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

2022-03-17 11:03吕佳瑞
关键词:篇目语文课程思政

田 恬,吕佳瑞

课程思政是将价值塑造融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过程之中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要求结合学科特点,将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课程之中。《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包含的“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1]6等内容与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追求高度契合;小学语文课程的启蒙与奠基作用使其在价值塑造方面具备明显优势。为此,本文试论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落实课程思政理念的价值、可能与基本路径。

一、“课程思政”理念与小学语文课程实践

(一)“课程思政”理念概述

课程思政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教师队伍为“主力军”,以课程建设为“主战场”,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运用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关注各学段、各学科的协同合作,将价值塑造融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过程中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2]。其主要形式是在各门课程中融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其顺利落实的关键是挖掘各个学科中的课程思政元素,运用创造性的、具有实效的方法策略,使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扎根于学生心中[3]。

(二)小学语文课程实践的特点与追求

“新课标”指出:“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1]4小学语文课程力图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并将激发、培育学生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和谐发展等要求蕴含其中。在教学实践方面,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使得小学语文课程在提高学生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小学教育的启蒙和奠基作用也使小学语文课程在引导学生树立理想信念、形成正确政治观念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

(三)小学语文课程思政的价值

小学语文课程是落实课程思政的有效载体。小学语文课程思政以课程目标为根本遵循,以课程内容为重要媒介,以教学过程为主要手段,以教学评价作为反馈方式。“新课标”要求“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1]6,体现出浓厚的课程思政思想;小学语文课程内容以统编教材选编篇目为主,其中诸多篇目都饱含着爱国之情、集体主义等,是课程思政教育的优质资源;小学语文教学过程能够启发学生思考,引领学生发现规律,最终实现思维发展与情感升华,能够为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提供有效途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能够使教师了解学生是否已将课上所学内化为自身知识储备与自身的观念和行动,为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提供必要反馈。

二、小学语文课程思政实践原则

(一)目标层面:知识与价值统一

在育人过程中,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的相互分离容易导致培养出的人才出现利己主义倾向,以致他们不能够为社会主义建设与人民生活改善做出无私奉献。因此,在目标层面,小学语文课程思政实践应秉持知识与价值相统一的原则。语文课程以汉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为目的,汉语言文字是构成语文课程的最基本要素,而汉语言文字蕴涵着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传承着中华民族团结、自强、无私、谦逊的美好品格,讲述着革命先辈为民服务的感人故事,包含着人们对国家美好未来的期待。学习语文课程的过程,既是理解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体验、感悟、内化汉语言文字中的文化、品格、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的过程。因此,不能只是学习汉语言文字表面的、字面的东西,而要透过文字咀嚼其背后更深广的价值内涵。

(二)内容层面:教材与生活统一

价值塑造如果仅仅停留在课堂上,停留在思想中,是无法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因此,在内容层面,小学语文课程思政实践应秉持教材与生活相统一的原则,将“教材中所教”与“生活中所用”结合起来,使小学语文课程传递的思想政治元素“活起来”,真正发挥其对学生实际生活的指导作用。统编教材包含革命历史题材的篇目、国家发展题材的篇目和体现家国情怀的篇目等,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价值塑造的优质素材[4]。在运用课文篇目对学生进行价值塑造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学生生活中所见、所感,如学生在纪念馆了解到的历史知识、从长辈口中听到的故事、对城市发展变化的观察等,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和感受,助推学生形成正确观念。

(三)方法层面:显性与隐性统一

在方法层面,小学语文课程思政实践应秉持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原则。在“显隐结合”中,“显”出来的是能够用语言与学生直接交流的课程思政的相关内容;“隐”的是需要学生自我体验、揣摩和内化的课程思政的相关内容。课堂教学实践是落实“显隐结合”的基本手段和途径。教师要通过教学语言、问题设置、评价语言等,在学生阅读课文、交流表达、讨论探究、实践运用以及评价调整的环节中,融入思想政治元素,引导学生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的强烈认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心中。

(四)评价层面:继承与创新统一

在落实课程思政的过程中,教学评价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评价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指导教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并对学生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最终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5]。但是,课程思政落实效果的潜隐性、实践性决定了传统的评价方法不足以充分考察课程思政的落实效果,因此,在评价层面,小学语文课程思政实践应秉持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原则。传统的评价方法局限于书面考察,这种方法虽然好操作、易量化,但却存在片面化、脱离生活实际等缺点。因此,在小学语文课程思政的实践中,教师要打开思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要大胆创新,发掘出诸如日常评价、行为评价、活动评价等多元评价方式,通过多样的评价了解并调整学生的思想与行为[6]。

三、小学语文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一)目标定位

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要“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2]。结合这一要求与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各单元的人文主题与课文篇目,可将目标定位如下:一是结合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形成强烈的政治认同。通过革命历史题材类课文,使学生了解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事迹,了解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并对此产生强烈的政治认同感。二是结合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家国情怀。通过介绍国家标志、疆域、风俗类篇目与描写前人爱国事迹的篇目,引导学生形成对国家性质、国家历史、国家发展的基本认识,产生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三是结合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宪法法治意识。通过有关社会治理类篇目,引导学生了解宪法的作用,不断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四是结合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通过赞扬公民美好品格类篇目和歌颂仁人志士光辉事迹的篇目,引导学生努力涵养品格,树立远大志向。五是结合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体会汉语言文字的优美与精妙,体会中国诗文的博大精深,自觉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二)资源挖掘

目标的实现依赖于资源的挖掘,小学语文最主要的教学资源是统编教材,其次是所在区域、学校编排的优质区域课程、校本课程。因此,在小学语文课程思政的实践中,可从这些方面进行资源的挖掘与拓展。

统编版语文教材以“人文主题”为圆心设置单元内容,单元内课文在内容上有着高度的相关性[7]。在教学时,可结合单元的人文主题设置相应的德育目标,对学生开展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如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编排了《示儿》《题临安邸》《己亥杂诗》三首古诗,以及《少年中国说》《圆明园的毁灭》《小岛》三篇课文,这些篇目以“爱国情怀”为人文主题,是塑造学生家国情怀的教学资源。

区域课程与校本课程集聚了众多教师的成果与智慧,其中有不少内容是语文知识的课外拓展,教师可从中挖掘适宜渗透课程思政元素的资源。如天津市南开区在本区开设了“名字里的大名堂”项目化学习课程,普及了关于名字的文化知识,其中包含着与许多中国文化、审美、价值判断相关的内容,有利于学生体味中华文明。此类课程也是落实语文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载体。

(三)方法指导

由于小学不同学段学生的思维方式、语言能力、知识经验、理解能力等各不相同,教学要点也各不相同[8]。因此,在教学方法的使用上,教师要充分考虑不同学段的客观实际,采用该学段学生乐于参与、易于接受的形式与方法来落实课程思政。

在小学低年级开展教学时可充分运用游戏、教具、多媒体资料等帮助学生形成直观朴素的认识。如统编版教材在一年级上册开篇编排的“我上学了”板块,包含“我是中国人”“我是小学生”“我爱学语文”三个部分。在学习“我是中国人”一课时,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文插图,了解国旗、国徽和我国的五十六个民族;教师还可出示中国地图,放映介绍各民族风俗、传统的视频,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和各民族同胞的热爱之情。

在小学中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与学习能力,在实施课程思政时要注意“有扶有放”,可通过设置学习支架,让学生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与自身的充分参与中获得知识、能力和思想的提升。如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时,可依次设置“课文写了几件事”“这几件事之间有怎样的关系”“说一说周恩来为何会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这三个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地感受到课文所传达的思想感情,并被周总理的伟大品格所感动与激励。

在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对成熟的思维能力,应当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教师可更多地采用提供学习任务清单、合作探索等方式,引导学生在阅读和思考中发现问题,在通力合作中解决问题。如在学习五年级下册的文章《军神》时,可向学生分发学习任务清单,让学生按照提示先思考沃克先生是怎么发现刘伯承是军人的,再整理描写刘伯承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接着小组讨论通过这些描写能够感受到刘伯承当时怎样的内心想法,以此引导学生感受军神刘伯承的坚毅、勇敢,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产生崇敬之情。

(四)评价反馈

在学科教学中,教师常常会对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做出反馈,因此在实施课程思政时,也要增强课堂反馈,尤其要注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反馈。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聆听学生对文中人物的评判、学生学习课文后的感想等来了解学生是否在思想认识上获得了成长。在课后,可通过观察学生与同学相处时的言行举止,或通过与家长、学生的沟通来了解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从而判断课程思政的落实情况,并对学生做出及时反馈,引导他们调整思想与言行。如统编版语文教材在一年级上册编入了《升国旗》这首儿歌,在教学时,教师可通过询问“升国旗时该怎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来了解学生在思想、情感上发生的变化。在课下,可以观察学生能否在升国旗时敬礼、肃立、唱国歌,对于表现不佳的同学,教师要及时提醒,耐心讲解原因,或通过树立榜样来引导学生。总之,在实施课程思政时,教师要从多角度考察是否完成了对学生思想、品行的塑造,并通过多样、实用的反馈方式,保证小学语文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

综上所述,教育不仅要开启学生的智慧,挖掘学生的潜质,更要帮助学生完成价值塑造。教师应当充分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与要求,结合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使用有效策略,贯彻落实课程思政理念,做好学生思想感情的奠基与引导,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到培根铸魂、启智润心。

猜你喜欢
篇目语文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本刊近五年被四大文摘转载篇目汇总
本刊2013-2017年被四大文摘转载篇目汇总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河北省第二十五届人大新闻奖获奖篇目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