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寓言二则》为例谈寓言文本的教学

2022-03-18 08:25徐晓琴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2年7期
关键词:体裁语文课程

◎徐晓琴

寓言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文学体裁,指的是具有隐晦讽刺或是明显教育意义的故事。这种文学体裁结构相较于普通故事来讲比较简短,大部分寓言故事都会用到借喻手法。寓言故事与其它故事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这类文学体裁蕴含的哲理非常丰富,哲理的体现方式比较简单,在当下低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占据着十分关键的位置。寓言故事的哲理性正是其特殊性的主要体现方式,但是很多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的时候着重于故事本身,忽视了寓言故事哲理性以及智慧性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并不能展现出寓言故事的魅力,同时也不能真正发挥寓言故事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寓言二则》的主题

《寓言二则》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包括两个故事,这两个故事分别是《亡羊补牢》以及《揠苗助长》,这两个故事是非常经典的寓言故事,随着时代发展,这两个故事也成为了两个脍炙人口的成语。两个故事是非常传统的古代寓言故事,结构简单,故事内容清晰明了,但是其故事哲理非常发人深省,以这两个故事为教学蓝本,能够充分启发学生智慧,提高学生思考能力以及语文学习水平。

《亡羊补牢》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位牧羊人养了一圈羊,羊圈因为一些原因出现破损,有了一个窟窿。狼通过这个窟窿叼走了一只羊,牧羊人没有在意,也没有对这个窟窿进行修补。第二天狼又通过这个窟窿叼走了一只羊,牧羊人终于开始注意这个问题,把这个窟窿补上。之后羊圈就再也没有丢过羊了。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在发现问题的时候,要吸取教训,对错误及时进行补救是能够保证之后不再出现问题的,教育人们在自身已经发现的问题的时候要马上进行改正,视而不见或是毫不关心只会导致越来越严重,任凭错误不断发展,之后会遭受更大的甚至于不可弥补的损失。

《揠苗助长》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农夫希望自己田里的禾苗能长得更快一些,所以把自己田里的禾苗一颗一颗的拔起来,但是这些禾苗并没有像他期望的一样长得更快,而是全部枯死。这个故事的哲理是事物生长有其自身发展规律,不尊重客观发展规律,过于发挥外部力量的能动性,反而会适得其反。因此人们在做事的时候需要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过于发挥自身能动作用。

二、《寓言二则》的教学理念

《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都是非常典型和著名的寓言故事,寓言故事教学与其它文学体裁教学有一定区别。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一方面需要考虑到寓言故事这种体裁与其它文学体裁的区别,适当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方法与这种文学体裁的适配性。另一方面教师需要考虑班级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学习基础,这篇文章被录入小学二年级下册课本中,二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文字基础,认识的汉字数量不少,但是学习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相对来讲比较薄弱。所以教师在进行相关课程教学的时候需要从学生线下学习能力以及学习基础出发,确保教学难度与学生基础相契合。

此外,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寓言故事,对于这种文学体裁的呈现方式以及讲述方法会比较模糊,且学生学习课程是一个主体性比较强的过程,在进行相关教学的时候,教师首先需要引发学生对于这种文学体裁的兴趣,在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基础上再进行具体课程教学,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小学二年级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自我展现能力并不是很强,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对于课程不太理解的部分,都不会主动表达出来。因此教师在进行引导的时候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观察学生学习状态,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解决,确保学生通过这节课程能够真正获得知识,启迪智慧,提高自身语文学习能力,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三、《寓言二则》的教学方式

(一)利用信息技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不断进步,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行各业之中,教育行业也不例外。上文已经提到过,寓言故事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讲,是一种新的文学体裁,文章难度相较于学生之前学习的课文来讲,会更大一些,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需要先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在确保学生对这类文学体裁产生一定兴趣的基础上,再进行之后的课程教学。将课程内容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就是一种很好的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

相较于文字讲解来讲,信息技术的课程讲解方式主要是PPT以及视频,视频以及图文并茂的课件会对学生大脑产生更强的刺激,更能激发学生对于这节课程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课程开始之前可以先用制作成视频的故事视频吸引学生的兴趣,在学生通过视频对于寓言故事产生一定兴趣之后,再进行接下来的课程讲解以及哲理展现。

拿《揠苗助长》这个故事举例,教师在进行这一篇文章讲解的时候需要先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个农夫在田里不断拔禾苗的视频画面,学生在观看视频之后,一定会对农夫的行为产生一定影响,学生对农夫行为产生疑惑正体现了学生对于这篇文章产生了一定兴趣,教师在这个时候就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

同学们,视频里这位农夫为什么要将一个一个禾苗拔起来?

学生这时候就会开始思考问题答案。文章导入在这时候就已经完成了,教师通过这种方式已经引起了学生对于寓言故事的兴趣,教学难度在无形之间就降低了,学生学习难度相对来讲也会降低。

(二)尊重学生在课程中主体地位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自觉性以及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因为二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水平相对来讲都比较弱,教师在发挥学生在课程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仍旧需要适当的进行引导,避免学生因为自主学习存在问题或是学习积极性欠缺等原因使得自身学习出现问题,影响课程教学进度以及教学成果。

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教师一般情况下需要采用“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师生合作”主要是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展现出来的,“生生合作”主要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展现出来的。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是及时接受学生反馈,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问题的主要手段,通过提问,教师可以对学生对于课程的理解程度进行大概判断,及时纠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原则性问题,确保学生学习质量。

同时,教师提出问题,促使学生进行思考,是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主要手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特别注意,提出问题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思考能力,学生只要回答的大方向是对的,教师就应当给予适当鼓励,不必太纠结问题答案。除非学生答案的大方向出现偏差或是出现常识性以及原则性的问题,教师要适当予以指导之外,其他小的问题教师可以忽略不计,将这些问题当作培养学生思维的一个过程。

拿《亡羊补牢》这个故事来讲,这个事故主要是为了告诉学生在发现问题的时候要及时改正,不能将错就错或是毫不关心,等到错误无法弥补的时候才开始后悔。教师在进行课程导入的时候,可以先向学生提出问题:

同学们在生活和学习中有没有主动发现自己的错误,在发现之后你们是怎样做的?

通过这一问题引发学生思路,让学生对这节课程产生兴趣。在学生被引发兴趣之后,教师可以就这一问题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讨论的方式可以是小组交流,也可以是同桌交流,教师需要依照班级具体情况进行区分,确保交流的有效性,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等学生将这一问题讨论完成之后,教师可以让小组代表起来进行相关内容讲述。在这一环节完成之后,教师可以正式开始课程教学:

师:同学们在生活中发现自己问题的时候会及时改正,很久之前有一个牧羊人,他也发生了错误,接下来老师将带领大家看一看他究竟有没有发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

接下来教师可以就从这篇寓言故事出发,进行相关课程讲解。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特别注意,课堂交流的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良好的课堂效果,小学二年级学生缺乏自觉学习意识,自控能力也不是非常好,个别学生在交流的时候会讨论其他与课堂无关的话题,因此教师在学生进行交流的时候需要观察学生状态,在学生出现这类问题的时候及时进行纠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及课堂质量。

(三)展现寓言故事的哲理性

寓言故事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具有独特魅力。教师在进行寓言故事教学的时候不能将其作为普通故事进行讲解,而是应当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找到故事与学生兴趣的契合点,展现寓言故事的哲理性,启发学生智慧。语文课程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一种文学体裁培养的都是学生的不同能力,小学低年级语文课程学习是为了帮助学生打好语文学习基础,提高学生语文信息感知能力以及语文理解能力。

因此教师需要把握住这一阶段不同文学体裁的特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展现这些文学体裁的特点,促使学生能够通过不同文学体裁学生具备更高层次的语文学习素养。寓言故事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它的哲理性以及故事性,教师进行寓言故事教学,并不只是让学生了解一个故事,而是要让学生在学完故事之后能够与自己生活相联系,领悟一些道理,展现语文课程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这意味着教师在进行课程讲解的时候不能单单就故事本身进行讲述,而是应当在课程讲解过程中适当穿插情境教学法的作用,帮助学生将课程内容与自身生活进行紧密联系,让学生明白故事中讲述的道理,启发学生智慧,展现寓言故事的哲理性。

拿《亡羊补牢》以及《揠苗助长》这两个故事举例,这两个故事内容都非常简单,故事情节非常明了,故事架构也十分简单,小学二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是能够跟随教师教学进度进行故事学习的,但是从故事中悟出道理,将这些道理与自身学习以及生活相联系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在讲到一个故事节点,例如在进行《亡羊补牢》课程讲解的时候,先向学生抛出一个与生活相关的问题,运用情境带入的方法将学生带入到与生活相关的、具体的情境之中,通过与学生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故事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进行接下来的课堂学习,促使学生真正能够领悟到寓言故事的哲理性。

哲理性带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平铺直叙,直接就文章意义自行进行讲解,干巴巴的讲解以及平铺直叙的课程教学方式并不能引发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更不能体现出寓言故事的哲理性,启发学生智慧。教师在进行寓言故事教学的时候需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通过问题、交流以及合理引导等各种方式逐渐启发学生对于课程以及课程相关问题的思考。

总而言之,在当下国家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教育自身发展也进入关键时期的背景下,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更新传统语文教学观念,改变传统语文教学方法,深入挖掘课本,发挥不同文学体裁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在进行寓言故事教学的时候,不仅要通过故事情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而且要将寓言故事的哲理性以及智慧性展现出来,通过故事启发学生智慧,发现世界的美好,促使学生具备更高层次的语文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体裁语文课程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中考英语不同作文体裁的写作指导(二)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社交新闻”:一种新兴的新闻体裁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Learning English By Reading Books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