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先秦儒家平等观的嬗变历程

2022-03-18 01:19李科毅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平等观礼义弱化

李科毅

(湖北大学 哲学学院,湖北武汉 430062)

一、引言

儒家重视礼义制度便意味着肯定差等,因此该派的平等观核心在于如何处理差等与平等的关系。关于儒家差等与平等的关系问题则稍有争议,两者关系的变化也正是儒家平等观发展的过程。为此,笔者重新梳理差等与平等的历史变化关系,以研究儒家平等观的历史嬗变。下面先论及儒家平等观及平等与差等关系的相关研究现状。

目前先秦各流派的平等观都有较多研究,关于儒家方面也有不少,大体可以归为四类:

第一类是针对某类平等观进行研究。如张舜清分析儒家的君子观中所蕴含的生命平等、人格平等、起点和机会平等,且平等里包含权利和义务相平衡的向度[1]。

第二类是比较研究。如曹成双认为儒家人性平等有“人性事实平等”和“人性发展可能性的平等”的双层结构,并与汉学家孟旦的自然平等比较[2];颜炳罡认为孟子和墨子分别从内在和外在继承孔子的“义”,荀子整合两种路向保证正义的实现[3]。

第三类是现代性的解释研究。如高瑞泉对儒家平等进行人性、政治、伦理、经济四个向度的现代性价值研究[4]。

第四类是探讨儒家差等与平等的关系的研究,既是儒家平等观研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是本文的关注点。如任剑涛认为荀子将伦理关系政治化,伦理的平等要通过政治不平等来实现[5];张志宏论证孟子的人性平等与实践差等的关系,从而实现“德位分离”进而提供追求平等的理论依据与实践路径[6];范志均则发掘儒家之仁的隐义,指出仁当中存在伦理差等和道德平等的二重性[7];余日昌认为儒家平等有相对性,在礼教伦理的层面主张差等,而在形而上的精神、理想层面去追求平等[8];谢和耐则认为儒家伦理差等平等是互补的关系[9];臧政认为儒家的伦理差等与平等是统一的,差等是包含差异的平等[10];孙尚诚认为儒家的差等与平等并非对立,反而给予平等成立的人性基础[11]。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总结,本文发现先秦平等观的研究总体上有三个方面的不足。一是较少关注儒家平等观历史嬗变的问题。二是仅侧重于某个思想家的理论研究,而较少将其融入整个先秦儒家的发展脉络去论述。三是关于儒家差等与平等关系的研究还有待深入,大多研究局限于孔、孟二人,而未考虑到荀子在两者关系中所起的作用,导致了差等与平等常理解为对立、互补、统一等固态化关系。儒家从孔子便开始关注平等观,并且奠定了该派平等观的发展路向,后学则在其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儒家选择保留差等,为此其平等观的核心在于如何处理差等与平等,使得差等与平等间存在一种张力。儒家最终选择了弱化差等来实现平等,并且弱化程度在逐渐增强。

二、孔子弱化差等的平等观

各个学派的用词能体现其平等观的特点,如道家倾向事物无差别而多用“齐”,法家倾向公正而多见“私”。儒家也不例外,除了“平”与“等”,还常用“均”。而“均”最能体现儒家平等观的特点,该词在《论语》和《子曰全集》(孔子语录汇集全书)中分别出现2和17次,《孟子》中出现3次,《荀子》中出现19次,出现次数的增多也意味着对平等关系越来越重视。该词在儒家典籍里主要为“均平”与“调和”的含义,而在他派如道墨家里有“平衡”“秩序”的含义[12],说明儒家平等观倾向于物质分配的均平(经济)与社会关系的调和(政治)。这与儒家承认等级,并弱化差等的内在理路相一致。

孔子在主张以礼治国,本质上便是承认差等的合理性,因此在差等与平等之间便存在张力。孔子提出了仁学与礼乐思想,为儒家平等观奠基了理论与实践的两种路向:前者提供平等观的内在合理性,后者提供外化的实践性。同时,孔子还设计了两种平等社会的构型,后学则在两种路向上发展,使其社会构型能够具体化、可实践化。孔子的平等观可分为四个角度:礼乐、仁爱、经济、晋升(包含任贤与教育),后几者虽然表面与仁礼的路向关系不大,但在后学的完善中,都渐渐地融入仁礼的路向中。下文从这四个角度论述。

第一个是就礼乐角度而言,通常大多数学者只关注到孔子的礼制,即便礼乐并称也只着重于礼,从而忽视了乐的实际作用。礼乐在宏观角度所指向的主要是指礼制,但在微观层面两者是不完全相同的。《礼记·乐记》中指明了儒家礼乐的关系,如下所示。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礼记·乐记》[13]425-429

下半句表达礼乐关系最为精练,礼表示差异呈现贵贱差等,乐表示和同融通差别,所以孔子肯定礼所确立的差等,又通过乐来消融差等,实现一种社会等级的均衡。再者上半句乐有调和性情的作用,可反映政治是否和谐。所以,孔子通过礼规定等级秩序来治乱,而乐则通过调和性情的作用来消融差等,可称为调和差等的音乐平等观。

第二个是就仁爱角度而言,孔子在意识到礼乐的作用是有限的情形下,便开始侧重仁爱。平等观体现在广义的仁上,但仁通常仅在狭义的角度上被关注,如下所示。

(1)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14]17-18

(2)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14]19-20

(3)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14]80

由例(1)可知,仁是推己及人的亲亲之爱,孝是仁的根本,如此仁便是差等之爱。但是仁爱不限于此,其有外延。例(2)的“泛爱众”说明仁过渡到外延,是一种广泛的爱。从例(3)可知,“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是达到圣层次的仁,仁不只是一种亲亲之爱,还是一种济世安民的博爱,但如何爱民、济众并没有继续拓展。狭义的孝爱呈现差等,广义的仁爱又体现平等,这很好地维系了差等与平等间的张力。孔子在其仁爱的基础上构建了大同、小康社会构型,如下所示。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13]248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为小康。(《礼记·礼运》)[13]249

大同社会是一种上古的理想公有制社会,而小康社会为需要用仁礼去维持的私有制社会。大同社会侧重于仁爱,通过行道、任贤、讲信而能使老、壮、幼、矜寡孤独废疾者被照顾,但如何行道,如何选贤,讲信的程度都没有细化,缺乏具体的实行措施。而小康社会侧重礼义,认为礼义为纪能正君臣、笃父子、设制度、贤勇知等,但礼义如何为纪?缺乏具体的实施手段及如何定性定量,这一系列问题都没有细化。孟子和荀子分别在仁爱与礼义的路向发展,使两种社会能具体化、可实践化。由于孔子未提及具体措施,但从各个角度照顾弱势群体,弱化了社会极端,可称为爱民的仁爱平等观。

第三个是就经济角度而言,孔子谈及不多,如下所示。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14]195

“均”当理解为“分配得当”更符合儒家承认差等的内在理路。孔子认为国君或大夫的封邑,分配均衡与安定比财富少和人口少更重要。国家强大根本在于富强,而富强的根本在于人民安康,经济平等观的精神内涵仍旧是仁爱思想。经济平均分配的平等观能弱化贫富差距,但是如何分配则没有提及,可实践性较低,却为后学提供了新思路。

第四个是就晋升角度而言,其包含了教育与任贤方面,如下所示。

(1)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论语·雍也》)[14]71

(2)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14]84

(3)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14]193

如例(1)孔子鼓励仲弓,即便是出身卑微,但只要有才华,仍能被任用,说明孔子不重出身的任贤平等。与此相对应,孔子认为出身贫寒同样能有所成就的根本在于学习与受教育,便阐发了他的教育思想。如例(2)与例(3)所示,孔子打破贵族才能受教育的垄断,薄礼便教授知识,体现其教育平等观。教育平等与任贤平等合称为晋升平等,其给予出身贫寒之人晋升的机会。这个角度的平等观仍旧缺乏具体化,如任贤的标准里是否需要包含德行?谁当教师以及教学的地点与内容?这一系列问题都没有交代,但孟子和荀子则将这个角度的平等观分别归入仁学与礼义中,发展该平等观使其更具有可实践性。

综合而言,孔子尝试在差等社会中寻找一种平衡的张力,他选择弱化差等,从而在理论上构造一个秩序和谐的社会。他从四个不同的角度构建了一种弱化差等的平等观,虽然较偏向理论,但是迈出弱化差等的第一步,奠基了儒家平等观的发展形式与路向。下文则谈及孟子在仁爱的路向对儒家平等观的改进。

三、孟子平衡差等的平等观

孔子提出弱化差等的平等观后,儒家便在这个形式上进行不同程度的发展。孟子承接仁学的大旗,仁德扩充至仁政,再通过仁政来具体化孔子偏理论的平等观。孟子的平等观也可分为人性、仁政(仁爱)、经济、晋升四个角度,这四个角度都在仁政的基础上发展而得,所以孟子的平等观继承了孔子仁爱的发展路向。本文从以下四个角度论述。

第一个是就人性角度而言,是孟子为了解释“仁源于何处”的问题所拓展的,侧面也解释了行仁政的原因。该角度回答了孔子未解释的问题,也是孟子朝仁爱路向发展必阐释的核心问题,如下所示。

(1)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孟子·公孙丑上》)[15]43

(2)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与?”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告子上》)[15]153

(3)储子曰:“王使人瞷夫子,果有以异于人乎?”孟子曰:“何以异于人哉?尧、舜与人同耳。”(《孟子·离娄下》)[15]122

(4)曹交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孟子曰:“然。”……(孟子)曰:“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子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孟子·告子下》)[15]166

例(1)中孟子将仁爱进行溯源,认为人都有仁心,所以先王以仁心行仁政。这种包含仁的道德本心在例(2)中细化成仁义礼智,并指出四者是人内在所固有的。例(3)和例(4)表示在仁心与善性的层面上人与圣贤一致,能通过践行孝悌、修行仁德来靠近尧舜。仁爱往人心、情性的角度发展,从而得出人皆性善的平等观,是孔子仁爱思想的深度拓展。

第二个是就仁政角度而言,其由仁爱所拓展而得。孟子通过仁爱朝上溯源发展出性善论,朝下具体化而发展出仁政思想,其仁政思想的核心在于民本,如下所示。

(1)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15]208

(2)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15]3-4

如例(1)中孟子把民放置于天子之上,但并非百姓地位绝对高于统治者而是指民本,因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说明孟子肯定差等。在仁政民本的基础上,孟子提出了保障了百姓生存的措施,如例(2)中的不违农时、鱼鳖树木按量取用、树桑制衣、蓄畜取肉、重农去饥、教以孝悌,这一系列措施体现了经济平等、教育平等。从“谷鱼胜食”“材木胜用”“民无憾”“可以衣帛”“可以食肉”“可以无饥”来看,孟子恒产意在养民,满足其最基本的生存需求而非使其富裕,因此可以称为养民的仁爱平等观。对比孔子“泛爱众”“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仁爱平等,孟子通过一系列养民政策回答了如何“爱”与“济”,同时通过恒产的方式回答了大同社会的“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不仅使儒家平等观更具体、更具可行性,弱化差等的程度较孔子更进一步。

第三个是就经济角度而言,孟子将其纳入仁政的范围,不再是独立角度。上述仁政角度已经包含了部分经济角度,但为了方便与孔子比较而划分出来,如下所示。

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钧,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滕文公上》)[15]65

孟子认为仁政要从土地的经界确定开始,“经界不正”会导致“井地不钧”,而“井地不钧”则造成“谷禄不平”,财富分配不均则会产生一系列剥削、差等的社会问题。中国是农业大国,土地是民生问题,因此孟子正经界便能均耕地,最后实现经济平等。对比孔子“不患贫而患不均”的经济平等,孟子回应了“如何分配”的问题,“均井地”的提出较孔子更进一步,可实践性更强。

第四个是就晋升角度而言,其包含教育与任贤两方面,孟子细化了孔子的教育和任贤思想,如下所示。

(1)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孟子·滕文公上》)[15]64

(2)(孟子)曰:“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孟子·梁惠王下》)[15]23

例(1)体现了孟子教育平等观,通过校、序、庠来教百姓人伦。孟子指出了教育地点(校序庠)与教育内容(人伦),较孔子“有教无类”有所发展。例(2)体现了孟子的任贤平等观,他确立要得到亲信、大夫、国人认可的标准。这一点远比孔子进步,仅通过“犁牛之子騂且角”的暗喻来表达任贤平等,没有细化出可实施的具体方案。对比孔子的晋升平等,孟子提出更为细致的措施与标准,特别是任贤方面的措施,君主能得以参考。

综合而言,孟子朝着孔子仁爱的路向发展出养民的仁爱平等观,往民生方面拓展孔子的仁爱思想,通过养民的方式回答了如何“爱”“济”众的问题。其经济平等观包含恒产与均井地的措施,具体化了孔子“患不均”的思想。同时,孟子提出通过校序庠来教百姓人伦,任贤时要通过亲信大夫国人的三重考核,两者丰富了孔子的晋升平等观。这一系列仁政的具体措施也在回答大同、小康社会如何照顾弱势群体,如何“设制度”“立田里”。孟子较孔子更大地弱化了社会的差等与不平衡,可称之为平衡差等的平等观。然而孟子也有富民的倾向(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这便由荀子来完善。

四、荀子和谐差等的平等观

孟子朝仁爱的路向改善儒家的平等观,关注于民本而提出一系列养民措施。据“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可知只有在温饱的前提上才谈得上礼治,因此孟子的关注点在民生的温饱。而荀子仁礼路向都并重,便要高于温饱从而达到富民程度,所以荀子的平等观又优于孟子。其平等观也可分为人性、礼乐(与仁爱合一)、经济、晋升四个角度,四者都可归入礼乐的层面。下文按照这四个角度分别进行论述。

第一个是就人性角度而言,其与孟子思维不同。孟子通过仁爱的角度通往人性,而荀子从礼义的角度去通往人性,两人本质上都在为各自的着重点寻找理论渊源,只是结论各不相同,如下所示。

(1)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凡人之性者,尧、舜之与桀、跖,其性一也;君子之与小人,其性一也。(《荀子·性恶》)[16]285-291

(2)凡人有所一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荀子·荣辱》)[16]35

例(1)认为人的本性是相同的,顺从人的恶性将导致争夺厮杀,因此需要用礼义去治理。此处荀子虽然提出人性皆恶的平等观,但其本质上在为礼义解释理论前提。而例(2)则通过“饥欲食”“寒欲暖”“劳欲息”“好利恶害”细化了人性何处所相同。

第二个是就礼乐角度而言,荀子继承孔子的另一条发展路向。不同的是他实现了仁礼合一,将仁爱融入礼制中,使儒家平等观得到极大完善,较孟子更大程度地弱化了差等,如下所示。

(1)故先王案为之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贵贱之等,长幼之差,知贤愚能不能之分,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然后使悫禄多少、厚薄之称,是夫群居和一之道也。故仁人在上则农以力尽田,贾以察尽财,百工以巧尽械器,士大夫以上至于公侯,莫不以仁厚知能尽官职,夫是之谓至平。故或禄天下而不自以为多,或监门、御旅、抱关、击柝而不自以为寡。故曰:“斩而齐,枉而顺,不同而一。”(《荀子·荣辱》)[16]38

(2)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荀子·礼论》)[16]227

(3)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乡里族长之中,长少同听之则莫不和顺。……故乐者,天下之大齐也,中和之纪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乐合同,礼别异,礼乐之统,管乎人心矣。(《荀子·乐论》)[16]249-251

(4)五疾,上收而养之,材而事之,官施而衣食之,兼覆无遗。才行反时者死无赦。夫是之谓天德,王者之政也。……王者之等赋,政事,财万物,所以养万民也。田野什一,关市几而不征,山林泽梁以时禁发而不税,相地而衰政。理道之远近而致贡,通流财物粟米,无有滞留,使相归移也。《(荀子·王制》)[16]87-95

例(1)中礼规定了贵贱、长幼、智愚的差别,并使不同的群体“各得其宜”,为差别提供合理的秩序而达到“至平”的社会。“不同而一”为视有差为无差的平等观。例(2)则表明人生而有欲会导致纷争混乱贫穷,因此需要礼义来定分物与欲,使得物与欲达到平衡。荀子具体化了儒家的礼治,将其与政治、情性等相结合,实践性明显高于孔子的礼论。例(3)则表示了荀子音乐调和差等的平等观,乐是人情性所需,从而用于调和不同群体之间的和睦。孔子音乐思想现存文献较少,常借《乐记》来推测,加上荀子《乐论》中还有不少对乐器声音的理解,要比孔子音乐平等观更进步。例(4)中收养五类残疾人,规定赋税财物,只收十分之一的农税,关卡集市不征税,禁时不征山林泽梁税,据土地肥沃而征税等,一系列的经济平等观体现了荀子的仁爱。这点荀子要优于孟子,孟子仁政关注的是百姓最基本的生存,而荀子礼法倾向的是百姓的经济生活,说明荀子发展了孟子的平等观,可称之为富民的仁爱平等观。

第三个是就经济角度而言,其已有部分包含在礼乐方面,但在荀子义利关系中也体现出其平等观,如下所示。

(1)量地而立国,计利而畜民,度人力而授事,使民必胜事,事必出利,利足以生民,皆使衣食百用出入相揜,必时臧余,谓之称数。故自天子通于庶人,事无大小多少,由是推之。故曰:“朝无幸位,民无幸生。”此之谓也。轻田野之赋,平关市之征,省商贾之数,罕兴力役,无夺农时,如是则国富矣。夫是之谓以政裕民。(《荀子·富国》)[16]109

(2)合符节,别契券者所以为信也,上好权谋,则臣下百吏诞诈之人乘是而后欺。探筹、投钩者所以为公也;上好曲私,则臣下百吏乘是而后偏。衡石称县者所以为平也,上好覆倾,则臣下百吏乘是而后险。斗斛敦㮣者,所以为啧也;上好贪利,则臣下百吏乘是而后丰取刻与,以无度取于民。(《荀子·君道》)[16]147

(3)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虽尧舜不能去民之欲利,然而能使其欲利不克其好义也;虽桀、纣不能去民之好义,然而能使其好义不胜其欲利也。故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上重义则义克利,上重利则利克义。(《荀子·大略》)[16]335

例(1)中通过“量地”“计利”“度人力”而给予庶民更多的利,并且从天子到庶民都按照这个规则,加上“轻赋”“平征”“省数”等措施而体现出经济平等观。对比孟子的恒产养民,荀子富民则更进一步。例(2)通过符节、探筹、衡石、斗斛维护了市场交易的公正平等,比孟子的经济政策视野更广,考虑到市场的公正。例(3)表示欲利是不能从根本上去除的,义利达到一定的平衡才能治乱。所以,通过义(道德)来平衡利(经济),从而达到治乱的效果。三点都调和了等级的差等与平衡了经济上的差异,完善并发展了儒家的经济平等观。

第四个是就晋升角度而言,包括任贤与教育两方面,如下所示。

(1)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荀子·王制》)[16]87

(2)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故家五亩宅,百亩田,务其业而勿夺其时,所以富之也。立大学,设庠序,修六礼,明十教,所以道之也。(《荀子·大略》)[16]332

(3)故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欲荣则莫若隆礼敬士矣;欲立功名则莫若尚贤使能矣。(《荀子·王制》)[16]90

在例(1)中,不符合礼义规范的王公子孙将归于庶人,符合礼的庶人也能通过学习,修行成为卿相大夫,这就体现出荀子打破贵贱差等的晋升平等。对比孔孟的晋升平等,荀子提出将贵族贬为庶民的思想,较孔子仁爱孟子民本更进一步弱化了社会差等。例(2)体现荀子仁礼并重,养民情表示仁爱民本,理民性体现礼义的作用。通过六礼和七教引导百姓,又比孟子“明人伦”的教学内容更丰富、更进步。例(3)表示晋升平等观,国家要安定繁荣则要平政爱民与尚贤使能。在荀子时代教育早已渐渐趋于平等,不同于孔子时代知识大多掌握在官府,各流派人物都可通过游说而获得官职实现晋升。

综合而言,荀子的平等观包含仁礼两条理路,其一系列措施考虑得比孟子更细致,甚至在赋税、市场交易等方面都为民着想。荀子的一系列措施回答了孔子小康社会如何“礼义为纪”、如何“设制度”、如何“立田里”的问题,较前人更大程度地弱化差等,可称之为和谐差等的平等观。

五、结语

儒家从孔子便开始关注平等问题,其通过仁礼来弱化差等来实现平等,既奠定了儒家平等观的发展形式,也拟定出仁爱与礼乐的两条发展路向,后学则分别从两条路向中探索弱化差等的道路。仁爱路向从孔子的爱民的仁爱平等拓展至孟子的养民的仁爱平等,荀子在两人的基础上结合礼乐,发展出富民的仁爱平等,呈现爱民、养民、富民的层级递增,并且措施也越具体可行。礼乐的路向呈现出越来越细化的形式,孔子走出首步,荀子则从人性、经济、仁爱、晋升四个角度进行细化,使得礼乐在弱化差等中变得更可行。所以,儒家平等观整体呈现差等越弱平等越强的变化关系,孔子为弱化差等的平等观,孟子关注民生递更出平衡差等的平等观,荀子弱化差等力度最大,甚至要将不合礼义的王公贵族贬为庶民,体现了和谐差等的平等观。

猜你喜欢
平等观礼义弱化
《荀子》文化演化思想发微——兼论礼义起源问题
《国语·周语》“奉礼义成”辨析
麟溪水长流
如何解决果树盆景弱化的问题
浅析《反杜林论》的平等观及其当代价值
基于ANSYS的硬塑气囊盖板弱化研究
金基德电影的佛教思想探究
浅谈马克思平等观及其当代价值
妇女真的解放了吗?
自然主义是一种需要弱化的社会科学纲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