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大学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2022-03-19 19:31孙永军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2年3期
关键词:综合性大学协同育人

孙永军

摘    要:文章针对高校人才供需中的适配性脱节和互融性不强的问题,以综合性大学独特的专业与学科交叉资源为分析基础,重构协同育人机制,优化协同育人生态,创新协同育人理念,完善条件保障机制建设,推进价值认同机制建设,加快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提升契约履行动力建设,重构校企合作参与模式,提升资源配置精准化建设。

关键词:综合性大学;协同育人;机制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2)03-0078-03

当前,高校产业人才教育遭遇供需协同“瓶颈”,即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供需出现结构性矛盾,主要原因是产业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供给之间的适配性脱节和互融性困难。多数高校人才培养资源对接性差,缺乏产教联盟特色平台支撑,使教育对产业战略、产业动态、产业创新的驱动效力不足。综合性大学的文理专业背景以及独特的学科交叉资源为创新产教融合机制、适配机制探索提供了切入点,为探究供需、专产之间的协同效率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素材,并为要素配置、制度活力、创新精神的驱动性提供新视角。党的十九大提出“深化教育体制改

革,强化校企合作,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亟须解决的是独特的融合机制和适配机制的改革难题。

一、文献回顾

(一)协同育人的理论渊源及政策演变

协同育人概念是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在“产学研”“联合教育”“合作培养”等概念基础上演化而来的[1]。“协同育人”一词最早出现在2005年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中心小学课题组的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中。2012年教育部启动“2011计划”之后,协同教育得到深入发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2013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2015年)、党的十九大(2017年)始终提倡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推进企业的教育主体地位,完善人才教育体系和提升人力资源质量。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2015年《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及2016年《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逐步丰富了“产教融合、校企办学”的协同育人实施方案。

(二)协同育人机制的实践情况

美国在产学研合作基础上,以社会需求推进实践教育模式,持续不断增强企业参与的程度和水平,注重协同育人管理制度体系的系统性与协调性[2]。英国开发了经典的“三明治”模式,鼓励和扶持校企合作和项目对接,甚至在部分知名高校推行 “共享教育”,以创新协同理念与机制[3]。德国以“双元制教育”强化企业现代学徒制度,而日本以“官产学”一体化协同强化各级政府的中介作用,推进制度保障体系建设以及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协同产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过程[4]。此外,以色列、加拿大等国家也对高校协同育人机制进行探索和实践[5]。

自2014年起,我国采用“政府搭台、企业支持、高校对接”模式推进协同育人改革。根据教育部数据显示:2016—2021年企业参与数分别达到约64家、218家、489家、446家、509家、698家;项目数分别约为2033项、9956项、17 654项、14 979项、18 243项、17 434项。截至2021年底,参与企业累计投入经费约28亿元,参与的高校达到1100多所,基本构建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良好协同生态。同时,各高校自主探索了特色性的做法,丰富了协同育人机制。例如,五邑大学建立校企“双主体”合作联盟(地方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龙头企业)和“综合实验班”;华南农业大学以服务行业产业为导向,协同产业龙头企业,共同精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等。

除了高校及企业两部分主体的参与外,政府也是重要的直接参与主体。陈延良和李德丽以“三螺旋”理论为基础,提出构建“创新型政府+创造型企业+创业型大学”的育人模式,即政产学“三螺旋”协同育人模式。温州大学探索了多维协同创业教育生态链模式、上海交通大学提出“创新支撑的产教融合”育人模式、浙江大学建立“浙江大学与紫金众创小镇”模式等已成为政产学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模式的优秀代表。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国际微电子学院构建了校政企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模式[6]。

二、协同育人机制的构成关系分析

协同育人机制是高校为了培养合格人才,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形成的各要素的构造、功能及其相互关系。协同育人的重点是供给与需求之间的适配效率和协同效率,体现出高质量供给和高质量需求之间的互动状态。协同育人机制的核心是解决教育供给和需求间的结构、质量及水平之间的不平衡关系,调整和优化协同要素效率,创新协同理念、协同动力、协同模式,从而形成价值认同机制、契约保障機制、资源整合机制、条件保障机制,增强供需间的适配性和契合性。其中,供给体现了不同主体(高校、政府、企业、社会)在供给侧形成满足对产业价值链专门人才的培养能力,即产业用人适配度的高低。通过中介性传导、产业支撑基础、融合空间转换能力的大小,展现出供给侧与需求的关联度、对接度、灵活度的不同,即产业用人契合度的高低。因此,价值认同机制提供了合作目标基础,包括目标认同程度、进程协同度、相互认同度、价值关联度等;契约合作机制明确参与各方权责利益关系,包括教育任务落实度、需求满足度、制度调整度、利益导向度等;资源配置机制提供了协同育人的核心动力,一般指资源达成度、课程配置度、平台支撑度等;条件保障机制形成协同育人的生态环境,具体可包括驱动力保障程度、部门协同程度、管理程度、资金支持程度等。

总之,协同育人机制具有主体多元化、分工合作、结构功能的联结贯通之意(如图1),其核心是组织系统的效率性,中心是适配度和契合度的高低,即处理好高校专业与产业间供需平衡矛盾的能力大小。协同育人机制的着力点是寻找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理顺专业与产业、课程与流程、实验与实践之间的仿真过程,植入价值文化、培育方案、实施内容间的实践性,达到课堂成为产业创新摇篮的效果,从而让教育建立在实际工作情境之上,具有良好的产业创新教育生态活力和可持续驱动力。

三、综合性大学协同育人机制优化的建议

(一)优化协同育人生态,推进条件保障机制建设

1.推进教育生态的改善。理顺“政校企行所”参与主体在政策、目标、模式、平台上的主要职责关系,建立政府协调,以项目为依托的高校和企业为双主体、行业和研究所为辅助的参与机制。评估综合性大学专业优势、课程对接能力、专业改革方向,整合新工科、新文科质量认证体系,加强内在创新方向建设。打造高校研发、设计的新产业平台,培养校园科技团体的可持续性,增强高校科研团队与地方经济的共享性和参与性。共建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为依托的专业集群和课程集群互动机制。打通师资共享限制、打造产业立项对接平台、树立开放课堂品牌,调动师生参与产教融合的热情,改变教育创新环境,增强教育仿真体系、实验实践体系、工作坊开发体系的建设,建立引导交流机制、参与机制、激励机制。

2.重构信息交流反馈机制。权衡校院“统一和自主”两级对接交流机制与企业之间的业务合作建设,加强校友联谊机制,推进客座专家引入机制,打造产业园平台机

制,改革企业入校品牌溢出机制,形成对外、对内协同组织事务的互通、互享、互动良好氛围。赋予学院在专业与产业对接中的定位权和选择权,创新多种形式搞活专业建设,促进院系学生创新创业管理的意识和能力,提供参与产业融合的政策帮扶指导。加强有效跟踪评估交流机制,开通协同育人问题解决热线,建设负责人问题清单制度和承诺制度,增强考核反馈和问卷评估建设。突出教务处的专职、专项、专人管理功能,评估管理优势与短板,提升其他组织部门或人员的协同能力,提倡广泛的献计献策机制和协同育人讨论机制。

3.深化管理效率与资金支持机制建设。树立严格的协同育人目标责任机制和承诺机制,创新产业攻关项目的立项招标机制和产业进校园的兴趣立项机制,引入灵活的人才发现机制和适度奖励机制。明确校企合作意愿与资源平台合作模式,创新校企主体对接的指引辅导方式,突出校企互为主体的项目保障机制,提高专家指引的参与程度,增强企业专项和财政预算资金专款专用配置效率,创新资金精准投放的数据化管理,辅助以资金资源的多元化投入改革,适度放宽产业资金支持标准,创新审计监督方式和建议渠道。

(二)创新协同育人理念,推进价值认同机制建设

1.推进人才培养教育理念与目标认同建设。以专产融合为视角,不断强化高校、企业、社会对协同育人实践中的产业目标与理念的统一度,增强新工科、新文科相关专业与课程的价值关联度,夯实协同育人机制建设与产教融合一体化进程的协调度,增进文史哲、经管法等专业之间的相互认可度,加强教师对产教融合课程内容与方式改革的支持度。体现专业典型人才制度建设示范性,提高产业对接专业建设的专注性,增强专产改革的针对性。

2.强化产教融合一体化建设理念。以就业技能为切

入点,突出产业需求和专业技能的方向性,构建新工科、新文科专业融合的项目产业平台,集约化发展专业课程群。形成三位一体的学科与专业协同机制,包括专业、课程、师资为基础的“课堂与产业融合”一体化、“创新创业实践”一体化、“运营流程与价值管理仿真”一体化。构建“课、案、项、赛”一体化协同模式,打通“数据分析、运营分析、价值管理”为主的教育技能内化协同机制,构筑“金师、金课、金专”的品牌效应溢出机制。

(三)加快人才培養方案改革,提升契约履行动力建设

1.处理好人才培养方案转型升级。正确认识信息化、智能化挑战带来的机遇,认清传统培养方案在新常态、新方向、新手段方面的差距,理顺管理体制、培养定位、目标任务,转型课程体系结构、平台共享层次、校企共建方式。以信息化为基础,强化专业与产业间的价值分工、团队协作、知识实践;调整校企协同教育的目标、模式、平台、手段、方法;创新课程模块的结构、课程内容的形式、实验仿真的数量;优化方向的导向性、产业的融合性、需求的内涵性。以职业品行为根本,强化新工科、新文科理念下的复合型、专业型的人才建设。兼顾全面人才建设的基础性和专业人才培养的尖端性,设立专业化人才培养方案配套机制,推进新型人才成长引导、扶持、资助的校企共建机制。

2.打破体制限制,形成产学融合合力。建立产业定位和问题导向,增强产业平台引入效应,建立专项考核方

式,突破专业固有限制,创新传统考核的层次范围。加强教育任务落实程度评估,提升需求满足度,优化培养过程的质量控制。改革教育管理体制,打通企业人才进课堂的固有限制,增强校企对产业问题解决的共享性,强化设备、场地、人员的分工与责任,带动人才培养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动态优化。改革师资培训和后续教育体制,推动专业产业的横向与纵向合作能力。加强授课教师的建课责任制度,推进个人协同育人的激励机制改革,明确制度和利益保障。

(四)重构校企合作参与模式,提升资源配置精准化建设

1.创新校企合作多元化的导向机制。政府提供产业合作的税费减免和产业研发升级的抵扣政策,实施企业在产业基地、科技园区内的合作对接项目的税费返还机制,提高创新创业以及协同育人项目的资金、场地、政策方面的扶持力度,鼓励营销、财务、技术人员参与形式的多元化。高校设立专项协同育人弹性预算,为师生参与协同育人项目提供支持,大胆改革课程与实验中的企业参与机制,采用物质与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方式调动校企员工合作动力。厘清专业培养体系的导向评估、持续投入、后续管理的关系,积极提高迎合学生就业需求或产业技能的资源达成度,改革高校内各学院在协同平台上的特色性专业资源的授权制度,重塑校企共享双赢的资源配置度。拓宽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成绩导向机制、提高学生参与产学融合的机会。

2.构建具有层次化和效率化的资源配置模式。以效率为中心,建构高校层面的综合性仿真实验室和实验平台,加强设备引入与管理,健全设备的共享和使用机制,提高设备利用率。加强校院两级的特色性实验平台建设,合理设计实验耗材费用承担机制,改革项目费用分配报销机制,考核协同育人资源达成度。形成“以点带面”的专业协同配置思路,突出产业需求和问题导向,完善评估和动态跟踪机制,提升资源配置效率,重构师资培训和成果资助的导向机制。

参考文献:

[1]  郭燕锋,姜峰,陈晓阳.创新协同育人机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8,38(22):106.

[2]  HUDSON  J  N, CROKER A. Educating For Colla- borative Practice: An Interpretation of Current Achie- vements and Thoughts for Future Directions[J]. Medical Education,2017,52(1):114.

[3]  SKLAR  D  P. Inter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Collabo-rative Practice —— If  Not Now, When?[J]. Academic Medicine,2016,9(16):748.

[4]  李祖超,张利勤.美日产学研协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路径比较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13(3):43.

[5]  张彩云,毕诚.以色列创新人才培养战略及其启示[J].中国教育学刊,2013(12):6.

[6]  雷鑑铭,刘继文,邹志革,等.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校政企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模式实践探索——以武汉 国际微电子学院为例[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9(增刊2):238.

■ 编辑∕丁俊玲

3787500589270

猜你喜欢
综合性大学协同育人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论多元化舞蹈教育及其方法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
综合性大学中少数民族舞蹈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价值的分析
综合性大学特色学院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与探索
构建应用型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物联网工程专业协同育人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现代建筑技术协同育人基地的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