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致入“微”
——微管理视角下的高中班级文化建设

2022-03-18 02:31周大勇
成长 2022年10期
关键词:班集体美育高中生

周大勇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 (江苏省常州市 213161)

高中三年,学生无时无刻不在为高考做准备,要完成繁重的学习任务,学习大量晦涩难懂的知识点,学生容易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高中生心理素质还在发展,在面对高中生活的种种时容易出现沮丧、愤怒、恐惧、悲伤的心理。当然高中生存在个体差异性,不同的学生对高中生活有不同的感受,也有的学生在压力下学习潜力被激发,越挫越勇。高中阶段是人一生的关键时期,做好班级管理对班级的发展、学生的个人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微管理视角下建设的班级文化要将不同学生的情况考虑在内,有统一的班级文化,也有针对性强的班级文化。

1 高中班级微管理的意义

高中生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对外界的事物能产生自己的看法,每个人的性格也各不相同。目前,高中生已经具备相应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也比较强,每个人的成长方式也不同,这也是学生人生观和道德品质有很大不同的主要原因。作为班主任,仍需积极关心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高中阶段,学生探索并学习大量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通常扮演着重要的引导角色。高中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不仅要注意学生的学习情况,还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真实生活,让学生的情感和思维能发生好的转变。班主任给予学生关爱和关怀,使得高中生能够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同时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从微观上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教师必须与学生保持密切的联系。班主任做好日常管理工作,确保学生与自己的家长有通畅的联系。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努力营造出完美的学习环境,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以推动学生的学习进步,同时也有效培养高中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班主任管理班级,形成优良的班级班风。使得高中生在和谐、拼搏、积极的班级氛围中逐渐形成良好的综合能力。

2 微管理视角下的高中班级文化建设策略

2.1 管理文化的建设

2.1.1 班主任革新班级管理理念

微管理视角下,班主任应注重改变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良好的班风班貌,有利于教学实现目标,让学生有比较好的学习状态,取得更好的考试成绩。班主任更新班级管理理念,改善班级组织,使得科任老师能进行更好的教学活动,促进教学活动中各种教学技巧的运用,有效的班级管理有助于构建丰富多彩的课堂学习活动。班级管理有多重功能,教师创新班级管理,能有效改善传统管理理念下高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对学习成绩非常重视,更新管理理念,需要将目光放在学生的身心健康上。班主任在更新管理理念时,应做到对传统管理模式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留下的管理手段适合高中生的发展和学习,摒弃那些已经落伍的管理手段。班主任观察学生的行为举止,加强与学生沟通交流,注重发展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进而促进高中生积极努力学习,克服重重困难,有好的学习习惯。

2.1.2 注重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高中班级管理应注重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这对保持课堂秩序有很大帮助,也有助于班级良好班风的形成。高中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的班级内度过,班级是同学们活动的主要场所。所采取的班级管理手段应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意识,促进班级内的同学管理好自己。也就是说,班主任管理班级可建立民主管理模式,

建立“民主和谐”型班级,激励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在管理班级的活动中,学生深刻体验到管理班级的主人翁感,大家一起为维护班级荣誉而努力,完成大家共同制定的班级管理目标。班主任为大家提供积极参加班级管理的机会,共同讨论制定班级管理标准。学生对于自己制定的班级管理规则有更高的认可度,所制定的班级管理规则能发挥更大作用。在班级内倡导学生的自我管理,这对提高同学们的自我管理能力是非常有效的。在交流讨论课上,学生积极与他人沟通,这对同学们日后走进社会也有一定帮助。

2.2 素质文化的建设

2.2.1 美育文化

美是生命的源泉,纯洁的道德、健全的体魄和丰富的精神都来自于美。高中的班级管理应重视美育,让学生能够在美育中看到世界各种不同意义的美,这其中包括人际关系的美、高尚精神的美、真挚善良的美。学生受到良好的美育,有助于形成美的品质。班主任在建设班级文化的过程中,也能实现对高中生的良好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创造新的班级文化,实现对高中生文明素养的有效培育。在建立班级美育文化时,注重培养同学们的学习团结性意识,可开展“学习、团结”的主题活动,在教师内精心设计和布置每一块墙壁、每一个角落,用美育主体内容去装饰,这能起到营造健康和谐学习氛围的作用。在班级的墙壁上张贴名人名言,比如“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之高翔”“凝聚产生力量,团结孕育希望”“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等一些名言警句,在班级内营建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给学生一种高尚而又美丽的文化享受。在这种不知不觉的熏陶中,同学们的思维也会深受班级内美育文化的影响,这也是美育文化的特殊魅力。学生们在校园生活中和学习,班集体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学习阵地,另一阵地就是宿舍,高中学生会可以在宿舍继续学业,同时宿舍又是同学们生活和交流政治思想的主要场地,也可以说是高中学生的第二课堂。从班集体文化建设上来说,宿舍的美育文化建设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把宿舍文化建设视为学校班集体文明建设的主要部分,发挥着有效提高班集体凝聚力的重要功能,从而提升了学生的整体品质。

2.2.2 团结协作

班主任承担着教学工作,更要科学管理班级。除了把学科知识教授给学生以外,还教会学生一些做人的道理。人应当有团结协作精神,常言道团结就是力量。古今中外有很多伟大的事迹都是在众人团结协作下实现的。学生不难理解,小小的蜜蜂和蚂蚁就是团结一心,才在自然界获得了一席之地。因此在建设班级文化时,应重视培育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高中不同的班级由不同的任课教师负责教学活动,高中教师富有爱心,富有奉献精神。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程,平时开展教学活动,应保证统筹兼顾,切不可顾此失彼,班级获得的成功不是某一个人的功劳,而是整个团队辛苦付出所得。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向学生强调每一个学科的重要性,并不厌其烦的教导学生不要因个人喜好而偏爱某一个学科,却忽略自己不喜欢的学科。对每一个学科教师都应该非常尊重,也就是有尊师重道的良好品格。更不能因为不喜欢某一位教师,就不学习这位教师所教的学科。班级的任课教师有团结协作精神,班级的学生也有团结协作精神,从而形成联合力量。任课教师与学生在班级里、走廊里或者是教师的办公室内积极谈心沟通交流,在此条件下教师就是学生愿意亲近的人,教师和学生相互之间也高度信任。

2.2.3 励志意识

微观视角下,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活动应注意思考学生的思想情况,并加强励志意识培养,促进高中生思想中有远大的抱负。为有效培养学生的抱负意识,需有效增加同学们对励志、抱负的了解和认知,这对增强高中生学习动力有很大帮助。比如班主任开展问卷调查活动,主题是未来的职业规划,问卷调查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所设置的选项有可能是学生没有接触过的内容,这对打开学生视野有很大帮助。问卷中的问题有很多:(1)你最想从事的职业是什么?设置了多个选项,包括医生、教师、工人、银行职员、淘宝店主、实体店主、机械工程师、军人、公务员、农业研究、食品加工、生活用品加工、服装设计、影视制作、演员、作家等等。可能问卷调查中的选项没有学生想要从事的行业,此时就需要设置其他选项,或者是由学生自行填写。(2)从事该行业需要学习哪一专业知识。设置多个选项,包括医学专业、师范专业、电子商务专业、机械工程、电子工程、汽车工程、动漫设计专业。如果条件允许,班主任可为学生普及更多专业与职业有关的对应信息。就比如有的学生想未来从事教育事业,适合学生学习的专业就有汉语言、英语、应用数学、应用化学、计算机、应用物理。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让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深度的思考,在这个过程中也有助于高中生形成抱负意识和励志意识。当学生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他们的行为就很有可能发生变化,思想不再空洞,眼神也更加坚毅。

高中的班级文化建设可将学习目标包含在内,制定的学习目标应当与学生真实想法贴近,在与学生谈心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反映自己没有学习的动力,感到自己的高中生活没有快乐,只有一道又一道复杂又难懂的考试题目。很多学生全天生活在学校里,几乎没有任何娱乐项目,甚至有的学生整天闷闷不乐,无心学习。这不是个别现象,也不能粗暴的将学生的这种情况定义为不思进取,或者直接评价其为“烂泥扶不上墙”。很多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考试失利中对自己失去的信心,放弃了努力,只想高中三年的生活尽快结束。班主任可能无法发现学生这样的心态,更别说耐心开导学生,给予学生鼓励。对此,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就需要班主任能有效鼓励和激励学生,让学生心中能燃起希望之光。面对学生的失败,鼓励学生不要对自己灰心,而是要在黑暗中努力向前。班主任也要看到学生的努力,常常采用激励、鼓励式的语气和语言与学生沟通交流。另外班主任还可以在班会上向学生介绍不同的大学,用PPT 详细展示不同大学的图书馆、寝室、教学楼、体育馆、操场、食堂,增加学生对大学的了解,也帮助学生尽快选择出自己心仪的大学。这样一来,学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心中有了美好的憧憬,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不怕苦不怕累。

2.3 制度文化的建设

建设班集体的制度文化,主要以中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和学生的规章制度为基础,但同时也会把班集体的实际状况也考虑进来,以体现出班级的特色。由于建立好班集体的制度文化,就能够更有效推动好班风的养成,所以需要对制度文明的建立加以关注。在班集体的文化构建中,班集体规范与管理制度是最主要的组成部分,班组规章制度具体包括班公约、班级卫生制度、学习制度、作息制度、奖惩制度、职责制度等。制定完善的班级制度,有助于规范高中生的言行举止,无论是在行为上还是在思想上都有严格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同时也有助于高中生良好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这样整个班级的各项活动都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班主任积极改变班级管理制度建设的思路,不是单纯的以学习为中心,而是要积极促进班级“班魂”的形成,借助制度有效提高班级管理水平。提出的班级口号是“蟾宫折桂,舍我其谁”,通过口号和标语来有效体现班级文化。在高一的下半年,建立并执行值周班长制度,每个值周班长都要完成基本的“五个一工程”,这五个工程分别是计划、总结、名言、好事和活动。同时建立全班同学对值周班长打分制度,从而保证值周班长能认真对待值周工作。

2.4 减压文化的建设

2.4.1 寓教于乐

在高中生的校园生活中,每天都要努力学习,而这也是学生压力的重要来源。因此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应建设寓教于乐的班级文化。倡导设计寓教于乐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能感受到高中学习虽然是紧张的,但是也非常满足和快乐。这也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第一,班主任应善于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事实上,高中生的学习质量会受到学习氛围的影响。如果在教学期间,发现学生学习情绪不高,氛围较沉闷,不要吝啬于给学生讲幽默有趣的小故事,这对改善学生情绪是非常有帮助的。比如在月考中,学生的成绩不理想,此时班主任可尝试不以责怪的口吻与学生探讨成绩,而是以鼓励和激励的思想与同学们沟通交流,用逆向思维来看待这次考试的失利,以幽默的语气调侃学生下次考试进步空间很大,从而有效缓解学生的悲伤情绪,让学生的心情不那么沉重,将老师的鼓励转化为动力。第二,开发有趣的班级游戏,高中班级氛围压抑,这不利于学生学习和思考。可尝试劳逸结合。在学习感到疲累时,开展趣味游戏活动。班主任鼓励学生积极进行体育锻炼,有效释放压力,增加身体活力。

2.4.2 激励鼓励

为有效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班主任应重视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注重观察学生微观上的心理活动。很多高中生自我认同感低,明显缺失自我价值感。这就需要坚实建立激励式的班级文化,让学生心理上真正感受到自己是被认可的。从而有效防止学生有自卑心理,也防止高中生自我否定。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教育不能总是指出学生存在哪些问题,长时间的批评和指责容易对学生造成误导,将自身的很多优点忽略。为此,教师和家长应肯定学生对学习的努力付出,经常能看到并说出高中生的优点,这能有效缓解同学们的压抑心理,也能促进高中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和发展。班主任在班级内建设减压文化,能实事求是的表现出对学生的赏识,这对挖掘高中生各方面的潜力很有帮助。同学们的压力有一部分来自家长,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情况屡见不鲜,有的家长对孩子要求过高,不能真正走进孩子内心,孩子在学校压力重重,回到家也感受不到父母的关心和爱护,父母可能因为孩子在家不学习、玩手机、吃垃圾食品而表现出种种不满。此时就需要家长能够换位思考,照顾孩子内心敏感的情绪。

高中班级微观管理有重要意义,强调发现班级学生细微之处的问题,包括学生行为、心理、思想上的问题。微管理视角下有效建设高中班级文化,应重视管理文化的建设,积极革新班级管理理念,通过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构建良好的班级教学环境,有良好上课秩序,确保各项教学活动、组织活动能顺利开展。加强素质文化的建设,主要是美育文化、团结协作、励志意识,通过建设素质文化,增强高中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有远大的抱负,有积极的行为。加强制度文化的建设,培养学生集体意识、良好的作息习惯和卫生习惯。

猜你喜欢
班集体美育高中生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我爱我的班集体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传承中国女排精神:加强大学生班集体建设
立足班集体建设,促进学生个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