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涂鸦艺术在影像中的应用

2022-03-17 19:13赵媛媛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涂鸦大众创作

赵媛媛

(合肥师范学院 艺术传媒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1 涂鸦艺术与影像发展概述

1.1 涂鸦艺术

原始时期的人们将日常的一些生活场景用图案记录下来,或用画刻在石壁上,这就是涂鸦产生的一种雏形.唐朝诗人卢仝的儿子的胡乱涂写被后来者借鉴发展创作,从而成为中国涂鸦艺术的源起.美国的涂鸦艺术最初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涂鸦者通过作画一些最简单的图形文字符号来表达创作者的内心.随着涂鸦艺术在大众视野中频繁出现,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这个群体中,涂鸦的表现形式日渐增多,风格也愈加丰富.20世纪70年代,涂鸦艺术受到了主流艺术家的关注,艺术家将创作的载体从静止的墙面转移到了地铁车厢.随着经济、网络、科技的发展,20世纪中后期涂鸦艺术将创作的载体转移到了广告设计、电影、电视、动画等新媒体上,使得涂鸦艺术的生存空间扩大,观众的视觉神经也得到了丰富[1].

涂鸦艺术从古至今,人们对它的研究层出不穷.最初的涂鸦作品创作是为了表达涂鸦者的心情,而现在更多呈现的是用喜闻乐见的涂鸦方式宣泄个人情感或者表达社会现象.同时,涂鸦艺术也渗透到了商业、教育等领域,使得涂鸦内容不断扩大[2].

在西方,涂鸦艺术的发展时间较长.涂鸦最初的表现形式比较单一,只是用简单的符号、文字作为划分领地的标记,主要群体是青年人.他们借用无声的语言——涂鸦来宣泄内心的反叛情绪,用这种方式凸显自己存在的价值.后来,随着参与涂鸦的群体不断增多,队伍在不断扩大,涂鸦逐渐从以前不起眼的街头小巷的乱涂乱画进入现代艺术展馆,作品也反映了作者对生活、对国家、对社会不同程度的理解[3].涂鸦不再是青年人的一种内心呐喊和渴望,涂鸦作品也成为当今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和引领时尚的艺术设计.

涂鸦艺术于20世纪末从国外以比较成熟的形式传入我国,创作者以80后青少年居多.我国的涂鸦在色彩、内容和创作风格方面都与西方艺术有诸多相似的地方,最初停留在模仿的阶段,创新精神不足,作品表现形式很小.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空前发展,涂鸦在发达城市随处可见,作为一种潮流、一种时尚在城市中蔓延发展,艺术性与创新性也在不断增强.诸多有代表性的艺术家通过作品与城市进行深度交流,用作品呈现出特有的艺术思维.但与西方不同的是,中国涂鸦艺术作品中表现更多的是人们对生活的渴望和憧憬[4].

1.2 涂鸦艺术在影像中的运用

当代社会是被影视、图像、媒体包围着的社会,通过影像,人们可以留存曾经的记忆.影像是具有完整性和独立性、经过实验测试后可行的创作体系,在当今艺术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通过多种方式使曾经的记忆得以留存,成为视觉的一种符号.影像成为视觉语言,便于人们之间的沟通,也便于人们了解世界艺术.影视动画作品的影像形成有很多技术,但最主要的还是摄影.摄影机拍摄出很多的活动影像,而这些影像在很大程度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

逐帧制作是影像中最常见的制作方式,其中定格拍摄和平面手绘因其简单实用而被广泛应用在逐帧制作中.影像在视觉上运用定格摄影手法逐帧拍摄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72年英国摄影师艾德沃·麦布里奇的电影投影仪和连续摄影技术.1896年法国人乔治·梅里爱发现定格拍摄原理技巧,使得定格摄影手法逐渐成熟,为影像的诞生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5].

影像拍摄的对象可以有很多,作为视觉艺术形式的涂鸦就是其中一种.但是涂鸦和其他对象不同的是,它的创作媒介多种多样,包括建筑物的墙面、纸张表面等.随着摄影技术日新月异,制作一部涂鸦风格的影像,可以通过一定的镜头移动将附着在物体表面上的涂鸦真实清晰地记录下来,再用一定的剪辑手段让逐帧拍摄的涂鸦按照相应的顺序排列组合,涂鸦风格影像就创作出来了.例如,在《Big Bang Big Boom》影像中,让原本静态的涂鸦动起来,采用的就是逐帧拍摄技术,将涂鸦的视觉语言用于影像的创作中.

随着科技的发展,承载涂鸦的媒介日渐丰富,不再局限于墙壁等传统媒介,并且涂鸦艺术的创作方法也由最初的喷漆涂鸦、手绘涂鸦逐步发展为纸模涂鸦、贴纸涂鸦、数字涂鸦(二维数字涂鸦、三维立体涂鸦)、光电涂鸦和苔藓涂鸦.这些涂鸦艺术作品在手绘逐帧的影像制作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涂鸦艺术在影像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2 涂鸦艺术在影像制作中的重要价值

涂鸦艺术和影像在相互融合的过程中,相互之间的价值得到增加并延伸.涂鸦艺术和影像的结合使得两者相得益彰,影像因为有了涂鸦艺术使得画面更具有艺术性和美学性,涂鸦因为应用到了影像中而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有了更广泛的应用空间[6].涂鸦艺术和影像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共同创造出丰富的艺术价值、学术研究价值、教育价值、社会传播价值、经济价值和精神价值.

2.1 艺术价值

涂鸦作为一种新生力量,与影像相结合,既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又可以带给人美的视觉享受.影像结合涂鸦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观众观看时就会被影像应用涂鸦的艺术画面感染.涂鸦艺术带有很强的后现代艺术的理念特征,融入大众生活,彻底摆脱了传统艺术的束缚,具有很强的叛逆性[7].

涂鸦最能反映人的内心世界,把人内心的宣泄用最原始纯朴的手法表达出来.例如,在电影《迷墙》中就有类似平面的手绘涂鸦部分,影像中的涂鸦元素运用二维逐帧技术使涂鸦元素进入影像成为可能,涂鸦中的艺术性也就延伸到了影片中,增强了影片的艺术性,有助于凸显情感,使得主题更加突出.

《FJAAK SNOW》就是典型的二维数字涂鸦影像作品.作品中蕴含的狂放不羁的气息就是通过涂鸦艺术中勾线平涂的方法把角色与场景呈现出来,通过色彩的不断转换产生强烈的对比感,展现出涂鸦艺术的不拘一格、千变万化.画面有多种元素搭配,给人新潮刺激的感觉,像皮克斯公司出品的《跳跳灯》《玩具总动员》等.在电影《罗拉快跑》中,罗拉从自己的公寓跑下来的那部分镜头极大地推动了影像中涂鸦艺术的发展.

影像中的动态画面随着时代更迭,其中蕴含的科技性与艺术性愈加显著,也引领着世界时尚的发展.同时,影像动态画面要求再现性和艺术性,与其他视频比较,影像注重再现、审美、流行、时尚、性情,并不是去播放这么简单[8].一个完美的影像设计能够将各方面的功能体现出来,影像的附加值也会提高.同时,影像中导演想要体现的内在文化会被突出,观众会被吸引,销售量也会增加.

涂鸦艺术带给人一种奢华的视觉感受,它使用了大量的现代影像技术,吸引大众眼球,同时运用许多独特的艺术手法,可以避免受众的审美疲劳,突出了其在影像中的艺术价值[9].

2.2 学术研究价值

涂鸦艺术和影像其实是两个不同领域的艺术形式,它们之间相互融合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学术研究价值.影像发展到今天,在世界各地也都有一定的积累,但是对它的研究还是不及其他领域.影像和电影很相似,有时在研究中需要参考电影的研究成果.电影在作品中所展现的都是一些看似很真实的画面,但在画面美感上与涂鸦艺术还是有明显差别的[10].涂鸦尽管在影像中应用广泛,但其性质一直保持相对独立,不易改变,影像的产生和发展并没有使涂鸦发生质的改进和优化,对其产生的影响很微小,它其实是逐步演变的[11].

涂鸦与影像在本质上就不同,那么在研究意义上就更不同了.在人们的印象中影像的拍摄都是规规矩矩的,研究影像其实是打破这种陈旧的规矩,加深对影像本质的认识.影像具有的高度探索性和先锋性为其将来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影像研究可以从情感、视觉、触觉等方面入手,通过对现代抽象艺术的深刻认知和理解,从而探究其对人心理等方面产生的影响,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理论依据.涂鸦艺术有很多表现形式,不仅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同时也具有人文性,它与影像相融合将产生与影视、视频等不同的特征.在影像制作中运用涂鸦艺术,这是将涂鸦从静态转向动态的具体实践,使其拥有了时间属性,突破了对涂鸦只是一种画的局限认识.

2.3 教育价值

近年来,在文化创意领域中流行人气很高的影像涂鸦对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具有深远的意义.涂鸦是一种新潮的艺术,创作的形象浮夸直观,创作的色彩丰富绚烂.人们在欣赏涂鸦艺术的同时,会带来身心的放松和精神的陶冶.优秀涂鸦作品的形式别具一格,它以创新的手法,采用简洁直白的线条勾勒出人生百态,附之一些涂鸦文字,极大增强了趣味性,大众观看后会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对人们的价值观有潜移默化的正确指引作用.有别于传统教育,这种教育更强调精神的感召,使人们更易于接受.青少年人群在欣赏涂鸦艺术的同时更能感受到精神的愉悦,产生幸福的心理体验,可以更加乐观地面对生活.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影像中,这种文化创意通过突显个性的涂鸦将传统文化那种神秘、高冷以生动、鲜活的形象表现出来,获得大众的好评(图1).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影像中(图2),不仅满足了青少年追求时尚与潮流的心理需求,对涂鸦艺术更加青睐,而且可以让更多的青少年去了解传统文化.

2.4 社会传播价值

涂鸦艺术蕴含很多不同文化,人们的一些社会实践行为通过涂鸦艺术表达出来.影像与人类的活动联系非常密切,是人类获取信息和娱乐的一种手段,可以引起大众的部分共鸣,提升观众感官感受.涂鸦艺术以影像的形式进行传播,拉近了与大众的距离,发挥了涂鸦艺术的社会交流价值和娱乐价值.

涂鸦艺术与影像互相融合,增加了人们的娱乐形式.涂鸦可以使创作者自由发挥,不受任何局限.创作者可通过各种材料和形式,夸张地去宣泄自己内心世界,同时娱乐大众.影像里的涂鸦艺术可以展示更多运动规律的变化,还有点、线、面、色彩的位置与构成,以动态的方式装饰视觉内容.涂鸦艺术与影像互相融合,实现了人与社会之间的深度交流和人们之间的沟通[12].传统的涂鸦艺术往往是借助画面来宣泄创作者的内心世界,但是传统涂鸦艺术由于随意的墙面涂画会影响城市的市容管理而不被社会管理者接纳.而涂鸦艺术与影像相融合,就避免了这一弊端,还将涂鸦以动态影像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样更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涂鸦艺术创作者让原本静止的画面通过影像动起来,并加入运动规律、影视动画表演、故事情节、音效等,从多角度、多维度与观众进行交流和沟通.

2.5 经济价值

涂鸦艺术被广泛运用到商业中,为经济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涂鸦具有宣传的功能.最初,涂鸦艺术是通过艺术家在户外不同地方涂写绘画来表现自己的个性,而这些不同形式的涂鸦就像广告一样,被创作者在不同地方反复描绘,最终为世人所熟知.然而,涂鸦艺术要生存发展得更好,就需要经济上的支持,通过与商业机构进行合作,为涂鸦艺术生存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涂鸦艺术和商业发展互利互惠,商家通过涂鸦艺术本身所带来的饕餮视觉盛宴为其产品和服务进行大肆宣传,赚到自己想要的利润;而涂鸦艺术也通过商家的营销运作,让涂鸦艺术深入人心.如湖南卫视的综艺节目《披荆斩棘的哥哥》,在影像开始时,利用动态的涂鸦艺术视觉炫彩、夸张的造型,令人耳目一新,把节目所要表现的令人热血沸腾的场景、青春灵动的画面和勇往直前的精神直接展现在受众面前.

经济利润的提高除了从产品宣传着手外,影像也是提高产品经济价值的条件之一.涂鸦艺术在影像中展现出来的视觉影响力可以快速抓住消费者的眼球,使消费者具有直观性的体验.这种体验是涂鸦所特有的艺术形式和表现结合带来的,消费者一旦被吸引,就容易消费,涂鸦的经济价值由此产生.例如,综艺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在节目中多次利用涂鸦艺术影像来表现平均年龄37岁的姐姐们带给观众青春快乐的感觉.大大的Logo,再配上四周涂鸦式的鲜红的血海,中间涂鸦几颗孤独的石头和花朵,外加看似闪电一样插到石头里的血红色的数字“37”,大小、颜色、疏密的对比,不仅让观者一眼就看见Logo,而且影像中其他的涂鸦元素所表达出的青春靓丽也给影像画面增加了热闹、欢快、乐趣.大的涂鸦色块,采用高明度和高纯度,给观众带来娱乐快感.影像画面整体上围绕Logo“37”,设计理念贯彻了快乐、青春、活泼、向上等积极类词汇.这部综艺的受众主要为青少年群体,涂鸦设计理念符合了青少年的心理,引发了消费.因此,在影像中采用与涂鸦艺术相结合的方式能给影像画面带来无限娱乐,产生经济价值.

2.6 精神价值

涂鸦艺术的文化内容在影像中的表达是人们的各种社会实践行为,而这些行为往往蕴含着各种不同的文化精神意义.在现代,影像与人类的生活联系密切,是人类进行信息交流和娱乐享受的重要媒介.涂鸦艺术和影像相互融合是将视觉和听觉融为一体,提高大众的认知,引起创作者与大众内心的共鸣.影像对涂鸦艺术的传播,密切了涂鸦艺术与大众的融合程度,以更加多元化的方式发挥了涂鸦艺术社会交流和娱乐的价值.涂鸦艺术与影像相互融合,为大众带来了更丰富的精神娱乐产品.

涂鸦艺术具有相对独特的一面,由创作者自由发挥,抒发内心世界,取悦自己,娱乐大众.影像中的涂鸦艺术可以展示一种动态的画面来美化视觉以满足受众的文化精神享受.涂鸦艺术与影像相融合,实现了受众与社会的深度精神交流.涂鸦独特的交流性源于它与人们之间的沟通,创作者往往会借助某些具有特殊含义或者意境的影像向大众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诉求,希望能够获得大众的认同和响应.涂鸦以影像的形式展示给大众,往往更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创作者为原本静态的涂鸦融入运动表演、声音辅助、故事情节等因素,让情感思想的表达更加多元化,从时间、空间、视觉、听觉等多方面与大众进行思想交流和沟通.

3 涂鸦艺术在影像中的发展趋势展望

从最原始的签名形式发展到当代的涂鸦艺术,创作工具发生了多元化的改变,创作手段、传播媒介也逐渐丰富.当今世界科技高速发展,网络逐渐普及,网络涂鸦顺时兴起,这种涂鸦相比以前的涂鸦形式时代性突出,环保性增强.在影像中,涂鸦艺术也随着时代的浪潮,展示媒介不断更新,涂鸦艺术的商业化进入一个新阶段[13].

3.1 多元化形式的发展

涂鸦艺术发展到今天,仍然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各国涂鸦艺术家在进行涂鸦创作中发明出很多新的涂鸦方法.在未来,涂鸦艺术会与更多的艺术进行一些跨界结合,以新颖的形式出现在现代影像设计中.

影像对涂鸦艺术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传统的涂鸦都是在墙壁上进行创作,而网络时代媒体的影像遍布任何角落,让世界没有了界限,从网站上可以看到各种涂鸦艺术的影像,这不仅能够满足涂鸦艺术创作者的需求,也促进了涂鸦创作技术的交流.涂鸦创作者的活动阵地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涂鸦场景中,而是扩展到更多的商业影像涂鸦活动中,这最大限度地吸引了大众的眼球,也充分展示涂鸦影像的魅力.

涂鸦艺术通过影像进入展厅后,为了迎合大众消费需求,有时会失去一些创作的灵感和动力,作品缺乏表现力.但涂鸦艺术影像进入展览馆,为涂鸦艺术家提供了不同的创作天地,涂鸦作品被作为艺术品进行品鉴,在艺术品位上得到提升.当然,展览馆要注意尽量不去磨灭涂鸦艺术的艺术特性,让其在影像的世界里自由发展.涂鸦艺术在影像中的创作机会很大,通过个性化的创作可以让影像变得更具商业价值,也更加富有活力.涂鸦艺术的创作方式由手绘向影像制作的转变,使创作者可以更好地体验生活、审视社会,激发创作灵感,同时也使现代社会的文化结构发生改变.

3.2 与本土文化融合

涂鸦艺术与影像都是外来艺术,与本土一些艺术不同,它们相互融合,展现出现代性、包容性、综合性的特点.相互融合后的产品是大众了解世界艺术、突破局限性的一个很好途径.涂鸦艺术的影像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中的丰富养料,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涂鸦影像文化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将涂鸦艺术的影像创作与本土文化相融合,更多强调涂鸦艺术的独特性、地域性,这样才能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影像作品.涂鸦艺术的影像在发展中成为文化、精神传递的纽带,不仅为影像作品注入了新的能量,而且促进了不同文化的共同发展,丰富了涂鸦艺术的形式,同时也创造出更大的社会价值.

猜你喜欢
涂鸦大众创作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创意涂鸦
大众ID.4
上汽大众
创意涂鸦
《一墙之隔》创作谈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
涂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