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劳模精神融入高校的价值蕴意及路径探索

2022-03-18 08:57颜颖婷冯祥强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劳模劳动者校园文化

■颜颖婷,黎 瑛,冯祥强

(江西农业大学职业师范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3)

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发表讲话:“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劳模精神作为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不可缺少的部分,体现了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在经济全球化的新时代大背景下,要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两个一百年”的中国梦奋斗目标,发挥高校人才培养与输出的重要作用。高校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者和劳动者的培养场所输出地,在教育活动中将劳模精神“润物细无声”地植入学生的价值观念里,培育学生对劳动产生深厚的情怀,增强大学生投身中华民族伟大事业的热情,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内在要求。因此,加强大学生劳模精神的培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劳模精神的新时代内涵

在中国古代就有关于“劳动”的记载,先秦时期思想家庄周在《庄子·让王》中记载“春耕种,形足以劳动”[1],又如《三国志·华佗传》中说道“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其中的劳动都是操作、活动之意。几千年前的劳动,驾驶的是沉重的农具,而今天的劳动使用更多的是键盘和机器,因此不能仅仅把劳动归为一种活动。在马克思主义观中,劳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力量,而精神、意识相对物质生产来说是第二属性的存在,情感因素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因此,新时代劳模精神既继承了以往时期的特点,又凸显了新时代的内涵和实践导向。它的新时代内涵可以从职业道德观、创新观、人才观三个层面来概括。

(一)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的职业道德观

爱岗敬业是劳模精神的前提,体现了新时代劳动者应遵循的职业道德准则。而当代劳模精神的锻造,需要无数爱岗敬业的劳动者支撑,劳模精神的时代担当也赋于了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的内容。劳动者热爱和尊敬自己的工作岗位,强调劳动者自身的劳动品质、劳动态度以及劳动情怀,对劳动者事业的成就有着重要推动作用。争创一流是劳动模范在工作中奋发图强、力求上进的精神追求,是新时代劳动者情感态度的基本要求[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从事什么劳动,都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3]总书记强调的是劳动者要热爱从事的职业,追求精益求精的专研精神,将劳动者勇于专研的精神与敢于拼搏的责任担当结合,为有力支持制造强国建设、赋予劳模精神新时代使命提供不竭的动力。

(二)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创新观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是劳模精神的重要内涵,勇于创新是一个民族屹立不倒的灵魂,是国家繁荣昌盛的不竭动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科技创新是核心,抓住了科技创新就抓住了牵动我国发展全局的牛鼻子”[4]。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科技创新已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较量的制胜法宝,而科技的创新离不开劳动者持之以恒、艰苦奋斗的精神。深入实施创新发展战略,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就要准确把握时代要求,加强劳模精神与创新战略的紧密联系,充分发挥劳模努力拼搏的干劲、闯劲、砥志研思的钻劲进一步推进创新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从更高层面来说,劳模精神也为我国创新发展战略提供了精神价值导向,凸显了劳模精神既是一种激励劳动者不断创新、勇攀高峰的的强大精神支柱,更是新时代人们向往的精神高地[5]。

(三)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人才观

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是一种敦本务实、不图回报的崇高品格。一方面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华儿女的高尚品格,另一方面也是对中国崇高的精神风貌的传承和彰显,具有深刻内涵和时代意义。从掌握国家核心科技的袁隆平、屠呦呦、孙家栋等领先人才到基层岗位的朱亚光、吴孟超、刘伟等一大批劳动模范,他们之所以能成为人人尊敬的榜样,是由于他们在党和国家利益面前不为功名所负,牺牲小我、服从大局、严谨务实,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对待工作,自觉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富强融合构建在民族伟大复兴之中,是当代广大劳动者遵循的崇高情怀[6]。这种崇高的品格为新时代劳模精神的培育提供了价值引领,通过外显的形式将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彰显为其他劳动者学习的榜样,激励劳动者不断进取超越自我,也为生产力的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人才。

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这简短的24个字继承了以往各个时期劳模精神的精髓要旨,凸显了新时代对高素质劳动者的要求,回应了新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知识就是力量”“撸起袖子加油干”等新时代的呼声。这三个层面离不开劳模精神的强力支撑,在“个人”与“国家”之间相互联系、层层递进,各行各业劳动者力量凝聚成滚滚洪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断奋进。

二、弘扬劳模精神对大学生培育的价值蕴意

高校是人才培养和输出的重要阵地。高校弘扬劳模精神,让劳动模范成为大学生尊崇劳动的榜样标兵,指引大学生尊重劳动,改变“鄙劳”的风气,端正劳动观念,有利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实推进到实处,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

(一)引领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7]。总书记的一番话凸显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五育的融通提升了综合育人价值,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五者相辅相成又相互促进,凸显了大学生劳模精神的培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与时俱进的必然联系。高校在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课堂上不只是单一传授,而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之间的双向沟通,在思想上培育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在实践上教授学生掌握劳动技能;在生活上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的良好劳动习惯,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坚实的基础[8]。

(二)引领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和使命担当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认同与尊崇,这不仅是一种文化理念上的信仰,更是一种人文精神素质。当前社会受全球化因素的影响,多元化的价值观不断冲击,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的不良事例在大学生群体中并不少见,大学生承载国家发展的未来,精神文化的培育显得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大学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力军,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希望[9]。一方面,高校开展劳模精神教育有助于增强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情感认同,在集体劳动实践过程中帮助大学生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收获劳动友谊,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另一方面,激发起大学生无私奉献、开拓进取、刻苦钻研的斗志,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引领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从而培育出有理想、有自信、有抱负、敢担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才能肩负起民族复兴的大任。

(三)厚植学生爱国主义品格

爱国主义精神是劳模精神的应有之义。集中体现为个体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及民族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的统一,揭示了个体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一种真挚的情感流露和发自内心的真情表达。纵观中国近代史,从革命战争时期到新中国探索时期、再到改革开放至新时代,经过不同历史阶段的洗礼不断涌现出的劳动模范都彰显着深厚的爱国情怀。新时代劳模精神汲取了传统文化的优良基因,是民族性和时代性的集中体现。自觉深化爱国主义品格的形成,为新时代大学生的价值引领注入新能量,在学习和生活中实践劳模精神,将爱国主义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一步激励当代大学生将爱国主义精神融入自己的事业追求[10]。

三、劳模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教育的现实路径

高校是培养国家人才的摇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应将弘扬和培育劳模精神作为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以此激励人才不断创新奋进,进一步创造辉煌成果。与时俱进,我们更应该注重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将劳模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教育的全过程。

(一)走进课堂,讲好劳模故事

讲好劳动模范故事,凸显劳动知识技能的重要价值。黄炎培认为“凡精神必由形式而生”,劳动者必在劳作过程中显现其精神面貌,进而发展和传递,在观念层面“精准把握劳模精神”核心。劳模精神走进课堂可以让大学生近一步了解劳模精神,把它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一是高校可以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劳动模范进校园活动”通知要求,在校园内定期举办“劳模在身边”等主题多元、形式多样的活动。充分挖掘身边的劳模事迹,从校园辛勤付出的保洁工作人员到为国家科研项目攻克重大突破的教授,以及志愿者先锋的劳模学生,邀请他们讲述劳模故事,分享他们日常而又充满意义的生活,拉近大学生与劳模之间的距离感,培育大学生崇敬劳模、学习劳模的情怀,为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强大精神动力[11]。二是劳模精神进课堂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学习规律,构建快速有效、结构合理的思想理论课程的教材体系[12]。此外,应该多注重学生的听课情绪,提高学习效率,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事例直观地教化,从而提高德育教育的育人效果,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自觉矫正对劳动的认识偏差,榜样的力量有助于大学生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真正体会到劳动的不易,调动大学生参加劳动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从而懂得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不断引领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沁入校园文化,传播劳模精神

校园文化是展示和体现劳模精神重要的方式,是推进劳动教育实施的现实需要,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文本。一方面,发挥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教育意识予以培养,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来对校园文化进行设计,将校园文化的潜能发挥到最大,让学生成为校园文化的最大受益者。例如,在融合劳模精神的物质文化建设中,设立劳模文化墙,在文化宣传栏、教室、餐厅、图书馆等学生出入频繁的地方,以图片、宣传海报、口号标语、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劳模们的劳动事迹,使劳模精神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融为一体。校园里充满了劳模文化元素,教师和学生也在无形之中的劳模文化氛围的浸润中有效增强了对劳模精神的价值认同。生动自然地传播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引导大学生培育深厚的劳动情怀,塑造“崇尚劳动、崇尚创造”的劳动价值观,当学习劳模精神成为一种文化的时候,会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功能。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在我国网民总数中占比较大,新媒体在文化宣传中占据重要的位置,高校可以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宣传劳模精神,利用校园广播讲述劳动模范的感人事迹、利用新媒体广泛传播劳模故事、通过竞赛的方式鼓励大学生搜集或拍摄身边劳模的鲜活素材进行评比,以此增强劳模精神的时代感和吸引力,使劳模精神的培养常态化,促进校园文化融合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通过校园文化育人的过程中高校要善于挖掘自身的特色,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应充分结合自身历史文化、专业特色、地域优势等作为融入劳模精神的切入点,形成与其相一致的文化特征,不仅能将劳模精神的传递实现最高效力,也能增强学生对所属校园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

(三)强化实践践行,树立劳模风范

实践教学是理论学习与实践过程相结合的教育手段,这种教育方式往往是最为有效的。思想的引领和能量的储备,最终要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劳动实践中。而劳动实践一方面能强健体格、健全心智、磨练性情,另一方面能反过来加深大学生对积极劳动观、价值观的认同。高校在弘扬劳模精神时,可结合所开设专业,开展一系列实践教育活动,围绕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型劳动展开活动,将劳动教育融入渗透到各类专业教育中。例如,人文、社科类专业可以推广服务型劳动教育,理工科、农学类可以将劳动教育与生产劳动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日常生活劳动以体力劳动为主,如教室、寝室、校园的卫生维护,学生担任学校助管、参加社团等活动;每学年利用假期或教学实践周带领大学生到与专业相关的单位进行社会实践,切身感悟劳模精神,进而激发大学生奉献社会和创新创造的热情。此外,高校可以利用“五一劳动节”的契机增设“校园劳模日”,组织学生参加日常性行为劳动和服务型劳动,如宿舍清扫,美化校园,当志愿者、义工等。还可以创新劳动模式,定期举办创新实践活动大赛、文明寝室评选、“互联网+”等竞赛类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大学生参加体力劳动,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对劳动的热情,增强学生对劳模精神的认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让劳模精神在大学生的心中落地生根。

猜你喜欢
劳模劳动者校园文化
动物“劳模”竞选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劳动者
“劳模村”里的幸福密码
劳动者的尊严不应被“扔”在地上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在云端
校园文化建设的践行者——浅析高校工会对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