、外化为行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的构建有助于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创设微内容。促进主客协同,一是要在思想感悟上与学生同频共振。高校微空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6]既要成为学生品格、品行、品味塑造的“大先生”,也要成为学生灵魂、生命、人格塑造的“引路人”。高校微空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把微空间装满,把微空间的灯点亮,用接地气、聚人气的微作品厘清学生心中的疑问、滋润学生心田、指引学生灵魂。同时,要鼓励学生以理性态度追求和感悟真理,升华人生;二是要在理论引导上与学生同频共振。作为高校立德树人的新空间,高校微空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植理论之根,更植实践之树;既解思想之惑,更答成人之问。要善用理论的“金钥匙”,突出问题导向,时刻聚焦理论和实践难题,帮助学生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让学生在学思践悟中知国情、社情、民情,明责任和使命担当,进而主动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在奋斗中书写自己辉煌的人生;三是要在情理相融上与学生同频共振。平等、互信的情感沟通是实现知识传递和教育引领的前提。高校微空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秉持融理于情、情理结合的原则,既要彰显“情”的温度,又要体现“理”的深度,只有这样,才能靠情入心,靠理入脑,因理导行。[7]

(三)强化人机交互,促人机协同

人机协同是准确把握、反思和调适微空间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关键。实现人机协同要提高综合能力。5G技术的落地促进了人工智能应用层次与深度的升级,大数据综合处理、复杂程式分析和多维计量建模等功能为教育者科学把握和预测学生现实状态和未来趋势、适时设计与研发个性化的高品质作品,提升教育精准度奠定了技术基础。发挥人工智能技术的功能,首先要求教育者要强化学习,不断提高自己运用大数据对学生个体精准“画像”和筛选共性群体的能力、运用算法技术找准学生“心脉”的能力以及采取多种渠道拆除学生“心墙”、化解学生“心结”、温暖学生“心房”和提升学生“心劲”的技巧;[8]其次,要参与人工智能应用研发。为提升微空间思想政治教育智慧、智能和智力程度,高校微空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在加强网络数字技术学习、掌握微媒体应用技术、把握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积极投身微空间思想政治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的设计与开发,提升信息池内案例、素材的现实指向性,提升智能系统的简便性、易操作性以及资源供给的针对性,全面促进人机协同。

四、强化媒介深度聚合,助力微载体格局“全效化”

所谓“全效”,是指媒体功效的全面化。作为功能维度属性,“全效”是指通过功能聚合,搭建媒体功能平台,提高平台数据汇总和运营枢纽的作用,为受众提供匹配精准的信息服务。因此,提升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功效,要求高校营造“全效”供给生态格局。高校要树立跨界思维,打破传统固有封闭的内循环模式,按照强强联合的原则,实施跨媒体平台融合,通过功能和资源聚合,打造集教育管理服务于一体的微载体,以促进微媒体功效最大化。

(一)推进多元媒体融合,搭建立体化微矩阵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既包括微博、微信、抖音(微视频)、移动客户端和趣缘圈群等社交平台以及易班、工作室等综合性互动社区,也包括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研发的,以文本、图片、动漫、视频、语音、微课等方式呈现的,短小精悍、通俗易懂的各类微作品,如微电影、微视频、微课程等。当前,高校微媒介平台和趣缘圈群多由相应部门、院(系)、个人申请和运维,受部门分工、条块管理、工作对象等因素的影响,高校官微和易班平台、部门(院、所)微平台以及各层面垂直趣缘圈群“并行”的传播样态。媒介平台和圈群的多样化和垂直化,使学生每天“穿梭”于不同平台,忙于各类“回复”,使本该为学生减轻负担的数字化、智能化平台,成为学生新的“负担”。面对高校教育管理服务微载体林立的态势,高校要顺应媒体融合的新态势,打破部门界限,成立思想政治教育融媒体中心(联盟),构建“四课”+“三平台”+“二群”+“一端”的“4321”微载体矩阵。[“四课”即课程思政、思政课程、主题教育、自律教育四个微课程载体群。“三平台”是指以微博、微信、抖音(快手)公众号宣传引领载体群。“二群”是指高校各级各类QQ群和微信群。“一端”是指学习APP 或易班客户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媒体矩阵,作为多元媒体的有效融合,具有集多元媒体功效于一体的“全效”功能,它突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功能界限,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将非结构化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进行数字化融合,实现教育、管理、服务、社交的一体化,让学生在使用过程中更有体验感、更有获得感。

(二)把握好两个关系,构建“全效”供给微平台

智能移动终端设备的迭代更新,尤其是5G网络传输的落地,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快速普及,算法技术的用户“画像”功能,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移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微社交媒体信息传播的无界化,打破了时空限制,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载体,活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呈现形式。大数据技术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数字化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微媒体所具有的热点追踪、智能审核等技术,也大大提升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生产、传播的能力和效率。可以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个性化、定制化、精准化的信息匹配,提高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针对性和延续性,彰显了其功能的“全效”实现。为此,高校只有加快对多元媒体的有效融合,促进平台功能的深度聚合,才能促进微载体功效最大化。推进媒介平台功能聚合要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要处理好优势互补的关系。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持续进步,新技术已成为推进载体创优的关键。在运用新技术的过程中,要继承传统媒体的先进经验和好的做法,按照“优势互补”的理念,发挥队伍、内容生产以及社会公信力等传统优势资源,推进新旧传播载体内容、技术、平台、手段共融互通,催化融合质变,放大一体效能,建立层级融通的微传播体系。二是要处理好主流媒体和商业平台的关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立德树人主渠道,其载体必然要担负起主流媒体的责任,成为高校意识形态引领的新阵地。微媒介载体作为商业化运行平台,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难免会存在为提高平台到访率、沉淀率,而弱化主流意识形态,对此,高校要按照“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9]的要求,遵循合作、互补、共生的原则,处理好主流媒体与商业平台的关系,牢牢掌控微平台舆论的主动权和主导权。

面对微媒体融合发展的新趋势,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新机遇,面对学生“微”学习、生活的常态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与互联网、人工智能、微媒体有效聚合,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和人工智能技术优势,全面营造“四全”生态格局,才能建好“微”载体、建强“微”矩阵,筑牢“微”阵地,进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让学生有更多的获得感,确保微空间思想政治教育更具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让主流价值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筑牢微媒体空间舆论的主动权和主导权。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载体政治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