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新要求及教学应对
——以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为例

2022-03-17 11:03李晓东
关键词:学段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

李晓东,李 楠

随着《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发布,道德与法治课程终于实现了课程标准与教材名称的统一,道德与法治课程与教学改革也由此翻开新的一页。在课程标准发布之后,很多一线教师处于期待与茫然的纠结之中。一方面,教师们对“新课标”的发布感到振奋,也认识到这一课标对于未来教育教学的深刻影响,期待通过研读、学习,把握“新课标”新在哪里;另一方面,也有不少教师对于“新课标”的理念、结构、内容等方面不够了解,没有全面把握课程标准的“新”,不知道“新课标”的要求何时才能转化为可借鉴的教学,不知道当前的教学中是否要落实,以及怎样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都是当前道德与法治课教师需要尽快解决的迫切问题。为此,笔者拟通过分析“新课标”新在何处,为教师们认识课程标准的新要求提供参考。以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以下简称“八上教材”)为例,寻找目前在用的统编教材与“新课标”要求的契合点,为教师理解与落实新课标提供参考;进而提出当前教学落实新课标理念要求的具体策略,为“新课标”的基本要求落实于一线教学提供参考。

一、“新课标”的新要求

本轮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是在新时代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一次重大变化。在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前言”部分,将此次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强化课程育人导向、优化课程内容结构、研制学业质量标准、增强指导性、加强学段衔接[1]。以此为根据,对照“新课标”,我们可以看到,“新课标”在以上五个方面均有显著表现。

(一)强化课程育人导向

“新课标”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自己的明确方向,自觉担当“关键课程”的时代责任。实现铸魂育人,是思想政治课应该承担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未来30年,我们培养的人要能够完成‘两个一百年’的伟业。这就是教育的历史责任”[2]5。“新课标”充分落实了对于这个“历史责任”的担当,将对课程育人导向的关注贯彻始终。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从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实施等几个方面来深入理解。就课程性质而言,“新课标”在直接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的“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2]2之后,明确提出“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3]1,这就为“新课标”其后所有内容确定了基调。对于“新课标”全部内容的理解,也必须从这一前提出发,才能形成准确的“定位”。就课程理念而言,“新课标”共明确了五条课程理念,而“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发挥课程的思想引领作用”作为第一条,其地位和重要性可见一斑。之后的各条课程理念中,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体现这一理念的统领,也就让课程理念的育人导向有了更为明确的落点。在课程目标部分,“新课标”包括三部分内容,即核心素养内涵、总目标和学段目标。与《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相比,核心素养不再被视为“课程目标”之外的要求,正说明了核心素养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与教学中的“目标导向”作用。总目标是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与教学需要达到的目标,具有宏观、整体的特点,是按照核心素养要素及其表现对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后应该达到的目标的描述;学段目标则是总目标的细化,是将总目标的要求分解到不同阶段的表现,具有中观、局部的特点,是核心素养各要素在不同学段的具体表现。之后的课程内容,则是对各学段目标的进一步落实和细化,是落实课程育人导向的“微观单元”。教学实施的各方面内容,则是将这些“微观单元”变成教学内容的途径、方式和手段。可以说,通观整个课标,“关键课程”的要求始终如一。

(二)优化课程内容结构

“新课标”采取了“三合一”的整体建构,以“学段+主题”的方式系统构建课程内容。本次“新课标”的一个显著变化,就是将原来的三个课程标准整合在一起。要实现这种整合,内容的合理安排最具挑战性。原来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内容,各有各的呈现逻辑,各有各的内容布局。在“新课标”中,这些差异性被统一于“四学段、五主题”的整体设计中。“四学段”是按照“六三”学制“2223”的方式分布的,即第一学段为1~2年级,第二学段为3~4年级,第三学段为5~6年级,以上三个学段为小学学段;第四学段为7~9年级,为初中学段。需要说明的是,“新课标”在这部分也考虑到了“五四”学制的特殊性,特别强调“2223”转为“2322”中对课程内容有一定影响的小学高段和初中学段的衔接问题。在主题方面,既落实思政课的共性要求,也体现各学段的差异性。比如,在第一学段,明确提出在第一学期设置“入学教育主题”;在小学三个学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革命传统教育”合并为一个主题,而在初中学段,则不再单独设置“道德教育”模块,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分别设置。这些设计,对于有针对性地落实“一体化”提供了重要基础。

(三)研制学业质量标准

“新课标”采取了“学段对应”与“主题对应”的方式,确立了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学业质量标准框架。学业质量标准部分是“新课标”新增加的内容。在“双减”的时代背景下,学业质量标准承载着非常重要的功能,即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教学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在这一部分,“新课标”先是以“内涵”确定了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刻画”[3]43,然后对学业质量进行了整体表现的描述。在描述中,不同学段处于“显性”位置,不同主题的表现,则采取分号分隔的方式,在各学段中“隐性”呈现。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不同主题的学业质量所要达到的核心素养目标,这里采用了“综合式”的呈现,即各主题关注的核心素养要素和学业表现之间不是“一对一”的机械对应关系,而是“多对多”的复合对应关系。这对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增强指导性

“新课标”显性落实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讲话的精神和要求,为义务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指明了方向。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思政课的课程建设和教学实施提供了根本依据。在“新课标”中,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无论是在课程性质部分的突出强调,还是“教学实施”中对思政课教师“六要”和思政课教学坚持“八个相统一”的完整呈现,亦或是在课程内容选择、教材编写建议等部分,都有直接落实讲话精神的相关内容。

(五)加强学段衔接

“新课标”以“三合一”的方式将义务教育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进行了整合,同时以核心素养培育、议题式教学等方式与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密切关联。除了这些贯通性的呈现之外,学业质量标准等方面,也突出表现出“一体思考”“一体设计”的显著特征。这些方面对于“新课标”的理解与落实均有重要指导作用。

二、在“八上教材”落实“新课标”新要求的路径

教育部明确提出了新修订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对广大一线教师来说,对于“新课标”会如何执行,还存在一些不明确的认识。很多一线教师非常关心的“下学期会换新教材吗?”之类问题,就是这种不明确认识的典型表现。可以确认的是,“新课标”的“执行”并不等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教材在下学期就会全部更新。那么,在基于“新课标”的教材尚未进入一线教学之前,“新课标”应该如何“执行”?统编教材是当前义务教育阶段落实思政课功能的主要载体,也是“新课标”发布后教师可以用来感受和践行“新课标”理念的抓手。“新课标”的各项新要求,也能在统编教材中找到相应的落点。笔者拟以“八上教材”为例,探究“新课标”在当前教育教学中“落在实处”的路径。

(一)聚焦教材素养内容,落实育人导向要求

“八上教材”对“新课标”的素养导向设计有相应的对应教学内容,为落实“素养培育导向”的教学提供了基础素材。“大中小学各学段思想政治理论课都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便在新时代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发挥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课程的作用。”[4]这一要求在“八上教材”中得到了非常充分的落实。“八上教材”以“社会”“规则”“责任”和“国家”为关键词,分别呈现“亲近社会”“尊德守法”“责任担当”和“心怀家国”的价值导向。而这些内容在“新课标”中均有显性要求。例如,“新课标”的内容要求“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知道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的义务,自觉维护国家安全”[3]37,就与“八上教材”中的第四单元“维护国家利益”高度契合。因此,在进行“八上教材”相关内容的教学中,也就可以按照“以‘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为议题,参观国家安全方面的展览,结合具体事例,懂得主权神圣不可侵犯,领土完整不容分裂,理解《反分裂国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的意义”[3]27的要求推进教学了。因此,可以结合当前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对这部分要求充分落实。同时,八年级上学期的教学还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初中)》。这一读本中的核心框架和主要内容,对于落实“新课标”所强调的育人导向也有非常充分的体现。将这些在目前的教学中已经得到突出强调的内容与“新课标”的相关要求呼应,对于理解“新课标”的根本要求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有效整合教材内容,落实优化课程内容结构要求

“八上教材”围绕素养培育,体现“新课标”要求。虽然道德与法治课程所要培养的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新课标”中才提出的要求,但我们可以看到,在“八上教材”的相关内容中各素养要素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就政治认同而言,“八上教材”第四单元的全部三课“国家利益至上”“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建设美好祖国”,都是围绕着政治认同的要求展开的。“建设美好祖国”而不是“建设美好中国”,就包含着明确的态度和立场的引导,而这正是政治认同所要强调的一个核心的方面。就道德修养而言,“八上教材”的第二单元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部分以“尊重他人”“以礼待人”和“诚实守信”为落点,对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进行了恰当的呈现。此外,第一单元中讲到“网络生活新空间”的时候,也有很多内容与道德修养有关,比如“理性参与网络生活”“传播网络正能量”等,都有道德修养的明确要求。就法治观念而言,“八上教材”在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部分所涉及的“法不可违”“预防犯罪”和“善用法律”,是集中体现法治观念要求的内容。此外,对于“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等内容,在“八上教材”的各部分也有所体现。就健全人格而言,“八上教材”的相关内容不是很集中,但也可以看到很多相应的内容。比如“丰富的社会生活”一课中讲到的“亲社会行为”,对于理性平和有比较充分的体现,而“积极奉献社会”一课中涉及的“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和“关爱他人是一种艺术”都有“友爱互助”的典型体现。就责任意识而言,“八上教材”集中在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部分,“责任与角色同在”为学生理解责任意识提供基础条件,而“积极奉献社会”则为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落实“担当精神”和“有序参与”提供了基础条件。可见,“新课标”所涉及的核心素养,并不是将原有教学内容全部推翻的“平地起高楼”,而是将原有教学内容充分整合的“再上一层楼”。这是我们理解“八上教材”与“新课标”一致性的根本出发点。“新课标”中的具体课程内容要求,与“八上教材”的现有内容有些地方是不尽一致的,比如革命传统教育中的相关内容,“新课标”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和《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的要求有了极大丰富。对于这些内容在当前“八上教材”的教学中也要充分重视和落实,使之与现有内容之间形成良好的补充关系。

(三)教学实践需对标学业质量标准要求

“八上教材”立足第四学段,为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学业质量标准框架在初中阶段的落地提供了充分条件。学业质量标准的要求作为“新课标”的新增部分,在教学实践中需要找到落点。就“八上教材”所涉及的内容而言,学业质量标准为这些内容“学到什么程度”提供了非常明确的指导。例如,对于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相应的学业质量描述为“能够结合实例理解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性,阐明如何自觉维护国家安全(政治认同、法治观念、责任意识)”[3]46。那么,在进行“八上教材”第四单元的教学中,按照这个要求去设计和推进教学也就可以了。这就很好地解决了很多教师“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部分不好讲授、不易记住”的疑惑。这样的调整方式,对于道德与法治课改变教学方式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要记诵建设总体国家安全体系的原则和相关条目,会是一项非常艰苦的任务。而如果只是“结合实例理解”,学生们就可以结合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形成对维护国家安全重要性的准确理解。相应地,在相关内容的考试命题中,就不能简单地以“填空”的方式考查学生对于总体国家安全体系的原则和条目的记忆熟练程度,而应该以“案例”和“解析”的方式,让学生谈看法、认识和如何处理等对策。这样的教学和评价,对于当前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四)聚焦教学及评价建议,落实“新课标”指导性

“新课标”对于教学和评价的建议对“八上教材”的教学实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也为“八上教材”强化对学生精神成长的培养提供了根据。贯彻“新课标”要求,落实“八个相统一”对教学的根本作用,无论是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还是“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都可以在“八上教材”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例如,对于“袭警从重处罚”、共青团与志愿者、人民军队、党的领导等内容的增补完善,就是把“要讲到的内容”和“喜欢学的方式”结合起来,把必要的教学内容落实于生动教学方式中的积极尝试。而对于“夜晚过马路,能不能闯红灯”的讨论,则将“价值性与知识性”充分结合起来,既给了学生充分的讨论空间,又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这些要求,是在“新课标”中才明确的,但在“八上教材”中已经有了非常明确的体现。这样的设计,为“新课标”的相关建议提供了落地的示范。深入研究在当前教材和教学中如何实现这些要求,对于今后教学中落实“新课标”的指导是很重要的探索。

(五)加强思政课一体化,落实学段衔接要求

“八上教材”是落实思政课一体化学段衔接要求的重要一环。就这个方面的具体内容来说,国家安全观教育方面表现比较明显。“八上教材”第四单元的相关教学内容,高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看到什么”与“听到什么”,也显著低于高中思政教材中的难度和要求。第十课的相关内容,还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初中)》的相关内容有很好的互补关系。这也是学好相关内容的有效参考。需要说明的是,“一体化”的实现并不是一个模式化的过程,教材呈现与教学落实的方式也不能千篇一律。“课程实施方式方法的选择不是机械的,需要强调具体方式方法的贯通性,不同学段可以用相同的方式方法,同一方式方法也可用于不同学段,避免课程实施的机械与单调。”[5]因此,要将学段衔接的“变”与“不变”结合起来,既强调贯通的一面,也不忽视差异的一面。在此基础上实现的转变在前述内容的教学实现中具有重要价值。

需要说明的是,“八上教材”对于“新课标”的理念等有充分的体现,并不是说当前用“八上教材”就可完全落实“新课标”的全部要求。因此,要将以当下的统编教材落实“新课标”理念理解为可付诸实践的“权宜之计”,而不是已经解决全部问题的“根本出路”。因此,教师要积极主动研读课程标准,以“新课标”的新要求,改善和更新自己的教学方式,先用这种改变优化自己对于当前统编教材的教学,积极探索怎样教学才是更符合课程标准新要求的合适教学方法,再以此为基础继续深化理解课标要求,为未来基于“新课标”的新教材的教学打下可靠的基础。

三、当前教学落实“新课标”新要求的策略

当前,对于“新课标”的学习,不能停留在“知道有这回事就可以了”的阶段,而应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充分体现。要在教学中落实“新课标”要求,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充分发挥教师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教师对“新课标”的学习真正有效、高效。

(一)研读课标文本,夯实教学基础

读懂文本是理解“新课标”的基础性工作。在这个方面的基本要求有三个:一是整本阅读,保证无偏差无盲点。对于“新课标”里的专用术语和关键表述,可以借助网络理解其正确意义,也可以从相关政策文件中找到正确的根据。不能随意解释,也不能视而不见。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属于自己学段的内容,不能“直接跳过”,理解了其他学段的要求,才能更好地理解本学段的要求程度。二是读出本意,体会课标要求的根据。对于重要的课标内容,不能停留在文字表面,要问一句“为什么提这样的要求”,从更加本质的层面读出“文字后的深意”,这就为理解“为什么要给学生讲这方面的内容”提供了根据。三是读懂关联,体会课标的整体性和一体化。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际作用来说,这次课标的“三合一”要传递的显著理念就是“一体化”。因此,必须从这个基本视野出发,从义务教育乃至大中小学一体化建设的思政课整体角度,理解“新课标”相关内容的“确定性”“阶段性”“层次性”等问题,进而理解本阶段课程内容和教学形式的独特性,理解所在学段对于学生“完整的生命个体”成长的独特贡献和基础价值。不能就事论事地只管自己任教的部分,更不能就“新课标”的某些表达进行断章取义、望文生义的片面理解。

(二)借力课标成果,筑牢实践根基

随着“新课标”的发布,各种各样对于“新课标”的解读也随之成为热点和焦点。除了课标修订组编写的课标解读,各种解析论文和著作也陆续发表或出版。这些成果成为广大教师和教研员学习和理解“新课标”的重要参考。所以,要深刻理解“新课标”,除了教师自己的深度研读之外,还必须从这些研究成果中得到启发。就这个方面来说,需要教师们通过阅读课标解读的图书和论文,以及基于“新课标”的教学展示和探索,将专家和同行的观点与自己的理解相互参照、相互印证。同时,也要看到,议题、大单元教学、深度学习、项目式学习等方面的教学创新,在“新课标”中均有所体现。从思政课一体化的高度出发,关注普通高中思政课程与教学中研究核心素养和议题式教学的相关研究论文,以及研究大单元教学、深度学习、项目式学习等方面的成果,对理解“新课标”都具有重要价值。这些成果组成了“新课标”研究的“高台”,都是可借力的重要资源。

(三)推进教学改革,践行课标理念

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对于“新课标”的理解的最好方式,就是将其在教学实践中予以实践。“教学改革始终是课程改革中的难点问题,也是课改深化的着力点。”[6]对于“新课标”应该落实于教学,教师们还是比较认可的。但如前所述,“新课标”的实施,尤其是基于“新课标”的新教材的推出还需要时日,这就使得有些教师存在“不着急”的错误认识,认为当前在教学中落实“新课标”要求为时尚早。这个想法是错误的。虽然基于“新课标”的教材还无法在短期内进入一线教学,但基于“新课标”的教学理念绝不应等有了新教材之后再去落实。因此,不能等到新教材编出来以后再研究“新课标”的实践问题,而要从当下的教学开始,积极主动地在教学实践中探索素养培育导向的有效路径。通过教师的教学转变,体会究竟是什么样的教学才能“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2]17,是当下学习和研究“新课标”的应有之义,也是教师需要尽快开展的教学实践探索。前文所述“八上教材”与“新课标”的契合,就是一个例子。义务教育阶段的所有教学,均可参照这样的方式,积极探索落实“新课标”理念的途径,而且这样的探索不会一蹴而就,更不会一劳永逸。这就需要教师在积极探索教学改进和深度研读课标要求的相互促进中实现良性循环,让“新课标”的实现成为富有活力的持续过程,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手段。

(四)科学反思评价,落实课改目标

“新课标”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的评价提出了新要求,也提供了新方式。就道德与法治课程来说,如何解决原来“小学没有评价,初中只是背书”的问题,是当前道德与法治课程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自2021年7月《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发布以来,“双减” 成为义务教育阶段需要全面落实的“一号任务”。在这个大背景下,“新课标”对于课程评价方式的新要求,对教师改变教学理念、探索评价方式创新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促进知行合一”[3]4作为“新课标”的课程理念,应该贯穿于道德与法治课“教”与“学”的全过程。就此来说,以“新课标”为根据,积极实现“过程评价要更加关注发挥评价的激励和改进功能。增值评价要关注学生思想品行的发展和进步,注重对学生的激励”[3]4,会让教学的课堂生态向着充分落实“双减”的方向发生根本的变化,从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效的手段,进而实现“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和改善功能,促进学生发展和改进教师教学”[3]49。从这个方面来说,“新课标”对于教学评价和学业水平考试所提出的细致要求,都是落实“双减”的重要手段。深入研究这些新要求,并将其落实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课堂教学和各级各类的水平测试中,都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只有从这个角度切实发力,切实改变“学的时候背知识,考的时候搬知识”的状况,对于“新课标”的理解才能达到新的高度,进而更好地发挥“新课标”的应有作用。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当前的中考改革所努力实现的一些原则和变化,已经在落实这些评价原则方面进行了非常充分的探索。例如,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2年中考命题工作的通知》中,就提出了“合理设置试卷试题结构,减少记忆性试题,增加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坚决防止偏题怪题,促进有效考查学生综合素质”[7]的要求。这些要求在“新课标”中都有很好的体现。研究好二者之间的密切关联,对“新课标”的“执行”也就会有更加明确的认知。

“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8]“新课标”就是道德与法治课程在未来一段时间落实这一时代责任的重要抓手。“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学会超越文本去思考,追问学生‘学’和教师‘教’的意义,而不是只停留在文本内容层面去理解。”[9]对于“新课标”的理解与落实,也要坚持这样的立场,努力实现“超越思考”,并将这种“超越思考”提升到“后继有人”的高度。从这个意义上说,自觉学好、用好“新课标”,就是每一位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当下必须肩负的责任。

猜你喜欢
学段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第二学段数学新授课“学导课堂”的教学范式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高中各学段史料教学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湖州试行普通高中学校学段制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