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周恩来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理论与实践贡献

2022-03-17 21:06武素云
关键词:中国式科学技术现代化

武素云

(盐城工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 盐城 224051)

习近平多次提到中国式现代化,也就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其中,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规范、现代化的丰富内涵、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及以合作共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对外关系等内容,可追溯到新中国成立之初周恩来关于四个现代化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建设的思想。

一、以人民利益至上为原则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价值规范

马克思曾高度评价资本主义在“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1]。但资本逻辑却使得生产力发展异化为制约人发展的物质力量,究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条件下剩余价值最大化的追求,劳动者处于受剥削被压迫境地,被自己创造的生产资料所奴役,成为“单向度的人”。马克思通过商品二因素分析劳动二重性,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隐藏的剥削秘密,由此提出了“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的著名论断。他还指出无产阶级是“一个若不从其他一切社会领域解放出来从而解放其他一切社会领域就不能解放自己的领域”[2]的阶级,“无产阶级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3],无产阶级是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和大多数人根本利益的先进阶级。马克思还指出,资本运动逻辑的“历史必然性”只限于西欧各国范围内;对于东方各国,“它和资本主义生产的同时存在为它提供了集体劳动的一切条件。它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占有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成果”[4]。也就是说,东方国家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血腥掠夺和剥削的原始积累发展过程,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周恩来等共产党人寻求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新中国建设道路,瓦解资本逻辑,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逻辑提供了理论指导。周恩来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经济建设为人民、依靠人民,目的在于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离开了人民,什么都做不成”[5]511。

一是坚持经济发展为人民。在探索中国四个现代化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建设过程中,周恩来始终坚持经济建设目的在于改善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周恩来认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在于“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改造成为平等的关系”[6]406,“社会主义经济的唯一目的,就在于满足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5]414,使人民富强起来。同时提出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应该密切地联系人民群众,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并应鼓励人民群众监督自己的政府和工作人员”[5]156。这是周恩来等共产党人超越资本现代性逻辑,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把大多数人的利益作为根本利益,为绝大多数人谋福利的初心和使命。

为了满足人民需要,改善人民生活必须发展经济,由此,周恩来等共产党人提出实现国家工业化,并对国家工业化作了规划。周恩来说:“相信有三个五年计划就可以基本上实现工业化——社会主义工业化,以后再逐渐提高,赶上近代化工业发达国家。”[5]518鉴于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存在过度重视重工业而忽视轻工业的失误,周恩来强调:“要恰当安排工农业和轻重工业、积累和消费、生产和生活的关系。”[6]28优先发展重工业,这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原则,是人民长远利益的要求;发展轻工业与农业,则与人民的当前利益密切相关,关系着人民当前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改善。周恩来认为,“如果不关心人民的当前利益,要求人民过分地束紧裤带,他们的生活不能改善甚至还要降低水平”,“那么,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就不能很好地发挥,资金也不能积累,即使重工业发展起来也还得停下来”,国家工业化建设既“要重工业,又要人民”。[5]637工业化建设是为了发展生产,解决人民生活中的各种难题,“改善人民生活”[6]73。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避免重蹈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失误的覆辙。

二是坚持经济发展依靠人民。周恩来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群众观,指出“人民力量是无穷无尽的,人民创造了世界”[6]353。尽管新中国贫穷落后,但“只要依靠人民,发动人民,我们相信可以建成一个具有现代工业、农业的国家”[6]261。周恩来强调,要依靠和发动人民群众,必须维护和满足人民当前利益,改善人民生活状况,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广泛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使其投身于增产节约活动,提高劳动生产率。周恩来还非常重视和关心知识分子,指出“必须依靠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密切合作,依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兄弟联盟”[5]539,积极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知识分子经过思想改造,已经成为国家各方面生活的重要因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也离不开知识分子,而知识分子的人生价值也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得以实现。

周恩来关于四个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初衷在于满足人民需要,改善人民生活状况,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但四个现代化建设指标集中于经济建设,以至于在改革开放后很长一段时间,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被简单等同于强调国民生产总值增加、物质财富的增加,忽视了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社会关系的协调,滑入了“以物为本”的经济发展误区,继而出现自然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社会道德失范、人格扭曲等社会问题。因此,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发展“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此协调经济发展与人、自然、社会之间关系,不忘周恩来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民本初心。

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习近平明确指出,要“以百姓心为心”,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在做大“蛋糕”的同时要分好“蛋糕”,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实现人民共同富裕,不忘初心和使命,“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7]。

以人民利益至上为原则的价值规范,是自周恩来提出四个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以来,党始终遵循的价值规范。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遵循,克服了资本现代性逻辑,把经济建设从以资本增殖为目的转变为以人民为目的,不断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既是对周恩来等共产党人实现四个现代化初心的坚持,更是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式现代化价值要求的发展、丰富与进一步完善。

二、以四个现代化为基础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内涵扩展

四个现代化的内涵是周恩来在新中国工业化发展基础之上提出的“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交通运输业、现代化的国防”,隶属于工业化范畴。此后,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周恩来逐渐完善了四个现代化的内容、战略步骤及目标体系,形成了以“农业现代化是基础、工业现代化是主导、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关键、国防现代化是保障”,最终“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内容,以“两步走”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为战略构想,以实现独立富强的现代化国家为战略目标的四个现代化建设体系。周恩来等共产党人希望通过四个现代化建设,使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逐步变为强大的工业国,“使人民富强起来”[5]518,否则中国人民“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中国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5]413。“独立富强”是新中国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最初设定,是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探索的必然产物,是中国式现代化目标内涵的基础。随着新中国改革开放推进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现代化建设的认识更加深入,现代化建设内容也不断扩展,由经济建设逐步扩展为包含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在内的经济社会全面建设,现代化建设的内涵随之不断丰富与扩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8]“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表明在提高生产力同时,要变革不合理的制度、体制及思想文化等。从这里可以看出,四个现代化建设内容开始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三位一体”总布局的思想萌芽。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公报明确提出,建设“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具有高度民主和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把“四个现代化建设”与“民主”“文明”建设目标并列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目标。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目标。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中国式现代化战略目标,即“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富强、民主、文明指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的建设目标,集中体现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在内的“三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和建设目标。随着经济发展和改革不断深入,现代化目标内涵又得到进一步扩展。党的十七大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现代化建设目标,形成“四位一体”总布局与现代化目标的对接。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拓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现代化建设目标,形成“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对接,建设经济富强、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至此,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内容涵括社会发展全领域、全范围,这种“并联式”发展过程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等“串联式”发展过程,表明处于现代文明中的中国现代化是“跨越卡夫丁峡谷”的中国式现代化。其目标内涵是在周恩来最初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建设使人民富强目标基础上不断得以丰富与拓展,标志着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解与把握有了质的飞跃,对所要实现的目标认识趋于成熟。

周恩来最初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建设没有涉及生态环境,但是在四个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周恩来已经认识到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了一系列设想与主张。周恩来认为,“环境保护是关系到民族存亡的大事,必须高度重视”,“要综合治理,变‘废’为‘宝’。不仅要治理污染,而且要防止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必须发展工业,同时又要防治污染”。[9]在优化生态环境方面,周恩来倡导:一是植树造林,进行沙漠改造试验,以增加森林覆盖率,固沙挡风,降低自然带来的危害,“不能光采伐不造林育林,光吃祖宗饭,造子孙孽”[6]697;二是治理水患、兴修水利,“要使江湖都对人民有利”[6]131;三是强调要合理开垦,保护好自然资源,改造好大自然,保护生态平衡[6]404-405;四是提倡火葬以节约土地[6]21,“要做人民的功臣,可不要做历史的罪人”[6]405。周恩来从人民利益、社会可持续发展视角出发,把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到关系民族生死存亡的重要地位,并在实践中对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进行了初步探索,为改革开放以后生态环境治理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

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期,粗放式发展模式带来了自然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等生态危机。因此,党和国家开始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生态环境修复、维持和保护,促进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邓小平主张“谁污染谁治理”。2015年4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都明确把“源头预防”作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点,明晰自然资源资产归属、明确权责,防治污染,强化全民监督等[10],以此促进“两型社会”建设,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11]。党的十九大把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指明生态文明建设主攻方向和根本任务,以落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态理念,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习近平强调,要“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12],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13],形成“五位一体”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总体布局。

从四个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现代化内涵不断丰富与充实,既体现了对周恩来等主要领导人提出的四个现代化道路的坚持与传承,又突出了对四个现代化理念的发展与超越。而“富强”是贯穿始终的主线,体现了周恩来等共产党人“为人民谋福利,为国家谋发展”的初心和使命。

三、以科技发展为重要手段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周恩来在中学时代就已有科学救国思想,他研究分析了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及中国经济落后的现状,特别是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原因,认为“国民生活之高低,与其国文明之进退,实处于相维系之境地”[14],认识到科学技术水平高低是关系国民经济生活水平的直接因素。

新中国成立之初,为改变经济落后状况,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周恩来等人提出四个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周恩来指出:“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们祖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6]52820世纪50年代,世界处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阶段,周恩来敏锐地察觉到中国在科技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指出:“现代科学技术正在一日千里地突飞猛进。生产过程正在逐步地实现全盘机械化、全盘自动化和远距离操纵,从而使劳动生产率提高到空前未有的水平。”[15]234中国的“科学和技术的状况仍然是很落后的”,当前中国“比以前任何时代都更加需要充分地提高生产技术,更加需要充分地发展科学和利用科学知识”[16],尽可能提高科学技术水平,缩小与世界先进科技水平的差距,因为“科学是关系我们的国防、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的有决定性的因素”[15]233。

如何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周恩来指出,要“实事求是,循序前进,相互促进,迎头赶上”,要以“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作指导”,以“广大的人力和丰富的资源做基础”,以“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做保证”,“多快好省地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6]528-529周恩来实事求是地指出,现在还很难确切地估计中国科技赶上世界先进水平需要的时间,但可以先进行规划,在第三个五年计划期末使关键科学技术部门能够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在此基础上就可以进一步解决赶上世界水平的问题[17]。为了早日实现中国科技现代化,周恩来直接领导制订了《一九五六—一九六七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修正草案)》(即《十二年科学规划》)。这一规划目标提前5年,于1962年基本上完成了,为我国科技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其后周恩来又领导制订了第二个科技发展长远规划,即《1963年至1972年科技发展十年规划》,以突破尖端科技。但该规划实行还不到5年,就因为“文化大革命”而被迫停止了。但在周恩来对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坚韧不拔、呕心沥血的坚持努力下,中国“两弹一星”终于上了天,实现了国防尖端科技的零突破。

为突破尖端科技,周恩来提出抓好基础理论,强调协同、集智攻关的指导思想。他指出,中国科学技术落后与理论科学基础薄弱密切相关,为有效开展研究,必须贯彻协作原则,遵循“领导、专家、职工群众”相结合,“使用、生产、科研”相结合,以及“科研、教学、生产”相结合的原则,以节约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提高科研质量与效益,加速科技工作的开展。周恩来指出,发展科学技术要注意:一是不能全面铺开,平均用力,而应该集中力量,解决重要方面的问题,也就是重点抓原子、电子和导弹、航空、人造卫星等尖端科技[15]318;二是正确处理发展科学技术与提高生活水平的关系,提倡艰苦朴素生活作风,不能“生产、技术的发展慢吞吞的,生活要求提得很高,那就错了;应该生产、技术的发展要求很高,生活提高还要慢慢来”[15]220;三是尊重科技人才,强调培养和依靠科技人才的重要性,他强调“掌握尖端技术,关键在于人才”[15]405,要在全国高等学校增设相关专业、建立研究机构,强化科技人才的培养。

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邓小平在1978年3月18日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明确提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18]85在21世纪,要“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是我国人民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18]86。邓小平从唯物史观出发,紧紧抓住“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工艺和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建设发展,不断提升综合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加快从要素驱动发展为主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加大科技投入,狠抓创新体系建设,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19],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现代化强国建设进程。

周恩来关于科学技术现代化的思想是基于新中国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强国建设的需要而形成的,其思想得到了党的历代领导人坚持与发展。进入新时代,面对即将出现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驱动被提到前所未有的战略地位,依靠科技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抢占高新技术制高点,是21世纪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成的必由之路。

四、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对外关系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过程大多与扩张主义、霸权主义联系在一起,伴随着殖民、侵略等。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之路走的是和平共处、互惠互利的现代化之路。自新中国成立之日起,周恩来便开展了系列外交活动,致力于新中国睦邻邦交正常化建设,探索世界和平发展之路。周恩来在针对朝鲜战争的讲话中郑重声明:“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5]82此后逐步形成的和平共处外交思想对我们今天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仍具有重要意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周恩来在1953年12月31日接见参加中印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的关系问题谈判的印度政府代表团时首次提出的,核心内容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和平共处。”[5]342

和平共处,既包括各国政治主权平等,不干涉别国内政,也包括各国经济贸易平衡、互惠互利。正如周恩来在1953年5月20日接见缅甸政府劳动考察团团长帽巫旺、缅甸驻华大使吴拉茂时所说,“我们在平等、相互尊重主权、不干涉内政的基础上合作团结”,“我们是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关系,不是以单方面条件强加于人”。[5]302秉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周恩来亲自出访过当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超过18个,建交国家超过36个,开创了新中国外交事业的新局面,为新时代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

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指出,各国文明不同,现代化道路必然没有固定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能削足适履,“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王称霸的基因”,“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始终是一个和平的进程,它展现出一条非攻击性、非侵略性的和平主义现代化新路”[13]。人类共处地球村,世界各国可以求同存异,寻求彼此共存的最大公约数,形成全球“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人类共同价值,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中国式现代化之路,乃至全球现代化之路创设和平共处的政治环境。

总之,周恩来等共产党人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其目的在于摆脱工业落后状态、追赶世界现代化潮流,改善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从四个现代化建设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现代化建设内容从经济建设不断拓展到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与范围,涵盖了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文化、社会、生态等多个方面。从基本生活物资供应、生产资料供应到精神文化建设,无不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道路顺应世界现代化发展潮流,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体现了周恩来等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初心与使命。

猜你喜欢
中国式科学技术现代化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2021年CCF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2)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中国式教育的“逆袭”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中国式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