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本科生导师制发展探究及启示

2022-03-17 18:26
林区教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牛津大学导师制本科生

高 云

(福建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福州 350017)

本科生导师制度(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最早起源于14世纪的英国牛津大学[1]。在英国的大学产生之初,不同背景、不同国家以及不同民族的学生用围墙构铸成了住宿学院制,导师制也随之逐步建立起来。之后导师制逐渐发展成为牛津和剑桥大学教学制度的核心和基础,有“牛津皇冠上的宝石”之美称,也正是本科生导师制奠定了牛津大学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的地位。

近年来,我国高校强调把本科教育育人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要求高校教师要对学生因材施教,充分利用教学资源[1]。本科生导师制再次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并在我国实施,但试行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导师制并没有在更大的范围内施行[2],表现出导师自己的责任意识不明确、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在此背景下,对英国本科生导师制进行研究和探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英国本科生导师制的发展沿革

英国本科生导师制的发展可大致分为五个时期,即从本科生导师制的萌芽阶段、建立与初期发展、制度化发展、专业化发展以及多元化发展五阶段中,对英国本科生导师制的发展作一个系统的了解,着重分析其发展演变的特点,分析其渊源,以期对我国本科生导师制的发展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启示。

1.英国本科生导师制的萌芽(14世纪—16世纪)

导师制的萌芽时期是在14世纪—16世纪。在牛津大学形成的早期,14世纪以前,“导师”(tutor)这一概念并不存在,但是在历史文献中,可以查阅到在早期的大学之中,有许多和“导师”类似的角色,比如,“creditor”(债权人)、“curator”(监护人)、“informatores”(提供知识者)“guardian”(保护者)等。因此,在14世纪以前,还没有明确的“导师”这一概念。起初,私人导师与家长订立合同,负责对青年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进行指导,主要负责学生的经济开支和人身安全,以及管理学生的日常行为。这种管理方式之后被引入学院之中,比如,在牛津大学的默顿学院,从院士中挑选教师对年轻人进行知识以及道德方面的指导。

1379年温彻斯特主教威廉·威克姆在牛津大学建立新学院并创立了付薪的导师制,导师由此开始成为学院的正式职业。为了对学生的日常行为和经济开支进行有效的管理,新学院为每名学生指定一名导师,并定期向导师支付薪水。因此新学院所采用的导师制被学者普遍认为是牛津大学本科生导师制的起源,也是英国本科生导师制的开端。后来,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许多学院都模仿新学院而建,自然也引入了导师制这一方式。

2.英国本科生导师制的建立与初期发展(17世纪—18世纪末)

17世纪—18世纪是英国本科生导师制的建立与初期发展。1636年《劳德规约》的颁布,标志着导师制在牛津大学的确立。在牛津大学导师制发展的同时,剑桥大学的导师制也正日益发展,导师制由此普遍建立。在牛津大学,本科生与导师居住地相邻,方便导师与学生随时进行交流。导师为自己指导的学生指定阅读书目,每天不仅给学生讲课,还给学生进行个别的指导,以及布置课后作业。导师制建立初期,学院占据了大学的垄断地位,大学的教学职能开始转移到学院,学院开始承担教学的任务。学院中由院士担任导师一职,因此学院成为教学中心的同时,院士也成为教学的主要负责人。

3.英国本科生导师制的制度化发展(18世纪末—19世纪中叶)

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是英国导师制的制度化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德国的新大学理念的提出对英国大学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考试制度的改革对学院导师制也产生了极大影响。 1800年英国的大学考试制度改革以后, 导师制开始成为一种以学院为依托, 以本科教学为本旨, 以导师个别教学为主要特征的人才培养和教学制度[3]。

发端于中世纪的牛津大学的古典导师制逐渐成为具有现代意义的学院教学制度。

4.英国本科生导师制的专业化发展(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

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是英国本科生导师制的专业化发展阶段。该阶段导师制的特点是导师从教书匠的角色逐渐转变为专家型教师。19世纪中叶以后,由皇家委员会发布的关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的调查报告,对19世纪后半期两所古老的大学进行改革,尤其是对《牛津法案》的颁布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学院导师更加重视教学工作,并希望导师能成为一种专门的学术职业。

1854年《牛津法案》的颁布,标志着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导师制在牛津大学作为一项教育制度正式确立。《牛津法案》中的内容规定了大学中的教育应当置于在改革之后充满生机的学院导师之中[4]。随着导师职业的逐渐稳固,从19世纪中叶开始,导师制进入了专业化发展阶段,导师不再是教书匠,而转变为研究者的角色。同时,导师的教学理念获得了发展,导师制的内涵也逐渐丰富起来。随着导师制职业观念的专业化发展,学术研究不仅仅是导师自身职业发展的需要,也是英国社会对学院导师所提出的新要求。牛津大学在经历了内部两次调查委员会的改革之后,导师在大学中作为一种学术职业正式确立。牛津大学也逐渐形成了鼓励学术研究的氛围,由此越来越多的学院院士开始承担学院导师的教学工作,同时越来越多的导师开始乐于从事研究工作。学院中有许多导师同时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并希望通过学术研究获得职业发展,促使其职业的专业化,由此,英国大学学院导师制职业的专业化趋势不断加强。

5.英国本科生导师制的多元化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后)

20世纪70年代后至今这段时期是牛津大学多元化发展阶段。导师无论在其职业模式方面还是教学方式方面都呈现出很强的适应性与灵活性,由此进入了多元化发展时期。

导师曾担任过管理者、监督者以及宗教信仰的引导者、学生考试的辅导者和大学生活的指导者等角色。同时。导师也是学生的朋友。长期以来,导师一直扮演着多重角色,导师在不同的特定时期根据自己对导师的独特理解而对自己的职业定位有所侧重。20世纪70年代后的导师除了是学生的指导者、监督者、建议者,还被赋予了研究者、专业学者的角色,导师制的学术性特点也得以强化。

首先,导师的职业模式多元化表现在导师的评选标准、安排方式以及生活方式更加多元。在导师制萌芽时期,是由家长为学生选择一名导师,并支付其薪水的,在导师制成为学院正式的教学模式之后,导师成为学院中的一个专门职业,由学院为学生指定一名导师。这种安排方式的转变使得导师更有效地服务于学生,保证导师教学效果的实施。以往导师们要和学生们一起居住在学院,20世纪末,家庭成为很多导师们的另一个生活中心,导师们下班后会选择回到家中,这种生活方式的转变使导师们可以将这项工作作为其长期的职业追求。其次,导师教学模式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由于学生的人数在20世纪70年代后有所增加,一些学院中一对一的教学形式转变为一对二或一对三的教学形式,导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关注到更多的学生,就需要更多的教学技能和努力,导师课的时长也常常因为讨论激烈而延长。一些学院借鉴美国的“助教”形式,选拔研究生作为“初级导师”或“助理导师”来解决导师数量不足的问题。另外,还出现了导师制与实验、讲座和习明纳结合的联合教学制度。

在英国的各高等院校中的导师制也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在牛津大学,每所学院为每一名本科生都安排一位主导师,另外还为每名本科生的每门课程安排一位副导师。对于一位学生来说,一个学期有4—5位导师为其负责学习和发展。而在剑桥大学,每个学生也都要受到督学和督导,督学是负责学生学习的导师,督导则是负责学生生活和纪律的导师。英国大部分的大学都继承了牛津大学“以学生为中心”的导师制,比如,在Heriot-Watt学校中就强调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从而关注学生个体的智力水平和兴趣;又如在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艺术学院,其教学模式为,主讲教师每周照课表上课,课程以教师讲授方式为主,以大家集体讨论为辅。然后,每周每个学生有一次设计辅导课,教师会逐个辅导学生的设计[5]。但是,兰卡斯特大学的导师制不同于牛津大学针对精英的教育模式, 其导师不需要仅针对几个学生进行辅导,而是主要解决学生的生活问题,如经济问题、心理问题和学习问题等[6]。

由以上可见,发展到现代的英国本科生导师制逐渐呈现出多元的特点,其自牛津大学萌芽到传播至剑桥大学以来,再到英国的许多高等院校中广泛运用,呈现出多种不同的模式,其不断发展与变革,经历岁月的变迁,仍经久不衰。

二、英国本科生导师制发展的特点

1.教学对象上:从精英化到多元化融合的转变

英国高等教育受自由教育思想的影响,以培养绅士为目标,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恪守自己独有的教育传统,以信仰国教的上层人士为培养对象, 以培养绅士型精英人才为目标[7]。20世纪80年代,英国社会由于经济持续衰落,社会各界都对国家的教育以及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所实施的精英教育发出了猛烈的抨击。英国教育界对大众的教育诉求进行了回应, 兴起了大学推广运动。

2.教学目标上:从培养神职人员到培养世俗型精英人才的转变

英国的大学历来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在其发展的不同时期都提出明确的培养目标以及培养的人才为谁服务等问题。以牛津大学为例,其自中世纪创立之初,就为那些意图想要进入权力界的人才提供了途径。牛津大学当时的宗教色彩十分浓厚,学生在大学毕业后一般是做神职人员。因此,当时的牛津大学的培养目标主要是有素养的牧师或神职人员。

16世纪之后,文艺复兴期间,牛津大学开始贵族化,逐渐地成为上层贵族子弟接受教育的场所。这之后,牛津大学的毕业生就不再以神职人员为最主要目标,而大多数从事非宗教的职业,在几百年的浩瀚岁月里,牛津大学比英国其他所有包括剑桥大学在内的大学培养的高层政治家和公务员加起来还要多,上院贵族进入牛津大学的比例(61%)高于进入剑桥的比例(39%)[8],此时的牛津大学依然以政界和教会的统治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到了20世纪,由于中产阶级对职业技术的需求,牛津大学又增加了许多与职业技术相关的学科,如工科、生物科学、计算机等,培养不同领域的人才。

牛津大学关于教学目标的调整,体现其与时俱进,积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了自身成长,成为英国大学中培养高级人才的领地。以“培养良好的公民,培养将要成为社会各界和学术界未来领袖的精英”为目标[9]。

3.教学形式上:从以教学为主到以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转变

早期的牛津大学的导师是以教学为主要任务的。在纽曼的思想理念当中,大学是为了教授知识而设,并非进行科学研究,他认为教学是大学的唯一职能。这一理念深深地影响着牛津大学的导师制。在牛津大学中,许多导师都认为,培养一个精英人才远比出版一本著作更重要。

伴随着学术研究的观念在大学中的广泛传播,牛津大学传统的教书匠角色受到挑战。导师们开始将学术研究视为其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希望通过减少教学时间而能够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进行学术研究。在教学上,导师们更加注重条理性,关注学科发展动态的前沿问题,同时愿意从事更多的科研工作。由此,牛津大学也逐渐形成了鼓励学术研究的氛围。

4.教学组织形式上:从个别化指导到小组教学模式的转变

牛津大学创设伊始,19世纪大学考试制度改革以后, 导师制开始成为一种以导师个别教学为主要特征的教学制度。在大学里,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类似于行会之中的师徒关系,导师制是由这样的关系逐渐演变而来的。在19世纪60年代之前, 导师只指导几个学生, 可以对指导的每个学生精确培养。导师制要求每学期内,学生要与导师每周至少见一次面,进行三小时的个别教学,这种见面的形式称为“Tutorial”(个别辅导),导师对学生进行个别的单独辅导。这种私下单独面对面的个别辅导形式,能够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他们在和导师的对话交流中不断进行思辨和反省,进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面对强大的经济压力,以及学生数目的增多,对牛津大学导师制的实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例如:牛津大学的导师制也由以往的一对一指导形式转变为一对二或一对多的教学形式。在这种情况下的导师辅导课之中,通常只有一名学生被要求朗读自己的论文,而其他学生只要递交论文即可,导师无法再像从前那样对学生进行一一指导。二战后,随着招生人数的增加,分配给导师的学生数量也随之增加,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中传统的一对一的导师课已难以维系,导师的均辅导人数大幅增加。传统的导师制转向了不同形式的小组教学,在文科领域,学生通过习明纳和班级教学的方式对某一主题进行研究讨论,学生能够以此获得丰富的学习经历。对于学生来说,定期的论文写作课、导师辅导课中的交流机会减少了,于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个人导师制逐渐演变为小组讨论的形式。在学生与教师相互讨论的小组会上,学生对自己所撰写的论文表述出自己的观点,而并非是对所教授课本内容的重复叙述。期末,导师会根据学生的学业情况作出书面报告,同时,学生也要对导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评价[10]。今天,牛津大学导师制逐渐将传统的个别辅导教学模式和小组教学模式结合起来,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此外,如今的学生越来越喜欢分组学习,而且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与许多不同的参与者进行讨论是有好处的[11]。

5.教学观念上:从付薪导师制到自律导师制转变

1379年11月,英国的温彻斯特主教威廉·威克姆在牛津大学中创建了新学院招收本科生。新学院实行付薪导师制,为本科生指定导师,并从基金中拿出100先令作为导师的报酬。

在导师制逐步形成与发展之后,人们开始将担任导师、培养精英人才作为对高校教师的基本要求。师生之间通过长期的密切交流,学生的各种能力得以发展。导师和学生的见面时间和地点可以根据需要自行协商,即便是在二战以后本科生扩招,导致每名导师需要指导更多的本科生的情况下,学院导师们仍然注重导师课论文的作用,导师通过一周一次的作业汇报来培养学生独立查资料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以及分析和判断力。导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调整教学过程,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即时反馈[12]。学生也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逐渐发现其对某一学科的兴趣的。

6.教学内容上:从经院哲学、古典学到现代知识的转变

在一所大学之中,课程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同时也是培养人才的载体。它更是保证一所学校的教学水平,落实学校科研水平的基础和前提。因此,课程对一所高等学府来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牛津大学为例,在其发展的早期过程中,由于受到欧洲经院哲学的影响,也就是修道院或教堂里的哲学抑或神学的启蒙,牛津大学教学重点是经院哲学,以神学和人文学科闻名,因此所学知识和课程被赋予浓厚的宗教主义色彩。

文艺复兴时期,许多人文主义学者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实现人的内在潜力,应该充分发扬人的个性,其直接促进了大学课程内容的扩展。英国亨利八世解散了所有天主教的修道院,打击了牛津大学课程中的经院哲学内容,由此其课程内容转向了古典学科。在这以后,古典人文主义教育成为牛津大学教学内容主体。19世纪中期开始,牛津大学的课程内容范围不断扩大,一些自然科学也逐渐受到学校的重视。20世纪的牛津大学的课程内容增设了许多与时代发展紧密联系的新学系,比如现代语言系、政治系和经济系等。从牛津大学教学内容的演变可以看出,牛津大学经过不断的调整,在经过经院哲学、古典学的教学内容基础上,又增加了具有现代意义的近代人文学科,包括语言、艺术、哲学、文学、历史等。

7.教学评价上:从单一的口头评价到多样化考核评价方式的转变

在考核评价方面,英国大学一直重视对人才的考核和评价。例如:19世纪,牛津大学宣称“考试已成为主要工具,它不仅用来测验学生的熟练程度,也用来激励和指导学生的学习”[13]。牛津大学在其创立之始就采取公开答辩这样口头评价的方式,随着牛津大学的不断发展,才逐渐有了笔试的评价方式。在现代,考核评价的方式多种多样,不仅包括考试,而且还包括学生的平时表现、论文以及课外活动等。如牛津大学的学生在学习期间以日常作业、课外活动和论文评价为主。学生平时要完成大量的作业,学期末时,以论文的形式获得某门学科的成绩,导师也会根据学生平时表现进行综合的评定,并向学院作出评价汇报。

多样化的考核评价一直贯穿于牛津大学人才培养的招生阶段以及学习阶段,并且实现了多元主体、形式多样的模式,这些评价手段逐渐成为牛津大学引以为豪的人才培养手段。

三、英国本科生导师制的启示

英国大学本科生导师制在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人才培养经验。英国本科生导师制的经验值得我们反思和借鉴。

1.加强激励机制从而培养导师的自律

英国高校的导师从付薪制到自律的形成,经过漫长的岁月,其最终形成的自律导师制值得我们借鉴。英国高校的导师普遍认为,能够培养出一位精英人才比出版一部著作更重要。说明在英国导师们的心中,能够培养出优秀人才是十分重要的。我国目前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是本科生导师制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我国可以在借鉴吸收英国导师制的基础上,把导师指导学生的成果以多元的方式加以评价, 高校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与评价体系,对导师进行有效的监督,采取奖惩的手段进行评价,鼓励导师对本科生承担起指导任务。只有在完善相关评价体系的前提下,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才有可能充分调动导师的积极性,培养出更多适宜现代社会发展的优秀大学生。

2.建立多元的评价机制

英国本科生导师制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也在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完善,为了适应现代化发展其评价监督机制也在不断升级。正如今天的牛津大学各个学院已经建立的一种对导师制进行双向监督的评价机制,这种监督和评价机制是以尊重师生的教学自由为前提的。我国的本科教育在进行评价方式多样化的改革基础上,可以借鉴英国本科生导师制中的相互评价,在学期末参与彼此的评价意见,从而更好地对导师起到监督作用。课程上可采用作业评价、小组讨论、汇报等评价方式,增加其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3.建立小组教学的学习共同体的教学模式

虽然英国高校本科生导师制是由于学生人数的增多而不得不从个别辅导转向了小组教学,但这也给学生带来了积极因素。这种多人讨论的小组教学形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学生由于要单独面对导师而产生的尴尬、紧张等消极情绪。因此,今天的英国本科生导师制将传统的导师教学模式与小组教学模式充分融合,促进学生的发展。如今,我国的高校也面临着本科生人数众多的情况,生师比高居不下。在沿用本科生导师制时,可以仿效英国本科生导师制小组教学的模式,由教师组织小组教学的学术共同体,开展团体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猜你喜欢
牛津大学导师制本科生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千年等一回!牛津大学女生录取人数首超男生
近代印度学体系中的牛津大学佛教研究
牛津大学为何不办校庆
是什么让牛津大学不办校庆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行业特色院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
基于项目导师制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