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应给人自由和快乐

2022-03-21 19:39李镇西
教师博览·中旬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作业负担陶行知儿童

李镇西

1921年夏天,陶行知在金陵大学暑期学校发表了一个重要的演讲,这个演讲奏响了他后来所主张的生活教育的序曲。

这次演讲的主题是“活的教育”。

陶行知先生一开始没有从抽象死板的定义入手,而是用具体鲜活的例子,来解释什么是“活的教育”。

什么叫活的教育?这个问题本来是很大的,不容易下定义,也不能定概观。不过一个“活”字,比一切什么字都要好。活的教育,更是教育中最不可少的现象。鱼在岸上,你若把它陡然放下水去,它的尾和鳍,都能得其所哉。鸟关在笼里,你若把它放到树林里去,它一定会自由飞翔。活的教育,正像鱼到水里、鸟到树林里一样。再比如,花草到了春天,受了阳光和雨露的滋养,于是生长日速。活的教育,好像在春光之下,受了滋养似的,也就能一天比一天进步。换言之,就是一天比一天新。

在这里,我读出了陶行知所期待的教育,应该如鱼在水中一般灵动,如鸟在林中一般欢欣,如花草在春天一般生机勃勃。

我常常在想,教育究竟是拿来干什么的?或者以一种比较“学术”的表达发问:教育的功能是什么?对此,有人会告诉我们,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对人的影响”,教育“能促进人由纯粹的‘生物人’向‘社会人’转化”,教育给人以美德、知识、技能、智慧……这些都是对的。

但我总觉得,这些定义往往都是从人的“目的性”或“工具性”的角度来看待教育的。每个作为社会一分子的人,当然有服务社会、效力国家、推动人类进步的使命;但就人本身而言,他是不是还有自身的欲望、需求以及纯个性的精神满足?比如自由的思想、快乐的灵魂以及尊严和幸福。

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为了社会发展,还是人的发展?

其实,在教育发展史上,教育的“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一直存在着争论。前者以涂尔干、纳托尔普等人为代表,他们更强调教育的目的就在于让受教育者服从并适合社会需要,使受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和延续;后者以卢梭、康德、施莱爾马赫、福禄倍尔等人为代表,他们主张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人之为人的本性得到最充分最完善的发展,因而教育目的理应根据人的本性需要来确定。

从理论上讲,理想的教育目的应该是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和谐统一。但事实上,在某种特定的时代,为了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往往就比较强调教育的社会功能,而忽略甚至牺牲教育对人本身的价值。对此不能简单地否定,而应该承认其历史的合理性。

但是,即使在强调教育社会功能的时候,也不应该忘记人的发展。而且就算是着眼于为国家培养人才,也不应该使教育过程简单化,把一个个活泼的学生当成装知识的容器而强行灌输,丝毫不考虑他们的精神世界,最后把学生也教成死气沉沉的呆子。用死的知识填鸭式地灌输给没有活力的“死”的学生,这样的教育,就叫“死的教育”。

而陶行知提醒我们:“死的教育,我们就索性把它埋下去,没有指望了!不死不活的教育,我们希望它渐渐地趋于活。活的教育,我们希望它更活!”

他以游动的鱼、飞翔的鸟、盛开的花为比喻,告诉我们,教育应该给人以自由和快乐!

一百年过去了,中国的基础教育给孩子以自由和快乐了吗?我无意否定所有学校所有老师的教育,相反,我对几十年来许多学校的“快乐教育”表示赞赏。而且,的确有许多学校,通过课程和教学方式的改革,让孩子获得了成长的幸福。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 ,的确有相当多的孩子并没有享受到成长的幸福。我曾在六一儿童节那天写了一篇《保卫儿童》的短文,我这样写道——

如果仅就“数字”而言,我们的教育的确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新建的学校从数量上说不知翻了多少倍,我们义务教育早已普及,教育质量大大提升……

但是,和四十年前比,儿童们的作业负担是更重了还是更轻了?儿童们的近视眼是更少了还是更多了?儿童们的体质是更强了还是更弱了?儿童们的睡眠时间是充足了还是减少了?儿童们的自杀率是更低了还是更高了?儿童们的想象力是更丰富了还是更贫乏了?儿童们的创造力是更强大了还是更枯竭了……

人是教育的最高价值。以牺牲孩子健康和幸福为代价的“教育成果”,是我们真正需要的吗?

如果孩子没有了快乐,没有了健康,空有一个名校的录取通知书有何用?

单从教育的社会功能看,失去了强健体魄和强劲大脑的未来一代,靠什么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所以,当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一出台,我就特别欣喜,从总体上说,我是全身心拥护“双减”政策的。

但愿我们的教育能够真正成为陶行知所说的“活的教育”,让我们的孩子能够在教育过程中,享受到自由和快乐——像鱼儿那般舒畅,像鸟儿那般活泼,像花儿那般绽放……

3889501908272

猜你喜欢
作业负担陶行知儿童
陶行知:书香年少时
陶行知夜归
探析小学生作业心理负担的定量分析
陶行知不花一分公款
减轻作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陶行知的另类教育法
有效识字 减轻写字作业负担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