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背景下的家校合作

2022-03-21 22:37兰乾菊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家校共育协同育人家校合作

兰乾菊

摘要:进入了2021年这一新时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迁,教育领域的改革也更加频繁。新时期教育以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战略目标,出台了“双减”政策、“五项管理”政策以及《家庭教育促进法》等一系列政策,为家校合作发展带来了时代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因此,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和了解这一新时期的教育政策和形式,尝试分析家校合作的新情况,从而更好地发挥家校合作的作用,真正形成教育合力,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家校合作;家校共育;“双减”政策;协同育人;

自从20世纪以来,家校合作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研究和教育改革的重要主题。“家校合作”一词最常见的英文表达是“home-school cooperation”或“homeschool partnership”(家校合作)等不同表达方式,无论何种表达方式,其重点都是强调学校和家庭相互协作配合,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国教育研究者马忠虎提出,家校合作是指家庭与学校共同参与学生的教育活动,通过沟通交流,联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

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取得非凡成就,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家长的教育夙愿从“有学上”更多地转向为“上好学”。为了解决人们日益增长的高品质教育需要同发展不充分不均衡的教育现状之间的矛盾,深入推进教育改革,有效开展家校合作,实施家社校协同共育至关重要。

结合最新的时代背景和教育政策来分析家校合作的新机遇和挑战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全家校合作机制以及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有着重要意义。

一、家校合作的新机遇

2021年是中共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立柱架梁,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建设教育强国开好局、起好步的关键之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形态也发生了重大变革,我国教育正在从学校教育时代进入“全域教育时代”,同时家校合作共育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新的挑战。

1.“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新要求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高质量教育体系主要是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构建支撑技能社会建设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构建开放多元的高等教育体系、完善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必然要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发挥学校指导作用,明确家长主体责任,利用社会舆论的正向引导作用,形成教育合力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家校合作:落实“双减”政策和“五项管理”政策的关键

2021年7月,我国出台“双减”政策 ,其主要目的在于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校内教育质量。落实“双减”政策必须构建“家校社”共同体,三方共同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共同目标而努力。

2021年1-4月,教育部对中小学生手机、睡眠、读物、作业、体质管理(简称“五项管理”)作出明确要求,并将其纳入年度教育督导一号工程 。加强“五项管理”切口虽小,但是意义深远,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要充分发挥“五项管理”的育人价值就要求学校要建立家庭教育领导和协调机制;要求家长在家校共育中转变观念,履行好法定监督职责,加强对孩子网络行为监管;要求社会各界一同创立良好的教育环境,建立起纵向上下贯通、横向协调一致的体系,真正形成校内外良性互动、优势互补的“双减”和“五项管理”教育治理体系。

3.《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了社会各主体育人的新责任要求

2021年10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家庭教育促进法》,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明确了未成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国家和社会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这就要求家长要转变“唯升学”观念,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尊重教育规律,缓解“内卷”的自身焦虑;要求学校畅通家校沟通渠道,寻求家校社高质量合作的支持;要求改变家长只是学校教师助理的情况,将家庭教育从学校教育的附庸地位解放出来,真正实现学校和家庭教育协同配合。

二、家校合作的困境

在观念层面上,家校共育默认学校教育绝对主导,学校单方面输出要求,而家长只能机械的地遵从。家长与学校合作观念落后,双方合作意识淡薄。

在实践层面上,家校合作计划性差、合作内容狭窄,多围绕学生成绩提升,在考试前后家校联系最为密切。

在制度層面上,家校合作缺少长效运行管理机制,使得很多家校共育方式流于形式。家校共育的沟通机制不畅,常出现低效沟通的现象,即学校和教师占据家校沟通的强势地位,而父母选择沉默,难以真正形成家校共育的合力。

三、优化家校合作的策略

1.加强制度建设,保障协作有序

建立健全家校合作制度来保障家校合作的规范化。一方面,明确家校责任。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应紧密结合、协调一致。另一方面,构建高效沟通机制,提升家长共育意识。

2.加强合作意识,提高行动自觉

强化家校合作共育意识,促进双方更加积极主动合作育人。一方面,树立正确的家校合作观。学校必须要树立坚定的家校共育意识,转变自身的管理观念和决策方式;家长也应落实立德树人等基本任务。另一方面,提高家校双方合作的思想觉悟。学校应为教师提供家校共育学习和实践的平台,提升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水平;家长也要与时共进,积极参与合作育人。

3.丰富合作内容,创新合作形式

互联网时代,可以通过网络共享或者学习家校合作共育有关资源,通过各大媒体和网络平台指导家校合作,衍生出更多的家校合作形式。

新时期的一系列教育改革都是为了让家校社协同回归到“育人”这一初心,只有不断健全完善家校合作制度,才能更好地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更好地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以及保障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忠虎.基础教育新概念: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58-159.

[2]梁丽婵,马海燕,张馨宇. 我国中小学家校合作状况的十年变化及影响因素剖析[J]. 中国教育学刊,2020,(12):51-57.

[3]江平,李春玲. 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视角下家校合作创新实践[J]. 上海教育科研,2020,(02):58-62.

[4]边玉芳,周欣然. 我国70年家校合作:政策视角下的发展历程与未来展望[J]. 中国教育学刊,2021,(03):1-6.

[5]朱永新. 我国家校共育的问题及对策[J]. 教育研究,2021,42(01):15-19.

[6]王娟涓,何毅梅. “双减”背景下家校共育的问题及策略[J]. 教育科学论坛,2021,(34):77-80.

[7]张亚平,张德彭. 协同理论视域下家校合作的现实困境与解困路径研究[J]. 现代教育科学,2021,(06):28-32.

[8]吴晗清,赵芳祺,程竺君.家校共育现状及可能的改变:来自家长的声音[J].当代教育论坛,2020(01):80-86.

2344501705382

猜你喜欢
家校共育协同育人家校合作
影响小学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决策略初探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浅议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家长参与下的家校合作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机制分析